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重生之四福晋难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病了这么长时间,又折腾又气倒,紫禁城乃至整个大清都知道这位幼年登基难有的明君仁君怕是命不久矣了,而事实上也确实没有出乎众人的预料,在勉强熬了二十来天之后,政绩赫赫的康熙朝终于在四十五年划上了最后的句号。
康熙驾崩,这自然是无论于皇家还是于天下都是件再了不得不过的大事,可又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便是即便对于先入为主,一直认定了老爷子少说还有十几年好活的舒兰来说,听到苏培盛那一句‘恭请娘娘入宫’也没有丝毫的意外,或是说在这个改朝换代,自古纷争最多的节骨眼上,她实在难有心神再去意外——
大儿子被圈,二儿子被弃,三儿子五儿子指不上,七儿子生有残疾,八儿子被圈,九儿子十儿子从未被纳入过考虑范围,十二子只知礼佛、十三子被圈十四子被圈……不管是胤禛真的出挑也好,还是局势所致别无选择也罢,对于自己辛苦一生的江山托付于谁,老爷子到底是在临终之前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然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即便在舒兰的安排下并未在老爷子灵堂上让德妃闹出上一世那一幕,可这并不代表胤禛的登基就真的能顺顺当当毫无阻碍。
其中,首当其冲被提溜出来打头阵的便是胤礽——
这倒不是说当了几十年太子,眼睁睁看着煮熟了的鸭子就这么飞到别人碗的胤礽有多么不甘,从而带头想闹腾什么,相反的,他是康熙众多儿子之中与其感情最为深厚的人,眼见着因着这太子之位父子之间生出猜疑,病倒、折腾、被激被气最后康熙撒手而去,甚至到了临终之际也未能见上一面只留下一句简单至极的‘保重’的口谕,他心中自是怎么都难以释怀,前脚康熙才去后脚就病得起不了塌了。
然而一码归一码的,他的心思是如何并没有太多人在意,甚至放在被胤禛铁面无情得罪过或是迂腐的清流眼中,反倒是成了指摘胤禛的罪责,其一,为什么先帝刚去一向身体康健的太子就病下了?其二,太子的册立诏书虽被收回却并未明旨废黜,换句话来说则还是太子,比起从未学过帝王之术的胤禛难道不是太子更适合为君?
虽说无人敢直截了当的这么说,可流言猛于虎,若真是置之不理长期以往少不得会让胤禛陷入一个极为尴尬的局面,毕竟他不可能在短期内超越康熙,用政绩堵住悠悠之口,然而若是超越不了又会让这股子风声越发壮大,坐实了自己确实不如太子这一说,说不定最后引来前朝动荡天下不安。
如此,胤禛便是想回应也好不想回应也罢,都少不了得摆明白自己的态度,而事实上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个极为聪明的人,一句‘三年不改父道,若三年后仍无法胜任君父之托则甘愿退位让贤’就将所有别有心思的人堵了回去,一来是拿着礼教孝道说事让人辩无可辩,二来谋得个三年光景足够他将前朝后宫里里外外收拾得服服帖帖,可谓是再高明不过的缓兵之计。
只是一波平一波起,前朝的波澜刚刚下去,后宫里就闹了起来,闹事者无他,自然是自觉身份不一般了又起了兴风作浪之念的德妃——
胤禛登基,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少不了要循例尊封德妃为太后,德妃自然是跟前一世一般不愿受封也不愿移宫,心思倒也跟上一世一样,横竖就是拿着胤祯当交换条件,如若不解了禁许一个亲王之位好生妥当的供着,她便左右上下里里外外都不配合。
德妃的算盘倒是打得好,自觉自己反正只能躺在床榻之上,摆不摆太后的威风反正有个皇帝亲妈的帽子扣在头上都没太大的区别,拖下去横竖只有胤禛脸上不好看,满心以为是胤禛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可是不知道是她陡然觉得身份变了开始得意忘形了,还是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婆自觉不用再忌讳谁,竟是忘了头上还有一个刚刚成为了太皇太后的老太太。
向来亲近的儿子就这么没了,老太太自然是除了胤礽之外最伤心... -->>
病了这么长时间,又折腾又气倒,紫禁城乃至整个大清都知道这位幼年登基难有的明君仁君怕是命不久矣了,而事实上也确实没有出乎众人的预料,在勉强熬了二十来天之后,政绩赫赫的康熙朝终于在四十五年划上了最后的句号。
康熙驾崩,这自然是无论于皇家还是于天下都是件再了不得不过的大事,可又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便是即便对于先入为主,一直认定了老爷子少说还有十几年好活的舒兰来说,听到苏培盛那一句‘恭请娘娘入宫’也没有丝毫的意外,或是说在这个改朝换代,自古纷争最多的节骨眼上,她实在难有心神再去意外——
大儿子被圈,二儿子被弃,三儿子五儿子指不上,七儿子生有残疾,八儿子被圈,九儿子十儿子从未被纳入过考虑范围,十二子只知礼佛、十三子被圈十四子被圈……不管是胤禛真的出挑也好,还是局势所致别无选择也罢,对于自己辛苦一生的江山托付于谁,老爷子到底是在临终之前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然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即便在舒兰的安排下并未在老爷子灵堂上让德妃闹出上一世那一幕,可这并不代表胤禛的登基就真的能顺顺当当毫无阻碍。
其中,首当其冲被提溜出来打头阵的便是胤礽——
这倒不是说当了几十年太子,眼睁睁看着煮熟了的鸭子就这么飞到别人碗的胤礽有多么不甘,从而带头想闹腾什么,相反的,他是康熙众多儿子之中与其感情最为深厚的人,眼见着因着这太子之位父子之间生出猜疑,病倒、折腾、被激被气最后康熙撒手而去,甚至到了临终之际也未能见上一面只留下一句简单至极的‘保重’的口谕,他心中自是怎么都难以释怀,前脚康熙才去后脚就病得起不了塌了。
然而一码归一码的,他的心思是如何并没有太多人在意,甚至放在被胤禛铁面无情得罪过或是迂腐的清流眼中,反倒是成了指摘胤禛的罪责,其一,为什么先帝刚去一向身体康健的太子就病下了?其二,太子的册立诏书虽被收回却并未明旨废黜,换句话来说则还是太子,比起从未学过帝王之术的胤禛难道不是太子更适合为君?
虽说无人敢直截了当的这么说,可流言猛于虎,若真是置之不理长期以往少不得会让胤禛陷入一个极为尴尬的局面,毕竟他不可能在短期内超越康熙,用政绩堵住悠悠之口,然而若是超越不了又会让这股子风声越发壮大,坐实了自己确实不如太子这一说,说不定最后引来前朝动荡天下不安。
如此,胤禛便是想回应也好不想回应也罢,都少不了得摆明白自己的态度,而事实上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个极为聪明的人,一句‘三年不改父道,若三年后仍无法胜任君父之托则甘愿退位让贤’就将所有别有心思的人堵了回去,一来是拿着礼教孝道说事让人辩无可辩,二来谋得个三年光景足够他将前朝后宫里里外外收拾得服服帖帖,可谓是再高明不过的缓兵之计。
只是一波平一波起,前朝的波澜刚刚下去,后宫里就闹了起来,闹事者无他,自然是自觉身份不一般了又起了兴风作浪之念的德妃——
胤禛登基,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少不了要循例尊封德妃为太后,德妃自然是跟前一世一般不愿受封也不愿移宫,心思倒也跟上一世一样,横竖就是拿着胤祯当交换条件,如若不解了禁许一个亲王之位好生妥当的供着,她便左右上下里里外外都不配合。
德妃的算盘倒是打得好,自觉自己反正只能躺在床榻之上,摆不摆太后的威风反正有个皇帝亲妈的帽子扣在头上都没太大的区别,拖下去横竖只有胤禛脸上不好看,满心以为是胤禛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可是不知道是她陡然觉得身份变了开始得意忘形了,还是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婆自觉不用再忌讳谁,竟是忘了头上还有一个刚刚成为了太皇太后的老太太。
向来亲近的儿子就这么没了,老太太自然是除了胤礽之外最伤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