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走进不科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 但实操的时候你会发现,体系稳稳的呆在液相区,完全没有沸腾。
这时需要继续升温至78-100度之间的某个温度,达到泡点线,这时就有气体生成了。
然而想要在此处达到气液平衡,显然气相的成分也是有要求的,即露点线上同一温度相应的点,生产的酒精含量为x2。
并且你会发现,随着酒精纯度的升高,所需要的温度也会更高。
也就是说当你搞到最后,水和酒精蒸发的温度会趋近一致。
因此普通蒸馏能鼓捣出的酒精纯度,实操环节里大概只有95%左右,古代背景下可能只能达到80%。
这个纯度虽然足够应付绝大多数的情况,但作为一个强迫症患者,徐云显然是不会满意的。
这才有了后面他所提出的两个东西:
锭子碱以及精细的食盐。
有这两样东西帮助,酒精浓度便可以更进一步,甚至达到三个九的级别。
视线在回归现实。
考虑到徐云头一次制作出来的大蒜素剂量有限,因此纵使老苏心中有无数蚂蚁在爬,也只能暂时将情绪压住,召来谢老都管,嘱咐他前去准备起了各种材料。
就这样。
两个小时一转而逝。
当时间来到酉时,也就是晚上七点钟左右的时候,谢老都管终于将所有材料都找齐了。
搞过蒸馏实验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蒸馏使用的一般都是球形烧瓶,不过眼下情况特殊,不可能找到完全合规的设备。
谢老都管几乎动用了老苏在职时所有的关系,才凑到了几个类似球形的玻璃瓶。
反倒是铜管的相关过程没啥难度,谢老都管直接从府院的库房里便找出了几根铜管。
老苏虽然是个清官,但家底还是相当丰厚的,毕竟这是宋朝嘛。
按照先有的物价换算,老苏的年收入大概等同于后世税后800万,这种工资哪怕在北上广都算是高收入群体了。
随后徐云将几个物件组合成了一个简单的蒸馏设备,将谢老都管从汴京第一酒楼樊楼买来的白酒倒入了烧瓶里。
在元代以前,华夏古代的酒水基本上都是发酵酒,高度在十度上下。
有些还带着不少的粮食渣子,所以才会被叫做‘浊酒’。
谢老都管买回的几坛酒浓度大概接近二十度,使用的是麸曲酿制,基本上可以说是现今能找到度数最高的酒水了。
简而言之.....
将就着用吧。
一切准备就绪后。
徐云垫上石棉网,在简单改造的灶台上点起了火。
老苏则跟个好奇宝宝似的在边上看来看去,侧着脑袋看了会儿烧瓶:
“王林,你这在杯底垫上石棉的意义何在?”
徐云一边调控着下方的火量,毕竟这年头可没有酒精灯这玩意,一边对老苏解释道:
“主要是为了防止蒸馏烧瓶...就是这几个玻璃瓶因为受热不均匀而破裂,起到分散热度的作用。”
老苏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接着想了想,走到灶台的另一侧。
随意选了口锅,将它翻面。
可以明显看到,铁锅中间部位的痕迹要比边缘重很多。
“受热均匀...均匀...”
看着手中的这个锅,老苏忽然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似乎还有很多很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两刻钟过后。
第一批酒水顺利蒸馏成功。
徐云将酒水倒出了一小杯,递给老苏:
“您尝尝?”
老苏颇有兴致的接过酒杯,先是放在面前打量了一会儿,方才放到嘴边,轻轻的抿了一口。
几秒钟后,这个小老头顿时眉头一扬:
“好烈的酒!”
徐云见状,微微点了点头。
头批蒸馏的酒水度数大概能达到35度,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无疑是相当相当烈的酒水了。
同时因为蒸馏了一次,这种酒也被称为一锅头。
没错。
一锅头。
很多同学可能不知道,所谓的二锅头并不是牌子,实际上指的就是经过第二轮蒸馏出的酒水,度数大概在56-63之间。
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jpg。
随后徐云将这批蒸馏好的酒再进行了处理,进行了第二轮蒸馏。
第二轮蒸馏的时间明显要比第一轮长不少,足足半个时辰过去,二轮蒸馏方才成功。
接着是第三轮......
一个时辰后。
看着面前有些浓稠的液体,徐云微微摇了摇头。
或许是设备准备不充足的缘故,三轮蒸馏后的酒水浓度只达到了70%左右,和80%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
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就代表着土法蒸馏达到了上限。
想要进一步提纯,要么用苯之类的夹带剂,要么用变压精馏。
要么就是......
用上徐云准备好的锭子碱和食盐。
锭子碱就是小苏打,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
它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且容易吸水形成一水或者十水碳酸氢钠。
食盐的成分就更简单了。
主要为氯化钠,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这玩意儿在有机实验中常用的干燥剂,对溶剂进行脱水。
徐云准备先利用碳酸氢钠带走体系中的水,再利用过量氯化钠除去体系中残留的水分。
如此一来,制作出的酒精浓度不说99%吧,95%还是不难的。
随后徐云将小苏投放到酒精溶液中,几分钟不到,底部出现了大量的粉末状沉淀。
徐云将这部分沉淀滤出,把溶液倒入了一个新容器,加入食盐搅拌静置。
二十分钟之后。
一股极其刺鼻的味道出现了。
作为生物学的苦逼人,徐云基本上在闻道这股味道的瞬间,便能判断出目标酒精的浓度最少都在95%以上。
一旁的老苏有些好奇的拿了个小勺子,从瓶子里舀了点酒精,不怕死的尝了一点。
结果刚一入口,便被呛的连声咳嗽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
老苏捋了捋还有些辣的脖子,对徐云道:
“王林,酒精制作完毕,接下来便是制作蒜汁外敷了吧?”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徐云摇了摇头:
“老爷,您还记得我一开始说的话吗?想要彻底治好中侯的病,单靠外敷是不够的,必须使用其他手段才行。”
老苏眨了眨眼,猜测道:
“不是外敷,那难道是吞服?”
“唔...您可能有所不知,大蒜素吞服的效果很差,而且酒精还会对胃部产生恶性影响,还不如外敷呢。”
“那该如何?”
“.....您听过静脉注射吗?”
.....
注:
感谢神鸟阿飞和王韦火华大佬的盟主!!
大家可以猜猜针头是啥,还是估计没谁猜得到.....
另外有读者说为什么单更,合着你们都不看字数的吗.....
感觉上本书就在解释了,为了大家阅读体验,一些章节我会合章,订阅价格你们没发现不一样吗?
------题外话------
今天晚一点,昨天外婆出了点事情,进去帮忙了几个小时,还是通宵到了现在.....
现在去睡觉,求月票!!!
然后推一下子夜巨的书,《恭喜你被逮捕了》,游戏分类大神转型之作,也快5000均订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p; 但实操的时候你会发现,体系稳稳的呆在液相区,完全没有沸腾。
这时需要继续升温至78-100度之间的某个温度,达到泡点线,这时就有气体生成了。
然而想要在此处达到气液平衡,显然气相的成分也是有要求的,即露点线上同一温度相应的点,生产的酒精含量为x2。
并且你会发现,随着酒精纯度的升高,所需要的温度也会更高。
也就是说当你搞到最后,水和酒精蒸发的温度会趋近一致。
因此普通蒸馏能鼓捣出的酒精纯度,实操环节里大概只有95%左右,古代背景下可能只能达到80%。
这个纯度虽然足够应付绝大多数的情况,但作为一个强迫症患者,徐云显然是不会满意的。
这才有了后面他所提出的两个东西:
锭子碱以及精细的食盐。
有这两样东西帮助,酒精浓度便可以更进一步,甚至达到三个九的级别。
视线在回归现实。
考虑到徐云头一次制作出来的大蒜素剂量有限,因此纵使老苏心中有无数蚂蚁在爬,也只能暂时将情绪压住,召来谢老都管,嘱咐他前去准备起了各种材料。
就这样。
两个小时一转而逝。
当时间来到酉时,也就是晚上七点钟左右的时候,谢老都管终于将所有材料都找齐了。
搞过蒸馏实验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蒸馏使用的一般都是球形烧瓶,不过眼下情况特殊,不可能找到完全合规的设备。
谢老都管几乎动用了老苏在职时所有的关系,才凑到了几个类似球形的玻璃瓶。
反倒是铜管的相关过程没啥难度,谢老都管直接从府院的库房里便找出了几根铜管。
老苏虽然是个清官,但家底还是相当丰厚的,毕竟这是宋朝嘛。
按照先有的物价换算,老苏的年收入大概等同于后世税后800万,这种工资哪怕在北上广都算是高收入群体了。
随后徐云将几个物件组合成了一个简单的蒸馏设备,将谢老都管从汴京第一酒楼樊楼买来的白酒倒入了烧瓶里。
在元代以前,华夏古代的酒水基本上都是发酵酒,高度在十度上下。
有些还带着不少的粮食渣子,所以才会被叫做‘浊酒’。
谢老都管买回的几坛酒浓度大概接近二十度,使用的是麸曲酿制,基本上可以说是现今能找到度数最高的酒水了。
简而言之.....
将就着用吧。
一切准备就绪后。
徐云垫上石棉网,在简单改造的灶台上点起了火。
老苏则跟个好奇宝宝似的在边上看来看去,侧着脑袋看了会儿烧瓶:
“王林,你这在杯底垫上石棉的意义何在?”
徐云一边调控着下方的火量,毕竟这年头可没有酒精灯这玩意,一边对老苏解释道:
“主要是为了防止蒸馏烧瓶...就是这几个玻璃瓶因为受热不均匀而破裂,起到分散热度的作用。”
老苏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接着想了想,走到灶台的另一侧。
随意选了口锅,将它翻面。
可以明显看到,铁锅中间部位的痕迹要比边缘重很多。
“受热均匀...均匀...”
看着手中的这个锅,老苏忽然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似乎还有很多很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两刻钟过后。
第一批酒水顺利蒸馏成功。
徐云将酒水倒出了一小杯,递给老苏:
“您尝尝?”
老苏颇有兴致的接过酒杯,先是放在面前打量了一会儿,方才放到嘴边,轻轻的抿了一口。
几秒钟后,这个小老头顿时眉头一扬:
“好烈的酒!”
徐云见状,微微点了点头。
头批蒸馏的酒水度数大概能达到35度,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无疑是相当相当烈的酒水了。
同时因为蒸馏了一次,这种酒也被称为一锅头。
没错。
一锅头。
很多同学可能不知道,所谓的二锅头并不是牌子,实际上指的就是经过第二轮蒸馏出的酒水,度数大概在56-63之间。
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jpg。
随后徐云将这批蒸馏好的酒再进行了处理,进行了第二轮蒸馏。
第二轮蒸馏的时间明显要比第一轮长不少,足足半个时辰过去,二轮蒸馏方才成功。
接着是第三轮......
一个时辰后。
看着面前有些浓稠的液体,徐云微微摇了摇头。
或许是设备准备不充足的缘故,三轮蒸馏后的酒水浓度只达到了70%左右,和80%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
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就代表着土法蒸馏达到了上限。
想要进一步提纯,要么用苯之类的夹带剂,要么用变压精馏。
要么就是......
用上徐云准备好的锭子碱和食盐。
锭子碱就是小苏打,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
它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且容易吸水形成一水或者十水碳酸氢钠。
食盐的成分就更简单了。
主要为氯化钠,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这玩意儿在有机实验中常用的干燥剂,对溶剂进行脱水。
徐云准备先利用碳酸氢钠带走体系中的水,再利用过量氯化钠除去体系中残留的水分。
如此一来,制作出的酒精浓度不说99%吧,95%还是不难的。
随后徐云将小苏投放到酒精溶液中,几分钟不到,底部出现了大量的粉末状沉淀。
徐云将这部分沉淀滤出,把溶液倒入了一个新容器,加入食盐搅拌静置。
二十分钟之后。
一股极其刺鼻的味道出现了。
作为生物学的苦逼人,徐云基本上在闻道这股味道的瞬间,便能判断出目标酒精的浓度最少都在95%以上。
一旁的老苏有些好奇的拿了个小勺子,从瓶子里舀了点酒精,不怕死的尝了一点。
结果刚一入口,便被呛的连声咳嗽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
老苏捋了捋还有些辣的脖子,对徐云道:
“王林,酒精制作完毕,接下来便是制作蒜汁外敷了吧?”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徐云摇了摇头:
“老爷,您还记得我一开始说的话吗?想要彻底治好中侯的病,单靠外敷是不够的,必须使用其他手段才行。”
老苏眨了眨眼,猜测道:
“不是外敷,那难道是吞服?”
“唔...您可能有所不知,大蒜素吞服的效果很差,而且酒精还会对胃部产生恶性影响,还不如外敷呢。”
“那该如何?”
“.....您听过静脉注射吗?”
.....
注:
感谢神鸟阿飞和王韦火华大佬的盟主!!
大家可以猜猜针头是啥,还是估计没谁猜得到.....
另外有读者说为什么单更,合着你们都不看字数的吗.....
感觉上本书就在解释了,为了大家阅读体验,一些章节我会合章,订阅价格你们没发现不一样吗?
------题外话------
今天晚一点,昨天外婆出了点事情,进去帮忙了几个小时,还是通宵到了现在.....
现在去睡觉,求月票!!!
然后推一下子夜巨的书,《恭喜你被逮捕了》,游戏分类大神转型之作,也快5000均订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