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把背后卖给敌人后,那个书生很快带着仆人从后面堵上来。
不过,后续的发展倒是让李素有些没想到,敌方居然是先礼后兵,先跟你讲道理:
“站住!你这有辱斯文之辈!今日把话说清楚了,你为何冒人之名、辱我师尊!否则,我可要报辱师之仇了!”
李素闻言转身,着实惊讶,手也下意识摁住了剑柄,虽然他的剑就是装饰,拿着也打不过什么人。
“这位兄台,你是在跟我说话?令师是谁,我根本就不认识。”
那个书生年约二十,冷哼道:“哼,还说不认识——那你为何冒他之名著书?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乃吴郡顾雍,此番护送恩师回乡。
这陈留郡中,居然到处贩售署名我恩师与什么钟繇的《孝义录》。他从未写过这种言语俚俗、粗鄙无文的文章,你们冒他之名,岂不是侮辱了他的文采!快说,你既售此书,你是不是便是那个钟繇贼子!”
李素一阵懵逼,这才反应过来。
原来,《孝义录》的第三卷,是李素亲自写的,上面也署了李素的名字和钟繇的名字。因为这一卷有刘备的事迹,李素必须亲自揣摩。
但《孝义录》的上中两卷,完全是记载的前人的孝行故事,是拿来水字数、把刘备的事迹混入其他本朝先贤当中,让刘备蹭热度的。
傍名人用的这两册,李素就没亲自完全过问了,最多是钟繇写的时候给点文风灌水润色方面的指导性意见。反正这些事迹本来就是陪衬的。
而钟繇因为被李素带坏了,发现了“作者署名傍名人”的好处,所以在写上中两卷时,李素明言他自己不需要署名,钟繇就傍了蔡邕的名声——当时他给李素的理由是,这里面一些孝行典故的素材,确实是他早年在太学读书时,从蔡邕那儿学来的。
这就好比后世写论文时,素材是别人的,你署名时挂个“某某某对本文也有贡献”,理论上也没错。汉朝人又没著作权概念,钟繇直接就蹭了导师的名,模糊处理成合著,以提高书的销量。
后来书卖出去之后,李素也给过钟繇一小部分分红,大约就几个百分点,所以钟繇也颇为这波操作窃喜。
没想到,今天来到这陈留郡襄邑县,居然被正主找上门来维权了。
李素这套书的措辞还是比较庸俗的,比汉朝时候其他人的故事杂记水很多,从文笔角度来说,顶级名士确实不愿意跟这种水文扯上关系。
就好比后世顶级知名作家,说我明明是拿雨果奖的,你居然污蔑老子是写畅销书、媚俗迎合市场的,这不是侮辱么?
李素知道这事儿稍微有点理亏,也连忙解释:“原来是顾兄,这其中多有误会,在下中山李素,并非钟繇。我写的书可没有骗署蔡议郎之名,至于钟兄写的那两卷,他只是跟我合著,我只是帮着贩卖,也不是求财,纯粹是为了宣扬文治、教化孝义。这事儿我代钟兄道个歉,备一份赔礼,便就此作罢,可否?”
顾雍怒气稍息,但随后又反应过来: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你不是钟繇?那你跟钟繇合著,为何默许此事,也不纠正于他,还不是看在蹭了名师之名可以获利!你从中得了好处,便是同谋!
不过念在你不是蓄意侮辱,今日我不取你性命,你最好乖乖跟我走,到我恩师面前磕头赔罪,若是他亲自宽宥于你,我便不再纠缠!否则,辱师之仇,九世尤可报也!”
顾雍说着,比划着抽出剑来。
李素冷笑一声,他当然不会任由别人逼着磕头认错了,不过既然理亏,他也不想彻底撕破脸,只是脑中想着对策说辞。
只是他没想到,旁边的关羽一开始一直挺有耐心,但听着听着就不耐烦了:不过就是冒你师傅的名出了本书,能辱没到多少?说你写畅销书就是侮辱你了?你丫的一群名士就是矫情!
关羽这人素来傲上而不忍下,喜欢成教自考、鄙视名士商业互吹。听顾雍叽叽歪歪到这一步,终于忍不住了:
“伯雅要走,谁人拦得住?那姓顾的,你别装了,我知你今日如此有恃无恐,是仗着你请了游侠。”
关羽说着,把佩刀往胸口一横,意思已然很明显了。
顾雍背后远处,那个一直靠在牛车上遮着斗笠的猛汉,见状也把斗笠一撇,抽出原本遮在斗笠帽檐下的匕首。
说是匕首,倒也有一尺半长,比腰刀短不了多少,但毕竟还是短了。
所谓一寸短一寸险,当然要先下手为强,否则等关羽出手就更没希望了。
那人直扑过来,直接一匕中宫直进,妄想暴起发难制住关羽。
刚才雇主顾雍的话他也听了,知道顾雍已经不想杀人,但不制服关羽的话,其他一切都免谈了。看在顾雍诚恳、出手阔绰、事儿又占理的份上,他还是很想行侠仗义收完尾款的。
“铛!”地一声大响,关羽的佩刀与对手的剑匕相交,两人都是微微一震,心中颇为惊讶。
把背后卖给敌人后,那个书生很快带着仆人从后面堵上来。
不过,后续的发展倒是让李素有些没想到,敌方居然是先礼后兵,先跟你讲道理:
“站住!你这有辱斯文之辈!今日把话说清楚了,你为何冒人之名、辱我师尊!否则,我可要报辱师之仇了!”
李素闻言转身,着实惊讶,手也下意识摁住了剑柄,虽然他的剑就是装饰,拿着也打不过什么人。
“这位兄台,你是在跟我说话?令师是谁,我根本就不认识。”
那个书生年约二十,冷哼道:“哼,还说不认识——那你为何冒他之名著书?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乃吴郡顾雍,此番护送恩师回乡。
这陈留郡中,居然到处贩售署名我恩师与什么钟繇的《孝义录》。他从未写过这种言语俚俗、粗鄙无文的文章,你们冒他之名,岂不是侮辱了他的文采!快说,你既售此书,你是不是便是那个钟繇贼子!”
李素一阵懵逼,这才反应过来。
原来,《孝义录》的第三卷,是李素亲自写的,上面也署了李素的名字和钟繇的名字。因为这一卷有刘备的事迹,李素必须亲自揣摩。
但《孝义录》的上中两卷,完全是记载的前人的孝行故事,是拿来水字数、把刘备的事迹混入其他本朝先贤当中,让刘备蹭热度的。
傍名人用的这两册,李素就没亲自完全过问了,最多是钟繇写的时候给点文风灌水润色方面的指导性意见。反正这些事迹本来就是陪衬的。
而钟繇因为被李素带坏了,发现了“作者署名傍名人”的好处,所以在写上中两卷时,李素明言他自己不需要署名,钟繇就傍了蔡邕的名声——当时他给李素的理由是,这里面一些孝行典故的素材,确实是他早年在太学读书时,从蔡邕那儿学来的。
这就好比后世写论文时,素材是别人的,你署名时挂个“某某某对本文也有贡献”,理论上也没错。汉朝人又没著作权概念,钟繇直接就蹭了导师的名,模糊处理成合著,以提高书的销量。
后来书卖出去之后,李素也给过钟繇一小部分分红,大约就几个百分点,所以钟繇也颇为这波操作窃喜。
没想到,今天来到这陈留郡襄邑县,居然被正主找上门来维权了。
李素这套书的措辞还是比较庸俗的,比汉朝时候其他人的故事杂记水很多,从文笔角度来说,顶级名士确实不愿意跟这种水文扯上关系。
就好比后世顶级知名作家,说我明明是拿雨果奖的,你居然污蔑老子是写畅销书、媚俗迎合市场的,这不是侮辱么?
李素知道这事儿稍微有点理亏,也连忙解释:“原来是顾兄,这其中多有误会,在下中山李素,并非钟繇。我写的书可没有骗署蔡议郎之名,至于钟兄写的那两卷,他只是跟我合著,我只是帮着贩卖,也不是求财,纯粹是为了宣扬文治、教化孝义。这事儿我代钟兄道个歉,备一份赔礼,便就此作罢,可否?”
顾雍怒气稍息,但随后又反应过来: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你不是钟繇?那你跟钟繇合著,为何默许此事,也不纠正于他,还不是看在蹭了名师之名可以获利!你从中得了好处,便是同谋!
不过念在你不是蓄意侮辱,今日我不取你性命,你最好乖乖跟我走,到我恩师面前磕头赔罪,若是他亲自宽宥于你,我便不再纠缠!否则,辱师之仇,九世尤可报也!”
顾雍说着,比划着抽出剑来。
李素冷笑一声,他当然不会任由别人逼着磕头认错了,不过既然理亏,他也不想彻底撕破脸,只是脑中想着对策说辞。
只是他没想到,旁边的关羽一开始一直挺有耐心,但听着听着就不耐烦了:不过就是冒你师傅的名出了本书,能辱没到多少?说你写畅销书就是侮辱你了?你丫的一群名士就是矫情!
关羽这人素来傲上而不忍下,喜欢成教自考、鄙视名士商业互吹。听顾雍叽叽歪歪到这一步,终于忍不住了:
“伯雅要走,谁人拦得住?那姓顾的,你别装了,我知你今日如此有恃无恐,是仗着你请了游侠。”
关羽说着,把佩刀往胸口一横,意思已然很明显了。
顾雍背后远处,那个一直靠在牛车上遮着斗笠的猛汉,见状也把斗笠一撇,抽出原本遮在斗笠帽檐下的匕首。
说是匕首,倒也有一尺半长,比腰刀短不了多少,但毕竟还是短了。
所谓一寸短一寸险,当然要先下手为强,否则等关羽出手就更没希望了。
那人直扑过来,直接一匕中宫直进,妄想暴起发难制住关羽。
刚才雇主顾雍的话他也听了,知道顾雍已经不想杀人,但不制服关羽的话,其他一切都免谈了。看在顾雍诚恳、出手阔绰、事儿又占理的份上,他还是很想行侠仗义收完尾款的。
“铛!”地一声大响,关羽的佩刀与对手的剑匕相交,两人都是微微一震,心中颇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