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不抱怨的世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真诚的分享

    我是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西北高中的一名高二学生。昨天,我们学校发生了一起枪击案。我和其他一些同学想试试你的二十一天不抱怨法。你能寄给我五只手环吗?

    ——匿名

    如果你看不惯某种东西,那就改变它。

    如果你无法改变它,那就改变你自己的态度。

    不要抱怨。

    ——马娅·安杰卢

    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秘诀,其实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差不多五年前,我打下了上面这行字。但现在,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对此更加确信。过去的五年里,世界上一百零六个国家的一千多万人践行了不抱怨的生活理念,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家庭、工作、教会、学校;并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其实,他们使用的方法很简单,只不过是戴上一只紫色的橡胶手环,抱怨的时候就把手环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直到他们能够做到连续二十一天不抱怨、不批评、不讲闲话。如此一来,他们就形成了一个新的习惯。他们逐渐注意自己的言语,并且有意识地改变它们,进而改变了自己的思想,并打造出崭新的人生。

    2006年,担任密苏里州堪萨斯市基督教会联盟主任牧师期间,我做了一系列关于爱妲温·甘妮斯(Edwene Gaines)《繁荣的四大心灵法则》(The Four Spiritual Laws of Prosperity)一书的专题讲座。在这本书中,她指出,大部分人都声称想要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他们把大把的时间花费在抱怨自己已然拥有之物上。如此,他们不仅无法过上富足的生活,甚至会适得其反。

    抱怨从来不会吸引、带来那些你想要的东西;相反,抱怨会使你永远摆脱不掉那些你不想要的东西。著名作家韦恩·戴尔(Wayne Dyer)曾经说过:“如果你并不喜欢某样自己已然拥有的事物,何苦想要更多呢?”通往富足生活的第一步,就是对你已经获得的东西心存感恩——我们不可能同时对某样东西既心怀感恩又不停抱怨。

    “如果你并不喜欢某样自己已然拥有的事物,何苦想要更多呢?”

    ——韦恩·戴尔博士

    自本书首版发行以来,许多东西发生了变化。现在,一千多万只手环已经送到了世界上一百零六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手中。

    我曾经登上《奥普拉脱口秀》、美国广播公司(ABC)《晚间新闻》、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今日秀》(两次)、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周日早间新闻》、福克斯新闻频道、《奥兹博士广播秀》、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等多个电视、广播节目,并被上百份报纸、广播、电视报道。说实话,过去几年间,我平均每周要接受三家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媒体采访。

    《新闻周刊》《心灵鸡汤》《华尔街日报》《人物》《奥普拉杂志》《悦己SELF》《时尚·好管家》……不计其数的书籍、报纸、杂志曾经刊登报道过不抱怨的生活方式。

    斯蒂芬·科尔伯特(Steven Colbert)在其脱口秀《科尔伯特报告》中对我进行了采访。丹尼斯·米勒(Dennis Miller)曾以典型的米勒式戏讽法,对不抱怨手环大发“抱怨”,戏称自己不喜欢手环的颜色。在《60分钟》节目中,安迪·鲁尼(Andy Rooney)曾幽默地表示:“倘若这家伙(也就是本书作者我)成功了的话,那我可就得失业了。”

    奥普拉·温弗瑞曾让她的化妆师戴上我们的手环,挑战连续二十一天不抱怨。她个人主办的 《奥普拉杂志》南非版曾向读者派发了五万只不抱怨手环。

    美国国会曾两次受理相关法案,考虑将感恩节的前一天定为全美国的“不抱怨的周三”。尽管相关的国家公告尚未获得批准(我们相信最终一定会获得批准的),美国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已设立了“不抱怨的周三”,希望每年人们在感恩节这一全国性的感恩日前,都能度过不抱怨的一天。

    我们还研发制作了一个免费的学校课程,世界各地的老师们都下载、应用这个课程来改变他们的学生以及学校。有些公司采纳、推广了不抱怨的生活哲学,即使在大萧条后最严重的经济颓势中,他们员工的职业道德以及公司的收益也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我们现在还有一个“不抱怨的组织”项目,也是可以从我们的网站上免费下载的。现在,大大小小的公司、民间团体和各种各样的组织都在其内部采用推广了这个项目。

    “高贵并不在于比其他人优越多少;真正的高贵在于比从前的自己优秀。”

    ——印度教箴言

    有着不同信仰的教会也都组织开展了“不抱怨的生活”系列讲座和课程。最近,我在一个外地城市的一家印度餐馆就餐,发现这家餐厅里所有的员工都戴着我们的不抱怨手环。我问服务员他们是从哪里拿到的手环,他回答道:“是我们的印度教寺庙发给我们的。”为了这些有宗教信仰的人,我们开发了一个名为“不抱怨的教会”的项目,放在我们的网站上供免费下载。

    过去几年来,我平均每年给超过四千人做十到十五场讲座。我曾经有幸在不同的会议、集会、财富二十强企业、软件公司、直销公司、汽车厂、著名会计事务所、州际校园心理协会、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司、医院、银行等许许多多的场合、公司、机构做主题发言。

    过去十二个月间,我曾三次来到中国,向众多听众讲述抱怨的危害、抱怨的原因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不抱怨。本书的首版荣居中国2009年畅销书首位,而且是中国2010年第二大畅销书。

    我们还制作了一个电脑插件,供读者从我们的网站免费下载。该插件不会猎取你个人或者电脑中的任何信息,也不会在你的电脑中秘密安装任何间谍软件。它只是电脑桌面上的一个小插件,提醒你正处于二十一天不抱怨计划的哪一天。并且,我每天都会写一小段话,通过该电脑插件传递给你,帮助你集中注意力,鼓励你坚持下去。

    早先,当不抱怨的世界这一观点刚刚开始发展壮大时,志愿者们自发组织帮忙包装、寄送不抱怨手环。很多人贡献了自己的每个周六来帮忙寄送手环。到了夏天,听说了不抱怨的世界这一活动的人们从各地乘飞机来到堪萨斯市,将自己的整个假期贡献给手环的包装寄送工作。每周,上万只手环寄往世界各地;每周,人们对手环的需求量都在增加。

    一开始,大家对不抱怨的理念的热情令所有人目瞪口呆、振奋不已。后来,我们渐渐发现这种热情不仅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相反,热情还在持续高涨。这时,我们向所有的志愿者表达了谢意,他们也欣慰地松了口气,并搬进专门的车间进行手环的包装寄送;后来,我们还专门雇了一个人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手环需求信息。

    她是我们唯一的雇员。其他所有的工作都是由志愿者们完成的。

    此外,我还想顺便说一句,如果你一直以来都对我们的不抱怨运动比较了解,那么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差不多三年前,我们将手环由免费赠送并要求捐款的这种方式改为付费购买。这是因为实在有太多人想要索取不抱怨的手环(登上《奥普拉脱口秀》后,二十四小时内,我们就收到了两百万条手环需求信息),我们没有足够的钱来购买以及寄送手环——因为差不多百分之九十八的人只有在收到手环后才会捐款,而我们并没有预付款用以购买以及邮寄手环(邮寄是我们最大的开销)。所以,我们不得不转为销售手环。

    我们注意到,大部分人都会订购十只手环,因此我们十只手环定价为十美元。作为一个免税的非营利组织,我们现在仍旧接受捐款(捐款不会落到我个人的腰包里),并且我们很庆幸现在仍有捐款持续打进我们的账户——我们对此深表感激。

    人们最常问我的一个问题就是:“一开始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过不抱怨的世界会变成一个这么大规模的运动?”

    我的答案是:“没有。”

    我最近接受了一本期刊的访问,该期刊因为鼓励作家提高写作水平、找到著作代理商、发表作品而备受赞誉。采访者问我:“那么,你能不能告诉读者们,他们该怎么做才能像你一样发动一场全世界规模的运动?”听到这个问题后,我不禁大笑。

    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以后,我回答道:“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我承认,当我们在2006年7月23日发出第一批二百五十只手环时,我说过:“我们会创造一个不抱怨的连锁反应,最终影响整个世界。”但是,人们总是会说点大话的。出于自尊,我当然愿意相信完全是我个人信念的力量带来了这样的结果。但是,事情绝非如此简单。

    一个发源于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的简单想法何以冲击世界各地的每个角落,并且为何在五年后的今天,影响力仍持续不减?

    为什么,仅仅几个月内我们在Facebook(社交网络)上的粉丝数就从零增长到了目前的2.5万,并且每天仍在持续增长?

    为什么,谷歌快讯不断涌入,告诉我们,人们在组成小组或者读书会,鼓励彼此掌握不抱怨的生活方式?

    为什么,在不抱怨的世界这一理念提出五年后,人们仍能注意到它,并且用我根本不认得的语言每天发出十几二十条相关微博呢?

    我曾经仔细思考过这些问题,并且确信自己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答案就是本书以及整个不抱怨运动的核心观念。不抱怨运动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持续、广泛的影响,原因有两条:1.?这个世界上的抱怨实在是太多了。

    2.?我们并不想要这样的世界。

    我认为,以上两点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我们的诸多抱怨表明,我们总是太关注世界上不对劲的事物,不断提醒着自己世界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们沉溺于这些不对劲的事物。我们对此抱怨不已,因而也就使自己的关注点一直放在这些问题上。与流行的理论相反,抱怨并不能帮助你解决问题,反而会具象化我们遇到的挑战,让我们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

    目前,整个世界都太关注事物的消极面。抱怨就像是笼罩在天空上的乌云,它令我们看不到阳光,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光明和希望。

    在你继续阅读本书之前,请允许我提醒你,阅读本书会让你注意到事物的消极面和生活中的抱怨。事实上,那种感觉就像是有人将你世界中抱怨的声音音量调大。然而,一旦你注意到了它们,你就可以自主决定是否要参与其中了。

    在我小时候,身边几乎所有人都抽烟。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我到儿科医生那里检查哮喘时,老大夫卡索斯把听诊器放在我的胸口,喘息着说:“深呼吸。”他之所以喘息,是因为他总是在唇边叼着一根烟。

    当年,大部分人(甚至包括治疗儿童哮喘的医生在内)都抽烟。所有人都抽烟,所有的东西都有烟味:人们的衣服、头发、口气、房屋、家具、汽车、办公室、电影院及许多其他地方。但是,因为我们对此习以为常,所以没人注意到那些烟味。现在,美国的公共场合几乎全部都禁止吸烟。如果这时你来到一个仍可以在任何公共场所随便吸烟的国度,你会注意到所有的地方都弥漫着一股刺鼻、有害的烟味。然而,就像几十年前的美国人一样,这些国家的人根本注意不到空气中的烟味。

    在你训练自己不抱怨的过程中,你会开始注意到,人们(包括你自己)的处世态度及对事物的评论往往都很消极。其实,这种消极性是一直都存在的,只不过现在你可能第一次意识到它的存在。抱怨就像是烟味,它无时无刻不笼罩着你,只不过现在你才注意到它而已。

    “牢骚和抱怨是没有灵魂、才智低下者的最明确的症状。”

    ——杰弗里勋爵(Lord Jeffrey)看所谓的“新闻”时,你会注意到我们是多么迷恋于消极的事物。

    几年前,我应邀来到加拿大一个经济欠发达城市,对当地居民发表演讲。演讲当天,我与该市市长以及地方名流一起共进午餐,该市地方报纸的发行人也在场。席间,我们讨论了思考、说话积极乐观的重要性。之后,报纸发行人俯过身来,怯生生地偷偷跟我说:“威尔,我不得不承认,如果我们报纸的头条上写的是‘危机!’,那么这份报纸的销量会是那些头条上写有‘好消息!’的报纸的十倍。”

    我让他不必对此心怀愧疚。人们选择购买哪份报纸跟他并没有什么关系。他以及其他媒体工作人员只是找到了一种迎合读者消极偏见的方法而已。我们就是想要知道那些不对的、不好的事情,并且是从好的出发点去刻意寻求这些不对、不好的消息。在书中我会对此详细阐释。

    我认识一个人,他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收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广播网(CNN)的节目。这可一点都没有夸张:他睡觉的时候都开着电视,在电视节目的喧嚣中睡去。而他也是我认识的所有人中最忧虑、最消极的人之一。

    就我个人而言,许多年前我就决定不再收看、阅读或者收听所谓的“新闻”了。因为我们接收到的根本不是新闻。畅销书作家埃斯特·希克斯(Esther Hicks)曾经说道,如果新闻能忠实反映每天发生的事件,那么一个三十分钟的新闻节目中,好消息应该能占到二十九分五十九秒,而坏消息只能够在一秒的时间内一闪而过。我们所谓的“新闻”,其实更应该说是“不好的新闻”。所以,我鼓励大家在追求不抱怨的旅途中不再收看、收听或阅读这些坏消息。

    你不必担心自己会错过重要的事情。如果发生了某件大事,总归会有人告诉你的。一代巨星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去世那天,我在坦桑尼亚的姆万扎市。我清早去献血的时候,血站负责人过来告诉我说杰克逊已经死了。即使我身处世界的另一个半球,都会有人跑来告诉我某些重要的事情;而那些不好的事情,人们更是会想方设法让你知道。

    你应该把你的头脑想象成一个花园。在《结果的法则》(As a Man Thinketh)一书中,詹姆斯·艾伦(James Allen)就此有过如下一番妙论:人的头脑就像是一个花园,你可以仔细呵护培育它,也可以任它自生自灭。不管你对它是细心呵护还是放任自流,花园里都一定会长点什么东西。如果不播下有益的种子,那么那些没用的种子就会在花园里生根发芽,并且生长出更多没用的东西。

    消极的思想就像我们通过抱怨播撒在这个世界上的种子。它们会生根发芽,生出更多的消极因素。因此,你要保护、守卫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思想免受消极观念以及所谓“新闻”的影响。并且,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做出抨击性的批评;相反,提些建设性的意见吧。

    思想创造生活,语言表明思想。

    消极的思想就像我们通过抱怨播撒在这个世界上的种子。它们会生根发芽,生出更多的消极因素。

    世界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