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秋风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幸的是,平安在回去的路上又遇上了燕军围追堵截,骁勇善战的平将军势单力孤,抵抗不过,只好放弃给攻城大军报信的念头,掉头向西南方逃命,逃到了真定。而北平城外的十几万攻城南军,对郑村坝的大溃败一无所知,直到气势汹汹的燕军扑到了北平城下,和朱高炽率领出城策应的守城燕军一起内外夹击,将这些被大将军遗弃了的措手不及的南军将士打得落花流水。逃出命来的南军在俞通渊、瞿能等人的带领下,一路逃到了真定,然后随同平安一起从真定撤回了德州。
沈若寥跟着盛庸一起逃回德州,一路上又陆续捡起了不少逃亡的士兵,其中有很多盛庸和平安失散的部下。到了沧州,他们又意外地碰上了失踪了良久的陈晖;他带出去的一万骑兵已经所剩无几,陈将军本人腿部也受了枪伤。大家一道狼狈不堪地往德州逃去,一面不断收集掉队失散的南军士兵。
进入德州高高的城墙之中,逃亡的南军将士才找回了一些安全感。大将军李景隆果然已经在德州了,见到沈若寥安然无恙,大大松了口气,当即就要找人护送监军大人回京师,被沈若寥再三推辞,说和大军同进退,他才作罢。
清点人数之后得知,南军北平一役总共丧失了十万兵力。损兵溃败,比起真定一役要惨重得多。好在这回总算是没再把左右副将搭进去,南军几员大将还都平安无事,除了陈晖受了点儿伤。
李景隆上来就责问陈晖转到哪儿去了,为什么迟迟不归;明明知道白河水深流急,为什么偏偏要渡河,白白损失了不计其数的精锐骑兵。
陈晖无奈地解释道:“大将军有所不知,我部初三日绕过白河时,白河尚且水流湍急汹涌,不可渡过。后来初四日,末将发现了燕军十六万人在野地里留下的行进痕迹,这才知道与燕军走岔了,立刻掉头追赶,赶到白河岸边时,发现白河竟然在一夜之间完全冻成了坚冰,而燕军十六万人已经全部渡过了白河,燕将陈亨和陈珪正在河西岸列阵等我过河来战。可是就在末将率众渡河的时候,不料坚冰忽然融化,一溃千里,我部众溺死无算。燕军乘人之危,又给我们以残酷打击,所以致此惨败。非是陈晖鲁莽逞能,实乃天佑反王也。”
李景隆闻言,沉默片刻,又问:
“我军从郑村坝撤退,为什么没有人去北平报信?你们都顾着自己逃命了是不是,把攻城的兄弟们都扔下不管了?如果有人去报信,俞侯爷和瞿将军手下也不至于有如此惨重的伤亡。”
盛庸没有说话;何福、吴杰也没有说话。沈若寥在一边暗叹李大将军真是不够厚道,明明战场之上他是第一个逃跑的,把所有四十多万大军都扔下不管,此刻又把责任推卸到别人头上了。他也没有说话。
只有平安忍不住说道:“大将军,末将当时与盛将军一起杀出燕军重围,由盛将军护送监军大人南撤,末将确实折回头打算去北平城下报信,可是末将身边只剩下十几骑人马,根本冲不过燕军的阵地去,只好撤回了真定。大将军早早撤退,也不告诉我们一声,大家都是措手不及,谁也怪不着谁。”
这番话只能把李景隆激怒。李大将军登时目光如炬,直视着平安,冷冷说道:
“平将军,我还没问你呢,阵前与你的故主燕王相见,不知心里是如何一番滋味啊?燕王的旧部遍布北方大地,你平将军不也是其中一个么?你的骑兵部在营外与燕军打头阵,被他朵颜三卫冲得土崩瓦解,不足为奇,不过平将军依然毫发无伤地逃了出来,手下还有这么多的将士一并跟了出来,可见燕王对你还是十分关照的了。”
平安的脸上颜色大变,朗声问道:“大将军话中有话;平安问心无愧,还请大将军不妨直说,是不是怀疑我平安通敌,与反王里应外合?”
李景隆安静地说道:“通敌,那倒也不至于;想来我的麾下,应该不会有人如此大胆。只不过,阵前相见,燕王曾经对你推心置腹,恩重如山,你有意放他一马也是在情在理,反过来,他也放你一马,更是自然而然了。”
眼见着平安就要爆炸,沈若寥慌忙插嘴道:
“大将军此言差矣;如果大将军因为平将军曾经是燕王旧部,就怀疑平将军立场不够坚定,那不是叫我沈若寥没脸再跟这儿呆下去了吗?大将军心里又是怎么看我的呢?”
何福也在一旁圆场道:“平将军和大将军也是一家人,平将军忠勇可嘉,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大将军也是一时焦虑,有口无心,平将军也万万不必往心里去。”
李景隆沉默片刻,轻轻叹了口气,道:
“罢了,这北平一役,众将一心,大家都打得很艰难;如果不是北方严冬酷寒,燕贼又屡屡突袭,老奸巨猾,不至有此败。大家都好好休息一段时日,待我向天子上奏,须得再调人马,这一回,恐怕要劳动武定侯郭英的大驾了,等到凑齐他六七十万兵力,来年春天大举北伐,必成胜算。”
两天之后,李景隆给天子写了一封报告,叙述了整个北平战役的经过,差人送到了京师。大将军在报告中轻描淡写地写道,由于众将士“不习北平苦寒,小战不利,故回师德州,期以明年合兵大举,其克有胜”,请“圣上毋忧”。朱允炆接报阅毕,便下旨大将军可屯兵德州,要李景隆在德州休整,同时传旨沈若寥回朝报告,歇息数月。
不幸的是,平安在回去的路上又遇上了燕军围追堵截,骁勇善战的平将军势单力孤,抵抗不过,只好放弃给攻城大军报信的念头,掉头向西南方逃命,逃到了真定。而北平城外的十几万攻城南军,对郑村坝的大溃败一无所知,直到气势汹汹的燕军扑到了北平城下,和朱高炽率领出城策应的守城燕军一起内外夹击,将这些被大将军遗弃了的措手不及的南军将士打得落花流水。逃出命来的南军在俞通渊、瞿能等人的带领下,一路逃到了真定,然后随同平安一起从真定撤回了德州。
沈若寥跟着盛庸一起逃回德州,一路上又陆续捡起了不少逃亡的士兵,其中有很多盛庸和平安失散的部下。到了沧州,他们又意外地碰上了失踪了良久的陈晖;他带出去的一万骑兵已经所剩无几,陈将军本人腿部也受了枪伤。大家一道狼狈不堪地往德州逃去,一面不断收集掉队失散的南军士兵。
进入德州高高的城墙之中,逃亡的南军将士才找回了一些安全感。大将军李景隆果然已经在德州了,见到沈若寥安然无恙,大大松了口气,当即就要找人护送监军大人回京师,被沈若寥再三推辞,说和大军同进退,他才作罢。
清点人数之后得知,南军北平一役总共丧失了十万兵力。损兵溃败,比起真定一役要惨重得多。好在这回总算是没再把左右副将搭进去,南军几员大将还都平安无事,除了陈晖受了点儿伤。
李景隆上来就责问陈晖转到哪儿去了,为什么迟迟不归;明明知道白河水深流急,为什么偏偏要渡河,白白损失了不计其数的精锐骑兵。
陈晖无奈地解释道:“大将军有所不知,我部初三日绕过白河时,白河尚且水流湍急汹涌,不可渡过。后来初四日,末将发现了燕军十六万人在野地里留下的行进痕迹,这才知道与燕军走岔了,立刻掉头追赶,赶到白河岸边时,发现白河竟然在一夜之间完全冻成了坚冰,而燕军十六万人已经全部渡过了白河,燕将陈亨和陈珪正在河西岸列阵等我过河来战。可是就在末将率众渡河的时候,不料坚冰忽然融化,一溃千里,我部众溺死无算。燕军乘人之危,又给我们以残酷打击,所以致此惨败。非是陈晖鲁莽逞能,实乃天佑反王也。”
李景隆闻言,沉默片刻,又问:
“我军从郑村坝撤退,为什么没有人去北平报信?你们都顾着自己逃命了是不是,把攻城的兄弟们都扔下不管了?如果有人去报信,俞侯爷和瞿将军手下也不至于有如此惨重的伤亡。”
盛庸没有说话;何福、吴杰也没有说话。沈若寥在一边暗叹李大将军真是不够厚道,明明战场之上他是第一个逃跑的,把所有四十多万大军都扔下不管,此刻又把责任推卸到别人头上了。他也没有说话。
只有平安忍不住说道:“大将军,末将当时与盛将军一起杀出燕军重围,由盛将军护送监军大人南撤,末将确实折回头打算去北平城下报信,可是末将身边只剩下十几骑人马,根本冲不过燕军的阵地去,只好撤回了真定。大将军早早撤退,也不告诉我们一声,大家都是措手不及,谁也怪不着谁。”
这番话只能把李景隆激怒。李大将军登时目光如炬,直视着平安,冷冷说道:
“平将军,我还没问你呢,阵前与你的故主燕王相见,不知心里是如何一番滋味啊?燕王的旧部遍布北方大地,你平将军不也是其中一个么?你的骑兵部在营外与燕军打头阵,被他朵颜三卫冲得土崩瓦解,不足为奇,不过平将军依然毫发无伤地逃了出来,手下还有这么多的将士一并跟了出来,可见燕王对你还是十分关照的了。”
平安的脸上颜色大变,朗声问道:“大将军话中有话;平安问心无愧,还请大将军不妨直说,是不是怀疑我平安通敌,与反王里应外合?”
李景隆安静地说道:“通敌,那倒也不至于;想来我的麾下,应该不会有人如此大胆。只不过,阵前相见,燕王曾经对你推心置腹,恩重如山,你有意放他一马也是在情在理,反过来,他也放你一马,更是自然而然了。”
眼见着平安就要爆炸,沈若寥慌忙插嘴道:
“大将军此言差矣;如果大将军因为平将军曾经是燕王旧部,就怀疑平将军立场不够坚定,那不是叫我沈若寥没脸再跟这儿呆下去了吗?大将军心里又是怎么看我的呢?”
何福也在一旁圆场道:“平将军和大将军也是一家人,平将军忠勇可嘉,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大将军也是一时焦虑,有口无心,平将军也万万不必往心里去。”
李景隆沉默片刻,轻轻叹了口气,道:
“罢了,这北平一役,众将一心,大家都打得很艰难;如果不是北方严冬酷寒,燕贼又屡屡突袭,老奸巨猾,不至有此败。大家都好好休息一段时日,待我向天子上奏,须得再调人马,这一回,恐怕要劳动武定侯郭英的大驾了,等到凑齐他六七十万兵力,来年春天大举北伐,必成胜算。”
两天之后,李景隆给天子写了一封报告,叙述了整个北平战役的经过,差人送到了京师。大将军在报告中轻描淡写地写道,由于众将士“不习北平苦寒,小战不利,故回师德州,期以明年合兵大举,其克有胜”,请“圣上毋忧”。朱允炆接报阅毕,便下旨大将军可屯兵德州,要李景隆在德州休整,同时传旨沈若寥回朝报告,歇息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