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颙琰?颙琰!”
周琅反复念叨着这个名字,他脑海里似乎没什么印象,他能知道乾隆之后是嘉庆,就已经比大多数人的历史常识好多了,嘉庆的真名叫什么,他就真的不记得了。
“能确定这个颙琰会当皇帝吗?”
周琅问道。
这些天魏连理混迹于广州大大小小的青楼瓦舍,收集了许许多多广州官方的情报,对这些他有天生的天分,也热衷此道,乐此不疲,其实就是一颗八卦之心熊熊燃烧。
但这些情报,对周琅来说极为重要,尤其是听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叫做盛住的权贵的身份背景。
没想到盛住竟然是一个皇亲,姐姐还是乾隆第十五子颙琰的嫡妃,而这个颙琰竟然皆传很可能已经被立为皇太子了。
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尤其是在旗人的圈子里,更是流传甚广。早在十七年前,发生了一件事。
乾隆四十三年,这年他到辽东的盛京祭祖,回来的途中,锦县一个叫金从善的秀才上书请愿。金从善请求乾隆立太子、立皇后,还质问皇帝:“大清不宜立太子,岂以不正之运自待耶?”
这个金从善有可能是一个想出名想疯了的人,用不客气的语气向皇帝上书,摆出一副正气凛然的姿态教育皇帝,倘若皇帝装出一副从善如流礼贤下士的态度,那么他就发达了。也有可能是被人当枪使了,估计二者皆有,如果不是渴望富贵到发疯的程度,满清的读书人怎么敢对皇帝不敬,可如果背后没有人支持,他一个小小的秀才怎么可能把上书送到乾隆的面前。
总之对金从善的质问,乾隆气得火冒三丈,杀了金从善。又觉得金从善的心理大概代表了很多人,于是又诏告天下,告诉天下人说早在三十八年他就立太子了。还表示他并不贪恋皇位,我早在元年就发誓,能活到乾隆六十年就自动退位,传位太子。
这件事影响很大,而且日期日渐逼近,今年已经乾隆五十九年了,过了年就是乾隆六十年,所以旗人圈子里尤为关注这件事,大家都想看看,乾隆皇帝是不是会退位,这可是两千年历史上都少有的事情,活着的皇帝交出皇位,这影响太大了,一个弄不好就会酿成巨大的祸端,赵武灵王就是例子,交出了王位后,自己竟然在两个儿子的权力争夺中被活活饿死。还有许多兄弟相残,父子相争的故事发生在王权更迭的过程中,这天下是旗人的,所以旗人格外关心。
但这件事太过于敏感,因此都只在旗人的小圈子里流传,魏连理能打听出来,确实下了一番功夫。
只是乾隆说六十年就退位,他会不会退都不一定,毕竟在放弃皇位这种事情上面,即便是一言九鼎的皇帝食言了,也不丢人。假如乾隆会退位,那么谁会继位,这就很重要了。
周琅恰恰是知道乾隆是清朝唯一一个在没死之前,就禅让皇位给嘉庆的皇帝,所以他就更关心下一个皇帝是谁,是不是这个颙琰,如果是,那么盛住的身份就非常值得利用了。
但这种情况,魏连理就说不准了,毕竟如果皇帝的更迭,民间都能打听出来,那就太过夸张了。
魏连理却提供了一个选项:“都说十五皇子颙琰和皇孙绵恩有望继承大统。”
绵恩是皇长子永璜的次子,永璜作为皇长子,却早就死了,据说早亡是因为乾隆的过失,乾隆十三年,携皇后富察氏游泰山,结果皇后身染风寒,死于山东济南。灵柩回北京的时候,皇长子永璜迎丧,乾隆认为永璜脸上没有悲痛,是欣喜皇后死了,以后没有诞下嫡子的可能,永璜就可以继位了。
事实上这是乾隆是因丧妻而迁怒于庶子,永璜即便再傻,也不可能在皇后的棺材前面,当着皇帝的面笑啊。结果皇帝一番迁怒,而且接连下旨斥责,吓到了永璜,以为自己的政治生涯完蛋了,两年后年纪轻轻的永璜就死了。
永璜死后,据说乾隆十分后悔,所以十分善待永璜的两个儿子,尤其是次子绵恩。不但在许多皇子之前将绵恩这个皇孙封为亲王,还给了绵恩担任京师禁卫军的差事,负担保卫北京的重担,另外绵恩身材魁梧,仪表出众,武功超群,被认为是难得的人才。
相比乾隆格外厚待皇孙绵恩,对皇子颙琰就显得格外冷淡,别的皇子成年之后,都会在各部挂个闲职,混一份俸禄,可颙琰没有任何差事,已经成年却还一直跟着那些七八岁的皇孙、皇曾孙、皇玄孙在宫里读书,只是年头长了,乾隆让颙琰负责督促这些年幼皇孙功课,相当于做了皇家班的班长。
看似冷淡,但偏偏鬼灵精的满清权贵们就从中看出了端倪,对待绵恩自然厚待,授以重任,有培养的嫌疑;但对颙琰也是区别对待,不给他任何差事让他锻炼,却让他一直读书,虽然得不到锻炼,可是满清皇室对子嗣教育十分重视,隔三差五就要过问,因此颙琰有大把机会跟乾隆亲自接触,这被认为是乾隆刻意为之。
所以大家都开始盛传,储君... -->>
“颙琰?颙琰!”
周琅反复念叨着这个名字,他脑海里似乎没什么印象,他能知道乾隆之后是嘉庆,就已经比大多数人的历史常识好多了,嘉庆的真名叫什么,他就真的不记得了。
“能确定这个颙琰会当皇帝吗?”
周琅问道。
这些天魏连理混迹于广州大大小小的青楼瓦舍,收集了许许多多广州官方的情报,对这些他有天生的天分,也热衷此道,乐此不疲,其实就是一颗八卦之心熊熊燃烧。
但这些情报,对周琅来说极为重要,尤其是听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叫做盛住的权贵的身份背景。
没想到盛住竟然是一个皇亲,姐姐还是乾隆第十五子颙琰的嫡妃,而这个颙琰竟然皆传很可能已经被立为皇太子了。
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尤其是在旗人的圈子里,更是流传甚广。早在十七年前,发生了一件事。
乾隆四十三年,这年他到辽东的盛京祭祖,回来的途中,锦县一个叫金从善的秀才上书请愿。金从善请求乾隆立太子、立皇后,还质问皇帝:“大清不宜立太子,岂以不正之运自待耶?”
这个金从善有可能是一个想出名想疯了的人,用不客气的语气向皇帝上书,摆出一副正气凛然的姿态教育皇帝,倘若皇帝装出一副从善如流礼贤下士的态度,那么他就发达了。也有可能是被人当枪使了,估计二者皆有,如果不是渴望富贵到发疯的程度,满清的读书人怎么敢对皇帝不敬,可如果背后没有人支持,他一个小小的秀才怎么可能把上书送到乾隆的面前。
总之对金从善的质问,乾隆气得火冒三丈,杀了金从善。又觉得金从善的心理大概代表了很多人,于是又诏告天下,告诉天下人说早在三十八年他就立太子了。还表示他并不贪恋皇位,我早在元年就发誓,能活到乾隆六十年就自动退位,传位太子。
这件事影响很大,而且日期日渐逼近,今年已经乾隆五十九年了,过了年就是乾隆六十年,所以旗人圈子里尤为关注这件事,大家都想看看,乾隆皇帝是不是会退位,这可是两千年历史上都少有的事情,活着的皇帝交出皇位,这影响太大了,一个弄不好就会酿成巨大的祸端,赵武灵王就是例子,交出了王位后,自己竟然在两个儿子的权力争夺中被活活饿死。还有许多兄弟相残,父子相争的故事发生在王权更迭的过程中,这天下是旗人的,所以旗人格外关心。
但这件事太过于敏感,因此都只在旗人的小圈子里流传,魏连理能打听出来,确实下了一番功夫。
只是乾隆说六十年就退位,他会不会退都不一定,毕竟在放弃皇位这种事情上面,即便是一言九鼎的皇帝食言了,也不丢人。假如乾隆会退位,那么谁会继位,这就很重要了。
周琅恰恰是知道乾隆是清朝唯一一个在没死之前,就禅让皇位给嘉庆的皇帝,所以他就更关心下一个皇帝是谁,是不是这个颙琰,如果是,那么盛住的身份就非常值得利用了。
但这种情况,魏连理就说不准了,毕竟如果皇帝的更迭,民间都能打听出来,那就太过夸张了。
魏连理却提供了一个选项:“都说十五皇子颙琰和皇孙绵恩有望继承大统。”
绵恩是皇长子永璜的次子,永璜作为皇长子,却早就死了,据说早亡是因为乾隆的过失,乾隆十三年,携皇后富察氏游泰山,结果皇后身染风寒,死于山东济南。灵柩回北京的时候,皇长子永璜迎丧,乾隆认为永璜脸上没有悲痛,是欣喜皇后死了,以后没有诞下嫡子的可能,永璜就可以继位了。
事实上这是乾隆是因丧妻而迁怒于庶子,永璜即便再傻,也不可能在皇后的棺材前面,当着皇帝的面笑啊。结果皇帝一番迁怒,而且接连下旨斥责,吓到了永璜,以为自己的政治生涯完蛋了,两年后年纪轻轻的永璜就死了。
永璜死后,据说乾隆十分后悔,所以十分善待永璜的两个儿子,尤其是次子绵恩。不但在许多皇子之前将绵恩这个皇孙封为亲王,还给了绵恩担任京师禁卫军的差事,负担保卫北京的重担,另外绵恩身材魁梧,仪表出众,武功超群,被认为是难得的人才。
相比乾隆格外厚待皇孙绵恩,对皇子颙琰就显得格外冷淡,别的皇子成年之后,都会在各部挂个闲职,混一份俸禄,可颙琰没有任何差事,已经成年却还一直跟着那些七八岁的皇孙、皇曾孙、皇玄孙在宫里读书,只是年头长了,乾隆让颙琰负责督促这些年幼皇孙功课,相当于做了皇家班的班长。
看似冷淡,但偏偏鬼灵精的满清权贵们就从中看出了端倪,对待绵恩自然厚待,授以重任,有培养的嫌疑;但对颙琰也是区别对待,不给他任何差事让他锻炼,却让他一直读书,虽然得不到锻炼,可是满清皇室对子嗣教育十分重视,隔三差五就要过问,因此颙琰有大把机会跟乾隆亲自接触,这被认为是乾隆刻意为之。
所以大家都开始盛传,储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