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科林的建议受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
此时左营的权力构成,依然是分为三股,周琅作为名义上最高官员,中国东印度公司的东方总监,现在随着谢清高的到来和组织起了六十多个南洋士兵,手里的力量得到了增强,不在像之前那样是个光杆司令。可是科林依然是最强大的一股势力,因为他手里不但掌控着所有的黑森雇佣兵,而且他的力量增强更多,不但有跟谢清高一起到来的菲舍尔带领的二十个雇佣兵,还有他从本地招募的三百个当地士兵。另一股力量则是哈拉尔代表的水手势力。
周琅的计划一直就是,争取时间修船,然后出航。因此之前进攻左营的军事行动,也是围绕着争取时间这个主题,这是得到哈拉尔支持的。
可现在,哈拉尔已经组织水手和工匠,加班加点的将船修好了,科林却建议继续进攻,而不是按照大家之前的商议尽快起航。
三股势力,而科林又是最大的一股,加上始终担心科林背后的东印度公司势力,周琅一直不愿意跟科林正面冲突。严格来说,科林并不是周琅的手下,这点跟哈拉尔完全不同,科林的身份,是作为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派到中国(东印度)公司的代表,他是股东代表,而不是中国公司的员工。
出于不愿意过早跟英国东印度公司直接冲突的目的,周琅借口发起这么大的行动,应该跟其他人商议一下,他拉来了谢清高和哈拉尔,谢清高的身份同样是中国(东印度)公司的大股东,而哈拉尔则是目前的旗舰船长。
果然谢清高跟哈拉尔坚决反对进行没有意义的军事行动,俩人态度一致,那就是马上起航,尽快赶往澳门进行贸易准备,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如果再耽误时间,他们很可能赶不上返回印度的风期,那就得等到明年了。
由于谢清高和哈拉尔的反对,这让科林即便是想采取强硬手段,也有一些顾忌,毕竟哈拉尔掌握着商船的权力,科林的雇佣兵可不能完全脱离海路。
所以争取周琅的支持,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只要周琅这个总监支持,他就有理由留在这里,可问题是他留在这里的理由是什么呢?
“把左营作为中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基地?”
这是科林给周琅的建议。
科林是在会后私下来游说周琅的,对他来说,现在只有得到周琅的支持,他才能够毫无顾忌的进行军事行动。所以他不得不将自己隐藏在心底的真实动机说出来了,因为如果对方不能够通力合作,即便他调动他手里的武力强留在这里,也没办法长久坚持,一旦跟周琅撕破脸,哈拉尔和谢清高开着船离开,他的那点人马留在这里没有后援不说,而且没有意义。
只要周琅能够接受建议,肯花费力气经营这里,将这里当作中国(东印度)公司的一座商业基地,才能够持久的维持下去。
“是的,您不觉得这里的地理环境十分优越吗?”
科林用诱惑的口吻问道。
周琅连连摇头:“不不不,我不知道您的依据从何而来,但我认为,这里是最不适合作为基地的。”
周琅强调道:“我们是一家商业公司!我们当然渴望在中国可以开辟一块商业基地,可左营这里确实不适合作为商业基地,因为这里没有发展商业的条件。”
“这些天您忙于军事,或许不太清楚本地的商业条件。我在这里进行了一次调查,很遗憾的发现,这里能用来进行贸易的物产极其稀缺。有贸易潜力的物产无非是盐、糖、酒、毛皮等物,可这些物产价值低廉,短途贸易或许有利可图,长途贸易则毫无利润可言。我们在中国所求无非是茶叶、丝绸和瓷器三类,而这三类物产本地皆无。”
周琅对科林说道。
科林坚持道:“可是本地一边靠海,南北夹山,后方有湖,从军事角度考虑,这里易守难攻,可以让我们投入最小的成本占有。至于商业利益,我的想法跟您完全不同,我认为这里的商业潜力巨大。”
周琅还真没有从科林身上看出商业眼光,也心存试探,问道:“请您具体说一说。”
科林道:“商业的繁荣与否虽然与本地物产是否丰富有很大关系,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荷兰人的国土上有什么,可荷兰的发达商业,更甚英格兰。”
周琅没有说话,伸手示意科林继续。周琅当然知道荷兰的商业发达,哪怕到了现在,英国的国力已经远超荷兰,可在商业文化氛围上,依然比不上荷兰人。英国强在工业势力,可在一定程度上,英国撬动工业革命的原始资本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荷兰的投资。
荷兰输在没有物产,输在地理位置太靠近大国,可也胜在没有物产,胜在距离大国更近。荷兰的国土都是填海出来的,整个荷兰都位于海平面以下,人口只有两百来万,土地上几乎没有矿产资源,完全没有进行工业革命的资源和人力禀赋;地理上位于大陆强国周边,一边是强大的法国,一边是强大的德意志,近百年来,荷兰人之所以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其实并不是因为英国海军的打击,最大的原因还是路易十四时期,法国进攻荷兰本土,荷兰人直接将填海的大坝炸毁,海水淹没了整个荷兰国土,所有的商船、渔船也都被摧毁了。
可正是因为荷兰物产贫瘠,整个国土大部是填海所得,位于海平面一下,除了用来耕作之外,这些填海的土地上是不可能有高价值的矿产的,事实上荷兰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靠渔业维持生计。这种本国缺乏绝大多数物产,甚至生活物资都无法自给自足的状况,让荷兰人必须跟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所以荷兰很早就被迫走向了对外贸易的道路;地理上,位于欧洲出海口的位置,横穿德国内陆地区的莱茵河和从法国流出的马斯河都从荷兰入海,这让荷兰拥有了极好的地理... -->>
科林的建议受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
此时左营的权力构成,依然是分为三股,周琅作为名义上最高官员,中国东印度公司的东方总监,现在随着谢清高的到来和组织起了六十多个南洋士兵,手里的力量得到了增强,不在像之前那样是个光杆司令。可是科林依然是最强大的一股势力,因为他手里不但掌控着所有的黑森雇佣兵,而且他的力量增强更多,不但有跟谢清高一起到来的菲舍尔带领的二十个雇佣兵,还有他从本地招募的三百个当地士兵。另一股力量则是哈拉尔代表的水手势力。
周琅的计划一直就是,争取时间修船,然后出航。因此之前进攻左营的军事行动,也是围绕着争取时间这个主题,这是得到哈拉尔支持的。
可现在,哈拉尔已经组织水手和工匠,加班加点的将船修好了,科林却建议继续进攻,而不是按照大家之前的商议尽快起航。
三股势力,而科林又是最大的一股,加上始终担心科林背后的东印度公司势力,周琅一直不愿意跟科林正面冲突。严格来说,科林并不是周琅的手下,这点跟哈拉尔完全不同,科林的身份,是作为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派到中国(东印度)公司的代表,他是股东代表,而不是中国公司的员工。
出于不愿意过早跟英国东印度公司直接冲突的目的,周琅借口发起这么大的行动,应该跟其他人商议一下,他拉来了谢清高和哈拉尔,谢清高的身份同样是中国(东印度)公司的大股东,而哈拉尔则是目前的旗舰船长。
果然谢清高跟哈拉尔坚决反对进行没有意义的军事行动,俩人态度一致,那就是马上起航,尽快赶往澳门进行贸易准备,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如果再耽误时间,他们很可能赶不上返回印度的风期,那就得等到明年了。
由于谢清高和哈拉尔的反对,这让科林即便是想采取强硬手段,也有一些顾忌,毕竟哈拉尔掌握着商船的权力,科林的雇佣兵可不能完全脱离海路。
所以争取周琅的支持,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只要周琅这个总监支持,他就有理由留在这里,可问题是他留在这里的理由是什么呢?
“把左营作为中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基地?”
这是科林给周琅的建议。
科林是在会后私下来游说周琅的,对他来说,现在只有得到周琅的支持,他才能够毫无顾忌的进行军事行动。所以他不得不将自己隐藏在心底的真实动机说出来了,因为如果对方不能够通力合作,即便他调动他手里的武力强留在这里,也没办法长久坚持,一旦跟周琅撕破脸,哈拉尔和谢清高开着船离开,他的那点人马留在这里没有后援不说,而且没有意义。
只要周琅能够接受建议,肯花费力气经营这里,将这里当作中国(东印度)公司的一座商业基地,才能够持久的维持下去。
“是的,您不觉得这里的地理环境十分优越吗?”
科林用诱惑的口吻问道。
周琅连连摇头:“不不不,我不知道您的依据从何而来,但我认为,这里是最不适合作为基地的。”
周琅强调道:“我们是一家商业公司!我们当然渴望在中国可以开辟一块商业基地,可左营这里确实不适合作为商业基地,因为这里没有发展商业的条件。”
“这些天您忙于军事,或许不太清楚本地的商业条件。我在这里进行了一次调查,很遗憾的发现,这里能用来进行贸易的物产极其稀缺。有贸易潜力的物产无非是盐、糖、酒、毛皮等物,可这些物产价值低廉,短途贸易或许有利可图,长途贸易则毫无利润可言。我们在中国所求无非是茶叶、丝绸和瓷器三类,而这三类物产本地皆无。”
周琅对科林说道。
科林坚持道:“可是本地一边靠海,南北夹山,后方有湖,从军事角度考虑,这里易守难攻,可以让我们投入最小的成本占有。至于商业利益,我的想法跟您完全不同,我认为这里的商业潜力巨大。”
周琅还真没有从科林身上看出商业眼光,也心存试探,问道:“请您具体说一说。”
科林道:“商业的繁荣与否虽然与本地物产是否丰富有很大关系,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荷兰人的国土上有什么,可荷兰的发达商业,更甚英格兰。”
周琅没有说话,伸手示意科林继续。周琅当然知道荷兰的商业发达,哪怕到了现在,英国的国力已经远超荷兰,可在商业文化氛围上,依然比不上荷兰人。英国强在工业势力,可在一定程度上,英国撬动工业革命的原始资本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荷兰的投资。
荷兰输在没有物产,输在地理位置太靠近大国,可也胜在没有物产,胜在距离大国更近。荷兰的国土都是填海出来的,整个荷兰都位于海平面以下,人口只有两百来万,土地上几乎没有矿产资源,完全没有进行工业革命的资源和人力禀赋;地理上位于大陆强国周边,一边是强大的法国,一边是强大的德意志,近百年来,荷兰人之所以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其实并不是因为英国海军的打击,最大的原因还是路易十四时期,法国进攻荷兰本土,荷兰人直接将填海的大坝炸毁,海水淹没了整个荷兰国土,所有的商船、渔船也都被摧毁了。
可正是因为荷兰物产贫瘠,整个国土大部是填海所得,位于海平面一下,除了用来耕作之外,这些填海的土地上是不可能有高价值的矿产的,事实上荷兰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靠渔业维持生计。这种本国缺乏绝大多数物产,甚至生活物资都无法自给自足的状况,让荷兰人必须跟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所以荷兰很早就被迫走向了对外贸易的道路;地理上,位于欧洲出海口的位置,横穿德国内陆地区的莱茵河和从法国流出的马斯河都从荷兰入海,这让荷兰拥有了极好的地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