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布袋口行动 (1/2)
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工业霸主德意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德军在1916年的下半年大规模的后撤,将整个东线战场的防线让出了一百多公里,也将整个俄军往自己这边拉了一百多公里。自波德平原东部开始到第聂伯河中间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因为双方的多次你来我往早已是破败不堪,多年不事生产的地区此刻早已人去楼空,想从这些废墟中找到可以吃的东西,简直比遇到德军的几率还小。
俄军漫长的防线两百多万人,每天的吃喝拉撒让身为统帅的布鲁西洛夫当成了比德军还危险的敌人。没有子弹的枪还能用刺刀和敌人拼杀,刺刀弯了还能用身躯和德军搏杀,但是没有吃的,别说让他们冲锋了,不哗变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布鲁西洛夫之所以痛快的答应沙皇这次的进攻,其实也有一部分减少补给损耗的意思在里面,虽然很残酷,但是为了大局着想,这是他必须做出的选择。
就在布鲁西洛夫原以为这次的进攻会以双方伤亡过大而告终的时候,德军方向却是在全线十几个地段发起了一次反冲锋。布鲁西洛夫也收到了前线传回的电报,但是没有过多的担忧,纵然德军突破了防线,也不过是一地一城的得失,无法让他的整个防线伤筋动骨。
尼古拉斯二世,俄国的现任沙皇,听到欧洲东线战场上爆发的战事后并没有感觉有哪怕一丝一毫的轻松,英国乔治国王发来的电报还在他的桌上躺着,如果给他一个选择,他宁愿没有战争爆发,或者俄国没有牵扯进来。希望结束战争的他多次给自己的另一个表亲德国皇帝凯撒·比利,即德皇威廉二世发去和谈电报,但每次换来的都是冷嘲热讽和极其苛刻的条款,懦弱的他没有恶语相向,而是选择了将这些情况告诉了乔治,换来的是乔治的鄙夷和猜忌。随着新任的俄军统帅在前线的频频胜利,国内的反战声也渐渐低头,但是他并不轻松,依然胶着的战局随着德国的再次大规模行动又扑朔迷离了。
自北起波罗的海但泽城开始,德军沿着这条漫长的防线部署了超过65万的大军,这完全违背了当初的《施里芬计划》中以西线为主导的思想。原本的13个集团军又重新编组为三个更大的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下辖第9、第10、第23集团军,共计25万人,由奥古斯特·冯·法肯森元帅亲自指挥。东方集团军群下辖由西线秘密转运到东线的第2、第4、第7集团军,共计22万人,由赫尔曼·冯·弗朗索瓦这位艾德里安推荐的新晋元帅指挥。而南方集团军群由德军和奥匈帝国两军共同组成的联军共计18万人,指挥官是艾德里安亲自挂帅,实际指挥官则是东线总参谋长马克思·霍夫曼。
俄军的进攻一开始的时候,按照原定计划部署的德军就已经开始了反冲锋,这种打法直接就将战场演变成了近身肉搏的地方。双方的火炮都会顾忌伤亡而选择停火,以免炸到自己人。而这也是霍夫曼想要的效果,实际指挥和观察过战法演练的他深知武装运输车的弱点。在没有了炮火侵扰的情况下,武装运输车才会发挥更好的作用,只要能够在俄军炮火来不及支援之前抵达俄军前线,就能极大的减少伤亡和损失。
一连几天过去,万斯都还活着,这让驻足后方指挥的人感到很奇怪,按理说发起冲锋后能回来的很少,甚至一个连的人出去后都不再有这个编制的情况也正常。但是万斯的这个连却在连续十几次的冲锋后只损失了几个人。
不知是万斯的指挥官奇怪,万斯自己也很纳闷。那些在他们发起冲锋后紧接着同样发起冲锋的德军并未过多的跟他们纠缠,而是短暂的接触后就随着一阵独特的哨声原路撤退了,虽然每次都有伤亡,但是却不多。而被阻挡了攻势的俄军继续发起冲锋... -->>
德军在1916年的下半年大规模的后撤,将整个东线战场的防线让出了一百多公里,也将整个俄军往自己这边拉了一百多公里。自波德平原东部开始到第聂伯河中间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因为双方的多次你来我往早已是破败不堪,多年不事生产的地区此刻早已人去楼空,想从这些废墟中找到可以吃的东西,简直比遇到德军的几率还小。
俄军漫长的防线两百多万人,每天的吃喝拉撒让身为统帅的布鲁西洛夫当成了比德军还危险的敌人。没有子弹的枪还能用刺刀和敌人拼杀,刺刀弯了还能用身躯和德军搏杀,但是没有吃的,别说让他们冲锋了,不哗变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布鲁西洛夫之所以痛快的答应沙皇这次的进攻,其实也有一部分减少补给损耗的意思在里面,虽然很残酷,但是为了大局着想,这是他必须做出的选择。
就在布鲁西洛夫原以为这次的进攻会以双方伤亡过大而告终的时候,德军方向却是在全线十几个地段发起了一次反冲锋。布鲁西洛夫也收到了前线传回的电报,但是没有过多的担忧,纵然德军突破了防线,也不过是一地一城的得失,无法让他的整个防线伤筋动骨。
尼古拉斯二世,俄国的现任沙皇,听到欧洲东线战场上爆发的战事后并没有感觉有哪怕一丝一毫的轻松,英国乔治国王发来的电报还在他的桌上躺着,如果给他一个选择,他宁愿没有战争爆发,或者俄国没有牵扯进来。希望结束战争的他多次给自己的另一个表亲德国皇帝凯撒·比利,即德皇威廉二世发去和谈电报,但每次换来的都是冷嘲热讽和极其苛刻的条款,懦弱的他没有恶语相向,而是选择了将这些情况告诉了乔治,换来的是乔治的鄙夷和猜忌。随着新任的俄军统帅在前线的频频胜利,国内的反战声也渐渐低头,但是他并不轻松,依然胶着的战局随着德国的再次大规模行动又扑朔迷离了。
自北起波罗的海但泽城开始,德军沿着这条漫长的防线部署了超过65万的大军,这完全违背了当初的《施里芬计划》中以西线为主导的思想。原本的13个集团军又重新编组为三个更大的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下辖第9、第10、第23集团军,共计25万人,由奥古斯特·冯·法肯森元帅亲自指挥。东方集团军群下辖由西线秘密转运到东线的第2、第4、第7集团军,共计22万人,由赫尔曼·冯·弗朗索瓦这位艾德里安推荐的新晋元帅指挥。而南方集团军群由德军和奥匈帝国两军共同组成的联军共计18万人,指挥官是艾德里安亲自挂帅,实际指挥官则是东线总参谋长马克思·霍夫曼。
俄军的进攻一开始的时候,按照原定计划部署的德军就已经开始了反冲锋,这种打法直接就将战场演变成了近身肉搏的地方。双方的火炮都会顾忌伤亡而选择停火,以免炸到自己人。而这也是霍夫曼想要的效果,实际指挥和观察过战法演练的他深知武装运输车的弱点。在没有了炮火侵扰的情况下,武装运输车才会发挥更好的作用,只要能够在俄军炮火来不及支援之前抵达俄军前线,就能极大的减少伤亡和损失。
一连几天过去,万斯都还活着,这让驻足后方指挥的人感到很奇怪,按理说发起冲锋后能回来的很少,甚至一个连的人出去后都不再有这个编制的情况也正常。但是万斯的这个连却在连续十几次的冲锋后只损失了几个人。
不知是万斯的指挥官奇怪,万斯自己也很纳闷。那些在他们发起冲锋后紧接着同样发起冲锋的德军并未过多的跟他们纠缠,而是短暂的接触后就随着一阵独特的哨声原路撤退了,虽然每次都有伤亡,但是却不多。而被阻挡了攻势的俄军继续发起冲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