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城空虚 人心惶惶 投降(逃跑)派
真是一片亡国之象。
这一幕似乎似曾相识,不错,在三百二十三年前,曾发生过极其相似的情况。
北宋靖康元年(1126)十月,盘踞北方的金兵对北宋发动进攻,太原、真定失守。十一月中旬,金军渡过黄河。宋钦宗惊慌失措,不知该怎么办,而大臣们全无战意,纷纷主张投降。
在这种情况下,十二月初二,宋钦宗正式向金投降。
靖康二年(1127)四月一日,金将完颜宗望押着被俘的宋徽宗、宋钦宗和赵氏皇子后妃、宫女四百余人及其掠夺的大量金银财宝回朝,北宋灭亡。
如果对照一下,就会发现,相隔三百多年的两个朝代,境况竟然如此的相似,都是兵败不久,都是京城空虚,都是人心惶惶,都是投降逃跑言论甚嚣尘上。而且此时的大明境况更为不利,因为他们的皇帝已经落在了敌人的手上,投鼠忌器,欲打不能。
但大明最终没有沦落到和北宋一样的下场,因为和当年的北宋相比,此时的大明多了一个人,多了一声怒吼:
“建议南迁之人,该杀!”
发言者,兵部侍郎于谦。
于谦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帝国送走了它的缔造者——朱元璋,这对于帝国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但也就在同一年,浙江钱塘县(现属杭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诞生了一个帝国未来的拯救者。这自然就是我们的主角于谦。
由于家庭环境不错,于谦有着自己的书斋,他就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与当时的所有读书人一样,于谦也是从四书五经开始自己的求学生涯的。
说老实话,像四书五经这种东西是很容易培养出书呆子的,但于谦似乎是个例外。他十分上进,读书用功刻苦,却从不拘泥于书本上的东西,除了学习考试内容,他还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如兵法等)。历史告诉我们,喜欢看课外书的孩子将来一般都是有出息的。
就如同现在的追星族一样,于谦也有着自己的偶像,他把这位偶像的画像挂在自己的书斋里(此举比较眼熟),日夜膜拜。
有一次,教他读书的先生发现他经常看那幅画像,便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于谦闻言,立刻正色回答:“将来我要做像他那样的人!”
画像上的人物就是文天祥。
除此之外,于谦还在书斋中写下了两句话作为对文天祥的赞词:
殉国忘身,舍生取义;
宁正而毙,不苟而全!
在我看来,这正是少年于谦对自己未来一生的行为举止的承诺。
三十余年后,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永乐十九年(1421),于谦二十三岁,此时的他已经乡试中举,即将赴京赶考。
他将从此告别自己的家,告别江南水乡的故土,前往风云际会、气象万千的北京。
前路艰险,但于谦却毫无怯意,他明白,一个更为宽广的世界在等待着自己,实现平生抱负的时候到了。
于谦收拾好行李,告别家人,遥望前路漫漫,口吟一诗,踏上征途。
拔剑舞中庭,
浩歌振林峦!
丈夫意如此,
不学腐儒酸!
于谦,天下是广阔的,就此开始你波澜壮阔的一生吧!
清风
在京城的这次会试中,于谦顺利考中进士,并最终被任命为御史。在之后的宣德元年的朱高煦叛乱中,于谦以其洪亮的声音、严厉的词句、深厚的骂功狠狠地教训了这位极其失败的藩王,并给明宣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此,于谦走上了青云之路。
宣德五年(1430),明宣宗任命于谦为兵部右侍郎,并派他巡抚山西、河南等地。这一年,于谦只有三十二岁。
年仅三十二岁,却已经位居正三品,副部级,实在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于谦也成了他同年们羡慕的对象。
这当然与朝中有人赏识他是分不开的,而着力栽培,重用他的正是“三杨”。
城空虚 人心惶惶 投降(逃跑)派
真是一片亡国之象。
这一幕似乎似曾相识,不错,在三百二十三年前,曾发生过极其相似的情况。
北宋靖康元年(1126)十月,盘踞北方的金兵对北宋发动进攻,太原、真定失守。十一月中旬,金军渡过黄河。宋钦宗惊慌失措,不知该怎么办,而大臣们全无战意,纷纷主张投降。
在这种情况下,十二月初二,宋钦宗正式向金投降。
靖康二年(1127)四月一日,金将完颜宗望押着被俘的宋徽宗、宋钦宗和赵氏皇子后妃、宫女四百余人及其掠夺的大量金银财宝回朝,北宋灭亡。
如果对照一下,就会发现,相隔三百多年的两个朝代,境况竟然如此的相似,都是兵败不久,都是京城空虚,都是人心惶惶,都是投降逃跑言论甚嚣尘上。而且此时的大明境况更为不利,因为他们的皇帝已经落在了敌人的手上,投鼠忌器,欲打不能。
但大明最终没有沦落到和北宋一样的下场,因为和当年的北宋相比,此时的大明多了一个人,多了一声怒吼:
“建议南迁之人,该杀!”
发言者,兵部侍郎于谦。
于谦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帝国送走了它的缔造者——朱元璋,这对于帝国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但也就在同一年,浙江钱塘县(现属杭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诞生了一个帝国未来的拯救者。这自然就是我们的主角于谦。
由于家庭环境不错,于谦有着自己的书斋,他就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与当时的所有读书人一样,于谦也是从四书五经开始自己的求学生涯的。
说老实话,像四书五经这种东西是很容易培养出书呆子的,但于谦似乎是个例外。他十分上进,读书用功刻苦,却从不拘泥于书本上的东西,除了学习考试内容,他还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如兵法等)。历史告诉我们,喜欢看课外书的孩子将来一般都是有出息的。
就如同现在的追星族一样,于谦也有着自己的偶像,他把这位偶像的画像挂在自己的书斋里(此举比较眼熟),日夜膜拜。
有一次,教他读书的先生发现他经常看那幅画像,便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于谦闻言,立刻正色回答:“将来我要做像他那样的人!”
画像上的人物就是文天祥。
除此之外,于谦还在书斋中写下了两句话作为对文天祥的赞词:
殉国忘身,舍生取义;
宁正而毙,不苟而全!
在我看来,这正是少年于谦对自己未来一生的行为举止的承诺。
三十余年后,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永乐十九年(1421),于谦二十三岁,此时的他已经乡试中举,即将赴京赶考。
他将从此告别自己的家,告别江南水乡的故土,前往风云际会、气象万千的北京。
前路艰险,但于谦却毫无怯意,他明白,一个更为宽广的世界在等待着自己,实现平生抱负的时候到了。
于谦收拾好行李,告别家人,遥望前路漫漫,口吟一诗,踏上征途。
拔剑舞中庭,
浩歌振林峦!
丈夫意如此,
不学腐儒酸!
于谦,天下是广阔的,就此开始你波澜壮阔的一生吧!
清风
在京城的这次会试中,于谦顺利考中进士,并最终被任命为御史。在之后的宣德元年的朱高煦叛乱中,于谦以其洪亮的声音、严厉的词句、深厚的骂功狠狠地教训了这位极其失败的藩王,并给明宣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此,于谦走上了青云之路。
宣德五年(1430),明宣宗任命于谦为兵部右侍郎,并派他巡抚山西、河南等地。这一年,于谦只有三十二岁。
年仅三十二岁,却已经位居正三品,副部级,实在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于谦也成了他同年们羡慕的对象。
这当然与朝中有人赏识他是分不开的,而着力栽培,重用他的正是“三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