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盛世风波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适之是个直性人,认准了的事,他不会后退,当即便进宫向唐玄宗陈述理由。他一心一意为了国家,希望能挖出金子来。
见到唐玄宗,李适之说道:“启奏皇上,黄金是西域的通用货币,有了黄金就能购买大量的洋货。我的奏折说得很清楚了,这是个赚钱的好门道,应该尽早开工。”
唐玄宗说道:“金子虽然很好,但不能损害我们大唐。适之啊,你的心是好的。朕也知道华山有黄金,但不能挖,那里有大唐的龙脉,挖断了龙脉可不得了啊。”李适之知道这是无稽之谈,立即上奏:“启奏皇上,不能听信那些术士的胡说八道啊,大唐的土地都是皇上的,那里能挖,那里不能挖呀。您是皇上,只要皇上说能挖,任何地方都能挖。”
“放肆,皇帝是天子,也有听从上天的安排。”唐玄宗大声斥责。李适之还想申辩,唐玄宗很不高兴的对他说道:“华山开采金矿不妥,以后这件事不准再提。今后向我递奏折之前,先跟林甫商议之后再来,不要太轻佻随便了。”
李适之如坠云雾之中,对皇上态度的转变甚是不解。唐玄宗对他摆摆手,自己起身到后宫去了。李适之十分没趣,退出皇宫。
李适之的表现,唐玄宗十分不满。他走了之后,李林甫立即向唐玄宗上奏:“启奏皇上,适之对金矿之事不依不饶,而且对册立贵妃娘娘也有意见,虽然没有直接反对,但言行中流露出来的不满情绪。平时做事古板得很,对皇上不坚持上朝私下也有意见。”唐玄宗说道:“你是说适之不大称职,对朕有意见。”李林甫说道:“皇上圣明。”听了李林甫的话,唐玄宗心底下已有换掉他副宰相的念头。
要换副宰相,总要物色接班的人选,唐玄宗在朝中寻找。李林甫走后,唐玄宗对高力士说道:“慎矜的表现不错,可作为左相的候选人。将军认为如何?”高力士说道:“张均兄弟也不错,皇上要想选准人,就应该多找几个候选人。如果只是在京城中选,面还是窄了点,还可以从调出京城的人员当中,寻找有才能之人。”
唐玄宗眼光突然放亮,当即说道:“你说得不错,这些年来很多在京城做官的人,被调出了京城,到地方为官,这些人当中,不少人很有才华。严挺之很不错,他很有才华。在张九龄当中书令的时候,他担任中书侍郎,作为张九龄在中书省的副手,一直与他配合默契,深得张九龄器重。张九龄被贬的时候,他受到了牵连。但因为他办事干练,朕不忍心处置他。林甫当首席宰相后,参奏他与张九龄打得火热,坚持将他贬为洛州任刺史。州改郡之后,又改任陈留太守。现在正要用人,招他到中书省任职,考察一段时间。”
高力士说道:“严挺之十分能干,才能在李丞相之上,做中书侍郎时口碑载道,在洛州干得有声有色,当时陈留出了事故,皇上将他调处处理,做得很好,还得到了皇上的赞扬。”“朕想起来了,是有这件事。”唐玄宗对严挺之的兴趣起来了。第二天亲自上朝,朝议人事安排等问题。散场之后他留下李林甫,单独对他说道:“严挺之还在吗?这个人很有才能,原先在中书省干得很好,应该重用,如有可能,将他调回京城。”
李林甫说道:“启奏皇上,严挺之在陈留,陛下既然想念他,要调到京城任职,吏部去考查一下,再向皇上上奏。”
回到家里,李林甫想:‘严挺之的能力在我之上,让他进中书省,经常与皇上接触,我的地位就危险了,要想个法子,阻止这件事。’他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一个损法子。
他立即叫人把严挺之的弟弟找到宰相府。装出十分关心严挺之的样子说道:“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见皇上吗,我倒有一个办法。”严挺之的弟弟见李林甫这样关心他哥哥,当然很感激,连忙说道:“请教丞相该怎么办呢?”
李林甫说:“只要叫你哥哥上一道奏折,就说他得了病,请求回京城来看病。这样就能回京了。”
严挺之家眷都在长安,因此很想回京城,他不知内情,接到他弟弟的信,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就拿着奏章去见唐玄宗,并且说道:“启奏皇上,真是太可惜了,严挺之现在得了慢性病,身体不太好,繁重的事干不了啦。中书省的事务太多,担子太重,他可能挑不起来,不能干大事了。只有将他调进京城,给个轻松的差事好了。”
唐玄宗看到严挺之的奏折,以为严挺之真的得了重病,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是李林甫精心安排的假象。就按李林甫的注意,调他回京,任命他为正议大夫,给了一个正四品的文散官,让他好好养病。
兵部侍郎卢绚,作风正派,很有潜力。有一天,唐玄宗对李林甫说道:“兵部侍郎卢绚,颇有才气,虽然年轻,将来可堪大用。”
李林甫听后,内心很不自在,因为卢绚与他的顶头上司,兵部尚书李适之关系很好,与李林甫不是同一路人。本来就讨厌他,现在听到皇上赞扬他,李林甫就更不高兴了,他认为唐玄宗对卢绚有好感,将来一定会重用他,那样会威胁到他的地位。
于是先下手为强,他开始想办法搜集他的反面证据,要搞掉他。人无完人,任何人,从反面角度都能找到许多缺点。他指使御史台向唐玄宗上奏卢绚的错误,说他不适合再继续担任兵部侍郎。
唐玄宗询问吏部,杨慎矜事先得到李林甫的嘱咐,不敢违背李林甫,按照他的要求上奏,说的与御史台的一致。
两个管官的部门,都认为卢绚有问题,唐玄宗只得让李林甫处理。李林甫便将卢绚降职为兴德郡太守,卢绚思想有抵触,向丞相兼兵部尚书李适之倾诉。李适之反对李林甫的做法,让卢绚上书。
唐玄宗将卢绚的奏折转给李林甫,李林甫将他放置一边,过了三个月后,再向唐玄宗上奏,说卢绚担任兴德太守的圣旨已经下了,不好更改,可以让卢绚先到兴德郡锻炼一段时间,政绩突出再调回朝廷重用。
唐玄宗准奏,卢绚接到圣旨一看,竟是三个多月之前的,一下子慌了,立即准备,匆匆忙忙的去了兴德郡。
就在李林甫为巩固相位不断打压有才能的人士的时候,边疆的战事也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皇甫惟明攻下洪济城之后,稳定了吐蕃边界的局势,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虽然想在大唐边境制造麻烦,但没有桥头堡,从吐蕃内地集结军队,距离太远,长途奔袭,军队疲惫不堪,失去了锐气,很难做到兵不血刃。
进攻了几次,没有占到便宜,倒是留下了一大批俘虏。天宝四年腊月,皇甫惟明进京献俘,唐玄宗对他进行了封赏,并于天宝五年正月十三任命他为鸿胪卿①。此时他身兼河西、陇右节度使,现在又兼任鸿胪卿,有些飘飘然。
作为主管朝廷典礼的主官,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边关,其实只是挂个名而已。以前在朝中做官的时候,皇甫惟明与太子的关系很好,现在进了京城,少不了要去拜望一下。
进了太子府,太子李亨亲自出门迎接,他今天还特地打扮了一番。头戴紫金冠②,身穿衮衣③,俊秀颜面上挂上微笑。
皇甫惟明立即跪下:“皇甫惟明参见太子殿下。”李亨一把将他扶起来说道:“皇甫将军,打败了吐蕃,为朝廷立了大功,皇上称赞不已。”
皇甫惟明说道:“我们在边疆作战,全仗皇上和太子殿下的威风,取得胜利。是皇上和太子的指导有方。”
李亨已经把皇甫惟明当作了亲信,对他说道:“皇上年事已高,在皇宫呆的时间多,到宣政殿去的时候少了。”
皇甫惟明是个直性子,他对太子说道:“皇上一天老似一天,精力不如从前了,太子将来是要接管朝廷的呀。臣在朝野上听到一些议论,现在李林甫借着皇上对他的宠信,在朝廷一手摭天。如果让他这样乱搞一通,就把朝廷的风气都搞坏了,将来要治理起来,会困难... -->>
李适之是个直性人,认准了的事,他不会后退,当即便进宫向唐玄宗陈述理由。他一心一意为了国家,希望能挖出金子来。
见到唐玄宗,李适之说道:“启奏皇上,黄金是西域的通用货币,有了黄金就能购买大量的洋货。我的奏折说得很清楚了,这是个赚钱的好门道,应该尽早开工。”
唐玄宗说道:“金子虽然很好,但不能损害我们大唐。适之啊,你的心是好的。朕也知道华山有黄金,但不能挖,那里有大唐的龙脉,挖断了龙脉可不得了啊。”李适之知道这是无稽之谈,立即上奏:“启奏皇上,不能听信那些术士的胡说八道啊,大唐的土地都是皇上的,那里能挖,那里不能挖呀。您是皇上,只要皇上说能挖,任何地方都能挖。”
“放肆,皇帝是天子,也有听从上天的安排。”唐玄宗大声斥责。李适之还想申辩,唐玄宗很不高兴的对他说道:“华山开采金矿不妥,以后这件事不准再提。今后向我递奏折之前,先跟林甫商议之后再来,不要太轻佻随便了。”
李适之如坠云雾之中,对皇上态度的转变甚是不解。唐玄宗对他摆摆手,自己起身到后宫去了。李适之十分没趣,退出皇宫。
李适之的表现,唐玄宗十分不满。他走了之后,李林甫立即向唐玄宗上奏:“启奏皇上,适之对金矿之事不依不饶,而且对册立贵妃娘娘也有意见,虽然没有直接反对,但言行中流露出来的不满情绪。平时做事古板得很,对皇上不坚持上朝私下也有意见。”唐玄宗说道:“你是说适之不大称职,对朕有意见。”李林甫说道:“皇上圣明。”听了李林甫的话,唐玄宗心底下已有换掉他副宰相的念头。
要换副宰相,总要物色接班的人选,唐玄宗在朝中寻找。李林甫走后,唐玄宗对高力士说道:“慎矜的表现不错,可作为左相的候选人。将军认为如何?”高力士说道:“张均兄弟也不错,皇上要想选准人,就应该多找几个候选人。如果只是在京城中选,面还是窄了点,还可以从调出京城的人员当中,寻找有才能之人。”
唐玄宗眼光突然放亮,当即说道:“你说得不错,这些年来很多在京城做官的人,被调出了京城,到地方为官,这些人当中,不少人很有才华。严挺之很不错,他很有才华。在张九龄当中书令的时候,他担任中书侍郎,作为张九龄在中书省的副手,一直与他配合默契,深得张九龄器重。张九龄被贬的时候,他受到了牵连。但因为他办事干练,朕不忍心处置他。林甫当首席宰相后,参奏他与张九龄打得火热,坚持将他贬为洛州任刺史。州改郡之后,又改任陈留太守。现在正要用人,招他到中书省任职,考察一段时间。”
高力士说道:“严挺之十分能干,才能在李丞相之上,做中书侍郎时口碑载道,在洛州干得有声有色,当时陈留出了事故,皇上将他调处处理,做得很好,还得到了皇上的赞扬。”“朕想起来了,是有这件事。”唐玄宗对严挺之的兴趣起来了。第二天亲自上朝,朝议人事安排等问题。散场之后他留下李林甫,单独对他说道:“严挺之还在吗?这个人很有才能,原先在中书省干得很好,应该重用,如有可能,将他调回京城。”
李林甫说道:“启奏皇上,严挺之在陈留,陛下既然想念他,要调到京城任职,吏部去考查一下,再向皇上上奏。”
回到家里,李林甫想:‘严挺之的能力在我之上,让他进中书省,经常与皇上接触,我的地位就危险了,要想个法子,阻止这件事。’他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一个损法子。
他立即叫人把严挺之的弟弟找到宰相府。装出十分关心严挺之的样子说道:“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见皇上吗,我倒有一个办法。”严挺之的弟弟见李林甫这样关心他哥哥,当然很感激,连忙说道:“请教丞相该怎么办呢?”
李林甫说:“只要叫你哥哥上一道奏折,就说他得了病,请求回京城来看病。这样就能回京了。”
严挺之家眷都在长安,因此很想回京城,他不知内情,接到他弟弟的信,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就拿着奏章去见唐玄宗,并且说道:“启奏皇上,真是太可惜了,严挺之现在得了慢性病,身体不太好,繁重的事干不了啦。中书省的事务太多,担子太重,他可能挑不起来,不能干大事了。只有将他调进京城,给个轻松的差事好了。”
唐玄宗看到严挺之的奏折,以为严挺之真的得了重病,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是李林甫精心安排的假象。就按李林甫的注意,调他回京,任命他为正议大夫,给了一个正四品的文散官,让他好好养病。
兵部侍郎卢绚,作风正派,很有潜力。有一天,唐玄宗对李林甫说道:“兵部侍郎卢绚,颇有才气,虽然年轻,将来可堪大用。”
李林甫听后,内心很不自在,因为卢绚与他的顶头上司,兵部尚书李适之关系很好,与李林甫不是同一路人。本来就讨厌他,现在听到皇上赞扬他,李林甫就更不高兴了,他认为唐玄宗对卢绚有好感,将来一定会重用他,那样会威胁到他的地位。
于是先下手为强,他开始想办法搜集他的反面证据,要搞掉他。人无完人,任何人,从反面角度都能找到许多缺点。他指使御史台向唐玄宗上奏卢绚的错误,说他不适合再继续担任兵部侍郎。
唐玄宗询问吏部,杨慎矜事先得到李林甫的嘱咐,不敢违背李林甫,按照他的要求上奏,说的与御史台的一致。
两个管官的部门,都认为卢绚有问题,唐玄宗只得让李林甫处理。李林甫便将卢绚降职为兴德郡太守,卢绚思想有抵触,向丞相兼兵部尚书李适之倾诉。李适之反对李林甫的做法,让卢绚上书。
唐玄宗将卢绚的奏折转给李林甫,李林甫将他放置一边,过了三个月后,再向唐玄宗上奏,说卢绚担任兴德太守的圣旨已经下了,不好更改,可以让卢绚先到兴德郡锻炼一段时间,政绩突出再调回朝廷重用。
唐玄宗准奏,卢绚接到圣旨一看,竟是三个多月之前的,一下子慌了,立即准备,匆匆忙忙的去了兴德郡。
就在李林甫为巩固相位不断打压有才能的人士的时候,边疆的战事也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皇甫惟明攻下洪济城之后,稳定了吐蕃边界的局势,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虽然想在大唐边境制造麻烦,但没有桥头堡,从吐蕃内地集结军队,距离太远,长途奔袭,军队疲惫不堪,失去了锐气,很难做到兵不血刃。
进攻了几次,没有占到便宜,倒是留下了一大批俘虏。天宝四年腊月,皇甫惟明进京献俘,唐玄宗对他进行了封赏,并于天宝五年正月十三任命他为鸿胪卿①。此时他身兼河西、陇右节度使,现在又兼任鸿胪卿,有些飘飘然。
作为主管朝廷典礼的主官,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边关,其实只是挂个名而已。以前在朝中做官的时候,皇甫惟明与太子的关系很好,现在进了京城,少不了要去拜望一下。
进了太子府,太子李亨亲自出门迎接,他今天还特地打扮了一番。头戴紫金冠②,身穿衮衣③,俊秀颜面上挂上微笑。
皇甫惟明立即跪下:“皇甫惟明参见太子殿下。”李亨一把将他扶起来说道:“皇甫将军,打败了吐蕃,为朝廷立了大功,皇上称赞不已。”
皇甫惟明说道:“我们在边疆作战,全仗皇上和太子殿下的威风,取得胜利。是皇上和太子的指导有方。”
李亨已经把皇甫惟明当作了亲信,对他说道:“皇上年事已高,在皇宫呆的时间多,到宣政殿去的时候少了。”
皇甫惟明是个直性子,他对太子说道:“皇上一天老似一天,精力不如从前了,太子将来是要接管朝廷的呀。臣在朝野上听到一些议论,现在李林甫借着皇上对他的宠信,在朝廷一手摭天。如果让他这样乱搞一通,就把朝廷的风气都搞坏了,将来要治理起来,会困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