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出于战略上考虑,我选择的第一个征服目标往往不是不堪一击的小公司,而是最强劲的对手。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写给儿子的信》
创新永远是遭遇的结果。
——郭士纳(前IBM董事长)
MSN来了
2004年8月,在微软公司总部已经工作了9年的熊明华受命回到中国,组建MSN中国研发中心,他决定把基地建在上海。几乎同时,微软在北京组建MSN中国市场中心,负责人为中国区员工、已有10年服务经历的罗川。这意味着腾讯历史上最重量级的敌人出现了。
在过去的两年多里,有关MSN即将进入中国的消息甚嚣尘上。与大张旗鼓的网易、新浪等不同,微软一直没有专门的MSN中国运营团队,可是它的用户数却是网易的3倍。来自调查机构易观国际的数据表明,2005年,在没有任何宣传和本地化支持的情况下,MSN在中国即时通信的市场份额为10.58%,虽然离QQ77.8%的份额相距甚远,但已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即时通信软件。
更重要的是,在约2000万商务人士用户中,腾讯用户约950万人,占47%,MSN用户约1075万人,占53%,其中在过去的两年里,MSN新增的用户有95%来自腾讯QQ流失的用户。当这些数据被报告到微软总部时,美国人大吃一惊,在罗川等中国区员工的一力主导下,微软做出了将MSN业务独立出来、实施本土化运营的决策。
1965年出生的熊明华是微软MSN业务部门最资深的华人产品经理。他早年在一家台湾人创办的软件公司工作,从事Windows汉化技术的开发,是一位拥有实战经验的设备驱动程序专家,用民间的话说,是开发病毒软件的专家。去美国后,他先在IBM工作,1996年加入微软,彼时,比尔·盖茨正发动对网景的攻击,熊明华在IE浏览器部门担任产品经理,参与了IE3.5到IE5.0的版本开发,“目睹了微软如何‘绞杀’网景的全过程”。1999年,熊明华又进入视窗部门,参与了Windows 2000和MSN的开发。“2001年以后,我的期权到期了,便想退休或者回到中国创业。”此后,他经常回国,到联想、方正等公司交流访谈,担任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并出版了《软件开发的科学与艺术》和《软件开发过程与案例》两本专业书籍。在一次授课时,台下的学员中便有任宇昕和吴宵光。
熊明华回到上海的两周后,张志东便通过朋友找到了他。
黄昏时,他们在东平路、衡山路交界的藏陇坊餐厅见面,张志东随身带来了两瓶红酒。他们聊了四五个小时,张志东对技术的娴熟给熊明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临告别时,张志东直接问熊明华:“你愿意加入腾讯吗?”
这只是两军开战前的一个小细节。对张志东的邀请,熊明华一笑置之。“在当时,MSN的眼中并没有假想敌。我们没有把QQ当回事,它的UI(界面设计)做得太烂了,软件开发水平也不高。”熊明华很快组建起一支30多人的研发团队。
随同熊明华从西雅图回国、后来转投腾讯的郑志昊回忆过一个细节:“我们去大学招聘大学生,在每一个招聘现场都被围死,乌压压的都是人,简历堆成了山,他们看见微软的人就好像看见了神一样,把我们彻底吓坏了。”一年多后,跳槽到腾讯的郑志昊再去校园招聘学生,“几乎没有一个TOP10的学生愿意来腾讯。我们根本招不到最优秀的人才。这时我突然意识到,腾讯是用‘二流’乃至‘三流’的人才,在与微软打仗”。
“收购”张小龙
在21世纪开始的那些年,对微软的畏惧几乎是IT业界公司的本能。1984年,全美十大个人计算机软件公司中,微软排名第二,到2001年微软排名第一,而当年的其他9家公司都已在排名中消失了。微软统治了全球90%的电脑界面,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s办公软件、IE浏览器以及收购过来的Hotmail邮箱、Skype网络电话,构成了一个令人生畏的巨型平台,比尔·盖茨通过捆绑战略击溃网景的故事更是殷鉴不远。
在中国市场上,盖茨采取了放任盗版的战略。1998年,他对《财富》杂志说:“只要中国人做盗版,我们希望他们可以盗版微软的。他们将会盗版上瘾,在接下来的10年,我们会想方法把盗版收回来。”事实正是如此,微软一直到2008年才开始着手打击中国市场上的盗版行为。
在微软宣布了MSN本土化战略之后,从资本市场到互联网业界,很多人认为腾讯的末日可能要到来了。负责公共事务的许晨晔回忆,有一次他去参加一个互联网论坛,至少有两个人走过来,小声向他求证:“听说你们腾讯打算让MSN收购?”当时网上还流传一封以比尔·盖茨的口吻写给马化腾的信,其中写道:“QQ群不是社会网络,感谢QQ给中国小朋友普及了即时通信的概念,等他们长大了,工作了,有钱了,就慢慢转移到了MSN,无缝切换。”在腾讯内部,尽管紧张的气氛越来越重,不过,在马化腾和张志东看来,MSN要动摇QQ的基本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汤因比所揭示的,“高级别的文明体从来都是在异常困难而非异常优越的环境中降生的。挑战越大,刺激越强”。
就在2004年9月9日,腾讯推出2004年QQ正式版,这是腾讯上市之后QQ的第一次大型改版。该版本也是继2002年8月版之后的又一经典版本,它在技术上有三大特色:第一,强化了网络传输功能,大力提升了传输文件的速度,并支持断点续传;第二,推出QQ网络硬盘和互动空间;第三,改进了QQ群的组织结构,在群聊的基础上设计了“群中群”。这些改进,对于即时通信的使用者而言都可谓“刚性需求”,因此受到热烈的追捧。尤其让马化腾高兴的是,网盘和传输速度的加快都是工具性的提升,对于商务人士的吸引力非常之大。
在一次高管会上,吴宵光讲了一个听来的真实故事:微软派市场调研员在北京的写字楼里做用户调查,一位用户在问卷的“月收入”一项上填写了5000元,调研员一把将问卷抽了回去:“对不起,您不是我们的目标用户。”腾讯的所有高管笑得前俯后仰。
最让马化腾担心的是,QQ在商务市场上的口碑一直不佳——尽管新版本做了不少的改进。在当时的中心城市写字楼里,一个挂着QQ的电脑会成为被嘲笑的对象。很多公司明文规定上班时间不得使用QQ,在他们看来,QQ仅仅是个聊天和搭讪的工具,MSN才是办公信息化的必需品。
“我们没有能力短时间解决这个尴尬的问题,不过,如果能够找到一款阻击性的产品,也许情况会好一些。”沿着这条思路往前走,大家讨论到了一个平台级的产品——电子邮箱。“对于商务人士来说,即时通信工具与邮箱有最密切的关联性,腾讯的QQ邮箱不够好,1亿多QQ用户中,使用QQ邮箱的不到1%。而微软的Hotmail太强了,我们必须要补上这块板。”
补板的最佳办法,就是收购Hotmail在中国的最强竞争对手,于是Foxmail进入了腾讯的视野中。
Foxmail的开发人是华南地区一位传奇的软件工程师张小龙。张小龙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1994年研究生毕业后到京粤电脑工作。在1996年前后,他独立写出了Foxmail。“Foxmail没有模拟谁,是比Outlook更早的一款邮件客户端。我记得我写Foxmail的时候,丁磊正在写Webmail。所不同的是,丁磊的邮箱是基于网页开发的,而我的是基于客户端。当时中国的联网速度很慢,反而客户端比较快。”Foxmail出来后,中文版使用人数在一年内就超过400万,英文版的用户遍布20多个国家,名列“十大国产软件”。
张小龙因此被业界视为继求伯君之后的第二代软件工程师的代表人物。张小龙个性内向,不喜欢混圈子,是一位业余网球高手。他对商业的兴趣不大,在Foxmail如日中天的时候,他都没有想到要组建一家公司来进行商业化运营。此后,他进入广东科学院下属的灵通公司。1998年,张小龙以1200万元的价格将Foxmail卖给了深圳博大。接下来便是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博大一直没有找到让Foxmail实现盈利的办法,张小龙只好带着10多位工程师转而去做企业邮箱服务器,这是一个很小的市场,可谓苟延残喘。
2005年2月,刘炽平代表腾讯前往收购Foxmail,曾李青与他一起执行。腾讯与张小龙的谈判,因双方的气质接近,对互联网的理解相同,一开始就顺利契合。谈判进展得很快,到3月16日,腾讯对外公布,已正式签署了收购Foxmail软件及有关知识产权的协议,这是腾讯历史上的第一例收购案,准确的收购价格迄今未对外宣布。张小龙不愿意到深圳工作,马化腾做出让步,成立了广州研发中心,由张小龙出任总经理。
也是在2005年的2月,在主管国际事务的网大为的努力下,腾讯与美国谷歌宣布业务合作。腾讯已经开始为其国内用户提供谷歌的网页搜索服务。同时,腾讯还将提供谷歌在网上针对搜索结果的广告服务AdSense。谷歌的网页搜索框嵌入腾讯的各主要互联网服务,包括QQ即时通信的客户端、网站、TT浏览器、腾讯TM和腾讯通RTX。
对Foxmail的收购和与谷歌的合作,被看成是腾讯应对MSN本土化的两个外部性防御。
罗川的三重攻击
尽管做了不少的准备,微软中国在MSN上的种种大胆行动还是让腾讯招架得非常吃力。
就在腾讯收购Foxmail的20多天后,4月11日,微软与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成立合资企业——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刚刚履新的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唐骏出任CEO,上海市市长和微软首席技术官麦格瑞·蒙迪出席了签字仪式。一个月后,在微创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美斯恩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微软与联和分别注资500万美元和300万美元,罗川出任总裁。联和投资是一家隶属于上海国资委的投资型企业,这种合资背景引人无数的联想。
从组建的第一天起,罗川的想法就是尽快地实现盈利,因此,在业务拓展上,MSN采取了最开放的分包合作模式。
美国互联网企业进入区域市场通常会采取两种模式:一种是雅虎模式,即完全交给当地的合作方经营,总部提供品牌和技术支持,最后只是分享利润。另一种模式则是谷歌模式,建立庞大的工程师、营销队伍,采用完全本地化的操作形态。微软不愿意丧失对MSN的主导权——在与联和投资的合作中,微软尽管股份比例小于对方,却在协议中强势规定,由微软方控制公司的全部经营权。然而同时,微软没有足够的决心打一场战略性的战役,上海美斯恩的注册资本金仅为800万美元,即微软只投入了不到500万美元。因此,罗川决定采取一种新的办法,他将之称为频道内容合作的商业模式。
MSN中国推出了MSN中文网网站,由此形成一个门户型的平台,罗川将各个频道以承包经营的方式向社会招标。因MSN名声很大,迅速引来了众多专业型的合作伙伴,在第一批的名单中就有淘宝网、上海文广、赛迪网、人来车网、英语村、猫扑网、联众世界、指云时代、北青网9家大型网站,罗川以合纵连横的方式,在一夜之间组建起一支“联合纵队”,有人称之为“抗QQ联盟”。媒体评论说:“MSN中国的这种合作模式,一方面规避了外资合资公司在内容、政策上的风险,同时又能够迅速将MSN Messenger流量导入到网站,转化为收入。”
罗川使出的第二个盈利办法是,快速切入电信增值业务。已在中国市场浸淫10年的他,对手机短信的暴利心知肚明。MSN中国出资收购了深圳的一家从事电信增值服务企业的清华深迅,向MSN用户提供10元包月的短信服务。在此之前,没有一家国际互联网公司敢于进入这个充满了争议和道德风险的灰色领域。
2005年10月13日,罗川拿到了第三张攻击性的好牌:在这一天,雅虎和微软宣布达成了一项“里程碑式协议”,使其全球的即时通信用户之间都能实现互联互通。全球这两大即时通信服务供应商之间达成的业界第一个互通协议使MSN Messenger和雅虎通用户能实现互动,从而有望形成全球最大的即时通信社区,共同占领超过44%的全球市场份额,因此全球将近一半的IM用户第一次实现互通,人数将超过2.75亿。
罗川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他向媒体表态,只要安全性得到保证,MSN愿意和包括腾讯QQ在内的更多IM互通。
雅虎与微软的这份互通协议,让腾讯在这个秋天陷入一场非常被动的舆论漩涡之中。几乎所有的媒体及专家都为互通而欢呼,很多人认为:“随着MSN和雅虎通在中国市场的迅速发展,尤其在商务阶层,两者的实力已毫不亚于腾讯。双方互联互通之后,将进一步加大实力,甚至有可能令QQ迅速在商务阶层中沦落为弱小IM。”MSN中国的公关部对记者说,请你们转告马化腾先生,罗川总裁愿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他洽谈互联互通的事宜。
重新定义即时通信
对于罗川发出的“互通邀约”,马化腾予以了坚决的回绝。他总是能在关键的时刻,表现出潮汕弄潮人血脉中固有的那股不妥协的强势劲儿,尽管这一点也不像他的外表,或者不那么讨人喜欢。
他的理由是:我们不能拿用户价值冒险,这样不负责任。在他看来,用户需求、安全、费用三个因素是联通与否的关键,事实上,安全问题迟早会解决,但还有“成本和利益要谈清楚,如果没有有形价值的互换,那应该有无形价值的互补,这样才有可能双赢,双赢了才会互联互通”。他拒绝与MSN谈判,也不打算让QQ与网易泡泡等国内即时通信工具互联互通。在他看来,仍没有见到有效“互联互通”的可操作模式。
马化腾的这种以用户价值为理由、以利益为最终考量的态度,在很多坚信“世界是平的”的原教旨主义自由派听来非常不爽,也第一次给人留下“拒绝开放”的印象。然而,这却可能是商业竞争的本质。两年后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类似的案例可以佐证:2007年10月,为了阻击正在快速崛起中的Facebook,微软的Hotmail将许多来自Facebook的邀请信归类为垃圾邮件,导致Facebook用户增长下跌了几乎70%,最终,两家坐下来谈判,扎克伯格答应了微软的投资要求,后者以2.4亿美元获得1.6%的股权。
MSN利用“互联互通”大造舆论攻势,咄咄逼人,让马化腾有点心烦。2005年10月27日,腾讯在北京举办QQ 2005版本的新品发布会,腾讯从来没有为一个版本召开发布会的传统,此后也再没有举办过。临时的动议是马化腾提出来的,他决定利用这样的场合“把话一次讲清楚”。
发布会上,马化腾公布了最新的数据:截至2005年6月30日,腾讯QQ的注册账户数已经达到4.4亿,这个数字相当于美国和日本人口的总和,月活跃账户突破1.7亿,而最高同时在线用户数量也已经突破了1600万。接着,马化腾宣布:“中国的即时通信应用目前已经领先世界,即时通信的下一个发展阶段也将进入由中国领导的即时通信全面社会化的阶段。”
这是马化腾第一次面对媒体,系统性地阐述他对即时通信产业的观点。“他其实挺紧张的,稿子是事先拟好的,在飞机上,他一直在练习朗诵。”许晨晔说。
马化腾在这个演讲中提出重新定义即时通信。
他认为:“以腾讯QQ为代表的很多即时通信产品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沟通工具,而是一个信息资讯、交流互动、休闲娱乐的平台,语音、视频、音乐点播、网络游戏、在线交易、BBS、Blog(博客)、信息共享等新的应用都可以基于这个平台开展,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国网民已走在即时通信应用的时代尖端,一个新的即时通信时代会由中国带动,而中国的即时通信社区将会在短时间内发展成全世界最大的单一文化社区。”
进而,他提出了即时通信的三个发展阶段:由“技术驱动”模式向“应用驱动”再向“服务和用户驱动”模式的目标... -->>
出于战略上考虑,我选择的第一个征服目标往往不是不堪一击的小公司,而是最强劲的对手。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写给儿子的信》
创新永远是遭遇的结果。
——郭士纳(前IBM董事长)
MSN来了
2004年8月,在微软公司总部已经工作了9年的熊明华受命回到中国,组建MSN中国研发中心,他决定把基地建在上海。几乎同时,微软在北京组建MSN中国市场中心,负责人为中国区员工、已有10年服务经历的罗川。这意味着腾讯历史上最重量级的敌人出现了。
在过去的两年多里,有关MSN即将进入中国的消息甚嚣尘上。与大张旗鼓的网易、新浪等不同,微软一直没有专门的MSN中国运营团队,可是它的用户数却是网易的3倍。来自调查机构易观国际的数据表明,2005年,在没有任何宣传和本地化支持的情况下,MSN在中国即时通信的市场份额为10.58%,虽然离QQ77.8%的份额相距甚远,但已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即时通信软件。
更重要的是,在约2000万商务人士用户中,腾讯用户约950万人,占47%,MSN用户约1075万人,占53%,其中在过去的两年里,MSN新增的用户有95%来自腾讯QQ流失的用户。当这些数据被报告到微软总部时,美国人大吃一惊,在罗川等中国区员工的一力主导下,微软做出了将MSN业务独立出来、实施本土化运营的决策。
1965年出生的熊明华是微软MSN业务部门最资深的华人产品经理。他早年在一家台湾人创办的软件公司工作,从事Windows汉化技术的开发,是一位拥有实战经验的设备驱动程序专家,用民间的话说,是开发病毒软件的专家。去美国后,他先在IBM工作,1996年加入微软,彼时,比尔·盖茨正发动对网景的攻击,熊明华在IE浏览器部门担任产品经理,参与了IE3.5到IE5.0的版本开发,“目睹了微软如何‘绞杀’网景的全过程”。1999年,熊明华又进入视窗部门,参与了Windows 2000和MSN的开发。“2001年以后,我的期权到期了,便想退休或者回到中国创业。”此后,他经常回国,到联想、方正等公司交流访谈,担任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并出版了《软件开发的科学与艺术》和《软件开发过程与案例》两本专业书籍。在一次授课时,台下的学员中便有任宇昕和吴宵光。
熊明华回到上海的两周后,张志东便通过朋友找到了他。
黄昏时,他们在东平路、衡山路交界的藏陇坊餐厅见面,张志东随身带来了两瓶红酒。他们聊了四五个小时,张志东对技术的娴熟给熊明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临告别时,张志东直接问熊明华:“你愿意加入腾讯吗?”
这只是两军开战前的一个小细节。对张志东的邀请,熊明华一笑置之。“在当时,MSN的眼中并没有假想敌。我们没有把QQ当回事,它的UI(界面设计)做得太烂了,软件开发水平也不高。”熊明华很快组建起一支30多人的研发团队。
随同熊明华从西雅图回国、后来转投腾讯的郑志昊回忆过一个细节:“我们去大学招聘大学生,在每一个招聘现场都被围死,乌压压的都是人,简历堆成了山,他们看见微软的人就好像看见了神一样,把我们彻底吓坏了。”一年多后,跳槽到腾讯的郑志昊再去校园招聘学生,“几乎没有一个TOP10的学生愿意来腾讯。我们根本招不到最优秀的人才。这时我突然意识到,腾讯是用‘二流’乃至‘三流’的人才,在与微软打仗”。
“收购”张小龙
在21世纪开始的那些年,对微软的畏惧几乎是IT业界公司的本能。1984年,全美十大个人计算机软件公司中,微软排名第二,到2001年微软排名第一,而当年的其他9家公司都已在排名中消失了。微软统治了全球90%的电脑界面,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s办公软件、IE浏览器以及收购过来的Hotmail邮箱、Skype网络电话,构成了一个令人生畏的巨型平台,比尔·盖茨通过捆绑战略击溃网景的故事更是殷鉴不远。
在中国市场上,盖茨采取了放任盗版的战略。1998年,他对《财富》杂志说:“只要中国人做盗版,我们希望他们可以盗版微软的。他们将会盗版上瘾,在接下来的10年,我们会想方法把盗版收回来。”事实正是如此,微软一直到2008年才开始着手打击中国市场上的盗版行为。
在微软宣布了MSN本土化战略之后,从资本市场到互联网业界,很多人认为腾讯的末日可能要到来了。负责公共事务的许晨晔回忆,有一次他去参加一个互联网论坛,至少有两个人走过来,小声向他求证:“听说你们腾讯打算让MSN收购?”当时网上还流传一封以比尔·盖茨的口吻写给马化腾的信,其中写道:“QQ群不是社会网络,感谢QQ给中国小朋友普及了即时通信的概念,等他们长大了,工作了,有钱了,就慢慢转移到了MSN,无缝切换。”在腾讯内部,尽管紧张的气氛越来越重,不过,在马化腾和张志东看来,MSN要动摇QQ的基本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汤因比所揭示的,“高级别的文明体从来都是在异常困难而非异常优越的环境中降生的。挑战越大,刺激越强”。
就在2004年9月9日,腾讯推出2004年QQ正式版,这是腾讯上市之后QQ的第一次大型改版。该版本也是继2002年8月版之后的又一经典版本,它在技术上有三大特色:第一,强化了网络传输功能,大力提升了传输文件的速度,并支持断点续传;第二,推出QQ网络硬盘和互动空间;第三,改进了QQ群的组织结构,在群聊的基础上设计了“群中群”。这些改进,对于即时通信的使用者而言都可谓“刚性需求”,因此受到热烈的追捧。尤其让马化腾高兴的是,网盘和传输速度的加快都是工具性的提升,对于商务人士的吸引力非常之大。
在一次高管会上,吴宵光讲了一个听来的真实故事:微软派市场调研员在北京的写字楼里做用户调查,一位用户在问卷的“月收入”一项上填写了5000元,调研员一把将问卷抽了回去:“对不起,您不是我们的目标用户。”腾讯的所有高管笑得前俯后仰。
最让马化腾担心的是,QQ在商务市场上的口碑一直不佳——尽管新版本做了不少的改进。在当时的中心城市写字楼里,一个挂着QQ的电脑会成为被嘲笑的对象。很多公司明文规定上班时间不得使用QQ,在他们看来,QQ仅仅是个聊天和搭讪的工具,MSN才是办公信息化的必需品。
“我们没有能力短时间解决这个尴尬的问题,不过,如果能够找到一款阻击性的产品,也许情况会好一些。”沿着这条思路往前走,大家讨论到了一个平台级的产品——电子邮箱。“对于商务人士来说,即时通信工具与邮箱有最密切的关联性,腾讯的QQ邮箱不够好,1亿多QQ用户中,使用QQ邮箱的不到1%。而微软的Hotmail太强了,我们必须要补上这块板。”
补板的最佳办法,就是收购Hotmail在中国的最强竞争对手,于是Foxmail进入了腾讯的视野中。
Foxmail的开发人是华南地区一位传奇的软件工程师张小龙。张小龙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1994年研究生毕业后到京粤电脑工作。在1996年前后,他独立写出了Foxmail。“Foxmail没有模拟谁,是比Outlook更早的一款邮件客户端。我记得我写Foxmail的时候,丁磊正在写Webmail。所不同的是,丁磊的邮箱是基于网页开发的,而我的是基于客户端。当时中国的联网速度很慢,反而客户端比较快。”Foxmail出来后,中文版使用人数在一年内就超过400万,英文版的用户遍布20多个国家,名列“十大国产软件”。
张小龙因此被业界视为继求伯君之后的第二代软件工程师的代表人物。张小龙个性内向,不喜欢混圈子,是一位业余网球高手。他对商业的兴趣不大,在Foxmail如日中天的时候,他都没有想到要组建一家公司来进行商业化运营。此后,他进入广东科学院下属的灵通公司。1998年,张小龙以1200万元的价格将Foxmail卖给了深圳博大。接下来便是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博大一直没有找到让Foxmail实现盈利的办法,张小龙只好带着10多位工程师转而去做企业邮箱服务器,这是一个很小的市场,可谓苟延残喘。
2005年2月,刘炽平代表腾讯前往收购Foxmail,曾李青与他一起执行。腾讯与张小龙的谈判,因双方的气质接近,对互联网的理解相同,一开始就顺利契合。谈判进展得很快,到3月16日,腾讯对外公布,已正式签署了收购Foxmail软件及有关知识产权的协议,这是腾讯历史上的第一例收购案,准确的收购价格迄今未对外宣布。张小龙不愿意到深圳工作,马化腾做出让步,成立了广州研发中心,由张小龙出任总经理。
也是在2005年的2月,在主管国际事务的网大为的努力下,腾讯与美国谷歌宣布业务合作。腾讯已经开始为其国内用户提供谷歌的网页搜索服务。同时,腾讯还将提供谷歌在网上针对搜索结果的广告服务AdSense。谷歌的网页搜索框嵌入腾讯的各主要互联网服务,包括QQ即时通信的客户端、网站、TT浏览器、腾讯TM和腾讯通RTX。
对Foxmail的收购和与谷歌的合作,被看成是腾讯应对MSN本土化的两个外部性防御。
罗川的三重攻击
尽管做了不少的准备,微软中国在MSN上的种种大胆行动还是让腾讯招架得非常吃力。
就在腾讯收购Foxmail的20多天后,4月11日,微软与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成立合资企业——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刚刚履新的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唐骏出任CEO,上海市市长和微软首席技术官麦格瑞·蒙迪出席了签字仪式。一个月后,在微创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美斯恩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微软与联和分别注资500万美元和300万美元,罗川出任总裁。联和投资是一家隶属于上海国资委的投资型企业,这种合资背景引人无数的联想。
从组建的第一天起,罗川的想法就是尽快地实现盈利,因此,在业务拓展上,MSN采取了最开放的分包合作模式。
美国互联网企业进入区域市场通常会采取两种模式:一种是雅虎模式,即完全交给当地的合作方经营,总部提供品牌和技术支持,最后只是分享利润。另一种模式则是谷歌模式,建立庞大的工程师、营销队伍,采用完全本地化的操作形态。微软不愿意丧失对MSN的主导权——在与联和投资的合作中,微软尽管股份比例小于对方,却在协议中强势规定,由微软方控制公司的全部经营权。然而同时,微软没有足够的决心打一场战略性的战役,上海美斯恩的注册资本金仅为800万美元,即微软只投入了不到500万美元。因此,罗川决定采取一种新的办法,他将之称为频道内容合作的商业模式。
MSN中国推出了MSN中文网网站,由此形成一个门户型的平台,罗川将各个频道以承包经营的方式向社会招标。因MSN名声很大,迅速引来了众多专业型的合作伙伴,在第一批的名单中就有淘宝网、上海文广、赛迪网、人来车网、英语村、猫扑网、联众世界、指云时代、北青网9家大型网站,罗川以合纵连横的方式,在一夜之间组建起一支“联合纵队”,有人称之为“抗QQ联盟”。媒体评论说:“MSN中国的这种合作模式,一方面规避了外资合资公司在内容、政策上的风险,同时又能够迅速将MSN Messenger流量导入到网站,转化为收入。”
罗川使出的第二个盈利办法是,快速切入电信增值业务。已在中国市场浸淫10年的他,对手机短信的暴利心知肚明。MSN中国出资收购了深圳的一家从事电信增值服务企业的清华深迅,向MSN用户提供10元包月的短信服务。在此之前,没有一家国际互联网公司敢于进入这个充满了争议和道德风险的灰色领域。
2005年10月13日,罗川拿到了第三张攻击性的好牌:在这一天,雅虎和微软宣布达成了一项“里程碑式协议”,使其全球的即时通信用户之间都能实现互联互通。全球这两大即时通信服务供应商之间达成的业界第一个互通协议使MSN Messenger和雅虎通用户能实现互动,从而有望形成全球最大的即时通信社区,共同占领超过44%的全球市场份额,因此全球将近一半的IM用户第一次实现互通,人数将超过2.75亿。
罗川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他向媒体表态,只要安全性得到保证,MSN愿意和包括腾讯QQ在内的更多IM互通。
雅虎与微软的这份互通协议,让腾讯在这个秋天陷入一场非常被动的舆论漩涡之中。几乎所有的媒体及专家都为互通而欢呼,很多人认为:“随着MSN和雅虎通在中国市场的迅速发展,尤其在商务阶层,两者的实力已毫不亚于腾讯。双方互联互通之后,将进一步加大实力,甚至有可能令QQ迅速在商务阶层中沦落为弱小IM。”MSN中国的公关部对记者说,请你们转告马化腾先生,罗川总裁愿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他洽谈互联互通的事宜。
重新定义即时通信
对于罗川发出的“互通邀约”,马化腾予以了坚决的回绝。他总是能在关键的时刻,表现出潮汕弄潮人血脉中固有的那股不妥协的强势劲儿,尽管这一点也不像他的外表,或者不那么讨人喜欢。
他的理由是:我们不能拿用户价值冒险,这样不负责任。在他看来,用户需求、安全、费用三个因素是联通与否的关键,事实上,安全问题迟早会解决,但还有“成本和利益要谈清楚,如果没有有形价值的互换,那应该有无形价值的互补,这样才有可能双赢,双赢了才会互联互通”。他拒绝与MSN谈判,也不打算让QQ与网易泡泡等国内即时通信工具互联互通。在他看来,仍没有见到有效“互联互通”的可操作模式。
马化腾的这种以用户价值为理由、以利益为最终考量的态度,在很多坚信“世界是平的”的原教旨主义自由派听来非常不爽,也第一次给人留下“拒绝开放”的印象。然而,这却可能是商业竞争的本质。两年后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类似的案例可以佐证:2007年10月,为了阻击正在快速崛起中的Facebook,微软的Hotmail将许多来自Facebook的邀请信归类为垃圾邮件,导致Facebook用户增长下跌了几乎70%,最终,两家坐下来谈判,扎克伯格答应了微软的投资要求,后者以2.4亿美元获得1.6%的股权。
MSN利用“互联互通”大造舆论攻势,咄咄逼人,让马化腾有点心烦。2005年10月27日,腾讯在北京举办QQ 2005版本的新品发布会,腾讯从来没有为一个版本召开发布会的传统,此后也再没有举办过。临时的动议是马化腾提出来的,他决定利用这样的场合“把话一次讲清楚”。
发布会上,马化腾公布了最新的数据:截至2005年6月30日,腾讯QQ的注册账户数已经达到4.4亿,这个数字相当于美国和日本人口的总和,月活跃账户突破1.7亿,而最高同时在线用户数量也已经突破了1600万。接着,马化腾宣布:“中国的即时通信应用目前已经领先世界,即时通信的下一个发展阶段也将进入由中国领导的即时通信全面社会化的阶段。”
这是马化腾第一次面对媒体,系统性地阐述他对即时通信产业的观点。“他其实挺紧张的,稿子是事先拟好的,在飞机上,他一直在练习朗诵。”许晨晔说。
马化腾在这个演讲中提出重新定义即时通信。
他认为:“以腾讯QQ为代表的很多即时通信产品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沟通工具,而是一个信息资讯、交流互动、休闲娱乐的平台,语音、视频、音乐点播、网络游戏、在线交易、BBS、Blog(博客)、信息共享等新的应用都可以基于这个平台开展,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国网民已走在即时通信应用的时代尖端,一个新的即时通信时代会由中国带动,而中国的即时通信社区将会在短时间内发展成全世界最大的单一文化社区。”
进而,他提出了即时通信的三个发展阶段:由“技术驱动”模式向“应用驱动”再向“服务和用户驱动”模式的目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