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如何正确地围观林黛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夏连升向林如海点头表示受教,他知道林如海在教导自己,怎样处理好同僚、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不过这种事情大部分还得靠个人的领悟,林如海也就点一句,夏连升也明白。所以转而说起了自己要去国子监的事情:“我觉得我最近在青山书院的底子打得还是不错,不过就是时间太短了,还需要在国子监再巩固巩固,至于巩固多久?嘿嘿,等你什么时候觉得时机成熟了,我再去考试。”他的户籍跟着林如海来了京城,将来考试可比在江南占便宜多了,不过各地考试规矩不一样,最好是先去那里的学校里了解了解,国子监就是最高学府,夏连升对自己考试倒是很有信心。不过他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他知道这两年是夺嫡的关键年,他才不想一不小心做了炮灰。
林如海点头,在利益面前斯毫不动摇,是个好苗子,一边后悔没有把他认在名下当儿子,一边又叹息自家女儿年纪实在太小了。不过林如海倒是看得明白,这夏连升性子极冷,不轻易相信别人,与别人交付真心。能够跟他交流这一些已经是他能承受的极限了。关键是这孩子嘴巴也严,林如海到现在还没有办法看出来他的这个‘夏’姓到底会有什么麻烦,看他守口如瓶的样子,只怕牵连不小。他如此谨慎,也许也是为了自家好。
林如海看夏连升是越看越心疼,他也是真心把这个刚满十八岁的小伙子当做是自己子侄的,不过跟他聊起天来又觉得他脑子灵活通透,看问题一阵见血,甚至思考老练地像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但有的时候犯的错误又都是幼稚可笑的。殊不知夏连升有红楼的故事作为打底,后世那些砖家叫兽已经无数遍地解析,所以一提起来,夏连升就连锁反应地想到了,但是当世的许多规矩,尤其是家族、姻亲方面的规矩,姚碧瑶没有教过,这些东西只能是林如海来教,这样教来教去,不就只能拿林府的各方面关系说事儿了吗?正好这两年林如海要重新理顺一遍自己以前的各种亲故,夏连升算是间接受益。
不过不管再怎么感慨,林如海还是决定要带着女儿去走一下荣国府这门亲戚,夏连升说得对,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将来女儿学到的都是纸上谈兵,如果能从这些事情里面吸取一些经验教训,也算是一种历练吧。于是拿着帖子细细地给黛玉讲了一些自己家和荣国府的详细关系,以及应该应对的态度,小黛玉听得精彩,眼里跃跃欲试。
于是过了两天,荣国府收到林如海的回帖,将在年初二回娘家这一天来叨扰,但是只能吃素斋,不能饮宴,希望大家海涵,也不要嫌弃人家守孝之人晦气,不然我们可是不敢上门了。
荣国府那边呢?贾赦万事不管,只说了一句随便,也不知道他一直在忙什么。贾政则是很高兴,他有一堆的教子心得想要与林如海分享,完全不顾林如海家的儿子才两岁多三岁大,这不是刺人家心窝子嘛。于是老太太一锤定音,那天准备素斋,不饮酒,不许让戏班子出来,就亲戚之间说说话。这么一来,贾珍没参与,过年你不让喝酒还得吃素,连个小曲儿都听不得!初二这天爷不跟你们玩儿了!最关键的是,现在两家都心照不宣,各自有各自的主子,能不凑一起就不凑一起了吧。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最后几日林如海一直忙着跟原户部左侍郎进行交接,林黛玉在周嬷嬷的帮助下给下人发过年的新衣,结算年底的月钱,还有整理新年要发赏的新做的银锞子、荷包;准备过年的节礼;安排下人扫房子,贴新窗花等等。过年林府给了下人们轮流休息的日子,鉴于很多下人都是林家的家生子,大多从江南跟了来,所以今年过年都挺想去外边看稀奇,索性林黛玉就让周嬷嬷安排了轮休时间,并再次敲打了一番下人们,强调了过年可以放松心情,但是不能放松警惕,当值的时候必须好好当值,下了值就可以随便玩了,只一条,林家还在丧期,不许饮酒。
过年了,二管家帮林如海在扬州的产业也差不多了,苏州那边也送了一年的收成来,根据林如海的吩咐,除了庄子上自留的,大部分换成了银子,只有少部分的粮食、鸡鸭鱼猪狗兔,为了讨少爷小姐们的欢心,还送了几只活的小兔子。林如海没拿夏连升当外人,让他忙着帮接收苏州庄子上送来的年货,京城附近的庄子和地都不大好买,以林如海以前的白身也买不起,所以今年京里是没什么收成了。
除了这些,夏连升还得到了张玄和范宁的消息。这俩也够有意思的,范宁家可没有富贵亲戚在京城,他家的合作伙伴们家里也不随便去住,商人们都不太讲究面子,万一不小心唐突了哪家的小姐,可就有嘴没地儿说理去了。张家倒是在京里有府邸,是张家族里前几辈的一个品轶不高的小京官的,后来他去地方做官,张家族里决定共同出资把这里买了,作为张家后生以后来京参加会试的居住点,最后渐渐地发展成了扬州会馆。本来张玄和范宁打算直接来这里的,但是从扬州出发来这里的当天,看见了一艘豪华的大船停靠在码头,听了船夫的八卦,才知道原来刺史府张家包了大船,要送他家二公子和几位同窗一起去京里参加会试。哦,到这里范宁补充了一句,乡试的时候张玄的二弟张聪也参加了,而且名次还不错。
这件事情本来就够恶心人的,偏偏这时候他二弟张聪看到了张玄,还假意邀请张玄一同乘坐这艘豪华大船一起去京里考试。张聪一直被张刺史带在身边交际,张刺史的同僚们大都比较清楚张家的事情,也就知道张刺史重点培养的是张聪这个儿子,于是叮嘱自家子侄们交好的也都是张聪。相对于他,张玄也就没几个人在意了。平时还看不出来,这次遇到了,那群小伙子哪个不是心娇气傲的,没有任何负担地刺了张玄几句不阴不阳的话,张聪也就顺势没有再邀请张玄。之后张玄还炫耀到了京里自己的同窗会邀请他去亲戚家小住,说没事儿会去扬州会馆看他的。哦,忘记说了,同窗的这个亲戚是京里的三品京官,她的女儿经人介绍已经和张聪定亲了,这次考完会试就要准备张罗嫁过来了。末了还说了一句,要不是祖母一走就要守孝三年,说不定还能先在京里快活两年再成亲的。
夏连升向林如海点头表示受教,他知道林如海在教导自己,怎样处理好同僚、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不过这种事情大部分还得靠个人的领悟,林如海也就点一句,夏连升也明白。所以转而说起了自己要去国子监的事情:“我觉得我最近在青山书院的底子打得还是不错,不过就是时间太短了,还需要在国子监再巩固巩固,至于巩固多久?嘿嘿,等你什么时候觉得时机成熟了,我再去考试。”他的户籍跟着林如海来了京城,将来考试可比在江南占便宜多了,不过各地考试规矩不一样,最好是先去那里的学校里了解了解,国子监就是最高学府,夏连升对自己考试倒是很有信心。不过他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他知道这两年是夺嫡的关键年,他才不想一不小心做了炮灰。
林如海点头,在利益面前斯毫不动摇,是个好苗子,一边后悔没有把他认在名下当儿子,一边又叹息自家女儿年纪实在太小了。不过林如海倒是看得明白,这夏连升性子极冷,不轻易相信别人,与别人交付真心。能够跟他交流这一些已经是他能承受的极限了。关键是这孩子嘴巴也严,林如海到现在还没有办法看出来他的这个‘夏’姓到底会有什么麻烦,看他守口如瓶的样子,只怕牵连不小。他如此谨慎,也许也是为了自家好。
林如海看夏连升是越看越心疼,他也是真心把这个刚满十八岁的小伙子当做是自己子侄的,不过跟他聊起天来又觉得他脑子灵活通透,看问题一阵见血,甚至思考老练地像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但有的时候犯的错误又都是幼稚可笑的。殊不知夏连升有红楼的故事作为打底,后世那些砖家叫兽已经无数遍地解析,所以一提起来,夏连升就连锁反应地想到了,但是当世的许多规矩,尤其是家族、姻亲方面的规矩,姚碧瑶没有教过,这些东西只能是林如海来教,这样教来教去,不就只能拿林府的各方面关系说事儿了吗?正好这两年林如海要重新理顺一遍自己以前的各种亲故,夏连升算是间接受益。
不过不管再怎么感慨,林如海还是决定要带着女儿去走一下荣国府这门亲戚,夏连升说得对,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将来女儿学到的都是纸上谈兵,如果能从这些事情里面吸取一些经验教训,也算是一种历练吧。于是拿着帖子细细地给黛玉讲了一些自己家和荣国府的详细关系,以及应该应对的态度,小黛玉听得精彩,眼里跃跃欲试。
于是过了两天,荣国府收到林如海的回帖,将在年初二回娘家这一天来叨扰,但是只能吃素斋,不能饮宴,希望大家海涵,也不要嫌弃人家守孝之人晦气,不然我们可是不敢上门了。
荣国府那边呢?贾赦万事不管,只说了一句随便,也不知道他一直在忙什么。贾政则是很高兴,他有一堆的教子心得想要与林如海分享,完全不顾林如海家的儿子才两岁多三岁大,这不是刺人家心窝子嘛。于是老太太一锤定音,那天准备素斋,不饮酒,不许让戏班子出来,就亲戚之间说说话。这么一来,贾珍没参与,过年你不让喝酒还得吃素,连个小曲儿都听不得!初二这天爷不跟你们玩儿了!最关键的是,现在两家都心照不宣,各自有各自的主子,能不凑一起就不凑一起了吧。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最后几日林如海一直忙着跟原户部左侍郎进行交接,林黛玉在周嬷嬷的帮助下给下人发过年的新衣,结算年底的月钱,还有整理新年要发赏的新做的银锞子、荷包;准备过年的节礼;安排下人扫房子,贴新窗花等等。过年林府给了下人们轮流休息的日子,鉴于很多下人都是林家的家生子,大多从江南跟了来,所以今年过年都挺想去外边看稀奇,索性林黛玉就让周嬷嬷安排了轮休时间,并再次敲打了一番下人们,强调了过年可以放松心情,但是不能放松警惕,当值的时候必须好好当值,下了值就可以随便玩了,只一条,林家还在丧期,不许饮酒。
过年了,二管家帮林如海在扬州的产业也差不多了,苏州那边也送了一年的收成来,根据林如海的吩咐,除了庄子上自留的,大部分换成了银子,只有少部分的粮食、鸡鸭鱼猪狗兔,为了讨少爷小姐们的欢心,还送了几只活的小兔子。林如海没拿夏连升当外人,让他忙着帮接收苏州庄子上送来的年货,京城附近的庄子和地都不大好买,以林如海以前的白身也买不起,所以今年京里是没什么收成了。
除了这些,夏连升还得到了张玄和范宁的消息。这俩也够有意思的,范宁家可没有富贵亲戚在京城,他家的合作伙伴们家里也不随便去住,商人们都不太讲究面子,万一不小心唐突了哪家的小姐,可就有嘴没地儿说理去了。张家倒是在京里有府邸,是张家族里前几辈的一个品轶不高的小京官的,后来他去地方做官,张家族里决定共同出资把这里买了,作为张家后生以后来京参加会试的居住点,最后渐渐地发展成了扬州会馆。本来张玄和范宁打算直接来这里的,但是从扬州出发来这里的当天,看见了一艘豪华的大船停靠在码头,听了船夫的八卦,才知道原来刺史府张家包了大船,要送他家二公子和几位同窗一起去京里参加会试。哦,到这里范宁补充了一句,乡试的时候张玄的二弟张聪也参加了,而且名次还不错。
这件事情本来就够恶心人的,偏偏这时候他二弟张聪看到了张玄,还假意邀请张玄一同乘坐这艘豪华大船一起去京里考试。张聪一直被张刺史带在身边交际,张刺史的同僚们大都比较清楚张家的事情,也就知道张刺史重点培养的是张聪这个儿子,于是叮嘱自家子侄们交好的也都是张聪。相对于他,张玄也就没几个人在意了。平时还看不出来,这次遇到了,那群小伙子哪个不是心娇气傲的,没有任何负担地刺了张玄几句不阴不阳的话,张聪也就顺势没有再邀请张玄。之后张玄还炫耀到了京里自己的同窗会邀请他去亲戚家小住,说没事儿会去扬州会馆看他的。哦,忘记说了,同窗的这个亲戚是京里的三品京官,她的女儿经人介绍已经和张聪定亲了,这次考完会试就要准备张罗嫁过来了。末了还说了一句,要不是祖母一走就要守孝三年,说不定还能先在京里快活两年再成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