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重返十三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气息训练
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和基础。在播音和主持时,气息的速度、流量、压力的大小与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以及共鸣情况都有直接关系。可以说,要控制声音,驾驭语言,就必须学会控制气息。
所谓“控制气息”,就是要学会胸腹联合呼吸法。在生活中,人们的本能呼吸是浅呼吸,即只作胸部呼吸。播音或主持时,用这种本能的呼吸方法发音,时间一长,声带就会疲乏,声音就会嘶哑。而胸腹联合呼吸法,是要深呼吸,将空气吸入肺叶底部——横膈膜处,即一般人系腰带的地方。它一般采用鼻子吸气,吸入横膈膜的气,使肋骨自然向外扩张。此时,腹部有发胀的感觉。随着小腹逐渐收缩,气息也从小腹深处涌上来,推动声带发音。通过这种方式发出的声音不仅洪亮、有力,而且持久,能保持整句话的声音都饱满圆润。与此相反,如果一吐气横膈膜就塌瘪,那么,气息就会像破了的皮球一样迅速泄掉,声音也就会失去气息的支持。这样造成的问题是:头几个字有气息支持,后面的字没有气息支持,讲起话来给人的感觉就会前强后弱,上气不接下气。而呼吸本身很费力,声音也难以持久。以下介绍气息训练的几种方法。
1.软口盖练习法
最常见的是“闭口打哈欠”,即打哈欠时故意不张开嘴,而是强制用鼻吸气、呼气。
2.压腹数数法
平躺在床上,在腹部压上一摞书,吸足一口气,开始从1往后数。这是对气息输出作强制训练,以达到增强腹肌和横膈膜的控气力度的目的。做这个练习时,开始阶段压的书可少些,逐渐增加,即循序渐进。为了不占有工作中的时间,可利用睡前做这个练习。
3.气声数数法
先吸足一口气,屏息数秒,然后用均匀的、低微的、带有气息的声音从1开始数数,就像是说悄悄话一样。和压腹数数法一样,在开始阶段可数得少一点。不过应注意,数数时尽量不撒气、不漏气。
4.跑步背诗法
平时跑步出现轻微气喘时,可背一首短小的古诗。开始训练时可两人配合进行,并肩小跑,一句接一句地背下去。背诵时,要尽量控制不出现喘息声;一首诗背完后,要调节呼吸,然后再继续进行。此外,还需注意的是,激烈运动时不可进行此项训练。
5.偷气换气法
选一篇或一段长句较多的文章,用较快的速度读下去;在气息不足时,运用“偷气”技巧,读后确定最佳换气处。所谓“偷气”,是指不要边发声边吸气,而是要用极快的速度,在不为人觉察时吸入部分气流。而换气,宜口鼻并用,以鼻为主,掌握时间差,使气流充沛有力。
二、共鸣训练
用气推声的发音方法虽然可以省力,但要发出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响亮悠远的声音,还必须在用气推声的基础上,学会共鸣的发声方法。因为生理学家告诉我们,声带产生的音量只占讲话音量的5%,其他95%的音量,则要通过胸膛、头腔、口腔、鼻腔所组成的共鸣器放大产生。
人的声道主要共鸣器官有口腔、胸腔和头腔。这三个共鸣器的作用各有其妙处:口腔共鸣能使声音结实清晰,胸腔共鸣能使声音浑厚洪亮,头腔共鸣能使声音高亢明亮。但是,在没有经过正确的共鸣腔训练的情况下,一般人存在许多共鸣发音的弊病。
1白声——共鸣位置过分靠前,口腔没充分打开,好像只用嘴皮子说话,因而声带发出的声音形不成共鸣。
2音包声——音位靠后,喉头张开得太大,结果声音很响,但声母不清。这种弊病俗称“喉音过重”。
3鼻音太重——由于软腭下垂,舌根抬起,阻挡了咽喉与口腔的通道,声音大部分从鼻腔里出来。这也俗称“鼻囊鼻子”。
这些弊病可以通过训练得以纠正。以下介绍几种简单而实用的共鸣训练方法。
1.口腔共鸣训练法采用张口练习法。可用惊吓张口、半打哈欠、吞咽食物张口等方式来练习口腔张口,在气推声之前吸气和同时打开口腔立即发音。经过多次反复练习,即可获得口腔共鸣的发音效果。
2.胸腔共鸣训练法最简单的方法是发音之前先做好闭口打哈欠的准备,在气推声的同时,胸腔打开,像雄鹰展翅的感觉;或者,做扩胸动作,体会胸腔打开,如同手风琴的风箱张开的原理。多次反复练习就能获得胸腔共鸣的效果。
3.头腔共鸣训练法最简单的方法是练习“凝目远视”。这也就是在气推声之前,先凝目远视并提小舌头,同时用气推声。它有两种效果:一是使头腔共鸣器官——鼻窦、额窦、蝶窦等器官张开,一是“提小舌头”,即软腭提起,打开咽腔。多次反复练习,即可获得头腔共鸣效果。
在分别做过三个共鸣器的共鸣训练之后,最后还需将三种共鸣方法融为一体:在前三种方法的基础上,注意做到从肚脐到口腔保持气息的畅通无阻,头腔、口腔、胸腔一齐打开,再用气推声,这样,就能获得“混合共鸣”的效果。这时候的声音,听起来就会响亮达远。
需要指出的是,共鸣方法虽有良好的效果,在具体运用时,还应根据播音或主持时的具体感情需要,在混合共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加强其中一种共鸣的成分,以使播音或主持更符合情境。一般说来,表现热情要加强头腔共鸣,表现沉痛要加强胸腔共鸣,一般叙述要加强口腔共鸣。
三、语调训练
语调是语言表达中的第二大要素,是语言表达的第二张“王牌”。它看起来很简单,即说话的腔调,是一句话里语音高低轻重的配置;但它的作用是巨大的,每个句子都有语调,恰当地运用语调,能有效地润色语言,促进思想沟通,使语言表达更加清晰明确,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因此,学会运用语调,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讲解语调训练方法之前,有必要弄清楚语调本身的一些特点。
形成语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内容和感情态度。而在一般情况之下,人的思想内容和感情态度,有一种基本状态,并不会出现大的起伏。这也就是说,语调的变化,是在一种基本语调的基础上进行的。基本语调是在中音区进行的。那些表现高昂、激越、紧张、热烈、愤怒、仇恨等情绪的语调在高音区进行;而那种表现低沉、悲哀、凄凉、沉痛等情绪,一般在较低音区进行。
这种划分是相当粗略的。事实上语调起伏变化万千,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形式。为了便于练习,我们可以把基本相似和大体相同的语调归纳为以下几类:
1升调——指情绪亢奋,语流运行状态由低向高,句尾音强而向上扬起。它一般用于提出问题、等待回答、感到意外、情绪惊恐;中途顿歇,全句未完;发布命令,进行号召等。
2降调——指情绪稳定,语流运行状态由高向低,句尾音弱而下降。它一般用于陈述句、肯定句、感叹句、祈使句等。
3平调——指情绪沉稳,语流运行状态基本平直,句尾和句首差不多在同一高度。它一般用于庄重严肃、踌躇迟疑、冷漠淡然、思索回忆等句子中。
4曲调——情绪激动或情感复杂,语流运行呈起伏曲折状态。或由高而低再扬起,或由低而高再降下,或起伏更大。多用于语意双关,言外有意,幽默含蓄,讽刺嘲笑,意外惊奇,用意夸张等语句中。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再来谈谈语调的训练。一般的语调训练包括以下内容:
1.把握重音
重音也叫重读。在口语表达中,它有强调重点、突出主要情感的作用。语句中的词语在语义上并不是完全并列、同等重要的,它们有主次之分,有轻重之别。表达者有意对那些重要的语词或音节加以强调和处理,这些词语或音节就是重音。
把握重音的关键是找到重音的确切位置,这就需要明确讲话的重点,弄清话语主旨,真正把握每句话的表意重点——表意的重点词语往往就是重音的位置。同一句话,由于重音位置的移动,表意的重点就会发生变化。比如“今天我来这儿讲课”这句话,重音不同,语意就不同:
今天我来这儿讲课(明天不来)
今天我来这儿讲课(不是别人来)
今天我来这儿讲课(明天在别处讲)
今天我来这儿讲课(不是来聊天)
>
一、气息训练
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和基础。在播音和主持时,气息的速度、流量、压力的大小与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以及共鸣情况都有直接关系。可以说,要控制声音,驾驭语言,就必须学会控制气息。
所谓“控制气息”,就是要学会胸腹联合呼吸法。在生活中,人们的本能呼吸是浅呼吸,即只作胸部呼吸。播音或主持时,用这种本能的呼吸方法发音,时间一长,声带就会疲乏,声音就会嘶哑。而胸腹联合呼吸法,是要深呼吸,将空气吸入肺叶底部——横膈膜处,即一般人系腰带的地方。它一般采用鼻子吸气,吸入横膈膜的气,使肋骨自然向外扩张。此时,腹部有发胀的感觉。随着小腹逐渐收缩,气息也从小腹深处涌上来,推动声带发音。通过这种方式发出的声音不仅洪亮、有力,而且持久,能保持整句话的声音都饱满圆润。与此相反,如果一吐气横膈膜就塌瘪,那么,气息就会像破了的皮球一样迅速泄掉,声音也就会失去气息的支持。这样造成的问题是:头几个字有气息支持,后面的字没有气息支持,讲起话来给人的感觉就会前强后弱,上气不接下气。而呼吸本身很费力,声音也难以持久。以下介绍气息训练的几种方法。
1.软口盖练习法
最常见的是“闭口打哈欠”,即打哈欠时故意不张开嘴,而是强制用鼻吸气、呼气。
2.压腹数数法
平躺在床上,在腹部压上一摞书,吸足一口气,开始从1往后数。这是对气息输出作强制训练,以达到增强腹肌和横膈膜的控气力度的目的。做这个练习时,开始阶段压的书可少些,逐渐增加,即循序渐进。为了不占有工作中的时间,可利用睡前做这个练习。
3.气声数数法
先吸足一口气,屏息数秒,然后用均匀的、低微的、带有气息的声音从1开始数数,就像是说悄悄话一样。和压腹数数法一样,在开始阶段可数得少一点。不过应注意,数数时尽量不撒气、不漏气。
4.跑步背诗法
平时跑步出现轻微气喘时,可背一首短小的古诗。开始训练时可两人配合进行,并肩小跑,一句接一句地背下去。背诵时,要尽量控制不出现喘息声;一首诗背完后,要调节呼吸,然后再继续进行。此外,还需注意的是,激烈运动时不可进行此项训练。
5.偷气换气法
选一篇或一段长句较多的文章,用较快的速度读下去;在气息不足时,运用“偷气”技巧,读后确定最佳换气处。所谓“偷气”,是指不要边发声边吸气,而是要用极快的速度,在不为人觉察时吸入部分气流。而换气,宜口鼻并用,以鼻为主,掌握时间差,使气流充沛有力。
二、共鸣训练
用气推声的发音方法虽然可以省力,但要发出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响亮悠远的声音,还必须在用气推声的基础上,学会共鸣的发声方法。因为生理学家告诉我们,声带产生的音量只占讲话音量的5%,其他95%的音量,则要通过胸膛、头腔、口腔、鼻腔所组成的共鸣器放大产生。
人的声道主要共鸣器官有口腔、胸腔和头腔。这三个共鸣器的作用各有其妙处:口腔共鸣能使声音结实清晰,胸腔共鸣能使声音浑厚洪亮,头腔共鸣能使声音高亢明亮。但是,在没有经过正确的共鸣腔训练的情况下,一般人存在许多共鸣发音的弊病。
1白声——共鸣位置过分靠前,口腔没充分打开,好像只用嘴皮子说话,因而声带发出的声音形不成共鸣。
2音包声——音位靠后,喉头张开得太大,结果声音很响,但声母不清。这种弊病俗称“喉音过重”。
3鼻音太重——由于软腭下垂,舌根抬起,阻挡了咽喉与口腔的通道,声音大部分从鼻腔里出来。这也俗称“鼻囊鼻子”。
这些弊病可以通过训练得以纠正。以下介绍几种简单而实用的共鸣训练方法。
1.口腔共鸣训练法采用张口练习法。可用惊吓张口、半打哈欠、吞咽食物张口等方式来练习口腔张口,在气推声之前吸气和同时打开口腔立即发音。经过多次反复练习,即可获得口腔共鸣的发音效果。
2.胸腔共鸣训练法最简单的方法是发音之前先做好闭口打哈欠的准备,在气推声的同时,胸腔打开,像雄鹰展翅的感觉;或者,做扩胸动作,体会胸腔打开,如同手风琴的风箱张开的原理。多次反复练习就能获得胸腔共鸣的效果。
3.头腔共鸣训练法最简单的方法是练习“凝目远视”。这也就是在气推声之前,先凝目远视并提小舌头,同时用气推声。它有两种效果:一是使头腔共鸣器官——鼻窦、额窦、蝶窦等器官张开,一是“提小舌头”,即软腭提起,打开咽腔。多次反复练习,即可获得头腔共鸣效果。
在分别做过三个共鸣器的共鸣训练之后,最后还需将三种共鸣方法融为一体:在前三种方法的基础上,注意做到从肚脐到口腔保持气息的畅通无阻,头腔、口腔、胸腔一齐打开,再用气推声,这样,就能获得“混合共鸣”的效果。这时候的声音,听起来就会响亮达远。
需要指出的是,共鸣方法虽有良好的效果,在具体运用时,还应根据播音或主持时的具体感情需要,在混合共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加强其中一种共鸣的成分,以使播音或主持更符合情境。一般说来,表现热情要加强头腔共鸣,表现沉痛要加强胸腔共鸣,一般叙述要加强口腔共鸣。
三、语调训练
语调是语言表达中的第二大要素,是语言表达的第二张“王牌”。它看起来很简单,即说话的腔调,是一句话里语音高低轻重的配置;但它的作用是巨大的,每个句子都有语调,恰当地运用语调,能有效地润色语言,促进思想沟通,使语言表达更加清晰明确,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因此,学会运用语调,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讲解语调训练方法之前,有必要弄清楚语调本身的一些特点。
形成语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内容和感情态度。而在一般情况之下,人的思想内容和感情态度,有一种基本状态,并不会出现大的起伏。这也就是说,语调的变化,是在一种基本语调的基础上进行的。基本语调是在中音区进行的。那些表现高昂、激越、紧张、热烈、愤怒、仇恨等情绪的语调在高音区进行;而那种表现低沉、悲哀、凄凉、沉痛等情绪,一般在较低音区进行。
这种划分是相当粗略的。事实上语调起伏变化万千,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形式。为了便于练习,我们可以把基本相似和大体相同的语调归纳为以下几类:
1升调——指情绪亢奋,语流运行状态由低向高,句尾音强而向上扬起。它一般用于提出问题、等待回答、感到意外、情绪惊恐;中途顿歇,全句未完;发布命令,进行号召等。
2降调——指情绪稳定,语流运行状态由高向低,句尾音弱而下降。它一般用于陈述句、肯定句、感叹句、祈使句等。
3平调——指情绪沉稳,语流运行状态基本平直,句尾和句首差不多在同一高度。它一般用于庄重严肃、踌躇迟疑、冷漠淡然、思索回忆等句子中。
4曲调——情绪激动或情感复杂,语流运行呈起伏曲折状态。或由高而低再扬起,或由低而高再降下,或起伏更大。多用于语意双关,言外有意,幽默含蓄,讽刺嘲笑,意外惊奇,用意夸张等语句中。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再来谈谈语调的训练。一般的语调训练包括以下内容:
1.把握重音
重音也叫重读。在口语表达中,它有强调重点、突出主要情感的作用。语句中的词语在语义上并不是完全并列、同等重要的,它们有主次之分,有轻重之别。表达者有意对那些重要的语词或音节加以强调和处理,这些词语或音节就是重音。
把握重音的关键是找到重音的确切位置,这就需要明确讲话的重点,弄清话语主旨,真正把握每句话的表意重点——表意的重点词语往往就是重音的位置。同一句话,由于重音位置的移动,表意的重点就会发生变化。比如“今天我来这儿讲课”这句话,重音不同,语意就不同:
今天我来这儿讲课(明天不来)
今天我来这儿讲课(不是别人来)
今天我来这儿讲课(明天在别处讲)
今天我来这儿讲课(不是来聊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