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混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哈哈大笑道:“好,好,将来朕宽裕了,一定加倍还你!”
笑罢,李隆基又想到了自己的烦心事,他叹道:“宝儿,你不知道,这朝中……”
张宝儿笑着接过话道:“陛下先莫说,让臣猜猜陛下现在遇到的麻烦,看臣猜的准不准,如何?”
李隆基点头道:“宝儿,你说!”
“陛下已经大权在握,朝廷中大臣都是陛下一手安排的,陛下本想好好整治朝纲,可结果却是事事都不如意,既无处着力,也无处下手,是这样吗?”
李隆基点头道:“宝儿,你说的太对了,朕实在搞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很简单,陛下安排的那些人,表面上都是陛下的人,可事实上却又不是陛下的人!”
李隆基怔怔地望着张宝儿:“宝儿,这话如何说?”
“陛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想扭转现在的局面,必须要搞清楚朝中的状况。按现在的情形,朝中的势力分为了四派。”
“哪四派?”
“第一派便是皇亲国戚,臣之所以要成立风花社稳住他们,就是因为他们的能量太大了,若让他们与朝臣串通起来,陛下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李隆基点点头。
“第二派是功臣派,这些人当中有很早便跟随陛下的,有在诛灭韦氏过程中立过功的,也有与太平公主对抗中立过功的,譬如刘幽求、张说、钟绍京等人。”
李隆基继续倾听。
“第三派是旧臣派,这些人是中宗、睿宗甚至是则天皇帝时的老臣,譬如郭元振、王琚等人。”
李隆基问道:“第四派又是哪些人?”
张宝儿笑道:“这第四派是些观望骑墙之人,历朝历代都有,大可不必理会。”
“陛下,您说说,这四派当中哪派是您的人?”张宝儿问道。
“功臣派应该算是吧?”李隆基猜测道。
张宝儿摇摇头。
“那你的意思是旧臣派?”
李依然摇头。
“莫不是那些皇亲国戚?”
“陛下,这四派都不是您的人,也就是说,现在的朝臣当中没有一个是您的人!”
“啊?”不仅是李隆基,就连一旁的李成器也是大吃一惊。
“宝儿,你且细细说来。”李隆基皱眉道。
“皇亲派与******咱就不说了,就说说这功臣派与旧臣派。功臣派有从龙有功,难免恃功自傲,他们的心思在攫取权力上,如何能明白陛下现在想做什么?就算他们明白,也没有这个能力帮陛下去实现,这样的人能算作您的人吗?”
“宝儿说的是!”李隆基点头道。
“旧臣派大多是守旧之人,而陛下却是要除旧布新,这本身就格格不入。加之,旧臣派整日陷入与功臣派的争斗中,哪有心思帮陛下整顿朝纲?功臣派与旧臣派都不能与陛下一个心思,陛下自然会觉得孤掌难鸣处处掣肘了?”
李隆基叹了口气道:“那你说该如何是好?”
“皇亲派陛下不用担心,臣与宁王殿下已经在帮你安顿了。******也不用去理会,陛下只须将功臣派与旧臣派解决了便可。功臣们可以给较高礼遇但不能让他们参与朝廷决策,旧臣们让他们慢慢离开朝廷。陛下要尽快把能坚决执行您意图的人放在宰相的位置上,这些关系理顺了,陛下的想法才能实现。”
李隆基思忖片刻,又问道:“宝儿,你说的简单,可功臣与老臣们都不愿意妥协,朕总不能强行把他们赶出朝廷吧?”
“此事不能操之过急,陛下得先找到做首辅宰相的人选,这个人必须与陛下的关系非同一般,要能够理解陛下的想法,而且会无条件执行陛下的想法。并且这个人要与功臣与老臣都能说上话,陛下再通过这个人,将功臣与老臣慢慢边缘化,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李隆基愣住了,好一会才道:“宝儿,你说的这个人不会是你自己吧,我看只有你才符合这些条件。”
“当然不是臣,臣不会入朝,也希望陛下不要让皇族之人参与朝政,这样朝廷才会更稳定!”
李隆基听罢,不禁感慨万千:“宝儿,你真是字字珠玑呀。”
张宝儿笑道:“皇族之人陛下花银子把他们养起来便是了。”
“朕知道,不过朕把话说在前面,这可不包括你,你还得替朕分忧。”
“陛下得要一视同仁呀!”张宝儿赶忙道。
“这事朕主意已定,就不用再说了!”李隆基迫不急待地问道:“赶紧告诉朕,你刚才说的人究竟是谁?”
“其实,陛下早已经有人选了,还用问臣吗?”
李隆基点点头道:“是的,我想过,姚崇最合适了。”
张宝儿笑着对李成器道:“宁王殿下,怎么样,你输了吧?”
“好了,我认输!”李成器无奈道。
李隆基奇怪地问道:“皇兄,这是怎么回事?”
“宝儿志我打赌,说你心目中首辅宰相的人选非姚崇莫属,果然让他猜中了。”李成器毫不隐瞒道。
“宝儿,你为何认定朕会选姚崇?”
张宝儿笑道:“对付旧臣陛下自有办法,陛下主要担心的是功臣。要想让朝政走上正轨,必须做到上下同心。功臣们身上的血腥气太重,容易让人产生畏惧之感,不利于团结朝中大臣。这些功臣同生死,共患难,彼此之间关系过于亲密,难免结党营私。另外,功臣大多是靠奇谋密计骤然崛起,随机应变的能力强,但治国理政能力弱。他们是功臣,但不是能臣,让功臣当宰相自然不妥。”
说到这里,张宝儿顿了顿又道:“姚崇当过宰相,做过刺史,经验比功臣可丰富。陛下当太子时,和太平公主争斗,也是姚崇提出让太平公主离开长安的。姚崇没有参加政变,没那么重的血腥气,容易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所以他是宰相的最佳人选。”
大唐建元之初,宰相只有中书令、侍中和尚书令五人。后来,宰相的人选就不再仅以官品高下为准绳了,而是以处理政务的需要为目的。于是,尚书省的六部尚书、侍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侍郎,甚至秘书监、卫尉卿等职位上的官员也会被任命为宰相,只要在他们的官衔上加上“参知政事”、“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便可。如果没有加这种衔名,即使是三省的长官也不能算是宰相。当朝共有五名宰相,分别是中书令张说,尚书省长官左仆射刘幽求,门下省长官、正二品的侍中魏知古,尚书省右仆射钟绍京,同中书门下三品、兵部尚书郭元振。
“可是,宰相们都不同意姚崇回朝!”李隆基闷闷不乐道:“就连其他人也是一样,前几日朕让姜皎帮朕推荐一个能干的人当河东总管,昨天姜皎来找朕,推荐了一个人。”
“他莫不是推荐了姚崇?”张宝儿问道。
“正是,他告诉朕,姚崇文武全才,担任河东总管最合适。朕一听就就火了,厉声问他是谁指使他这么说的?姜皎一看朕生气了,赶忙承认是张说指使的。”
张宝儿淡淡道:“这是意料当中的事情,陛下不必生气。姚崇是最早跟着陛下的,也算是大功臣,他若回来了,岂不是将别人都比下去了,功臣派自然不希望他回来。同样,姚崇无论是威望还是能力,比朝中现在的旧臣要强得多,他们也不希望姚崇回来。越是这样,越说明一个问题,陛下的决定是正确的。”
“要不,朕越过宰相直接让姚崇回来?”李隆基恨恨道。
“不可,陛下若这么做,就算姚崇来了,也只能给他添大麻烦,对今后的大计不利。”
“那你说该怎么办?”李隆基问道。
张宝儿突然问了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陛下,臣听说不久大唐军队在冷陉吃了败战?”
李隆基一听脸色便沉了下来:“简直是奇耻大辱……”
幽州大都督薛讷与燕州刺史李进有隙,睿宗将薛讷调回长安,薛讷到长安后,便被张宝儿要到羽林军做了大将军。
薛讷走后,孙佺做了幽州大都督。孙佺到了幽州后,急于收复被前契丹攻占的营州,即率左骁卫将军李楷洛、左威卫将军周以悌发步兵两万,骑兵八千,分为三路进攻奚与契丹。进至冷陉地区,与奚族酋长李大酺所率八千骑兵相遇,楷洛部初战失利。孙佺怯懦,不敢救援,引兵欲退。奚军乘机反击,唐军大败。唐军撤退时,将士恐惧,部伍不整。李大酺乘势挥军追击,唐军溃败。孙佺与周以悌被俘,献于******被斩。仅李楷洛脱险而归。
“大唐军备已大不如从前,陛下应该在骊山进行一场军演,既可以检验军队实际战斗力,又可以鼓舞士气!”
李隆基点点头。
“陛下,按照大唐惯例,天子出巡,方圆三百里以内的地方官都要前来拜见。若臣没记错的话,姚崇担任的是同州刺史,好像就在三百里之内。”
李隆基心中一动:“宝儿,你的意思是……”
“任用首宰是大事,陛下还是先见见姚崇再做决定。这样见面比较自然,不引人注意。若是陛下觉得不合适,那此事就作罢。若陛下觉得合适,朝廷中其他反对的人,由臣帮陛下来解决!如何?”
李隆基心中阴霾一扫而空,哈哈大笑道:“宝儿,你给朕解决了大问题了。”
“陛下,既然问题解决了,那臣要告退了。过几日,风花社要进行蹴鞠比赛,臣得去准备准备。”
李隆基笑道:“宝儿,蹴鞠比赛让皇兄去操持,你不用管了,过几****跟朕去骊山!”
说罢,李隆基一阵风似的离开了。
“陛下,陛下!”张宝儿赶忙喊道。
可哪里还有李隆基的影子。
……
哈哈大笑道:“好,好,将来朕宽裕了,一定加倍还你!”
笑罢,李隆基又想到了自己的烦心事,他叹道:“宝儿,你不知道,这朝中……”
张宝儿笑着接过话道:“陛下先莫说,让臣猜猜陛下现在遇到的麻烦,看臣猜的准不准,如何?”
李隆基点头道:“宝儿,你说!”
“陛下已经大权在握,朝廷中大臣都是陛下一手安排的,陛下本想好好整治朝纲,可结果却是事事都不如意,既无处着力,也无处下手,是这样吗?”
李隆基点头道:“宝儿,你说的太对了,朕实在搞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很简单,陛下安排的那些人,表面上都是陛下的人,可事实上却又不是陛下的人!”
李隆基怔怔地望着张宝儿:“宝儿,这话如何说?”
“陛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想扭转现在的局面,必须要搞清楚朝中的状况。按现在的情形,朝中的势力分为了四派。”
“哪四派?”
“第一派便是皇亲国戚,臣之所以要成立风花社稳住他们,就是因为他们的能量太大了,若让他们与朝臣串通起来,陛下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李隆基点点头。
“第二派是功臣派,这些人当中有很早便跟随陛下的,有在诛灭韦氏过程中立过功的,也有与太平公主对抗中立过功的,譬如刘幽求、张说、钟绍京等人。”
李隆基继续倾听。
“第三派是旧臣派,这些人是中宗、睿宗甚至是则天皇帝时的老臣,譬如郭元振、王琚等人。”
李隆基问道:“第四派又是哪些人?”
张宝儿笑道:“这第四派是些观望骑墙之人,历朝历代都有,大可不必理会。”
“陛下,您说说,这四派当中哪派是您的人?”张宝儿问道。
“功臣派应该算是吧?”李隆基猜测道。
张宝儿摇摇头。
“那你的意思是旧臣派?”
李依然摇头。
“莫不是那些皇亲国戚?”
“陛下,这四派都不是您的人,也就是说,现在的朝臣当中没有一个是您的人!”
“啊?”不仅是李隆基,就连一旁的李成器也是大吃一惊。
“宝儿,你且细细说来。”李隆基皱眉道。
“皇亲派与******咱就不说了,就说说这功臣派与旧臣派。功臣派有从龙有功,难免恃功自傲,他们的心思在攫取权力上,如何能明白陛下现在想做什么?就算他们明白,也没有这个能力帮陛下去实现,这样的人能算作您的人吗?”
“宝儿说的是!”李隆基点头道。
“旧臣派大多是守旧之人,而陛下却是要除旧布新,这本身就格格不入。加之,旧臣派整日陷入与功臣派的争斗中,哪有心思帮陛下整顿朝纲?功臣派与旧臣派都不能与陛下一个心思,陛下自然会觉得孤掌难鸣处处掣肘了?”
李隆基叹了口气道:“那你说该如何是好?”
“皇亲派陛下不用担心,臣与宁王殿下已经在帮你安顿了。******也不用去理会,陛下只须将功臣派与旧臣派解决了便可。功臣们可以给较高礼遇但不能让他们参与朝廷决策,旧臣们让他们慢慢离开朝廷。陛下要尽快把能坚决执行您意图的人放在宰相的位置上,这些关系理顺了,陛下的想法才能实现。”
李隆基思忖片刻,又问道:“宝儿,你说的简单,可功臣与老臣们都不愿意妥协,朕总不能强行把他们赶出朝廷吧?”
“此事不能操之过急,陛下得先找到做首辅宰相的人选,这个人必须与陛下的关系非同一般,要能够理解陛下的想法,而且会无条件执行陛下的想法。并且这个人要与功臣与老臣都能说上话,陛下再通过这个人,将功臣与老臣慢慢边缘化,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李隆基愣住了,好一会才道:“宝儿,你说的这个人不会是你自己吧,我看只有你才符合这些条件。”
“当然不是臣,臣不会入朝,也希望陛下不要让皇族之人参与朝政,这样朝廷才会更稳定!”
李隆基听罢,不禁感慨万千:“宝儿,你真是字字珠玑呀。”
张宝儿笑道:“皇族之人陛下花银子把他们养起来便是了。”
“朕知道,不过朕把话说在前面,这可不包括你,你还得替朕分忧。”
“陛下得要一视同仁呀!”张宝儿赶忙道。
“这事朕主意已定,就不用再说了!”李隆基迫不急待地问道:“赶紧告诉朕,你刚才说的人究竟是谁?”
“其实,陛下早已经有人选了,还用问臣吗?”
李隆基点点头道:“是的,我想过,姚崇最合适了。”
张宝儿笑着对李成器道:“宁王殿下,怎么样,你输了吧?”
“好了,我认输!”李成器无奈道。
李隆基奇怪地问道:“皇兄,这是怎么回事?”
“宝儿志我打赌,说你心目中首辅宰相的人选非姚崇莫属,果然让他猜中了。”李成器毫不隐瞒道。
“宝儿,你为何认定朕会选姚崇?”
张宝儿笑道:“对付旧臣陛下自有办法,陛下主要担心的是功臣。要想让朝政走上正轨,必须做到上下同心。功臣们身上的血腥气太重,容易让人产生畏惧之感,不利于团结朝中大臣。这些功臣同生死,共患难,彼此之间关系过于亲密,难免结党营私。另外,功臣大多是靠奇谋密计骤然崛起,随机应变的能力强,但治国理政能力弱。他们是功臣,但不是能臣,让功臣当宰相自然不妥。”
说到这里,张宝儿顿了顿又道:“姚崇当过宰相,做过刺史,经验比功臣可丰富。陛下当太子时,和太平公主争斗,也是姚崇提出让太平公主离开长安的。姚崇没有参加政变,没那么重的血腥气,容易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所以他是宰相的最佳人选。”
大唐建元之初,宰相只有中书令、侍中和尚书令五人。后来,宰相的人选就不再仅以官品高下为准绳了,而是以处理政务的需要为目的。于是,尚书省的六部尚书、侍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侍郎,甚至秘书监、卫尉卿等职位上的官员也会被任命为宰相,只要在他们的官衔上加上“参知政事”、“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便可。如果没有加这种衔名,即使是三省的长官也不能算是宰相。当朝共有五名宰相,分别是中书令张说,尚书省长官左仆射刘幽求,门下省长官、正二品的侍中魏知古,尚书省右仆射钟绍京,同中书门下三品、兵部尚书郭元振。
“可是,宰相们都不同意姚崇回朝!”李隆基闷闷不乐道:“就连其他人也是一样,前几日朕让姜皎帮朕推荐一个能干的人当河东总管,昨天姜皎来找朕,推荐了一个人。”
“他莫不是推荐了姚崇?”张宝儿问道。
“正是,他告诉朕,姚崇文武全才,担任河东总管最合适。朕一听就就火了,厉声问他是谁指使他这么说的?姜皎一看朕生气了,赶忙承认是张说指使的。”
张宝儿淡淡道:“这是意料当中的事情,陛下不必生气。姚崇是最早跟着陛下的,也算是大功臣,他若回来了,岂不是将别人都比下去了,功臣派自然不希望他回来。同样,姚崇无论是威望还是能力,比朝中现在的旧臣要强得多,他们也不希望姚崇回来。越是这样,越说明一个问题,陛下的决定是正确的。”
“要不,朕越过宰相直接让姚崇回来?”李隆基恨恨道。
“不可,陛下若这么做,就算姚崇来了,也只能给他添大麻烦,对今后的大计不利。”
“那你说该怎么办?”李隆基问道。
张宝儿突然问了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陛下,臣听说不久大唐军队在冷陉吃了败战?”
李隆基一听脸色便沉了下来:“简直是奇耻大辱……”
幽州大都督薛讷与燕州刺史李进有隙,睿宗将薛讷调回长安,薛讷到长安后,便被张宝儿要到羽林军做了大将军。
薛讷走后,孙佺做了幽州大都督。孙佺到了幽州后,急于收复被前契丹攻占的营州,即率左骁卫将军李楷洛、左威卫将军周以悌发步兵两万,骑兵八千,分为三路进攻奚与契丹。进至冷陉地区,与奚族酋长李大酺所率八千骑兵相遇,楷洛部初战失利。孙佺怯懦,不敢救援,引兵欲退。奚军乘机反击,唐军大败。唐军撤退时,将士恐惧,部伍不整。李大酺乘势挥军追击,唐军溃败。孙佺与周以悌被俘,献于******被斩。仅李楷洛脱险而归。
“大唐军备已大不如从前,陛下应该在骊山进行一场军演,既可以检验军队实际战斗力,又可以鼓舞士气!”
李隆基点点头。
“陛下,按照大唐惯例,天子出巡,方圆三百里以内的地方官都要前来拜见。若臣没记错的话,姚崇担任的是同州刺史,好像就在三百里之内。”
李隆基心中一动:“宝儿,你的意思是……”
“任用首宰是大事,陛下还是先见见姚崇再做决定。这样见面比较自然,不引人注意。若是陛下觉得不合适,那此事就作罢。若陛下觉得合适,朝廷中其他反对的人,由臣帮陛下来解决!如何?”
李隆基心中阴霾一扫而空,哈哈大笑道:“宝儿,你给朕解决了大问题了。”
“陛下,既然问题解决了,那臣要告退了。过几日,风花社要进行蹴鞠比赛,臣得去准备准备。”
李隆基笑道:“宝儿,蹴鞠比赛让皇兄去操持,你不用管了,过几****跟朕去骊山!”
说罢,李隆基一阵风似的离开了。
“陛下,陛下!”张宝儿赶忙喊道。
可哪里还有李隆基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