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1627崛起南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几乎都是见不到的。老早就听说海汉盛产火器,看这架势果然名声不是吹出来的。而这堡墙凹进凸出,并不像李清扬意识中城墙那样平直,但这又显然是特意建造出来的形状,让他一时间琢磨不透这种奇怪防御墙的作用究竟何在。
林南见李清扬一下车就两条腿生根一样地站着不动了,当下便道:“这里是不能随便出入的,以后有机会,李兄自然能进到里面去看个究竟。”
李清扬的确是很想走进这个胜利堡去看看里面的情形,看看这些海汉人究竟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谋划出了这么一个完全与大明迥异的新社会。不过他也自知自己现在的身份还比较敏感,海汉人只要没疯就不会允许他进去参观,因此对于林南的劝说,李清扬也是很淡然地点点头道:“在下看到这堡寨,的确堪称雄奇,略微有点失神了。”
林南应道:“在这里待的时间长了,你会慢慢发现这里有很多神奇的东西。每天都会有一大票新来的移民站在码头上失神,对新来者而言,这种反应很正常。”
李清扬却是对这话有点不信,这三亚虽然名声不小,想必也胜过普通的南方小港,但哪有那么多让人失神的东西?难不成连码头都是用巨大的海汉镜子铺就的吗?
说话间两人已经来到了朝南的胜利堡正门,正对着这道大门的便是占地近二十亩的胜利广场和直通到港区的景观大道,而景观大道的左右两旁,便是本地最早开发的胜利港商务区。
这里的建筑风格让李清扬的确感到很新奇,首先就是这宽达两丈的大道,两旁栽有整齐的行道树,有排水暗沟及行人通道。而中间的大道上主要通行各种拉人拉货的车辆,来去各走一边,显得十分有序。仅从路上通行的车辆数目来看,李清扬认为这里的繁华程度可是丝毫都不亚于广州城外的珠江码头了。而且除了各种司空见惯的马车牛车之外,李清扬还看到有人骑着一种两个轮子前后并列的小车在路上飞驰而过,简直如同杂耍一般。
李清扬注意到这条大道的路面并非黄土或石子铺就,而是一种发黑的材质,整条大道看起来十分平整,而且车辆经过毫无尘土飞扬的情景出现。路上有一些提着竹篓的人,在不停地清理路面上的各种垃圾污物。
道路两旁的建筑绝大部分是以砖石为主,多为三至五层构造,临街的店面有一半都是饭馆酒店,商贸铺面在其中反倒只有极小的比例,这与李清扬来此之前的预想倒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他原本以为这三亚既然是号称琼州第一商港,想必街面上鳞次栉比都是买卖各种南北杂货的铺面才对,倒不曾想过这里的餐饮生意居然如此繁荣。
其实胜利港商务区刚开始时的确也没几家吃饭的地方,也就李家投钱在这里开了一间酒家还是专门为海汉人和归化民干部服务的。不过后来随着本地的日渐繁荣,海汉人喜欢在饭桌上谈生意拉人情的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以至于后来进入这里的客商往往都将投资开饭馆作为了在本地立足的第一选择。于是时至今日,这条长度仅一里多的景观大道两旁已经聚集了各个菜系的餐馆共三十多家,海汉内部甚至早就有人将这条景观大道戏称为“胜利美食街”了。
两人顺着大道走了一段,林南便带着他拐进了旁边的一条支路。绝大部分外来商人设在本地的商栈,都因为考虑成本,并没有设在毗邻景观大道的地段,而是这样的支路里。例如林南带着李清扬进入的这条“景观大道甲三路”,其中便全是岭南客商在这里设置的各种铺面、仓库和商栈。
林南轻车熟路地进到一间挂着“福记药铺”字样的店里,李清扬盘算着这里大概就是自己落脚的地方,忙不迭地跟了进去。
“贺管事,好久不见,一向可好?”林南进去之后,便向柜台后一名坐在逍遥椅上养神的老者大声招呼道。
那名老者一见林南,立刻便起身迎了出来:“林爷,好久不见了!托各位首长的福,我这身子骨最近状况还不错!”
这与林南相熟的药铺管事,其实也是海汉的老熟人了。当初“福瑞丰”三少爷李奈第一次造访胜利港,就是这位贺强贺管事陪同一起来的。“金盾护运”成立之后,李奈就被李继峰调回广州,来三亚的时候也少了,而李家在三亚这边的利益却必须得要一位有分量的管理者常驻作为保障才行,于是年过花甲的贺强便主动申请了这个任务,权当就是到三亚养老来了。
李家在海汉治下地区投资的生意门类众多,药材也是其中之一。当初穿越时采购的物资中虽然有大量的成品西药,但这些药品都存在着保质期的问题,而集团中医学水平最高的两名大夫又都是西医,可以说前面这几年一过,他们所掌握的医疗手段就会受到药物的局限了。因此从穿越伊始,执委会就开始着手布置中西医结合,逐步向中医过度的医疗发展方向,而药材自然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福记药铺”也是属于“福瑞丰”在三亚投资的众多产业之一,由于这间铺子的主要供货对象就是海汉人,相对来说生意比较稳定,也没有太忙的时候,于是贺强便选了这间铺子坐镇,平时也可以乐得个清闲。
安全部在考虑将李清扬安排到何种商铺时,首先便想到了李家在本地的诸多产业。作为与海汉合作程度最深,对海汉的各种指令一向言听计从的忠实伙伴,李家的可信度无疑是最高的,将李清扬安排到李家的产业当中,即可以不露痕迹地对其行为进行长期监视,又可以通过日常的运作,潜移默化地影响李清扬的思想。另一个考量的因素,便是李清扬不宜与外界的接触过多,“福记药铺”这种业务单一的商铺显然就再合适不过了。
几乎都是见不到的。老早就听说海汉盛产火器,看这架势果然名声不是吹出来的。而这堡墙凹进凸出,并不像李清扬意识中城墙那样平直,但这又显然是特意建造出来的形状,让他一时间琢磨不透这种奇怪防御墙的作用究竟何在。
林南见李清扬一下车就两条腿生根一样地站着不动了,当下便道:“这里是不能随便出入的,以后有机会,李兄自然能进到里面去看个究竟。”
李清扬的确是很想走进这个胜利堡去看看里面的情形,看看这些海汉人究竟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谋划出了这么一个完全与大明迥异的新社会。不过他也自知自己现在的身份还比较敏感,海汉人只要没疯就不会允许他进去参观,因此对于林南的劝说,李清扬也是很淡然地点点头道:“在下看到这堡寨,的确堪称雄奇,略微有点失神了。”
林南应道:“在这里待的时间长了,你会慢慢发现这里有很多神奇的东西。每天都会有一大票新来的移民站在码头上失神,对新来者而言,这种反应很正常。”
李清扬却是对这话有点不信,这三亚虽然名声不小,想必也胜过普通的南方小港,但哪有那么多让人失神的东西?难不成连码头都是用巨大的海汉镜子铺就的吗?
说话间两人已经来到了朝南的胜利堡正门,正对着这道大门的便是占地近二十亩的胜利广场和直通到港区的景观大道,而景观大道的左右两旁,便是本地最早开发的胜利港商务区。
这里的建筑风格让李清扬的确感到很新奇,首先就是这宽达两丈的大道,两旁栽有整齐的行道树,有排水暗沟及行人通道。而中间的大道上主要通行各种拉人拉货的车辆,来去各走一边,显得十分有序。仅从路上通行的车辆数目来看,李清扬认为这里的繁华程度可是丝毫都不亚于广州城外的珠江码头了。而且除了各种司空见惯的马车牛车之外,李清扬还看到有人骑着一种两个轮子前后并列的小车在路上飞驰而过,简直如同杂耍一般。
李清扬注意到这条大道的路面并非黄土或石子铺就,而是一种发黑的材质,整条大道看起来十分平整,而且车辆经过毫无尘土飞扬的情景出现。路上有一些提着竹篓的人,在不停地清理路面上的各种垃圾污物。
道路两旁的建筑绝大部分是以砖石为主,多为三至五层构造,临街的店面有一半都是饭馆酒店,商贸铺面在其中反倒只有极小的比例,这与李清扬来此之前的预想倒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他原本以为这三亚既然是号称琼州第一商港,想必街面上鳞次栉比都是买卖各种南北杂货的铺面才对,倒不曾想过这里的餐饮生意居然如此繁荣。
其实胜利港商务区刚开始时的确也没几家吃饭的地方,也就李家投钱在这里开了一间酒家还是专门为海汉人和归化民干部服务的。不过后来随着本地的日渐繁荣,海汉人喜欢在饭桌上谈生意拉人情的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以至于后来进入这里的客商往往都将投资开饭馆作为了在本地立足的第一选择。于是时至今日,这条长度仅一里多的景观大道两旁已经聚集了各个菜系的餐馆共三十多家,海汉内部甚至早就有人将这条景观大道戏称为“胜利美食街”了。
两人顺着大道走了一段,林南便带着他拐进了旁边的一条支路。绝大部分外来商人设在本地的商栈,都因为考虑成本,并没有设在毗邻景观大道的地段,而是这样的支路里。例如林南带着李清扬进入的这条“景观大道甲三路”,其中便全是岭南客商在这里设置的各种铺面、仓库和商栈。
林南轻车熟路地进到一间挂着“福记药铺”字样的店里,李清扬盘算着这里大概就是自己落脚的地方,忙不迭地跟了进去。
“贺管事,好久不见,一向可好?”林南进去之后,便向柜台后一名坐在逍遥椅上养神的老者大声招呼道。
那名老者一见林南,立刻便起身迎了出来:“林爷,好久不见了!托各位首长的福,我这身子骨最近状况还不错!”
这与林南相熟的药铺管事,其实也是海汉的老熟人了。当初“福瑞丰”三少爷李奈第一次造访胜利港,就是这位贺强贺管事陪同一起来的。“金盾护运”成立之后,李奈就被李继峰调回广州,来三亚的时候也少了,而李家在三亚这边的利益却必须得要一位有分量的管理者常驻作为保障才行,于是年过花甲的贺强便主动申请了这个任务,权当就是到三亚养老来了。
李家在海汉治下地区投资的生意门类众多,药材也是其中之一。当初穿越时采购的物资中虽然有大量的成品西药,但这些药品都存在着保质期的问题,而集团中医学水平最高的两名大夫又都是西医,可以说前面这几年一过,他们所掌握的医疗手段就会受到药物的局限了。因此从穿越伊始,执委会就开始着手布置中西医结合,逐步向中医过度的医疗发展方向,而药材自然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福记药铺”也是属于“福瑞丰”在三亚投资的众多产业之一,由于这间铺子的主要供货对象就是海汉人,相对来说生意比较稳定,也没有太忙的时候,于是贺强便选了这间铺子坐镇,平时也可以乐得个清闲。
安全部在考虑将李清扬安排到何种商铺时,首先便想到了李家在本地的诸多产业。作为与海汉合作程度最深,对海汉的各种指令一向言听计从的忠实伙伴,李家的可信度无疑是最高的,将李清扬安排到李家的产业当中,即可以不露痕迹地对其行为进行长期监视,又可以通过日常的运作,潜移默化地影响李清扬的思想。另一个考量的因素,便是李清扬不宜与外界的接触过多,“福记药铺”这种业务单一的商铺显然就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