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大明舰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这个消息传到王新宇耳中的时候,他还在怀疑自己是不是记错事情了,难道自己之前学过的历史知识是错误的?查继佐真的如后世的金大侠所说的,是一个受害者?但他根本就没想到,是因为自己造成的蝴蝶效应,查继佐没敢暴露自己告密者的身份。
再后来,张煌言通过种种调查,都一致认定,是吴六奇为了报恩,救下查继佐,在明史案中,查继佐也是受害者。
正因为查继佐极为狡猾,所以不管是清廷制造明史案,还是明廷惩罚告密者,都被这个人逃过了惩罚。但怎么说查继佐都是明史案的第一个告密者,不管他多狡猾,在朱昌祚手中可是掌握着他的罪证。
查继佐此人奸诈狡猾,擅长见风使舵。之前告密,害了不少江南读书人。明军打了回来,此人又摇身一变,投靠了明廷。想起这样的小人,朱昌祚心头就堵得慌。可是朱昌祚转念一想,又在心中安慰自己:查继佐是对我大清忠心耿耿的读书人啊!他告密,也是为了稳固我大清的统治。既然他是忠于我大清的,怎么能害他呢?
可是后来,朱昌祚竟然重获自由,不仅如此,张煌言还允许他创办书院!
书院除了可以教书,授课,集中一批学子研究学术之外,还能出版刊物和报纸。朱昌祚在重获自由之后,就创办了一家书院,起了个优雅的名字,叫西子书院,朱昌祚还购买了印刷设备,自己创办了报纸。
每天进来这家书院的人非常多,不少人都是冲着原巡抚大人这个名号来的。
西子书院里面每天就像菜市场一样热闹,读书人可以在这里只有的讲话。
“这里言论自由,没有文字狱,读书人可以畅所欲言。可是这样也不行啊!崇祯先帝就是被你们这些读书人坑害了!正因为如此,大清来了之后,不想被这些读书人败了大清,这才对他们动刀子。”朱昌祚提起笔,写下了准备发表的文章。
朱昌祚写道:江南的读书人,总是喜欢兴风作浪,自以为心怀孔圣就能睥睨君王!当年的崇祯先帝,败亡灭了阉党,却不能发展一个新的人统领厂卫对付这些读书人,以至于被江南的读书**害了大明,连税收都收不上来,才有北方流民造反。大清得到江南之后,就是吸取了前朝教训,这才从江南读书人下手。
不过这篇文章未能发表,到了张煌言那边就被卡住了。
“朱先生,这样的文章发出去,要被江南读书人的口水淹没的!”张煌言道。事实上,到了这个时候,张煌言和很多江南士子都认识到,当年的东林党确实是害了大明。在害了前朝之后,清朝的屠刀就落在他们的脖子上。
三日之后,张煌言带着朱昌祚写的这篇文章来到宁波。
“王公子,你就看看这篇文章吧!这朱昌祚,枉费我们如此善待他,他居然还心怀他的鞑子伪朝廷!在文章里面说鞑子朝廷比我们大明好!”张煌言指着这篇文章愤怒的说。
王新宇拿起这篇文章,仔细翻阅了几遍,觉得朱昌祚说得很有道理:这朱先生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啊!当年江南的读书人,是不是都是为了一己私利,一味的减少江南税收,先帝只能在土地贫瘠的北方多收税,这才造成流民造反。他们那些江南的读书人给自己的家族存了那么多银子,最后都白白便宜了鞑子!
但是这样的话,王新宇还是只能在心里面默默的说,不敢公开对张煌言说出来。毕竟这个年代,读书人所代表的江南士族能量还非常大,明军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今后的道路要怎么走,王新宇心里面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对这些江南士族,明军当然不可能学清廷那样动刀子,把那些在中间摇摆不定的分子都给杀了,也没办法学后世的伟人那样在江南搞土地改革,打土豪分田地。
要如何收走江南士族的土地,或许是只能采取走资本的路子,让他们看到资本的好处,把土地变成资本参加投资。
目前王新宇所做的,在海外开发开疆拓土,也是降低江南地价的办法。让更多的人去外面发展,江南的土地价格自然就会降低下来,那样就无形中减少了江南士族的财富,一步步逐渐对他们进行削弱。
与此同时,王新宇还可以通过制造大量的玻璃制品等奢侈品,把江南士族手中的银子都给换出来。等到积累了足够的影子,再开动马力大量生产,让奢侈品的价格降下来,这样也是无形中剥夺江南士族财富的办法。
当然了,如果有眼光,不肯死抱着土地不放的江南士族,也有可能变成资本家,完成了转型,就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在未来将会出现大型企业集团逐渐取代江南士族,但那是遥远的将来的事情。
至于科举制度,在将来也要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尤其是科学技术方面的人才,这都是未来要做的事情。
“张大人,其实这文章修改一下还是可以发表的。其实朱先生说得有一点每错,是人都有私心。正是因为当年江南士子他们的私心,为了一己私利少给朝廷纳税,结果怎么样?最后都是便宜了鞑子!而贪心不足的鞑子搞了江南三大案,最后屠刀还是落在他们头上啊!”王新宇指着文章感叹的说道。
张煌言毕竟不是迂腐的老儒,还是比较通情达理的,他当然明白,明末发生的事情,很多江南的读书人都逃不了干系。于是张煌言答道:“这篇文章老夫去改一下吧。”
“留着朱昌祚对我们还是有好处的,其实他可以让我们看到我们的不足之处。至于说被读书人的口水淹没,那是他的事情,又不是我们的事情。”王新宇笑着道。
朱昌祚经过修改之后,终于被发表到报纸上。
“没想到王大人和张大人胸怀坦荡,老夫这样说明廷的不是,都能放过老夫,还能让老夫的文章发表。”朱昌祚对这个结局十分意外。
“对了,有件事,还是说出来的为妙!”朱昌祚终于下定了决心。(未完待续。)
当这个消息传到王新宇耳中的时候,他还在怀疑自己是不是记错事情了,难道自己之前学过的历史知识是错误的?查继佐真的如后世的金大侠所说的,是一个受害者?但他根本就没想到,是因为自己造成的蝴蝶效应,查继佐没敢暴露自己告密者的身份。
再后来,张煌言通过种种调查,都一致认定,是吴六奇为了报恩,救下查继佐,在明史案中,查继佐也是受害者。
正因为查继佐极为狡猾,所以不管是清廷制造明史案,还是明廷惩罚告密者,都被这个人逃过了惩罚。但怎么说查继佐都是明史案的第一个告密者,不管他多狡猾,在朱昌祚手中可是掌握着他的罪证。
查继佐此人奸诈狡猾,擅长见风使舵。之前告密,害了不少江南读书人。明军打了回来,此人又摇身一变,投靠了明廷。想起这样的小人,朱昌祚心头就堵得慌。可是朱昌祚转念一想,又在心中安慰自己:查继佐是对我大清忠心耿耿的读书人啊!他告密,也是为了稳固我大清的统治。既然他是忠于我大清的,怎么能害他呢?
可是后来,朱昌祚竟然重获自由,不仅如此,张煌言还允许他创办书院!
书院除了可以教书,授课,集中一批学子研究学术之外,还能出版刊物和报纸。朱昌祚在重获自由之后,就创办了一家书院,起了个优雅的名字,叫西子书院,朱昌祚还购买了印刷设备,自己创办了报纸。
每天进来这家书院的人非常多,不少人都是冲着原巡抚大人这个名号来的。
西子书院里面每天就像菜市场一样热闹,读书人可以在这里只有的讲话。
“这里言论自由,没有文字狱,读书人可以畅所欲言。可是这样也不行啊!崇祯先帝就是被你们这些读书人坑害了!正因为如此,大清来了之后,不想被这些读书人败了大清,这才对他们动刀子。”朱昌祚提起笔,写下了准备发表的文章。
朱昌祚写道:江南的读书人,总是喜欢兴风作浪,自以为心怀孔圣就能睥睨君王!当年的崇祯先帝,败亡灭了阉党,却不能发展一个新的人统领厂卫对付这些读书人,以至于被江南的读书**害了大明,连税收都收不上来,才有北方流民造反。大清得到江南之后,就是吸取了前朝教训,这才从江南读书人下手。
不过这篇文章未能发表,到了张煌言那边就被卡住了。
“朱先生,这样的文章发出去,要被江南读书人的口水淹没的!”张煌言道。事实上,到了这个时候,张煌言和很多江南士子都认识到,当年的东林党确实是害了大明。在害了前朝之后,清朝的屠刀就落在他们的脖子上。
三日之后,张煌言带着朱昌祚写的这篇文章来到宁波。
“王公子,你就看看这篇文章吧!这朱昌祚,枉费我们如此善待他,他居然还心怀他的鞑子伪朝廷!在文章里面说鞑子朝廷比我们大明好!”张煌言指着这篇文章愤怒的说。
王新宇拿起这篇文章,仔细翻阅了几遍,觉得朱昌祚说得很有道理:这朱先生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啊!当年江南的读书人,是不是都是为了一己私利,一味的减少江南税收,先帝只能在土地贫瘠的北方多收税,这才造成流民造反。他们那些江南的读书人给自己的家族存了那么多银子,最后都白白便宜了鞑子!
但是这样的话,王新宇还是只能在心里面默默的说,不敢公开对张煌言说出来。毕竟这个年代,读书人所代表的江南士族能量还非常大,明军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今后的道路要怎么走,王新宇心里面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对这些江南士族,明军当然不可能学清廷那样动刀子,把那些在中间摇摆不定的分子都给杀了,也没办法学后世的伟人那样在江南搞土地改革,打土豪分田地。
要如何收走江南士族的土地,或许是只能采取走资本的路子,让他们看到资本的好处,把土地变成资本参加投资。
目前王新宇所做的,在海外开发开疆拓土,也是降低江南地价的办法。让更多的人去外面发展,江南的土地价格自然就会降低下来,那样就无形中减少了江南士族的财富,一步步逐渐对他们进行削弱。
与此同时,王新宇还可以通过制造大量的玻璃制品等奢侈品,把江南士族手中的银子都给换出来。等到积累了足够的影子,再开动马力大量生产,让奢侈品的价格降下来,这样也是无形中剥夺江南士族财富的办法。
当然了,如果有眼光,不肯死抱着土地不放的江南士族,也有可能变成资本家,完成了转型,就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在未来将会出现大型企业集团逐渐取代江南士族,但那是遥远的将来的事情。
至于科举制度,在将来也要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尤其是科学技术方面的人才,这都是未来要做的事情。
“张大人,其实这文章修改一下还是可以发表的。其实朱先生说得有一点每错,是人都有私心。正是因为当年江南士子他们的私心,为了一己私利少给朝廷纳税,结果怎么样?最后都是便宜了鞑子!而贪心不足的鞑子搞了江南三大案,最后屠刀还是落在他们头上啊!”王新宇指着文章感叹的说道。
张煌言毕竟不是迂腐的老儒,还是比较通情达理的,他当然明白,明末发生的事情,很多江南的读书人都逃不了干系。于是张煌言答道:“这篇文章老夫去改一下吧。”
“留着朱昌祚对我们还是有好处的,其实他可以让我们看到我们的不足之处。至于说被读书人的口水淹没,那是他的事情,又不是我们的事情。”王新宇笑着道。
朱昌祚经过修改之后,终于被发表到报纸上。
“没想到王大人和张大人胸怀坦荡,老夫这样说明廷的不是,都能放过老夫,还能让老夫的文章发表。”朱昌祚对这个结局十分意外。
“对了,有件事,还是说出来的为妙!”朱昌祚终于下定了决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