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唐宫日常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治第二天醒来知道他错过了什么之后,当然很是后悔,强烈要求再次跟长孙颖煮饭。但长孙颖是见光死,只要大白天就根本不好意思谈那种事,被他一闹臊得慌,赶紧落荒而逃,表示煮饭不是你想煮就能煮的,错过了时辰火都烧煤了,还是等下次点着火再说吧。
除去这点点的小不如意以外,李治的大部分生活还是很顺遂的,尤其是长孙无忌的加盟,让他第一次见识到自己这个舅舅的实力。
能臣,权臣,宠臣,长孙无忌哪个都沾点边,却又不能简单的分到其中某一个里面去,便已经是他的本事了。这么多年,他看似不显山不露水,平平淡淡安安分分,不结党营私,没试图过把持朝政,但是却隐隐坐稳了第一人的位置,不能不说是他的厉害。而他做到这点,却又不引起别人的讨厌和皇帝的猜疑,那就更显得聪明了。
李治原本以为他是不会帮自己的,不过这次他既然有意示好,那他当然也就乐见其成了。
没有长孙无忌之前,李治也做一些事,但远没有这么顺遂。如今的状况是,原本靠近他的更亲近他了,原来游移不定的靠过来了,原来坚决反对的现在已经保持中立,原本的敌人……好吧,都不大明显了。
这种状况显然气坏了李泰,他一方面拼命的在这皇帝面前装乖儿子,一面却是在李治面前威胁他安分点。只是这个时候的李治,早就不是那个可以任他搓扁揉圆的小弟弟了,当下直接就将着他卖到了皇帝那里去。在太宗看李治面有哀色时追问他忧愁的原因,他半推半就的表示,:四哥拿汉王的事情威胁我!
汉王李元昌是李治的叔叔,更是因为与太子交往过密,所以才被牵扯到太子谋反案中赐死。李泰威胁李治,你跟着他关系那么好,难道不怕被牵连吗?
李泰这么做,让李世民着实有些恼火,但是看着胖乎乎的青雀在自己怀里哭得更泪人一样的说“耶耶他们都冤枉我,九郎对我有看法不接受我的好意”时,他却也有些动摇,拿不准怎么对待这两个儿子。
他已经损失了一个儿子,不能再损失第二个,明明都是好孩子,怎么就是处不来呢?他烦恼着,直接找来了最信任的小舅子来探讨这个问题。
太宗去问长孙无忌自己该立谁为太子时,长孙无忌没有秉承自己一贯的原则回避太宗的家事,而是问太宗想要什么。就在太宗被他的提问弄的云里雾里时,他直接表示,若是立魏王为太子,最好就先安置好李治。
这个安置,是保护,还是杀掉?长孙无忌话里的暗示意味成功的让着太宗心里头不舒服了起来,但是小舅子跟儿子之间,他显然还是更相信儿子一些。他自己觉得自己的儿子是个小可爱,怎么会做出那种事情,所以并没有统一长孙无忌的提议。
但是当一个人说李泰会对李治不利时,他不会相信,但是等着第二个,第三个人说起这件事,他不自觉的就动摇了。
第二个人来的很快,这便是废太子李承乾。
虽然有“谋反”这件事在,但毕竟是父子,所以太宗在给李承乾定罪之后,还是召见了他。这次见面,看着儿子消瘦的样子,他的慈父心肠又发作了,父子俩抱头痛哭,下意识的回避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李承乾明白自己是不可以为自己“谋反”一事辩解的,但他不能不抱着个仇,白白的放过李泰,所以在着最后要离开时,他问了太宗一个问题:“我既然贵为太子,为何还要冒险造反?”
这个问题的确是难道了太宗,在太宗自己还没想出答案之前,李承乾措手不及的给了他一个答案,“那是因为魏王一直逼迫我,我迫于无奈为了自保才如此啊。”
说完这句话之后,李承乾没有摆出一副你要立李泰为太子我就自杀的样子,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向来吃软不吃硬,所以只是哀泣的表示,自己离开之后,请求父亲保重身体。然后暗示若是父亲不测,自己恐怕也活不了多久。
李承乾的话,开始让着李世民慎重思考起来更换太子人选的事情。为此他召来李泰询问,自己死了之后,他将如何对待兄弟们。李泰又不是粟姬那个笨蛋,怎么可能听不懂这句话的暗示,所以当下就十分欢喜的表示,如果自己当了太子,以后一定好好照顾弟弟们。他知道皇帝最牵挂的人是李治,于是甚至还表示,等着自己百年之后,将皇位杀子传弟。
李泰太想得到皇位了,于是这兄友弟恭的戏就有些做过了。他知道太宗肯买自己的帐,但是却忘记了自己的父亲并不是一个藏得住事儿的人。太宗最好与臣子辩驳,长孙无忌等人既然说李泰不适合当太子,会虐待弟弟们,如今青雀对自己做出了这种保证,看他们还有话可说。
于是他召集爱臣们来将着自己与李泰的谈话说了出去,不过这次,迎接他的是一片看白痴一样的目光。在着众人的目光中,自信满满的太宗自己也有些坐不住了。
褚遂良走直臣路线,当下直接就问太宗,天下的人都是爱自己亲生儿子的,如果连自己亲生儿子都不爱,这种人还会爱其他人吗?
褚遂良的话让太宗哑口无言,而长孙无忌说话则是直接直戳太宗心里最忌讳的点,他并没有说魏王有何不妥,只说魏王为皇位谋划已久。
“谋划已久”这四个字让太宗心里头起了疙瘩,他是很想立李泰为太子,但是他希望这个决定,是自己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来的,而不是被儿子逼着骗着做出来的。
于是太宗这一次立太子的提议就这样不了了之,等着后面,又有一件祥瑞发生,将着李治直接拱上了太子宝座。那便是山西发生地震,有一座山被崩成了两半,从中露出一面石壁,上面有“治万吉”三个字。
山西是李治的封地,治万吉三个字似乎也是上天认为李治该成为储君,以此对他祝贺。这个兆头十分好,让原本就在大臣们“晋王仁厚,能善待兄弟,是守成之君”的劝阻下已经不知不觉偏向李治的太宗下定了决心,... -->>
李治第二天醒来知道他错过了什么之后,当然很是后悔,强烈要求再次跟长孙颖煮饭。但长孙颖是见光死,只要大白天就根本不好意思谈那种事,被他一闹臊得慌,赶紧落荒而逃,表示煮饭不是你想煮就能煮的,错过了时辰火都烧煤了,还是等下次点着火再说吧。
除去这点点的小不如意以外,李治的大部分生活还是很顺遂的,尤其是长孙无忌的加盟,让他第一次见识到自己这个舅舅的实力。
能臣,权臣,宠臣,长孙无忌哪个都沾点边,却又不能简单的分到其中某一个里面去,便已经是他的本事了。这么多年,他看似不显山不露水,平平淡淡安安分分,不结党营私,没试图过把持朝政,但是却隐隐坐稳了第一人的位置,不能不说是他的厉害。而他做到这点,却又不引起别人的讨厌和皇帝的猜疑,那就更显得聪明了。
李治原本以为他是不会帮自己的,不过这次他既然有意示好,那他当然也就乐见其成了。
没有长孙无忌之前,李治也做一些事,但远没有这么顺遂。如今的状况是,原本靠近他的更亲近他了,原来游移不定的靠过来了,原来坚决反对的现在已经保持中立,原本的敌人……好吧,都不大明显了。
这种状况显然气坏了李泰,他一方面拼命的在这皇帝面前装乖儿子,一面却是在李治面前威胁他安分点。只是这个时候的李治,早就不是那个可以任他搓扁揉圆的小弟弟了,当下直接就将着他卖到了皇帝那里去。在太宗看李治面有哀色时追问他忧愁的原因,他半推半就的表示,:四哥拿汉王的事情威胁我!
汉王李元昌是李治的叔叔,更是因为与太子交往过密,所以才被牵扯到太子谋反案中赐死。李泰威胁李治,你跟着他关系那么好,难道不怕被牵连吗?
李泰这么做,让李世民着实有些恼火,但是看着胖乎乎的青雀在自己怀里哭得更泪人一样的说“耶耶他们都冤枉我,九郎对我有看法不接受我的好意”时,他却也有些动摇,拿不准怎么对待这两个儿子。
他已经损失了一个儿子,不能再损失第二个,明明都是好孩子,怎么就是处不来呢?他烦恼着,直接找来了最信任的小舅子来探讨这个问题。
太宗去问长孙无忌自己该立谁为太子时,长孙无忌没有秉承自己一贯的原则回避太宗的家事,而是问太宗想要什么。就在太宗被他的提问弄的云里雾里时,他直接表示,若是立魏王为太子,最好就先安置好李治。
这个安置,是保护,还是杀掉?长孙无忌话里的暗示意味成功的让着太宗心里头不舒服了起来,但是小舅子跟儿子之间,他显然还是更相信儿子一些。他自己觉得自己的儿子是个小可爱,怎么会做出那种事情,所以并没有统一长孙无忌的提议。
但是当一个人说李泰会对李治不利时,他不会相信,但是等着第二个,第三个人说起这件事,他不自觉的就动摇了。
第二个人来的很快,这便是废太子李承乾。
虽然有“谋反”这件事在,但毕竟是父子,所以太宗在给李承乾定罪之后,还是召见了他。这次见面,看着儿子消瘦的样子,他的慈父心肠又发作了,父子俩抱头痛哭,下意识的回避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李承乾明白自己是不可以为自己“谋反”一事辩解的,但他不能不抱着个仇,白白的放过李泰,所以在着最后要离开时,他问了太宗一个问题:“我既然贵为太子,为何还要冒险造反?”
这个问题的确是难道了太宗,在太宗自己还没想出答案之前,李承乾措手不及的给了他一个答案,“那是因为魏王一直逼迫我,我迫于无奈为了自保才如此啊。”
说完这句话之后,李承乾没有摆出一副你要立李泰为太子我就自杀的样子,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向来吃软不吃硬,所以只是哀泣的表示,自己离开之后,请求父亲保重身体。然后暗示若是父亲不测,自己恐怕也活不了多久。
李承乾的话,开始让着李世民慎重思考起来更换太子人选的事情。为此他召来李泰询问,自己死了之后,他将如何对待兄弟们。李泰又不是粟姬那个笨蛋,怎么可能听不懂这句话的暗示,所以当下就十分欢喜的表示,如果自己当了太子,以后一定好好照顾弟弟们。他知道皇帝最牵挂的人是李治,于是甚至还表示,等着自己百年之后,将皇位杀子传弟。
李泰太想得到皇位了,于是这兄友弟恭的戏就有些做过了。他知道太宗肯买自己的帐,但是却忘记了自己的父亲并不是一个藏得住事儿的人。太宗最好与臣子辩驳,长孙无忌等人既然说李泰不适合当太子,会虐待弟弟们,如今青雀对自己做出了这种保证,看他们还有话可说。
于是他召集爱臣们来将着自己与李泰的谈话说了出去,不过这次,迎接他的是一片看白痴一样的目光。在着众人的目光中,自信满满的太宗自己也有些坐不住了。
褚遂良走直臣路线,当下直接就问太宗,天下的人都是爱自己亲生儿子的,如果连自己亲生儿子都不爱,这种人还会爱其他人吗?
褚遂良的话让太宗哑口无言,而长孙无忌说话则是直接直戳太宗心里最忌讳的点,他并没有说魏王有何不妥,只说魏王为皇位谋划已久。
“谋划已久”这四个字让太宗心里头起了疙瘩,他是很想立李泰为太子,但是他希望这个决定,是自己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来的,而不是被儿子逼着骗着做出来的。
于是太宗这一次立太子的提议就这样不了了之,等着后面,又有一件祥瑞发生,将着李治直接拱上了太子宝座。那便是山西发生地震,有一座山被崩成了两半,从中露出一面石壁,上面有“治万吉”三个字。
山西是李治的封地,治万吉三个字似乎也是上天认为李治该成为储君,以此对他祝贺。这个兆头十分好,让原本就在大臣们“晋王仁厚,能善待兄弟,是守成之君”的劝阻下已经不知不觉偏向李治的太宗下定了决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