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谋反 (1/2)
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唐时明月之大明宫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说这一场满月宴带来的风起云涌,李治与王润更是被各处的或刺探或示好的事情给拆腾得人困马乏。便是袁十娘等人也忙得脚不沾地。虽然其中也生了不少的麻烦,但是总算是顺利结束了。
这边且说太子承乾,在圣人皇后日日关怀备至的照顾下,渐渐恢复了昔日孝顺上进的好继承人模样,友爱兄妺,勤于政事,让圣人皇后欣慰万分,暗叹没有白废这段时间的功夫,终于使儿子浪子回头。
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但这对至贵夫妻和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都犯了同一个错误。
那就是但凡孩子犯错了,总会认为是别人带坏了,自己的孩子本质是好的,只要好好教导,改正了就还是好孩子,反正做错的绝不是我家的孩子。
在这样的念头下,一旦孩子们做出改正的模样,父母们便欢喜极了,以致于没有探究背后真实的情况。太子承乾如今就是这样。对长子期望过深的这一对精明的圣君贤后,竟荒唐地被儿子给瞒过了。
但对一个人了解最多的,除了亲人,那就是敌人了。更多的时候瞒过了亲人,却不能瞒过敌人。这个敌人正是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的魏王李泰。
对李承乾的重新受宠,不,应该说是更加受宠,李泰又岂会不嫉妒?
早说呢,老九家的小郎君怎么这这样受帝后宠爱,两老又不是没见过孙子。原来是还为了老大!他白费那么些工夫在老九身上了。
但初时的嫉妒过后,李泰就有了另外的发现。太子无懈可击的表现下似乎有些不对头哟!太子似乎和一些武臣交往过密哟!
有了这一发现的李泰险些兴奋地脑充血。
太子要干什么?李泰压抑着小兔乱撞般的心跳,双眼几乎红成兔子一般盯紧了李承乾。
果然,李承乾要干坏事。
他居然要造反!居然要簒夺阿父的江山皇位!
这李承乾是疯了吧
李泰的心里是又兴奋又害怕。
怎么办,怎么办?要不要去告诉阿爷?可是阿爷会信吗?会不会以为他是在说谎?
不,以阿爷对李承乾的信任,他不会信他,反会疑心自己是不是在陷害太子以夺宠。一个不好,只怕自己也会失去阿爷对自己的信任宠爱,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但是,这是一个扳倒太子多好的机会啊?竟要白白放过了吗?自己从前做了那么多,都未撼动太子的地位分毫,而眼前这事只要曝光出来,谁都保不了他!做兄弟有今生没来世,他和李承乾的恩怨却仿佛前世就结下了。
这辈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李承乾逆谋成功的可能性很小。阿爷一生戎马,旗下名将武臣不知多少,你李承乾若是承继父命登基,那些老臣还能卖你面子,但若是纂位而上,那得到的就是诸将的群起而攻之了。
李泰对于这位一母同胞的兄长的智商非常怀疑。怎么就想到了这一招?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其实就目前的情况看,以阿爷阿娘对李承乾的宠爱,自己入主东宫的机会并不大。太子只要安份些,等到了阿爷驾崩的那一天,他就能顺利登基。明堂正道地当皇帝。到时候,自己还不是要任他宰割?那到底是为了什么李承乾竟要铤而走险?难不成他是为了要给那个什么叫称心的小郎报仇不成?想到这里,李泰兴奋归兴奋,但又觉得这个可能性荒唐透了。李家竟出了个龙阳情圣不成?
但此时追究原因一点作用都没有,他要慢慢从长计议,怎么才能让自己在这件事中得到最大的利益。也许能一举等上太子之位……
一人计短,他又太亢奋,只好唤了几个心腹谋士到书房中,细细谋划起来。
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世上更没有不透风的墙。
宫里最不少的就是耳朵和嘴巴。
太子自以为做事隐蔽,但不知道他的行为已经被人看在了眼里。
魏王李泰是死对头,也就罢了。但是更糟糕的是还有一路人马——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不是个简单人。
除了小时候吃了点苦,长大后,可是顺风顺水。
将相依为命的妹妹嫁给了挚交好友,然后和妹夫一起造反打天下,智谋百出,深得信任,为李唐皇室立下了汗马功劳。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太宗皇帝临死前还惦记着他的出路(这一点让很多基友怀疑他们之间的“友谊”纯洁到了哪个地步。咳咳!)这样的人物,在李唐贞观一朝,真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在他得到消息说太子有不轨的举动后,他的愤怒可想而知。虽然他早有让晋王李治取太子而代之的意思,但心里难免还是有点心虚的。毕竟都是自己的亲外甥,尤其是李承乾,那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妹妹的嫡长子,寄托了妹妹多少的希望啊!
虽然太子不好,但是自己不帮着妹妹教导太子,反而来撬墙角,未免有点过分。
但是此时听到太子意图谋反的事情,长孙无忌出离愤怒了!
竖子不孝!乃行不轨之事!
长孙无忌联想了一下最近圣人皇后的举动,自然明白了他们的意图,虽然对妹妹、妹夫还有些抱歉,但是他不再犹豫了。太子不行,魏王也不是好的,就让他们斗去吧!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打定主意要李治做那个得利的渔翁。自己再做那个协助新帝治理朝政,开创新世,并名流千古的名臣。
他立即请来晋王李治,告诫他最近一段时间要安分些,不要出头。
李治虽然也有所察觉,但是没想到竟是真的。慌乱、惊愕、恐惧,充斥了他的心灵。随后又有些自嘲的应了,既然已经决定了,就不能再后悔了。
这种事情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事是太子自己造下的孽,他只是袖手旁观而已。皇室之内,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当晚李治回到府中时已是将近三... -->>
不说这一场满月宴带来的风起云涌,李治与王润更是被各处的或刺探或示好的事情给拆腾得人困马乏。便是袁十娘等人也忙得脚不沾地。虽然其中也生了不少的麻烦,但是总算是顺利结束了。
这边且说太子承乾,在圣人皇后日日关怀备至的照顾下,渐渐恢复了昔日孝顺上进的好继承人模样,友爱兄妺,勤于政事,让圣人皇后欣慰万分,暗叹没有白废这段时间的功夫,终于使儿子浪子回头。
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但这对至贵夫妻和所有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都犯了同一个错误。
那就是但凡孩子犯错了,总会认为是别人带坏了,自己的孩子本质是好的,只要好好教导,改正了就还是好孩子,反正做错的绝不是我家的孩子。
在这样的念头下,一旦孩子们做出改正的模样,父母们便欢喜极了,以致于没有探究背后真实的情况。太子承乾如今就是这样。对长子期望过深的这一对精明的圣君贤后,竟荒唐地被儿子给瞒过了。
但对一个人了解最多的,除了亲人,那就是敌人了。更多的时候瞒过了亲人,却不能瞒过敌人。这个敌人正是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的魏王李泰。
对李承乾的重新受宠,不,应该说是更加受宠,李泰又岂会不嫉妒?
早说呢,老九家的小郎君怎么这这样受帝后宠爱,两老又不是没见过孙子。原来是还为了老大!他白费那么些工夫在老九身上了。
但初时的嫉妒过后,李泰就有了另外的发现。太子无懈可击的表现下似乎有些不对头哟!太子似乎和一些武臣交往过密哟!
有了这一发现的李泰险些兴奋地脑充血。
太子要干什么?李泰压抑着小兔乱撞般的心跳,双眼几乎红成兔子一般盯紧了李承乾。
果然,李承乾要干坏事。
他居然要造反!居然要簒夺阿父的江山皇位!
这李承乾是疯了吧
李泰的心里是又兴奋又害怕。
怎么办,怎么办?要不要去告诉阿爷?可是阿爷会信吗?会不会以为他是在说谎?
不,以阿爷对李承乾的信任,他不会信他,反会疑心自己是不是在陷害太子以夺宠。一个不好,只怕自己也会失去阿爷对自己的信任宠爱,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但是,这是一个扳倒太子多好的机会啊?竟要白白放过了吗?自己从前做了那么多,都未撼动太子的地位分毫,而眼前这事只要曝光出来,谁都保不了他!做兄弟有今生没来世,他和李承乾的恩怨却仿佛前世就结下了。
这辈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李承乾逆谋成功的可能性很小。阿爷一生戎马,旗下名将武臣不知多少,你李承乾若是承继父命登基,那些老臣还能卖你面子,但若是纂位而上,那得到的就是诸将的群起而攻之了。
李泰对于这位一母同胞的兄长的智商非常怀疑。怎么就想到了这一招?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其实就目前的情况看,以阿爷阿娘对李承乾的宠爱,自己入主东宫的机会并不大。太子只要安份些,等到了阿爷驾崩的那一天,他就能顺利登基。明堂正道地当皇帝。到时候,自己还不是要任他宰割?那到底是为了什么李承乾竟要铤而走险?难不成他是为了要给那个什么叫称心的小郎报仇不成?想到这里,李泰兴奋归兴奋,但又觉得这个可能性荒唐透了。李家竟出了个龙阳情圣不成?
但此时追究原因一点作用都没有,他要慢慢从长计议,怎么才能让自己在这件事中得到最大的利益。也许能一举等上太子之位……
一人计短,他又太亢奋,只好唤了几个心腹谋士到书房中,细细谋划起来。
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世上更没有不透风的墙。
宫里最不少的就是耳朵和嘴巴。
太子自以为做事隐蔽,但不知道他的行为已经被人看在了眼里。
魏王李泰是死对头,也就罢了。但是更糟糕的是还有一路人马——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不是个简单人。
除了小时候吃了点苦,长大后,可是顺风顺水。
将相依为命的妹妹嫁给了挚交好友,然后和妹夫一起造反打天下,智谋百出,深得信任,为李唐皇室立下了汗马功劳。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太宗皇帝临死前还惦记着他的出路(这一点让很多基友怀疑他们之间的“友谊”纯洁到了哪个地步。咳咳!)这样的人物,在李唐贞观一朝,真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在他得到消息说太子有不轨的举动后,他的愤怒可想而知。虽然他早有让晋王李治取太子而代之的意思,但心里难免还是有点心虚的。毕竟都是自己的亲外甥,尤其是李承乾,那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妹妹的嫡长子,寄托了妹妹多少的希望啊!
虽然太子不好,但是自己不帮着妹妹教导太子,反而来撬墙角,未免有点过分。
但是此时听到太子意图谋反的事情,长孙无忌出离愤怒了!
竖子不孝!乃行不轨之事!
长孙无忌联想了一下最近圣人皇后的举动,自然明白了他们的意图,虽然对妹妹、妹夫还有些抱歉,但是他不再犹豫了。太子不行,魏王也不是好的,就让他们斗去吧!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打定主意要李治做那个得利的渔翁。自己再做那个协助新帝治理朝政,开创新世,并名流千古的名臣。
他立即请来晋王李治,告诫他最近一段时间要安分些,不要出头。
李治虽然也有所察觉,但是没想到竟是真的。慌乱、惊愕、恐惧,充斥了他的心灵。随后又有些自嘲的应了,既然已经决定了,就不能再后悔了。
这种事情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事是太子自己造下的孽,他只是袖手旁观而已。皇室之内,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当晚李治回到府中时已是将近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