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宋扬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无题!
这就是欧阳修所出的考题!
想写什么都行,范围那是相当的宽泛,只需要上交一篇文章即可。
仔细想想,好像很有道理,前来应考的子弟水平参差不齐,命题还真不好办。从什么《尚书》《国语》里随便选一段,可能很多人都没看过,全然不知来历含义,那岂非尴尬了?
倒不如不设题目,每个人可以写自己最擅长的文章,能够体现出每个人的学问水平和文才,十分直观。
大部分考生听到欧阳修这么说,顿时轻松了不少,一个个都开始低头奋笔疾书,将近期练过,或是东拼西凑的文字誊写在卷纸上。
无题,这样的考题已经足够简单,但薛纵有些不知所措,该写什么呢?
对经史子集毫无感觉,至于宋代文学……总不能填几首词上去吧?貌似这年头词还难登大雅之堂,柳永就是个例子,奉旨填词,被皇帝断了科举的希望,算是大宋读书人的前车之鉴。
青楼瓦肆里的姐儿们喜欢又如何?除了留下风花雪月,青楼薄幸之名外,有什么实质用处?想想柳永的下场便知,薛纵可不想死后由妓/女集资安葬。
且不说那么远,单说现在,欧阳修能看得上吗?
唐宋八大家之一,一代文豪,貌似发起什么古文运动,比较欣赏引经据典,论古说今的扎实文章。
别问薛纵是怎么知道,就在穿越的前两天,一张欧阳修徒弟曾巩的亲笔帖子拍出了天价。薛纵正好在网上看到,并看到些许延伸报道。
古文,秦汉之古文,而非两晋南北朝那些只求华丽,不求内涵的骈体文。
如果写一篇古体议论文,必定很对欧阳修的胃口。
可这样的文章,单凭自己肯定是写不出来的,借鉴倒是可以,只是做文抄公似乎有些不那么光彩……
罢了,人不无耻枉少年嘛,必要之事,只能厚脸皮一回了。
感谢中学语文老师,感谢超好的记忆力,薛纵还记得些诗词文章,这会正好能派上用场。
但写那一篇呢?
宋朝以前的肯定不行,以后的……八股格式太生硬,也没记住几个,若说最合适的似乎就是还未面世的宋代文章。
好比苏洵的《六国论》,这位先生如今应该正当盛年,好似还在蜀中老家,只是这篇文章到底诞生与否?“文抄公”要是变成了赤果果的剽窃就不好了。
仔细想想,貌似苏洵是两个儿子都长大后才出蜀到的东京。算算时间,苏轼、苏辙兄弟如今应该还只是孩童,那么入京少说还有十多年,所以应该是安全的。
对不住了,苏老泉!
薛纵随即提笔,写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以前的薛纵虽然识字,但估计没怎么练过书法,所以字迹难免有些丑,欧阳公你到时候将就这点看吧!
文章写完,卷子上交,静候佳音便是,对此薛纵很有信心。
回家之后,也是这般告诉老祖母的,凭一篇《六国论》考进士估计都够了,入四门馆绝对没问题。
眼看着四月里,金明池校阅水军的盛会快要临近,硝石制冰之事需当抓紧了……
……
欧阳修前去主持四门馆招考,是临时委任,因他学识出众,曾在馆阁任职。
如今他的本职事翰林学士,知制诰,所以少不得参议机要,出入宫禁以备皇帝垂询,出谋划策。
最近一段时间,朝廷最要紧,争议最多的麻烦事无疑是与西夏的和谈。
西北三战皆败,党项人自是有恃无恐,嚣张狂妄,李元昊的使者完全是狮子大张口。<... -->>
无题!
这就是欧阳修所出的考题!
想写什么都行,范围那是相当的宽泛,只需要上交一篇文章即可。
仔细想想,好像很有道理,前来应考的子弟水平参差不齐,命题还真不好办。从什么《尚书》《国语》里随便选一段,可能很多人都没看过,全然不知来历含义,那岂非尴尬了?
倒不如不设题目,每个人可以写自己最擅长的文章,能够体现出每个人的学问水平和文才,十分直观。
大部分考生听到欧阳修这么说,顿时轻松了不少,一个个都开始低头奋笔疾书,将近期练过,或是东拼西凑的文字誊写在卷纸上。
无题,这样的考题已经足够简单,但薛纵有些不知所措,该写什么呢?
对经史子集毫无感觉,至于宋代文学……总不能填几首词上去吧?貌似这年头词还难登大雅之堂,柳永就是个例子,奉旨填词,被皇帝断了科举的希望,算是大宋读书人的前车之鉴。
青楼瓦肆里的姐儿们喜欢又如何?除了留下风花雪月,青楼薄幸之名外,有什么实质用处?想想柳永的下场便知,薛纵可不想死后由妓/女集资安葬。
且不说那么远,单说现在,欧阳修能看得上吗?
唐宋八大家之一,一代文豪,貌似发起什么古文运动,比较欣赏引经据典,论古说今的扎实文章。
别问薛纵是怎么知道,就在穿越的前两天,一张欧阳修徒弟曾巩的亲笔帖子拍出了天价。薛纵正好在网上看到,并看到些许延伸报道。
古文,秦汉之古文,而非两晋南北朝那些只求华丽,不求内涵的骈体文。
如果写一篇古体议论文,必定很对欧阳修的胃口。
可这样的文章,单凭自己肯定是写不出来的,借鉴倒是可以,只是做文抄公似乎有些不那么光彩……
罢了,人不无耻枉少年嘛,必要之事,只能厚脸皮一回了。
感谢中学语文老师,感谢超好的记忆力,薛纵还记得些诗词文章,这会正好能派上用场。
但写那一篇呢?
宋朝以前的肯定不行,以后的……八股格式太生硬,也没记住几个,若说最合适的似乎就是还未面世的宋代文章。
好比苏洵的《六国论》,这位先生如今应该正当盛年,好似还在蜀中老家,只是这篇文章到底诞生与否?“文抄公”要是变成了赤果果的剽窃就不好了。
仔细想想,貌似苏洵是两个儿子都长大后才出蜀到的东京。算算时间,苏轼、苏辙兄弟如今应该还只是孩童,那么入京少说还有十多年,所以应该是安全的。
对不住了,苏老泉!
薛纵随即提笔,写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以前的薛纵虽然识字,但估计没怎么练过书法,所以字迹难免有些丑,欧阳公你到时候将就这点看吧!
文章写完,卷子上交,静候佳音便是,对此薛纵很有信心。
回家之后,也是这般告诉老祖母的,凭一篇《六国论》考进士估计都够了,入四门馆绝对没问题。
眼看着四月里,金明池校阅水军的盛会快要临近,硝石制冰之事需当抓紧了……
……
欧阳修前去主持四门馆招考,是临时委任,因他学识出众,曾在馆阁任职。
如今他的本职事翰林学士,知制诰,所以少不得参议机要,出入宫禁以备皇帝垂询,出谋划策。
最近一段时间,朝廷最要紧,争议最多的麻烦事无疑是与西夏的和谈。
西北三战皆败,党项人自是有恃无恐,嚣张狂妄,李元昊的使者完全是狮子大张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