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唐朝好地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的官员除了有职田外,原来五品以上官员还有官人永业田,而且数量还很多。但五品以下原来是没有的,可现在官差来授田,老爹这个从九品下居然也有两百亩的官人永业田。
“今年朝廷先后平定了中原和江南各地,天大的好事咧,陛下大开恩赐,下诏所有官员都授分永业田,五品以下也都有咧。”
里正笑着跟张超解释。
不过虽说如此,张超还是看到了些不寻常之处。比如说朝廷授田,从来就没有足授这一说的,所谓一丁授田百亩不过是上限。宽乡授的多些,狭乡授的少些,还得把原来自有的私田算在这田额之内。
比如老爹此前本应授一百亩地,但最终就只授了三十亩,二十亩永业田,十亩口分田。那十亩口分田,是不能买卖的,除非是要迁去那些宽乡,比如边疆荒僻之地,朝廷就许你卖口分田,又或者你穷到连埋葬父母的钱都出不起了,那也允许你卖掉一些口分田筹钱。除此情况,你敢卖口分田,那就得笞刑,甚至徒刑,去劳改。
可现在官差拿来的授田单子上却是一亩没有打折。
本来勋田和官人永业田是不叠加的,只能选最多的那个上限。老爹勋田额是六十亩,官人永业田额是二百亩,因此老爹最多只能授二百亩,而不是二百六十亩。甚至在狭乡,一半可能都授不到,或者老爹的永业田可能得分到河南或者山南去。
可现在,居然是足授,还是叠加的。
张超马上想到,估计是秦琼他们背后出了力。毕竟他们可是国公爷,开国新贵,这对他们来说只是点小问题。
六十亩勋田、二百亩官人永业田、八十亩职田,另外还给老爹补上之前不足的七十亩口分田,又有给张超的二十亩永业田和八十亩口分地。
这一次,张超父子竟然得授五百一十亩地,一点折扣没有打。
简直难以相信。
加上老爹原来分的三十亩地,张家一下子就拥有五百四十亩地了。
五百多亩啊,张家一下子就成为一个不小的地主了。
五百四十亩地,其中可以世代子孙相袭的有六十亩勋田、二百亩官人永业田,父子俩的四十亩永业田,整整三百亩。另外一百六十亩口分田,八十亩职田,这些将来是不能传袭的。
不过张超想,这张家沟有这么多地?
张家沟肯定没这么多地。
不过白鹿乡上倒是有,朝廷在白鹿乡本来就有好几个官庄,不少官田都是抄没前朝的一些田产。现在从里面划出来四百多亩,倒不算什么难事。
不过四百多亩地也没有尽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好几个庄子里。最大的一块有一百亩地,其余的都是几十亩一块,甚至好几块地都只有五亩十亩的,加起来足有十三块地。
地比较分散,不太利于集中耕种。不过这么多地张家也种不了,最终还是得分散出租给百姓佃种,倒问题不大。
好歹最小一块也有五亩,总比普通百姓几分几分的一块地要好些,最少五亩一块,那样打水井啊,修沟渠啊,都还算方便,容易集中灌溉,甚至要施肥什么的也方便的多。
官差们带着爷俩一块地一块地的去确认,到了地头,还要仔细的量过。这些地都有地界,基本上都是用石立的界碑,写明地主的名字。
量完一块地,确认亩数没错后,官差把地契交给老爹,让他签名画押。
“好了,这块地以后就是张老哥的了。”
老爹很珍重的把地契交给了张超收好,然后扛着锄头走到界碑前。
“三郎,过来一起换界碑。”
田埂上,那块界碑已经立了多年,风吹雨打都变了颜色。碑边上,也早长满了马鞭草,张超一锄锄的挖下去,深感艰难。
可老爹却挖的很高兴,一锄锄挥的很用力。
界石终于挖了出来,老爹先插了一根木桩进去。
这是暂时的新界碑,赶明儿还得请石匠来,打几块新界碑,还要在界碑上写上地主的名字,并且详细标明这块地的大小方位等等。
一块地,不止一块界碑,每个方向都有好几块。就是这几块界碑,把一块块地分隔出来,有了这界碑立在那里,就不怕相邻的田主纠纷了,有了界碑,谁也不能挖走别人一寸地。
简易的界桩立下,从此起,这块地就是张家的了。
田里此时还种着麦子,麦苗如韭菜似的一点青绿,这是冬小麦,从九月种下,要渡过一个寒冬到明年五月才收。
按惯例,这地里的最后一荐庄稼还是原田主的,得等收完这荐后,地才算... -->>
大唐的官员除了有职田外,原来五品以上官员还有官人永业田,而且数量还很多。但五品以下原来是没有的,可现在官差来授田,老爹这个从九品下居然也有两百亩的官人永业田。
“今年朝廷先后平定了中原和江南各地,天大的好事咧,陛下大开恩赐,下诏所有官员都授分永业田,五品以下也都有咧。”
里正笑着跟张超解释。
不过虽说如此,张超还是看到了些不寻常之处。比如说朝廷授田,从来就没有足授这一说的,所谓一丁授田百亩不过是上限。宽乡授的多些,狭乡授的少些,还得把原来自有的私田算在这田额之内。
比如老爹此前本应授一百亩地,但最终就只授了三十亩,二十亩永业田,十亩口分田。那十亩口分田,是不能买卖的,除非是要迁去那些宽乡,比如边疆荒僻之地,朝廷就许你卖口分田,又或者你穷到连埋葬父母的钱都出不起了,那也允许你卖掉一些口分田筹钱。除此情况,你敢卖口分田,那就得笞刑,甚至徒刑,去劳改。
可现在官差拿来的授田单子上却是一亩没有打折。
本来勋田和官人永业田是不叠加的,只能选最多的那个上限。老爹勋田额是六十亩,官人永业田额是二百亩,因此老爹最多只能授二百亩,而不是二百六十亩。甚至在狭乡,一半可能都授不到,或者老爹的永业田可能得分到河南或者山南去。
可现在,居然是足授,还是叠加的。
张超马上想到,估计是秦琼他们背后出了力。毕竟他们可是国公爷,开国新贵,这对他们来说只是点小问题。
六十亩勋田、二百亩官人永业田、八十亩职田,另外还给老爹补上之前不足的七十亩口分田,又有给张超的二十亩永业田和八十亩口分地。
这一次,张超父子竟然得授五百一十亩地,一点折扣没有打。
简直难以相信。
加上老爹原来分的三十亩地,张家一下子就拥有五百四十亩地了。
五百多亩啊,张家一下子就成为一个不小的地主了。
五百四十亩地,其中可以世代子孙相袭的有六十亩勋田、二百亩官人永业田,父子俩的四十亩永业田,整整三百亩。另外一百六十亩口分田,八十亩职田,这些将来是不能传袭的。
不过张超想,这张家沟有这么多地?
张家沟肯定没这么多地。
不过白鹿乡上倒是有,朝廷在白鹿乡本来就有好几个官庄,不少官田都是抄没前朝的一些田产。现在从里面划出来四百多亩,倒不算什么难事。
不过四百多亩地也没有尽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好几个庄子里。最大的一块有一百亩地,其余的都是几十亩一块,甚至好几块地都只有五亩十亩的,加起来足有十三块地。
地比较分散,不太利于集中耕种。不过这么多地张家也种不了,最终还是得分散出租给百姓佃种,倒问题不大。
好歹最小一块也有五亩,总比普通百姓几分几分的一块地要好些,最少五亩一块,那样打水井啊,修沟渠啊,都还算方便,容易集中灌溉,甚至要施肥什么的也方便的多。
官差们带着爷俩一块地一块地的去确认,到了地头,还要仔细的量过。这些地都有地界,基本上都是用石立的界碑,写明地主的名字。
量完一块地,确认亩数没错后,官差把地契交给老爹,让他签名画押。
“好了,这块地以后就是张老哥的了。”
老爹很珍重的把地契交给了张超收好,然后扛着锄头走到界碑前。
“三郎,过来一起换界碑。”
田埂上,那块界碑已经立了多年,风吹雨打都变了颜色。碑边上,也早长满了马鞭草,张超一锄锄的挖下去,深感艰难。
可老爹却挖的很高兴,一锄锄挥的很用力。
界石终于挖了出来,老爹先插了一根木桩进去。
这是暂时的新界碑,赶明儿还得请石匠来,打几块新界碑,还要在界碑上写上地主的名字,并且详细标明这块地的大小方位等等。
一块地,不止一块界碑,每个方向都有好几块。就是这几块界碑,把一块块地分隔出来,有了这界碑立在那里,就不怕相邻的田主纠纷了,有了界碑,谁也不能挖走别人一寸地。
简易的界桩立下,从此起,这块地就是张家的了。
田里此时还种着麦子,麦苗如韭菜似的一点青绿,这是冬小麦,从九月种下,要渡过一个寒冬到明年五月才收。
按惯例,这地里的最后一荐庄稼还是原田主的,得等收完这荐后,地才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