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活人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听说是省里的领导来了,那还不得跟听着皇帝出巡或者神仙下凡一样,全村儿的人都挤在村头准备迎大官儿来,搞不好大官儿被他们热情淳朴的民风感动,回去之后跟大领导反映反映,把大山给挖出来一条致富之路。村民们也好盼着在不久的将来过上电视里说的小康生活。
广播里特地通知了,任何人不能讲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尤其是前不久发生的鬼杀人事件,还特别强调了,如果省领导问起村头的定风桩,就说是镇邪用的。
这些不用说村民们也都懂,有一些村民还把自家没成年的孩子都拉出来,排在村子最前头,到时候请求省里的领导摸摸孩子,沾沾身上的贵气。
为了显示隆重,村民们把老太爷也请了出来,百岁高龄的老寿星,而且是个知书达理的教书先生,去迎接省领导,接见文曲星,面子里子都说得过去。
我作为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是村民口中有文化的人,自然也被叫了去。
可当那个年轻的省领导从车上下来后,原本还欢天喜地的村民们中,有一些村民的脸色就变了。
年轻一辈的人还好,四五十岁以上的人脸色都不是很好看,他们面面相觑,又不太敢表现出害怕的神情,生怕得罪了省领导。
那年轻的省领导长得方方正正,一看就是电视剧里的那种男主角,说不上高富帅,但是人长得温文尔雅,笑起来让人如沐春风,是个让人看一眼就很难忘记的书生气青年。
一些二三十岁的年轻村妇争先恐后地将怀里刚出生的孩子抱过去,希望青年能抱一下,沾沾贵人的光。
青年都微笑应付,有一个婴儿被吵闹的环境吓得哇哇大哭,可是婴儿到了他坏里立马安静下来,村民们都夸赞他是文曲星下凡,小孩感受得到。
一些三四十岁的妇女把自己孩子推到前面,希望青年能摸摸他们的头,大有醍醐灌顶或者是点化开窍的意思。
但是有那么一两个老妇人脸色尴尬地上前把孩子拉到人群后就朝家里走。
青年也不尴尬,甚至脸上露出一丝歉意,委婉地拒绝了接下来众人的要求。
村干部这才让村民们都让开,示意老太爷和我接见青年。
“领导您好,您这么个大人物能驾临咱们明月村真是咱们村儿天大的荣幸,我是明月村生产大队的队长,您叫我小刘就好,另外村长今天病了不能来接见您,特意让我代他以示歉意,领导有什么吩咐的尽管提。”
“刘队长客气了,其实我也不是什么领导,就是文化团里面的一个文员,刚上任不久,早就听闻浮屠岭山美水美,民风淳朴,正好我刚任职不久,到了省里每年一次的下乡考察,所以想来这里写写报告。”青年回道。
刘队长陪着笑,口中连夸青年谦虚、年轻有为之类的话,接着向青年介绍身后的老太爷说道:“忘了和领导您介绍了,这位是咱们村的百岁老寿星,咱们都叫他老太爷。”
老太爷伸出手握着青年的手,眼神意味不明,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青年双手捧着老太爷的手,很礼貌地说着:“客气,客气。”
刘队长接着介绍我说道:“这位是老太爷最得意的门生,也是咱们村唯一的大学生。”
我伸出手说道:“杨浩,幸会。”
青年说道:“郭怀义。”
这个叫郭怀义的青年此言一出,村里不少上了年纪的人都一片哗然,我注意到身旁的老太爷甚至是刘队长身上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们尴尬地笑着掩饰着自己的慌张。
刘队长看向老太爷像是在询问他的意思,老太爷说道:“小刘啊,咱们陪着领导到村里四处看看,不一会儿就到了午饭时间了,我家里粮仓中间藏了一瓶上好的高粱红,逢年过节都不舍得喝一口,待会去拿来和郭领导喝两盅。”
郭怀义说道:“我自小不胜酒力。”
老太爷说:“这酒不比外面的酒,市面儿上买不来,不醉人。”
郭怀义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老太爷请。”
我跟在后面一言不发,看着郭怀义炯炯有神的眼睛,再看着一些老一辈人眼露出的些许惶恐,突然对这个青年有种似曾相似的感觉,但是我可以确定自己从来都没有见过他。
中午吃饭的时候,村里的生产大队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菜,刘队和郭怀义谈笑风生,仿佛很谈得来,后来老太爷的高粱红被拎到桌上,刘队说道:“那先让老太爷陪您讲讲咱们浮屠岭的风土人情,我失陪一下。”
郭怀义温文尔雅地点头,老太爷的手悄悄搭在我的腿上给了我一个手势,示意我出去,我也向青年点头致歉,跟着刘队长出了门。
刘队长到了旁边的一间房,里面有一些音响设施,正是村生产队的广播间,他小声让我进来,然后关上门,从一名青年的手里接过一份文件。
这份文件正是郭怀义下乡考察的红头文件,上面还印着郭怀义的电子头像,文件末尾清晰地盖着省文化办的印章。
“村长是怎么说的?”刘队长问道。
青年说:“村长说是真的,已经打电话核实过了。”
“那这就怪了,怎么会有如此相像的一个人,连名字也一模一样。”刘队长说道。
“到底怎么回事啊刘叔?”我问道。
刘队长说道:“这个郭怀义跟1983年年底时咱们明月村死了的一个人长得太像了,那个人也叫郭怀义。”
“最关键的是,郭怀义是郭瞎子的儿子!”
ps:我可以提前剧透一下,周曼曼的故事并没有完。
悬疑灵异,阴谋诡计,必然难猜。
但每一段剧情都在掌握中,也基本合乎情理,故事会逐步展现出来。
挖一坑必填一坑。
新书期间每天两更,有票和钻的亲请投给本书。
听说是省里的领导来了,那还不得跟听着皇帝出巡或者神仙下凡一样,全村儿的人都挤在村头准备迎大官儿来,搞不好大官儿被他们热情淳朴的民风感动,回去之后跟大领导反映反映,把大山给挖出来一条致富之路。村民们也好盼着在不久的将来过上电视里说的小康生活。
广播里特地通知了,任何人不能讲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尤其是前不久发生的鬼杀人事件,还特别强调了,如果省领导问起村头的定风桩,就说是镇邪用的。
这些不用说村民们也都懂,有一些村民还把自家没成年的孩子都拉出来,排在村子最前头,到时候请求省里的领导摸摸孩子,沾沾身上的贵气。
为了显示隆重,村民们把老太爷也请了出来,百岁高龄的老寿星,而且是个知书达理的教书先生,去迎接省领导,接见文曲星,面子里子都说得过去。
我作为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是村民口中有文化的人,自然也被叫了去。
可当那个年轻的省领导从车上下来后,原本还欢天喜地的村民们中,有一些村民的脸色就变了。
年轻一辈的人还好,四五十岁以上的人脸色都不是很好看,他们面面相觑,又不太敢表现出害怕的神情,生怕得罪了省领导。
那年轻的省领导长得方方正正,一看就是电视剧里的那种男主角,说不上高富帅,但是人长得温文尔雅,笑起来让人如沐春风,是个让人看一眼就很难忘记的书生气青年。
一些二三十岁的年轻村妇争先恐后地将怀里刚出生的孩子抱过去,希望青年能抱一下,沾沾贵人的光。
青年都微笑应付,有一个婴儿被吵闹的环境吓得哇哇大哭,可是婴儿到了他坏里立马安静下来,村民们都夸赞他是文曲星下凡,小孩感受得到。
一些三四十岁的妇女把自己孩子推到前面,希望青年能摸摸他们的头,大有醍醐灌顶或者是点化开窍的意思。
但是有那么一两个老妇人脸色尴尬地上前把孩子拉到人群后就朝家里走。
青年也不尴尬,甚至脸上露出一丝歉意,委婉地拒绝了接下来众人的要求。
村干部这才让村民们都让开,示意老太爷和我接见青年。
“领导您好,您这么个大人物能驾临咱们明月村真是咱们村儿天大的荣幸,我是明月村生产大队的队长,您叫我小刘就好,另外村长今天病了不能来接见您,特意让我代他以示歉意,领导有什么吩咐的尽管提。”
“刘队长客气了,其实我也不是什么领导,就是文化团里面的一个文员,刚上任不久,早就听闻浮屠岭山美水美,民风淳朴,正好我刚任职不久,到了省里每年一次的下乡考察,所以想来这里写写报告。”青年回道。
刘队长陪着笑,口中连夸青年谦虚、年轻有为之类的话,接着向青年介绍身后的老太爷说道:“忘了和领导您介绍了,这位是咱们村的百岁老寿星,咱们都叫他老太爷。”
老太爷伸出手握着青年的手,眼神意味不明,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青年双手捧着老太爷的手,很礼貌地说着:“客气,客气。”
刘队长接着介绍我说道:“这位是老太爷最得意的门生,也是咱们村唯一的大学生。”
我伸出手说道:“杨浩,幸会。”
青年说道:“郭怀义。”
这个叫郭怀义的青年此言一出,村里不少上了年纪的人都一片哗然,我注意到身旁的老太爷甚至是刘队长身上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们尴尬地笑着掩饰着自己的慌张。
刘队长看向老太爷像是在询问他的意思,老太爷说道:“小刘啊,咱们陪着领导到村里四处看看,不一会儿就到了午饭时间了,我家里粮仓中间藏了一瓶上好的高粱红,逢年过节都不舍得喝一口,待会去拿来和郭领导喝两盅。”
郭怀义说道:“我自小不胜酒力。”
老太爷说:“这酒不比外面的酒,市面儿上买不来,不醉人。”
郭怀义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老太爷请。”
我跟在后面一言不发,看着郭怀义炯炯有神的眼睛,再看着一些老一辈人眼露出的些许惶恐,突然对这个青年有种似曾相似的感觉,但是我可以确定自己从来都没有见过他。
中午吃饭的时候,村里的生产大队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菜,刘队和郭怀义谈笑风生,仿佛很谈得来,后来老太爷的高粱红被拎到桌上,刘队说道:“那先让老太爷陪您讲讲咱们浮屠岭的风土人情,我失陪一下。”
郭怀义温文尔雅地点头,老太爷的手悄悄搭在我的腿上给了我一个手势,示意我出去,我也向青年点头致歉,跟着刘队长出了门。
刘队长到了旁边的一间房,里面有一些音响设施,正是村生产队的广播间,他小声让我进来,然后关上门,从一名青年的手里接过一份文件。
这份文件正是郭怀义下乡考察的红头文件,上面还印着郭怀义的电子头像,文件末尾清晰地盖着省文化办的印章。
“村长是怎么说的?”刘队长问道。
青年说:“村长说是真的,已经打电话核实过了。”
“那这就怪了,怎么会有如此相像的一个人,连名字也一模一样。”刘队长说道。
“到底怎么回事啊刘叔?”我问道。
刘队长说道:“这个郭怀义跟1983年年底时咱们明月村死了的一个人长得太像了,那个人也叫郭怀义。”
“最关键的是,郭怀义是郭瞎子的儿子!”
ps:我可以提前剧透一下,周曼曼的故事并没有完。
悬疑灵异,阴谋诡计,必然难猜。
但每一段剧情都在掌握中,也基本合乎情理,故事会逐步展现出来。
挖一坑必填一坑。
新书期间每天两更,有票和钻的亲请投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