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大国崛起1900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詹天佑点点头:“本人是烟济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本人负责建起这座铁路,也将负责经营她,至于没有管理经验的说法,我承认我们的团队此前没有独立负责过铁路运营事务。但是我想说一句,我们也没建铁路,但我们建成了,我们没有运营经验,我们也一定能够胜任管理经营工作。”
詹天佑说的挺不错,杨潮点了点头:“下一个。”
接下来一连几人都是华人记者,他们更关心的铁路修建的过程,遇到的困难等等。
华人的提问就好回答多了,詹天佑他们专业的解答,也让记者很满意。
“恭喜你们,你们创造了一个奇迹。”
又一个洋人中年记者提问,他先是很礼貌的恭喜一番,接着就提出一个专业且尖锐的问题。
“很抱歉,你们的铁路一运营,就要面对着胶济铁路的竞争,对此我本人很难乐观的看到这条铁路的前途。而且我一直认为,这条铁路本身就是多余的,山东不需要两条铁路。”
这是一个德国记着,从青岛来的,今天一早才到。
看到詹天佑有些为难,其实詹天佑自己都对这个问题没有信心,胶济铁路问题,确实是一个死结,德国人垄断了沿途矿产,几乎就垄断了大宗货物的运输。
看到詹天佑不知怎么回答,杨潮笑着接了过来:“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想德国人肯定不会这么想。山东无论人口还是土地,跟德国人也差不了多少,德国的铁路是欧洲第一,加起来超过一万公里。他们修了那么多条铁路,也不担心经营问题,而整个山东目前才只有两条铁路,我认为这位先生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我认为不但不用担心铁路经营的问题,反而要担心铁路的负载太重,我们都已经在规划复线的建设问题了。”
记者连忙快写,同时抢问了一个问题:“修建复线,这是您的认真态度吗?”
“当然!”
杨潮飞快的回答。
然后道:“下一个。”
记者提问虽然发生了一些不愉快,比如有些洋人记者不友好,很傲慢等等,但是提问结束之后办的酒会上,杨潮还是很友好的跟他们聊天,最后这些记者对杨潮的评价是,跟一般中国人不同,十分自信,且乐观。
记者会后,还有大量的华洋商上门来恭贺,送礼就送了一万多两银子。
张謇结束之后,当天傍晚就赶回去了,而杨潮却要在烟台多待一天,他要跟两个客人会面。
来自上海的大隆机器厂和发昌机器厂的东家,严裕棠和方举赞二人。
这两人都没有官方背景,是典型的民族资本家,在上海的红海中杀出来的。
严裕棠十九岁就去了上海,在洋行中做过事,后来在铁厂当跑街,去年跟人合伙开了一家机器厂,专门维修纺织机。
方举赞的资历比严裕棠老多了,1866年他就与人合伙在上海创办了发昌机器厂,起先只是打铁作坊,接一些外国人船坞的配件活,很快就开始使用机床,十年后就仿制了小火轮,并且开始仿制机床,但是这些业务都没有开拓出来,主营依然是帮洋人修理轮船。
杨潮找这两人来,是希望他们能够仿制纺织机、纺纱机等机器,表示他们仿制出多少,杨潮就要多少,张謇的纱厂需求无限,而且杨潮打算劝说张謇往上游开拓,纺纱跟织布结合起来经营。
严裕棠的机器厂虽小,但是却有修理纺织机的经验,方举赞虽然没有生产过纺织机,但是却拥有两百多个技术工人,都是能够熟练使用机床的技术工人,这是最宝贵的财富。
杨潮相信,这个时代的机器并不复杂,只要有市场,他们还是能够仿造出来的,毕竟二十多年前发昌机器厂就已经仿造过小火轮了,说明他们的技术能力是有的,只是产品质量比不过洋人而没有市场罢了。
杨潮打算给他们创在一个市场,把机器制造业培养起来,培养一大批技术工人出来。
张謇经营轻工业是很成功的,但是一直购买洋机器,这没有什么意义,在杨潮看来,轻工业最大的贡献,第一是解决就业问题,第二是积累工业化资本,第三正是给重工业提供一个市场。
所以杨潮愿意承担发昌机器厂这样的小工厂早期不够优良的产品,给他们提供一个试错的机会和成长的环境。
跟两人交谈了半天时间,两人都对杨潮的保证十分满意,立刻签订合同。
杨潮告诉他们,可以向他们提供优惠贷款,邀请他们到东营附近投建机器厂,专门制造纺织机、纺纱机,并且承诺,他们仿造出来的机器,只要不是比洋人机器差太远,就全部收购,而且是按照洋人的价格收购。
定下来这两笔生意之后,杨潮第二天才返回东营,赶在纱厂开工仪式之前赶回去了。
詹天佑点点头:“本人是烟济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本人负责建起这座铁路,也将负责经营她,至于没有管理经验的说法,我承认我们的团队此前没有独立负责过铁路运营事务。但是我想说一句,我们也没建铁路,但我们建成了,我们没有运营经验,我们也一定能够胜任管理经营工作。”
詹天佑说的挺不错,杨潮点了点头:“下一个。”
接下来一连几人都是华人记者,他们更关心的铁路修建的过程,遇到的困难等等。
华人的提问就好回答多了,詹天佑他们专业的解答,也让记者很满意。
“恭喜你们,你们创造了一个奇迹。”
又一个洋人中年记者提问,他先是很礼貌的恭喜一番,接着就提出一个专业且尖锐的问题。
“很抱歉,你们的铁路一运营,就要面对着胶济铁路的竞争,对此我本人很难乐观的看到这条铁路的前途。而且我一直认为,这条铁路本身就是多余的,山东不需要两条铁路。”
这是一个德国记着,从青岛来的,今天一早才到。
看到詹天佑有些为难,其实詹天佑自己都对这个问题没有信心,胶济铁路问题,确实是一个死结,德国人垄断了沿途矿产,几乎就垄断了大宗货物的运输。
看到詹天佑不知怎么回答,杨潮笑着接了过来:“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想德国人肯定不会这么想。山东无论人口还是土地,跟德国人也差不了多少,德国的铁路是欧洲第一,加起来超过一万公里。他们修了那么多条铁路,也不担心经营问题,而整个山东目前才只有两条铁路,我认为这位先生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我认为不但不用担心铁路经营的问题,反而要担心铁路的负载太重,我们都已经在规划复线的建设问题了。”
记者连忙快写,同时抢问了一个问题:“修建复线,这是您的认真态度吗?”
“当然!”
杨潮飞快的回答。
然后道:“下一个。”
记者提问虽然发生了一些不愉快,比如有些洋人记者不友好,很傲慢等等,但是提问结束之后办的酒会上,杨潮还是很友好的跟他们聊天,最后这些记者对杨潮的评价是,跟一般中国人不同,十分自信,且乐观。
记者会后,还有大量的华洋商上门来恭贺,送礼就送了一万多两银子。
张謇结束之后,当天傍晚就赶回去了,而杨潮却要在烟台多待一天,他要跟两个客人会面。
来自上海的大隆机器厂和发昌机器厂的东家,严裕棠和方举赞二人。
这两人都没有官方背景,是典型的民族资本家,在上海的红海中杀出来的。
严裕棠十九岁就去了上海,在洋行中做过事,后来在铁厂当跑街,去年跟人合伙开了一家机器厂,专门维修纺织机。
方举赞的资历比严裕棠老多了,1866年他就与人合伙在上海创办了发昌机器厂,起先只是打铁作坊,接一些外国人船坞的配件活,很快就开始使用机床,十年后就仿制了小火轮,并且开始仿制机床,但是这些业务都没有开拓出来,主营依然是帮洋人修理轮船。
杨潮找这两人来,是希望他们能够仿制纺织机、纺纱机等机器,表示他们仿制出多少,杨潮就要多少,张謇的纱厂需求无限,而且杨潮打算劝说张謇往上游开拓,纺纱跟织布结合起来经营。
严裕棠的机器厂虽小,但是却有修理纺织机的经验,方举赞虽然没有生产过纺织机,但是却拥有两百多个技术工人,都是能够熟练使用机床的技术工人,这是最宝贵的财富。
杨潮相信,这个时代的机器并不复杂,只要有市场,他们还是能够仿造出来的,毕竟二十多年前发昌机器厂就已经仿造过小火轮了,说明他们的技术能力是有的,只是产品质量比不过洋人而没有市场罢了。
杨潮打算给他们创在一个市场,把机器制造业培养起来,培养一大批技术工人出来。
张謇经营轻工业是很成功的,但是一直购买洋机器,这没有什么意义,在杨潮看来,轻工业最大的贡献,第一是解决就业问题,第二是积累工业化资本,第三正是给重工业提供一个市场。
所以杨潮愿意承担发昌机器厂这样的小工厂早期不够优良的产品,给他们提供一个试错的机会和成长的环境。
跟两人交谈了半天时间,两人都对杨潮的保证十分满意,立刻签订合同。
杨潮告诉他们,可以向他们提供优惠贷款,邀请他们到东营附近投建机器厂,专门制造纺织机、纺纱机,并且承诺,他们仿造出来的机器,只要不是比洋人机器差太远,就全部收购,而且是按照洋人的价格收购。
定下来这两笔生意之后,杨潮第二天才返回东营,赶在纱厂开工仪式之前赶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