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崇祯窃听系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另外一点,就是银票这东西,普通百姓是不可能有的,因为他们平时用得都是铜钱。一两银子就是一千文铜钱。就算有银子,也不会去换成银票。对他们来说,银票远不如银子来得安心。
因此,银票这个东西,都是皇亲勋贵、文官武将以及生意做得比较大的商人才有。而哪怕是这些生意做大的商人,他们的背后,也是一定有官场关系的,否则不可能做大。
不得不说,晋商做生意确实是有一套的。他们虽然不知道国家民族,却知道个人信誉,因此他们所经营的钱庄,不但规模大,所发行的银票也多,影响就大了。
之前的时候,是成国公等人谋逆一案牵扯出来,这是惊天大案。因此吓住了他们,没人敢第一时间跳出来。
如今成国公等人已经被抄家灭族一段时间,又经历了大捷等事情,这风头感觉有点过去,加上背后晋商派人来怂恿了下,顿时各种渠道,各种方式都开始爆发了。
这不,崇祯皇帝的嫂子,天启皇帝的皇后,如今的懿安皇后都派人来找崇祯皇帝,说是有事相商。
这个懿安皇后,对于崇祯皇帝登基为帝,接了朱由校的位置,是有很大的功劳的。因此,她派人过来,崇祯皇帝不管怎么样,都要过去一趟。
懿安皇后见了他,就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这些天,宫外有一些熟悉的命妇听说宫里用度紧张,担心奴家这边不够用,便送了一些银票过来,数额还不少,前前后后一共有三千两之多。奴家其实并不需要花钱。这些银票,皇上就都拿去用了吧。”
说到这里,她露出一丝微笑,没等崇祯皇帝说话,就又说道:“本来就这点钱,奴家是想着给皇后那边送去的。但他们说了下最近大明竟然打赢了建虏。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奴家听了都很是欢喜,就想着见见皇上。”
说到这里,她又是感慨道:“当年先皇一直奈何不得建虏,并被建虏坐大,一直是憾事。如今先皇有知的话,该是欣慰当初没有看错人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立刻便明白,有人七拐八拐,利用了懿安皇后,前来试探皇帝对那银票的态度了。此时的他,敢保证懿安皇后手中的那些银票,绝对都是范记钱庄,而不是其他钱庄的银票。
“皇嫂放心,大明虽是多事之秋。”崇祯皇帝恭敬地回答道,“不过朕有信心,以后只会越来越好,辽东建虏而已,不是朕说大话,朕已有安排,他日必定让皇嫂看到辽东建虏灭亡之日。”
对于懿安皇后,有原来崇祯皇帝的情感因素在内,也有他来自后世的印象,因此对她还是很尊重的。
听到这话,懿安皇后忍不住认真地看了下崇祯皇帝,心中有点闹不明白,皇上这是骄傲了呢还是真有把握?不过当她看到崇祯皇帝那自信的眼神,在自己面前又保持着谦恭时,她便选择了相信皇帝。
得到这个结论,她不由得很是欣慰,便让边上服侍的宫女把那银票呈给了皇帝。
崇祯皇帝接过来,稍微一翻,发现果然不出所料,这些银票全部都是范记钱庄的银票。
他早已打定主意,就是要利用这次的事件,把印制货币,哪怕只是货币凭证这些的权限,都要收归国有。因此,看了手头的银票之后,他便严肃地说道:“皇嫂不知,这些银票所属的钱庄,因为涉嫌勾结宫内,已经被朕抓了,钱庄被查封。这些银票,其实已经是废纸一张。”
之前那么轰动地谋逆皇子一案,就算懿安皇后再怎么不管外事,这也是听说过的。此时听到涉嫌勾结宫内,她就皱眉头了。原本的她,就对这种事情很反感。甚至可以说,她也是这种事情的受害者之一。
因此,她很快便对崇祯皇帝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皇上看着办吧,这勾结宫内,事情可大可小,皇上当以谨慎为先。”
言外之意,不外乎是往严重里估计。
崇祯皇帝点点头,闲聊几句之后,便告辞去处理政务了。他估计着,自己对这银票的态度传到宫外,肯定接下来会有下一步的反应。
他果然没有料错,就在下午时候,就接到奏章,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联名上奏,说之前范记钱庄勾结宫内一案,要求皇上下旨三法司会审,如果有谋逆之意,当从重处罚,如果只是平时生意往来,也应有个了断。
对此反应,崇祯皇帝只是冷冷一笑,就在奏章上批复,着锦衣卫审问便是。
有谋逆造反嫌疑的,一般就归锦衣卫来处理了。当然,有的时候,也会是三法司会审,厂卫旁听。
看到皇帝的回复,另外又有奏章上来了。说区区一个钱庄,要兵没兵,就只是区区一个商人,不足以行谋逆之事,要求皇帝发给三法司会审好了。
对此,崇祯皇帝又是批复,有钱就有兵,之前之谋逆一案,就是因钱财动人心而引起,何以保证商人就不会行谋逆之举?
这么一来,那些文官见皇帝咬定有谋逆之嫌疑不放,这也就是说,肯定要问罪范记钱庄,那他们争不过皇帝,就直接开门见山了。
先有皇亲勋贵出面,上书给皇帝求情,说自家难得有一点钱财,存放在范记钱庄,如今范记钱庄被封,连累他们的钱财也被封了。有银票为证,请皇帝归还他们的钱财。基本上,可以说勋贵这个团体,所有人都有份,哪怕是被禁足在自己府上的周奎,也有上书。因为确实,他手中就有范记钱庄的银票。
而后,京师各衙门,也纷纷上奏,说他们手中也有范记钱庄的银票,是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家当,朝廷俸禄又不能及时发放,要是银票再成废纸地话,他们都要喝西北风了。
这一次,就连都察院的众多御史,以清廉自居的他们,也都纷纷上奏,一边哭穷,一边拿出几百上千的银票要求兑换银子。... -->>
另外一点,就是银票这东西,普通百姓是不可能有的,因为他们平时用得都是铜钱。一两银子就是一千文铜钱。就算有银子,也不会去换成银票。对他们来说,银票远不如银子来得安心。
因此,银票这个东西,都是皇亲勋贵、文官武将以及生意做得比较大的商人才有。而哪怕是这些生意做大的商人,他们的背后,也是一定有官场关系的,否则不可能做大。
不得不说,晋商做生意确实是有一套的。他们虽然不知道国家民族,却知道个人信誉,因此他们所经营的钱庄,不但规模大,所发行的银票也多,影响就大了。
之前的时候,是成国公等人谋逆一案牵扯出来,这是惊天大案。因此吓住了他们,没人敢第一时间跳出来。
如今成国公等人已经被抄家灭族一段时间,又经历了大捷等事情,这风头感觉有点过去,加上背后晋商派人来怂恿了下,顿时各种渠道,各种方式都开始爆发了。
这不,崇祯皇帝的嫂子,天启皇帝的皇后,如今的懿安皇后都派人来找崇祯皇帝,说是有事相商。
这个懿安皇后,对于崇祯皇帝登基为帝,接了朱由校的位置,是有很大的功劳的。因此,她派人过来,崇祯皇帝不管怎么样,都要过去一趟。
懿安皇后见了他,就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这些天,宫外有一些熟悉的命妇听说宫里用度紧张,担心奴家这边不够用,便送了一些银票过来,数额还不少,前前后后一共有三千两之多。奴家其实并不需要花钱。这些银票,皇上就都拿去用了吧。”
说到这里,她露出一丝微笑,没等崇祯皇帝说话,就又说道:“本来就这点钱,奴家是想着给皇后那边送去的。但他们说了下最近大明竟然打赢了建虏。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奴家听了都很是欢喜,就想着见见皇上。”
说到这里,她又是感慨道:“当年先皇一直奈何不得建虏,并被建虏坐大,一直是憾事。如今先皇有知的话,该是欣慰当初没有看错人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立刻便明白,有人七拐八拐,利用了懿安皇后,前来试探皇帝对那银票的态度了。此时的他,敢保证懿安皇后手中的那些银票,绝对都是范记钱庄,而不是其他钱庄的银票。
“皇嫂放心,大明虽是多事之秋。”崇祯皇帝恭敬地回答道,“不过朕有信心,以后只会越来越好,辽东建虏而已,不是朕说大话,朕已有安排,他日必定让皇嫂看到辽东建虏灭亡之日。”
对于懿安皇后,有原来崇祯皇帝的情感因素在内,也有他来自后世的印象,因此对她还是很尊重的。
听到这话,懿安皇后忍不住认真地看了下崇祯皇帝,心中有点闹不明白,皇上这是骄傲了呢还是真有把握?不过当她看到崇祯皇帝那自信的眼神,在自己面前又保持着谦恭时,她便选择了相信皇帝。
得到这个结论,她不由得很是欣慰,便让边上服侍的宫女把那银票呈给了皇帝。
崇祯皇帝接过来,稍微一翻,发现果然不出所料,这些银票全部都是范记钱庄的银票。
他早已打定主意,就是要利用这次的事件,把印制货币,哪怕只是货币凭证这些的权限,都要收归国有。因此,看了手头的银票之后,他便严肃地说道:“皇嫂不知,这些银票所属的钱庄,因为涉嫌勾结宫内,已经被朕抓了,钱庄被查封。这些银票,其实已经是废纸一张。”
之前那么轰动地谋逆皇子一案,就算懿安皇后再怎么不管外事,这也是听说过的。此时听到涉嫌勾结宫内,她就皱眉头了。原本的她,就对这种事情很反感。甚至可以说,她也是这种事情的受害者之一。
因此,她很快便对崇祯皇帝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皇上看着办吧,这勾结宫内,事情可大可小,皇上当以谨慎为先。”
言外之意,不外乎是往严重里估计。
崇祯皇帝点点头,闲聊几句之后,便告辞去处理政务了。他估计着,自己对这银票的态度传到宫外,肯定接下来会有下一步的反应。
他果然没有料错,就在下午时候,就接到奏章,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联名上奏,说之前范记钱庄勾结宫内一案,要求皇上下旨三法司会审,如果有谋逆之意,当从重处罚,如果只是平时生意往来,也应有个了断。
对此反应,崇祯皇帝只是冷冷一笑,就在奏章上批复,着锦衣卫审问便是。
有谋逆造反嫌疑的,一般就归锦衣卫来处理了。当然,有的时候,也会是三法司会审,厂卫旁听。
看到皇帝的回复,另外又有奏章上来了。说区区一个钱庄,要兵没兵,就只是区区一个商人,不足以行谋逆之事,要求皇帝发给三法司会审好了。
对此,崇祯皇帝又是批复,有钱就有兵,之前之谋逆一案,就是因钱财动人心而引起,何以保证商人就不会行谋逆之举?
这么一来,那些文官见皇帝咬定有谋逆之嫌疑不放,这也就是说,肯定要问罪范记钱庄,那他们争不过皇帝,就直接开门见山了。
先有皇亲勋贵出面,上书给皇帝求情,说自家难得有一点钱财,存放在范记钱庄,如今范记钱庄被封,连累他们的钱财也被封了。有银票为证,请皇帝归还他们的钱财。基本上,可以说勋贵这个团体,所有人都有份,哪怕是被禁足在自己府上的周奎,也有上书。因为确实,他手中就有范记钱庄的银票。
而后,京师各衙门,也纷纷上奏,说他们手中也有范记钱庄的银票,是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家当,朝廷俸禄又不能及时发放,要是银票再成废纸地话,他们都要喝西北风了。
这一次,就连都察院的众多御史,以清廉自居的他们,也都纷纷上奏,一边哭穷,一边拿出几百上千的银票要求兑换银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