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珠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94章 兄妹
赵明枝在京兆府中探访几日,仍然觉很难拼凑出那裴雍面孔。
因同藩人又起纷争,此人自凤翔转去秦州,其实已经不在城中数月之久,但他的存在感依然强得令人感到害怕。
军队当中自不必说。
赵明枝本想去驻营左近酒肆当中打听一番,然则此地兵卒却是与其余州县全不相同,嘴紧得很。
她坐守数次,一无所获,向小二、店家打听,也只说几句皮毛,无非军纪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云云。
再去那酒楼坐听,或在街巷上听问,那等行商、小贩,却都十分关注那裴雍动向,全数早做好了准备,打算随其动作而动。
某一日,赵明枝甚至在听得某位老人向子侄传授心得。
“若节度发兵徐州,再携兵南下,我等便要趁时局未定,跟在他身后,先赴京城置产。”
那晚辈十分不解,一时问道:“此刻京城产业人人欲要脱手而不能,只求换那舒州、鄂州,乃至潭州、建州产业,伯父怎的这样火中取栗?”
那老人便道:“节度何时打过败仗?若是他肯发兵,徐州当能得救,京城自然解围,只要有他在后支力,那许多产业恢复原状,不过稍待时日而已,如此便宜,岂能不捡?”
“若他不救徐州,不管蔡州呢?”
“那便多半要出兵夏州了,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打兴庆府不比东进徐州,没个三年五载,难有结果,那便有长久买卖能做了,届时见机行事便是。”
“难道一定要动兵?未必不会原地不动?”
“那便只好去捡点藩地便宜货,只这一笔赚的便是牙缝钱了。”老者道,“不过你来此地多日,难道还未发现京兆府中木料、精铁价格涨得厉害,另有粮谷也小有波动么?”
“这又说明什么?”
“秦州战事早已停歇,也没怎的打藩人就借坡下驴降了,可木料价格短短两月之中翻了一倍有余,左近又未有做什么大工大程,和着精铁一看,多半是在做兵械,又有粮谷……你啊!还是要多留点心才好,不然这样眼力,将来怎的混饭吃?”
那老人言语,便是许多人心中所想。
而商人之外,各处书院,另有那州学左近茶铺里头,士子们讨论的却又是另外内容:藩地平稳之后,裴雍会在什么时候会出兵夏州。
众人似乎俱都认定,一旦兴庆府大举进攻,拿下京城,狄人便会南下攻打蔡州。
而如此行径,必定致使兴庆府后方空虚,那裴雍自将趁虚而入,借机北上,行围魏救赵之举,继而借“清君侧”之名南下蔡州,或挟天子以令诸侯,或另立天子。
每每谈及此处,士子们往往莫衷一是,要引发好大一番争论。
有人一口咬定天子自然不可能有错,哪怕大晋落到眼下形势,太上皇“功不可没”,但是既然他姓赵,又是太祖血脉,当然只能是“被奸人蒙蔽”。
裴雍作为臣下,从前虽然屡被针对,险些被没收兵权,又要拿他入京治罪,或许进去就再难出来,但也不好有半点怨愤。
他应当好生摆事实,讲道理,把自家冤枉说给天下人听。
实在不行,“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况且再一反思,为什么太上皇从前这样针对西北一脉?必然不无理由罢。
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若裴雍做得干净清楚,又怎会招惹误会?
不过眼下既然太上皇已然困于夏州,新帝又暂居蔡州,他作为臣子,便应当听从新帝号令。
朝廷喊他不要发兵,不要去蔡州,必有朝廷考量,不好违命,一旦违命,将来果真或挟天子,或自揭竿,终要上那史书上的“乱臣篇”了。
而... -->>
第94章 兄妹
赵明枝在京兆府中探访几日,仍然觉很难拼凑出那裴雍面孔。
因同藩人又起纷争,此人自凤翔转去秦州,其实已经不在城中数月之久,但他的存在感依然强得令人感到害怕。
军队当中自不必说。
赵明枝本想去驻营左近酒肆当中打听一番,然则此地兵卒却是与其余州县全不相同,嘴紧得很。
她坐守数次,一无所获,向小二、店家打听,也只说几句皮毛,无非军纪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云云。
再去那酒楼坐听,或在街巷上听问,那等行商、小贩,却都十分关注那裴雍动向,全数早做好了准备,打算随其动作而动。
某一日,赵明枝甚至在听得某位老人向子侄传授心得。
“若节度发兵徐州,再携兵南下,我等便要趁时局未定,跟在他身后,先赴京城置产。”
那晚辈十分不解,一时问道:“此刻京城产业人人欲要脱手而不能,只求换那舒州、鄂州,乃至潭州、建州产业,伯父怎的这样火中取栗?”
那老人便道:“节度何时打过败仗?若是他肯发兵,徐州当能得救,京城自然解围,只要有他在后支力,那许多产业恢复原状,不过稍待时日而已,如此便宜,岂能不捡?”
“若他不救徐州,不管蔡州呢?”
“那便多半要出兵夏州了,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打兴庆府不比东进徐州,没个三年五载,难有结果,那便有长久买卖能做了,届时见机行事便是。”
“难道一定要动兵?未必不会原地不动?”
“那便只好去捡点藩地便宜货,只这一笔赚的便是牙缝钱了。”老者道,“不过你来此地多日,难道还未发现京兆府中木料、精铁价格涨得厉害,另有粮谷也小有波动么?”
“这又说明什么?”
“秦州战事早已停歇,也没怎的打藩人就借坡下驴降了,可木料价格短短两月之中翻了一倍有余,左近又未有做什么大工大程,和着精铁一看,多半是在做兵械,又有粮谷……你啊!还是要多留点心才好,不然这样眼力,将来怎的混饭吃?”
那老人言语,便是许多人心中所想。
而商人之外,各处书院,另有那州学左近茶铺里头,士子们讨论的却又是另外内容:藩地平稳之后,裴雍会在什么时候会出兵夏州。
众人似乎俱都认定,一旦兴庆府大举进攻,拿下京城,狄人便会南下攻打蔡州。
而如此行径,必定致使兴庆府后方空虚,那裴雍自将趁虚而入,借机北上,行围魏救赵之举,继而借“清君侧”之名南下蔡州,或挟天子以令诸侯,或另立天子。
每每谈及此处,士子们往往莫衷一是,要引发好大一番争论。
有人一口咬定天子自然不可能有错,哪怕大晋落到眼下形势,太上皇“功不可没”,但是既然他姓赵,又是太祖血脉,当然只能是“被奸人蒙蔽”。
裴雍作为臣下,从前虽然屡被针对,险些被没收兵权,又要拿他入京治罪,或许进去就再难出来,但也不好有半点怨愤。
他应当好生摆事实,讲道理,把自家冤枉说给天下人听。
实在不行,“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况且再一反思,为什么太上皇从前这样针对西北一脉?必然不无理由罢。
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若裴雍做得干净清楚,又怎会招惹误会?
不过眼下既然太上皇已然困于夏州,新帝又暂居蔡州,他作为臣子,便应当听从新帝号令。
朝廷喊他不要发兵,不要去蔡州,必有朝廷考量,不好违命,一旦违命,将来果真或挟天子,或自揭竿,终要上那史书上的“乱臣篇”了。
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