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红楼]大丫鬟奋斗日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三月十八这日, 正是普天同庆。贾母治席, 要延请二府女眷;东府贾珍也来请贾赦、贾政,并贾琏、宝玉等过去看戏, 猜枚行令的作乐。
这日一早, 朱嬷嬷亲来回过贾母,要接朱绣出去舅舅家里吃节茶, 至晚间再回来。贾母痛快答应了,还赏了一件缎地绣花斗篷给朱绣。
待坐上马车从角门出去,朱嬷嬷才笑道:“你舅舅早想着接你出去散淡散淡, 偏生我才回来,又出了正月, 总没个当正的由头。这一回他听说圣上下旨,都中五日不宵禁,赶着就来跟我商量了……今日叫你舅舅带着见见热闹, 成日家憋在后宅子里怪没意思的。”
朱绣来这里六七年了, 先是为着小命忧心,后又被困在荣国府二门后头, 从没这样轻松自在的见识一番京城的热闹景象呢。当下就掀起一角车帘,贪看外面风物人情, 觉着一双眼睛都不够用的。朱嬷嬷只含笑由她。
到了鼓楼西大街, 马轿簇簇,喧闹非凡。赶车的把式伸长脖子瞭望一眼,就绕进一条小胡同里,七扭八拐的到了后街上一扇黑油大门前停下, 那把式道:“请姑奶奶、小姑奶奶下车。”
朱绣一愣,朱嬷嬷已笑道:“程六叔,你怎么也跟小辈的开起玩笑来了?”
朱绣方知这位车把式是舅舅家里的老人,不是贾家的人。赶忙把准备的赏钱袖回去,拿银豆子打发这样的老人家是见外辱没,没得坏了情分。
程舅舅见前街堵得那样,早料定老六叔得绕去后街,此时已大开了门扉,迎出来。
舅甥两个互通消息已久,这还是自那年朱嬷嬷离京后的头一次相见。比起当日朱嬷嬷才认下女儿时,两边各自都还生疏、客气,如今再见早已是亲熟的很了。
朱嬷嬷见那甥舅两个在庭院里你来我往的嘀咕些生意经,也不睬他们,兀自进去厅堂吃茶歇息。
好一会儿,两人才进来,程舅舅对朱嬷嬷笑道:“今日叫我家小姑奶奶尽兴一番才是!咱们一会先用饭,下晌午姐姐带绣儿在这西大街好好逛玩逛玩。我在正阳门大街的丰泰楼定了席面,咱们黄昏过去,在那里歇歇脚,正好彩灯舞狮、百戏杂耍都上来了,我带着你们娘儿俩好生热闹热闹。”
正阳门大街从前朝起,就是都中最热闹繁华的街市,那丰泰楼也是“八楼”之一,久负盛名,想也知道为这一出得抛费多少银钱。
朱嬷嬷看兄弟与闺女说话,话里头时不时一个小姑奶奶,也知这是兄弟喜爱外甥女的心思,便随他去张罗了。
大庆和前朝不同,大多数人家都把自家未许配人家的女儿看的十分尊贵,头生的嫡长女甚至出嫁了还能在娘家有话语权。久而久之,看重闺女的人家常称呼家里的女孩儿作“姑奶奶”。
至华灯初上的时辰,正阳大街已是红灯高悬,笙歌互起,各处搭设的彩坊上歌舞、百戏早比拼起来了。朱绣看时,多是神仙祝寿的曲目。到九层高的灯楼层层亮起,气氛烘托极致,由各坊耆老、绅宦带着,山呼万岁之声响彻云霄。
朱绣随着人潮跪了一回,真真见识了这个时代的盛世繁华之景。
街上随处可见年轻的女子,有三五一群的小家碧玉,亦有奴仆家人环绕的大家闺秀,比上元节还要热闹许多。朱嬷嬷一手紧紧攥着朱绣的手,另一只手张开半圆,免得有人冲撞到身前,程舅舅护在另一侧,尽量把这娘俩掩在身后头。
“这人忒多了,咱们找个酒楼先去避一会子,正好登高看景。”
朱嬷嬷白了兄弟一眼。程舅舅讪讪一笑,他自告奋勇要亲自护外甥女游玩,不教家下人跟着,这会子也后悔了,分明前二日晚上也没这多人呐。
朱绣一手紧与姆妈相握,一手拽着舅舅的袖角,这时候若是被挤散了,可就难聚了。正随着人流往前,忽听到后头有孩童呜咽之声,像是被人捂住了口鼻一般。
朱绣神色一凛,莫非是拐子在拐好人家的小儿女?猛地站住一回头,就见一妇人用披风裹着一个小童,那小童方才还呜咽出声,这须臾功夫就睡着了一样,被抱在怀里不动不闹。这妇人和护在她身边的男人乍看上去普通,可细看就发现这两人的眼睛滴溜溜的,四处乱撒,不像是看景的,倒像查探动静的。
那妇人见朱绣回头,看清朱绣的容貌,下死眼盯了两下,脸上的贪婪劲掩都掩不住。
她身旁男人极警惕,忙忙的催这妇人快走。这妇人低头拍了两下,似是哄孩子睡觉一般,可脚底下却跟抹油似的,转身向另一方向走的飞快。
朱绣生怕一眨眼这两人就扎进人堆里,再也找不着了,正要高声呼喝,叫周围的游人来堵住他们。
谁知当是时,一柄雁翎刀鞘“嗖”的一声擦着朱绣的头发飞出来,正砸在那男人后脖上,男人吭都没吭一声,就一头栽到地上。吓得旁边的人呼拉拉躲开一遭。
“那是拐子!别叫他跑喽!”后头三个五城兵马司的兵卒赶上来,最末一个边跑的气喘吁吁,边喊道。
一听是拐子,周围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富户仕宦,头一个反应就是看自家的儿女,个个都深恨这些闹得人家骨肉分离的恶人。那妇人想跑,早就被青壮男子给摁住了,怀里的小童也被临近的老婆婆抱进自己怀里。
为首的兵卒手里拿着一柄雪亮的雁翎刀,刀鞘就是他扔的。虽面庞看上去也不多大,可却生的比周围青壮还高些,况且都见他寒肃着脸,手上的刀刃明晃晃的怕人,谁都不敢跟他搭话。
倒是坠在后头叫喊的那人,有人乍着胆子冲他作揖:“这位官爷……”
最末那人用袖子抹了一把汗,骂道:“老圣人的万寿节你们也敢作乱,真是嫌脖子上脑袋沉了!”他又冲着人群拱了拱手,安抚道:“咱们的人都撒出去了,各坊各街都有人巡看着。这孩子一会也有大夫给看,明日张榜告示寻其家人。大家伙都不用忧心,各自乐呵着罢。”
众人都轰然叫好。
打头之人已把刀鞘拾起来,套在刀上,见一个姑娘的头上的发髻被自己扔出的刀鞘给带散了,也不做声,只朝着那头作揖示意赔礼。
程舅舅没想着那拐子就在自家身后,后怕不已,这会儿挡在前头,见那兵丁作揖,忙拱拱手。
这些兵丁煞是老练:一个上去几拳把那男人砸醒,用刀背朝着腿上狠给了几下,这才把五花大绑的男人提溜起来;那妇人没挨打,但也被绑个结实;年纪最大最不醒眼的兵丁则从临人怀里把那孩童抱起来,看他老到样子就知这位是在家里抱惯了儿孙的。人群就哄哄笑起来,赶忙给这三人让道,当头的冷面人开路,说话的那个牵着两道绳子,最后头的抱着孩子,没一刻就不见了踪迹。
&nbs... -->>
三月十八这日, 正是普天同庆。贾母治席, 要延请二府女眷;东府贾珍也来请贾赦、贾政,并贾琏、宝玉等过去看戏, 猜枚行令的作乐。
这日一早, 朱嬷嬷亲来回过贾母,要接朱绣出去舅舅家里吃节茶, 至晚间再回来。贾母痛快答应了,还赏了一件缎地绣花斗篷给朱绣。
待坐上马车从角门出去,朱嬷嬷才笑道:“你舅舅早想着接你出去散淡散淡, 偏生我才回来,又出了正月, 总没个当正的由头。这一回他听说圣上下旨,都中五日不宵禁,赶着就来跟我商量了……今日叫你舅舅带着见见热闹, 成日家憋在后宅子里怪没意思的。”
朱绣来这里六七年了, 先是为着小命忧心,后又被困在荣国府二门后头, 从没这样轻松自在的见识一番京城的热闹景象呢。当下就掀起一角车帘,贪看外面风物人情, 觉着一双眼睛都不够用的。朱嬷嬷只含笑由她。
到了鼓楼西大街, 马轿簇簇,喧闹非凡。赶车的把式伸长脖子瞭望一眼,就绕进一条小胡同里,七扭八拐的到了后街上一扇黑油大门前停下, 那把式道:“请姑奶奶、小姑奶奶下车。”
朱绣一愣,朱嬷嬷已笑道:“程六叔,你怎么也跟小辈的开起玩笑来了?”
朱绣方知这位车把式是舅舅家里的老人,不是贾家的人。赶忙把准备的赏钱袖回去,拿银豆子打发这样的老人家是见外辱没,没得坏了情分。
程舅舅见前街堵得那样,早料定老六叔得绕去后街,此时已大开了门扉,迎出来。
舅甥两个互通消息已久,这还是自那年朱嬷嬷离京后的头一次相见。比起当日朱嬷嬷才认下女儿时,两边各自都还生疏、客气,如今再见早已是亲熟的很了。
朱嬷嬷见那甥舅两个在庭院里你来我往的嘀咕些生意经,也不睬他们,兀自进去厅堂吃茶歇息。
好一会儿,两人才进来,程舅舅对朱嬷嬷笑道:“今日叫我家小姑奶奶尽兴一番才是!咱们一会先用饭,下晌午姐姐带绣儿在这西大街好好逛玩逛玩。我在正阳门大街的丰泰楼定了席面,咱们黄昏过去,在那里歇歇脚,正好彩灯舞狮、百戏杂耍都上来了,我带着你们娘儿俩好生热闹热闹。”
正阳门大街从前朝起,就是都中最热闹繁华的街市,那丰泰楼也是“八楼”之一,久负盛名,想也知道为这一出得抛费多少银钱。
朱嬷嬷看兄弟与闺女说话,话里头时不时一个小姑奶奶,也知这是兄弟喜爱外甥女的心思,便随他去张罗了。
大庆和前朝不同,大多数人家都把自家未许配人家的女儿看的十分尊贵,头生的嫡长女甚至出嫁了还能在娘家有话语权。久而久之,看重闺女的人家常称呼家里的女孩儿作“姑奶奶”。
至华灯初上的时辰,正阳大街已是红灯高悬,笙歌互起,各处搭设的彩坊上歌舞、百戏早比拼起来了。朱绣看时,多是神仙祝寿的曲目。到九层高的灯楼层层亮起,气氛烘托极致,由各坊耆老、绅宦带着,山呼万岁之声响彻云霄。
朱绣随着人潮跪了一回,真真见识了这个时代的盛世繁华之景。
街上随处可见年轻的女子,有三五一群的小家碧玉,亦有奴仆家人环绕的大家闺秀,比上元节还要热闹许多。朱嬷嬷一手紧紧攥着朱绣的手,另一只手张开半圆,免得有人冲撞到身前,程舅舅护在另一侧,尽量把这娘俩掩在身后头。
“这人忒多了,咱们找个酒楼先去避一会子,正好登高看景。”
朱嬷嬷白了兄弟一眼。程舅舅讪讪一笑,他自告奋勇要亲自护外甥女游玩,不教家下人跟着,这会子也后悔了,分明前二日晚上也没这多人呐。
朱绣一手紧与姆妈相握,一手拽着舅舅的袖角,这时候若是被挤散了,可就难聚了。正随着人流往前,忽听到后头有孩童呜咽之声,像是被人捂住了口鼻一般。
朱绣神色一凛,莫非是拐子在拐好人家的小儿女?猛地站住一回头,就见一妇人用披风裹着一个小童,那小童方才还呜咽出声,这须臾功夫就睡着了一样,被抱在怀里不动不闹。这妇人和护在她身边的男人乍看上去普通,可细看就发现这两人的眼睛滴溜溜的,四处乱撒,不像是看景的,倒像查探动静的。
那妇人见朱绣回头,看清朱绣的容貌,下死眼盯了两下,脸上的贪婪劲掩都掩不住。
她身旁男人极警惕,忙忙的催这妇人快走。这妇人低头拍了两下,似是哄孩子睡觉一般,可脚底下却跟抹油似的,转身向另一方向走的飞快。
朱绣生怕一眨眼这两人就扎进人堆里,再也找不着了,正要高声呼喝,叫周围的游人来堵住他们。
谁知当是时,一柄雁翎刀鞘“嗖”的一声擦着朱绣的头发飞出来,正砸在那男人后脖上,男人吭都没吭一声,就一头栽到地上。吓得旁边的人呼拉拉躲开一遭。
“那是拐子!别叫他跑喽!”后头三个五城兵马司的兵卒赶上来,最末一个边跑的气喘吁吁,边喊道。
一听是拐子,周围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富户仕宦,头一个反应就是看自家的儿女,个个都深恨这些闹得人家骨肉分离的恶人。那妇人想跑,早就被青壮男子给摁住了,怀里的小童也被临近的老婆婆抱进自己怀里。
为首的兵卒手里拿着一柄雪亮的雁翎刀,刀鞘就是他扔的。虽面庞看上去也不多大,可却生的比周围青壮还高些,况且都见他寒肃着脸,手上的刀刃明晃晃的怕人,谁都不敢跟他搭话。
倒是坠在后头叫喊的那人,有人乍着胆子冲他作揖:“这位官爷……”
最末那人用袖子抹了一把汗,骂道:“老圣人的万寿节你们也敢作乱,真是嫌脖子上脑袋沉了!”他又冲着人群拱了拱手,安抚道:“咱们的人都撒出去了,各坊各街都有人巡看着。这孩子一会也有大夫给看,明日张榜告示寻其家人。大家伙都不用忧心,各自乐呵着罢。”
众人都轰然叫好。
打头之人已把刀鞘拾起来,套在刀上,见一个姑娘的头上的发髻被自己扔出的刀鞘给带散了,也不做声,只朝着那头作揖示意赔礼。
程舅舅没想着那拐子就在自家身后,后怕不已,这会儿挡在前头,见那兵丁作揖,忙拱拱手。
这些兵丁煞是老练:一个上去几拳把那男人砸醒,用刀背朝着腿上狠给了几下,这才把五花大绑的男人提溜起来;那妇人没挨打,但也被绑个结实;年纪最大最不醒眼的兵丁则从临人怀里把那孩童抱起来,看他老到样子就知这位是在家里抱惯了儿孙的。人群就哄哄笑起来,赶忙给这三人让道,当头的冷面人开路,说话的那个牵着两道绳子,最后头的抱着孩子,没一刻就不见了踪迹。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