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宋朝的哈佛大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王木木看着小智贤发来的一章一章又一章的叶老爷丛林遇险的连续的纪实报导,感概万分。看样子,今后,自已要指挥一个超级混搭型的超扩编的巨型交响乐队了。那个,南腔北调,东邪西毒,根本不是一个调。主四六和弦?降六级和弦?减小七和弦?难着呐!国际级难题啊!
现在,王木木直面眼下,11世纪的亚洲大陆,科技经济和文化生活领头的大宋远领先于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宋,它的GDP,已是全世界GOP的一半。在宋,即使撇去自已现在这个因素,铁器应用也已很普遍,且已进入了熟铁和中低碳钢的范畴。而在欧洲,11世纪的西方,铁器不普及,有,也是生铁形态。扈东向小领主要的铁锭就是生铁块。在北欧等地,还是纯青铜器时代,落后着呐。相反,现在小海伦呆的交趾和占婆,由于跟大宋靠得近,又经常打打和和的,所以,交往甚多,科技经济文化方面,都也早已搭了顺风车,进入了铁器时代。其它的大辽、西夏、吐蕃、大理等,也基本如此。
王木木在梳理思绪,现在的亚洲的铁器时代和现在的欧洲的青铜器时代的差别,是整整一个时代的差别。人类文明史有5000多年,但是人类历史要上朔到200万年以上。中国历史从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开始。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宋代的人类已经经历了:旧石器、新石器、青铜器、铁器时代。
而自已这个外加还已经经历过蒸汽机时代、电力时代和信息时代的王木木正在努力地让自已的辖下率先进入蒸汽机时代和电力时代,并已开始触摸信息时代。王木木还在想,信息时代之后是什么呢?嘿嘿,这个,连来自21世纪的我也不知道。不过,也许,11世纪的我有可能会比21世纪的我更厉害。因为我已经从卡巴斯基披露的一些史前文明的记载中,看见了至少在21世纪的中等专业学校的图书馆中还没有的东西。我现在已经参与了历史,但我还想谱写未来、重塑明天。当然,“心想”和“事成”是两回事,我也不知道自已能不能成功,但我欢喜努力,我欢喜奋斗,相信我的人,一起去实践吧;笑话我的人,且当是看科幻小说吧。
言归正传,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合在一起被称石器时代。在中国,商朝以前,都是石器时代。那时候的人,活着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斗、与别族的人斗,能吃上东西,别被饿死了,就是一个壮举。
那个时代,连肚子都填不饱,其余的,像理想了、仕途了、娱乐了、娶个媳妇了等等,都是浮云。饱暖了才会思**,人类有了经济基础了,才会有阶级、法律、国家、军队、明星、领导、妓**女、教授、专家,等等;继而,才会有战争、起义、冲突、剥削、压迫、忽悠、欺诈。
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在石器时代罕见,至少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是没有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个石器!
旧石器时代的人怎么制造工具呢?应该是几个聪明人,抬起一块大石头,喊着号子,朝山坡下的另一大石头砸过去。“嘭!”的一声,两块石头都碎了。
打扫战场:长的尖的是极品,成了最佳的工具;小的锋利的也不错,当飞镖;至于那些圆石头蛋就基本没用了。
有了这些石头之后,就去琢磨大树。先用锋利的石头尖割破树皮,然后折断,去掉枝叶,一根趁手的大木棒就制成了。
不要小看了这根大木棒,可是国宝级的东西。要是有个人拿着这根木棒去打猎,晚上回家说,差点被野兽给吃了,扔了木棒就拼命逃回家,这才保住小命。绝对会被鄙视死!你的小命才值多少钱呀,你被吃了还少个人争饭吃;可是那个木棒的价值可要比你的小命值钱一万倍!这就是旧石器时代!
后来这些人开始琢磨了,石头很硬,但是不好带;木棒好扛,但是不够硬。要是能把石头绑在木棒上,那就棒多了。就这个现在看起来很弱智的问题,困扰了人类上百万年。当把石头绑在木棒上的那一刻起,人类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在历史课本上的那个“耒耜”,就是很标准的新石器。
无论是旧石器时代还是新石器时代,都是一个结果:石器不好用!这石器一是易碎,二是不好加工;而木棒又容易腐朽。基本上该归属于一次性的工具。
到了商周时期,灿烂的青铜器文化就率先从中华大地遍地开花。并且中国历史的青铜器历史也只是商周。
青铜是什么?就是提炼的非常粗糙的铜。纯铜的颜色是红黄的,要是里面的杂质太多,就变成青的了。
幸亏提炼的技术不高,才使得青铜器能成为工具,加速了人类的发展。因为纯铜的延展性虽然很高,但是不够硬。
青铜器是怎么来的?青铜器可不是摔出来的!这个摔只适用于石器。青铜器是提炼和铸造出来的。
把铜矿石收集在一起,放在一个耐热的容器里面,一般是很厚很耐热的陶器。点火加热。很神奇的,温度到了足够高的时候,这些石头会变成液体!流出来的液体,灌进不同的模型中,冷却之后,就铸造出来各种各样的青铜器。
青铜器比石器好的不是一个档次。可以随心所欲的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工具。即坚硬又耐磨。用青铜器来进行生产和生存,让人类历史开始加速了。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繁多,规模巨大,而且还是技艺高超!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这可是比大熊猫还要高上许多的国宝级文物。
四川成都平原出土的三星堆的青铜器,说明了在商周时期青铜器已经在我们中国各地都很普遍了!
当时的青铜器的制品主要是用来祭祀或者显摆的。因为在当时人们知道这个青铜器的价值,于是就用了这最好的东西,加工成礼品,送给祖先,送给达官贵人。好的东西需要好好保管,所以后世发现的更多一些。
而那些当做工具的青铜器,开始是个宝,过了1000多年之后,发现原来是个垃圾。
为什么?因为这个青铜器要和石头比,算是美轮美奂;可是它遇上了新的对手-——铁器!铁器和青铜器相比,又是一个天一个地。铁器更锋利,更坚硬!
周朝分为西周东周,西周是原汁原味的奴隶社会;东周可是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变革期。这个变革的根源,是因为出现了现在看起来一点也不起眼的铁器。
随着铁器的被发现,被广泛利用,中国社会也就从奴隶社会变成了封建社会。一个社会的变革不是吃吃饭喝喝酒就能办到的,需要阵痛!需要流血死人,需要战争。在这个战争中,铁器打败了青铜器,从春秋到战国,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打了500多年!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材料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人类历史上,青铜器时代先于铁器时代出现,这可以用化学原理解释。在金属活泼性顺序表中,铝及铝以前的金属太活泼,只能用电解法来制取;锌至铜之间的金属可以用还原法冶炼,如铁用一氧化碳还原,铜可用一氧化碳或铁还原;银以后的金属,用加热分解法冶炼;金在自然界中基本上是以单质的形态存在,沙里淘金,用物理方法就能提取。
另外,跟人类的冶炼水平也有关。青铜熔点低,成型好,有游离态,冶铜技术更好掌握,所以先用;然后是铁器,因为铁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存在,炼铁的技术要求比较高;电解铝发现之前,铝的冶炼非常耗能,这也是为什么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奖杯是铝的,因为那个时候铝的价格比金还贵。
在欧洲,虽然在公元前的几个世纪的哈尔施塔特文化中、**文化中、斯基泰文化中、微兰诺微文化中、伊特鲁里亚文化中都已有铁器出现,但均不上档次,也没规模。要不然也不会在国之大器的战舰的舰首冲撞头上只使用质地较软的青铜器,而不使用坚硬锋利的铁器了。
所以,看现在的欧洲的铁器的不普及,可想而知,其冶炼水平的低下、其材料科学的落后、其生产力的不发达。亚洲人啊,几百年后,你咋就落后了呐?
至于小智贤说的小黑矮人们,他们还滞留在新石器时代呐。如果善良,肯接受改造,就让他们搭搭时代高铁吧。
唉,你们说,我老王辛苦不?一个下岗工人,要从石器时代管到青铜器时代、管到铁器时代、管到蒸汽机时代、管到电力时代和管到信息时代。贱得很,竟还不辞辛劳,无怨无悔的还想去管到史前文明去。活着就折腾,死也不悔改,是亮剑,还是两贱,千秋功罪,谁与评说?
好,衣食住行,现在来横向的比较比较四大需求中排名第一的“衣”吧。
在中国,夏、商、周三代以来,中国古人的衣料,以丝、麻为主,在宋代之后,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历史上要在南宋之后才出现棉花、棉布,自已的穿越让这个福利提前了一二百年。
当然,在古代,富人还可以穿皮草。一般,王室贵族穿服羔羊皮、狐白裘等高档动物毛皮;而庶人等则可以穿服劣质的羊皮或者狗皮。当然,古代对着装很讲究:裘属于亵**衣,穿法为:内~~衣——裘——裼——袭。外面一定要罩上衣服。外面的裼衣、袭衣的材质,也随地位财富的高低多少,而有优劣之分。
中国自夏商周至唐宋的三千三百年间,中原大地除了栽种粟、麦、稻等粮食作物外,主要栽种桑、柘、**、苎麻等。白居易在《秦中吟·重赋》诗里说:“厚地植桑麻,所用济生民。”随着人口的繁衍和土地的垦殖,处处有绿荫蔽野的桑树和柘树,此种景象,后世之那里已不易设想,更无以复原。
丝麻,不仅作为纺织品的原料,麻更是可以制作成麻绳之类;而丝絮,则是制作被褥、冬服等的原料。《重赋》诗描写“官库”内“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官府向民间徵收大量丝绵,即是供官员、军人作冬服之用。
李白在《子夜吴歌》里说:“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就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女子为征夫赶制冬袍之情景。千万要知道,中国古时所谓的布,指的是麻布,人们用“布衣”一词形容平民百姓,是因为穷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以麻布蔽体。
丝与麻,视觉差别极大;所以,穿丝的人与穿麻的人地位差别也极大。就如先前的白大老板、叶孤城,富而不贵,商人,贱民耳。故尽管内~~衣穿的是舒适的丝绸制品,可出门到外,还必须罩上麻衣,否则的话,你等着吃官司吧。
杜甫在《北征》诗里说:“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拆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反映了安史之乱时,其家生计艰窘,不得不将旧剩的高贵刺绣丝织物,补衲麻织短褐,因为穷了,穷得连买麻线的钱也没有了,而当时棉纱还没出现。
陆游在《霜风》诗里说:“十月霜风吼屋边,布裘未办一铢绵。”在另一《泛舟过金家埂赠卖薪王翁》诗里说:“软炊豆饭可支日,厚絮布襦聊过冬。”都反映了当时尚可饱暖的生活水平,即小康之家,也是穿服以麻布作面料的丝绵冬服。这里,同样要知道,这里的“绵”,富家用的是丝绵;穷家用的是木棉;而绝不是棉花。棉花是植物,所以棉花的“棉”是木字傍;而丝绵的绵则是绞丝傍。“棉”字在南宋后才出现,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这是指丝绵为絮的麻布被,因使用多年,“骄儿恶卧”,已丧失保暖作用。
... -->>
王木木看着小智贤发来的一章一章又一章的叶老爷丛林遇险的连续的纪实报导,感概万分。看样子,今后,自已要指挥一个超级混搭型的超扩编的巨型交响乐队了。那个,南腔北调,东邪西毒,根本不是一个调。主四六和弦?降六级和弦?减小七和弦?难着呐!国际级难题啊!
现在,王木木直面眼下,11世纪的亚洲大陆,科技经济和文化生活领头的大宋远领先于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宋,它的GDP,已是全世界GOP的一半。在宋,即使撇去自已现在这个因素,铁器应用也已很普遍,且已进入了熟铁和中低碳钢的范畴。而在欧洲,11世纪的西方,铁器不普及,有,也是生铁形态。扈东向小领主要的铁锭就是生铁块。在北欧等地,还是纯青铜器时代,落后着呐。相反,现在小海伦呆的交趾和占婆,由于跟大宋靠得近,又经常打打和和的,所以,交往甚多,科技经济文化方面,都也早已搭了顺风车,进入了铁器时代。其它的大辽、西夏、吐蕃、大理等,也基本如此。
王木木在梳理思绪,现在的亚洲的铁器时代和现在的欧洲的青铜器时代的差别,是整整一个时代的差别。人类文明史有5000多年,但是人类历史要上朔到200万年以上。中国历史从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开始。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宋代的人类已经经历了:旧石器、新石器、青铜器、铁器时代。
而自已这个外加还已经经历过蒸汽机时代、电力时代和信息时代的王木木正在努力地让自已的辖下率先进入蒸汽机时代和电力时代,并已开始触摸信息时代。王木木还在想,信息时代之后是什么呢?嘿嘿,这个,连来自21世纪的我也不知道。不过,也许,11世纪的我有可能会比21世纪的我更厉害。因为我已经从卡巴斯基披露的一些史前文明的记载中,看见了至少在21世纪的中等专业学校的图书馆中还没有的东西。我现在已经参与了历史,但我还想谱写未来、重塑明天。当然,“心想”和“事成”是两回事,我也不知道自已能不能成功,但我欢喜努力,我欢喜奋斗,相信我的人,一起去实践吧;笑话我的人,且当是看科幻小说吧。
言归正传,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合在一起被称石器时代。在中国,商朝以前,都是石器时代。那时候的人,活着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斗、与别族的人斗,能吃上东西,别被饿死了,就是一个壮举。
那个时代,连肚子都填不饱,其余的,像理想了、仕途了、娱乐了、娶个媳妇了等等,都是浮云。饱暖了才会思**,人类有了经济基础了,才会有阶级、法律、国家、军队、明星、领导、妓**女、教授、专家,等等;继而,才会有战争、起义、冲突、剥削、压迫、忽悠、欺诈。
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在石器时代罕见,至少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是没有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个石器!
旧石器时代的人怎么制造工具呢?应该是几个聪明人,抬起一块大石头,喊着号子,朝山坡下的另一大石头砸过去。“嘭!”的一声,两块石头都碎了。
打扫战场:长的尖的是极品,成了最佳的工具;小的锋利的也不错,当飞镖;至于那些圆石头蛋就基本没用了。
有了这些石头之后,就去琢磨大树。先用锋利的石头尖割破树皮,然后折断,去掉枝叶,一根趁手的大木棒就制成了。
不要小看了这根大木棒,可是国宝级的东西。要是有个人拿着这根木棒去打猎,晚上回家说,差点被野兽给吃了,扔了木棒就拼命逃回家,这才保住小命。绝对会被鄙视死!你的小命才值多少钱呀,你被吃了还少个人争饭吃;可是那个木棒的价值可要比你的小命值钱一万倍!这就是旧石器时代!
后来这些人开始琢磨了,石头很硬,但是不好带;木棒好扛,但是不够硬。要是能把石头绑在木棒上,那就棒多了。就这个现在看起来很弱智的问题,困扰了人类上百万年。当把石头绑在木棒上的那一刻起,人类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在历史课本上的那个“耒耜”,就是很标准的新石器。
无论是旧石器时代还是新石器时代,都是一个结果:石器不好用!这石器一是易碎,二是不好加工;而木棒又容易腐朽。基本上该归属于一次性的工具。
到了商周时期,灿烂的青铜器文化就率先从中华大地遍地开花。并且中国历史的青铜器历史也只是商周。
青铜是什么?就是提炼的非常粗糙的铜。纯铜的颜色是红黄的,要是里面的杂质太多,就变成青的了。
幸亏提炼的技术不高,才使得青铜器能成为工具,加速了人类的发展。因为纯铜的延展性虽然很高,但是不够硬。
青铜器是怎么来的?青铜器可不是摔出来的!这个摔只适用于石器。青铜器是提炼和铸造出来的。
把铜矿石收集在一起,放在一个耐热的容器里面,一般是很厚很耐热的陶器。点火加热。很神奇的,温度到了足够高的时候,这些石头会变成液体!流出来的液体,灌进不同的模型中,冷却之后,就铸造出来各种各样的青铜器。
青铜器比石器好的不是一个档次。可以随心所欲的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工具。即坚硬又耐磨。用青铜器来进行生产和生存,让人类历史开始加速了。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繁多,规模巨大,而且还是技艺高超!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这可是比大熊猫还要高上许多的国宝级文物。
四川成都平原出土的三星堆的青铜器,说明了在商周时期青铜器已经在我们中国各地都很普遍了!
当时的青铜器的制品主要是用来祭祀或者显摆的。因为在当时人们知道这个青铜器的价值,于是就用了这最好的东西,加工成礼品,送给祖先,送给达官贵人。好的东西需要好好保管,所以后世发现的更多一些。
而那些当做工具的青铜器,开始是个宝,过了1000多年之后,发现原来是个垃圾。
为什么?因为这个青铜器要和石头比,算是美轮美奂;可是它遇上了新的对手-——铁器!铁器和青铜器相比,又是一个天一个地。铁器更锋利,更坚硬!
周朝分为西周东周,西周是原汁原味的奴隶社会;东周可是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变革期。这个变革的根源,是因为出现了现在看起来一点也不起眼的铁器。
随着铁器的被发现,被广泛利用,中国社会也就从奴隶社会变成了封建社会。一个社会的变革不是吃吃饭喝喝酒就能办到的,需要阵痛!需要流血死人,需要战争。在这个战争中,铁器打败了青铜器,从春秋到战国,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打了500多年!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材料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人类历史上,青铜器时代先于铁器时代出现,这可以用化学原理解释。在金属活泼性顺序表中,铝及铝以前的金属太活泼,只能用电解法来制取;锌至铜之间的金属可以用还原法冶炼,如铁用一氧化碳还原,铜可用一氧化碳或铁还原;银以后的金属,用加热分解法冶炼;金在自然界中基本上是以单质的形态存在,沙里淘金,用物理方法就能提取。
另外,跟人类的冶炼水平也有关。青铜熔点低,成型好,有游离态,冶铜技术更好掌握,所以先用;然后是铁器,因为铁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存在,炼铁的技术要求比较高;电解铝发现之前,铝的冶炼非常耗能,这也是为什么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奖杯是铝的,因为那个时候铝的价格比金还贵。
在欧洲,虽然在公元前的几个世纪的哈尔施塔特文化中、**文化中、斯基泰文化中、微兰诺微文化中、伊特鲁里亚文化中都已有铁器出现,但均不上档次,也没规模。要不然也不会在国之大器的战舰的舰首冲撞头上只使用质地较软的青铜器,而不使用坚硬锋利的铁器了。
所以,看现在的欧洲的铁器的不普及,可想而知,其冶炼水平的低下、其材料科学的落后、其生产力的不发达。亚洲人啊,几百年后,你咋就落后了呐?
至于小智贤说的小黑矮人们,他们还滞留在新石器时代呐。如果善良,肯接受改造,就让他们搭搭时代高铁吧。
唉,你们说,我老王辛苦不?一个下岗工人,要从石器时代管到青铜器时代、管到铁器时代、管到蒸汽机时代、管到电力时代和管到信息时代。贱得很,竟还不辞辛劳,无怨无悔的还想去管到史前文明去。活着就折腾,死也不悔改,是亮剑,还是两贱,千秋功罪,谁与评说?
好,衣食住行,现在来横向的比较比较四大需求中排名第一的“衣”吧。
在中国,夏、商、周三代以来,中国古人的衣料,以丝、麻为主,在宋代之后,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历史上要在南宋之后才出现棉花、棉布,自已的穿越让这个福利提前了一二百年。
当然,在古代,富人还可以穿皮草。一般,王室贵族穿服羔羊皮、狐白裘等高档动物毛皮;而庶人等则可以穿服劣质的羊皮或者狗皮。当然,古代对着装很讲究:裘属于亵**衣,穿法为:内~~衣——裘——裼——袭。外面一定要罩上衣服。外面的裼衣、袭衣的材质,也随地位财富的高低多少,而有优劣之分。
中国自夏商周至唐宋的三千三百年间,中原大地除了栽种粟、麦、稻等粮食作物外,主要栽种桑、柘、**、苎麻等。白居易在《秦中吟·重赋》诗里说:“厚地植桑麻,所用济生民。”随着人口的繁衍和土地的垦殖,处处有绿荫蔽野的桑树和柘树,此种景象,后世之那里已不易设想,更无以复原。
丝麻,不仅作为纺织品的原料,麻更是可以制作成麻绳之类;而丝絮,则是制作被褥、冬服等的原料。《重赋》诗描写“官库”内“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官府向民间徵收大量丝绵,即是供官员、军人作冬服之用。
李白在《子夜吴歌》里说:“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就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女子为征夫赶制冬袍之情景。千万要知道,中国古时所谓的布,指的是麻布,人们用“布衣”一词形容平民百姓,是因为穷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以麻布蔽体。
丝与麻,视觉差别极大;所以,穿丝的人与穿麻的人地位差别也极大。就如先前的白大老板、叶孤城,富而不贵,商人,贱民耳。故尽管内~~衣穿的是舒适的丝绸制品,可出门到外,还必须罩上麻衣,否则的话,你等着吃官司吧。
杜甫在《北征》诗里说:“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拆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反映了安史之乱时,其家生计艰窘,不得不将旧剩的高贵刺绣丝织物,补衲麻织短褐,因为穷了,穷得连买麻线的钱也没有了,而当时棉纱还没出现。
陆游在《霜风》诗里说:“十月霜风吼屋边,布裘未办一铢绵。”在另一《泛舟过金家埂赠卖薪王翁》诗里说:“软炊豆饭可支日,厚絮布襦聊过冬。”都反映了当时尚可饱暖的生活水平,即小康之家,也是穿服以麻布作面料的丝绵冬服。这里,同样要知道,这里的“绵”,富家用的是丝绵;穷家用的是木棉;而绝不是棉花。棉花是植物,所以棉花的“棉”是木字傍;而丝绵的绵则是绞丝傍。“棉”字在南宋后才出现,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这是指丝绵为絮的麻布被,因使用多年,“骄儿恶卧”,已丧失保暖作用。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