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41章 ,穿越者的野望和民为法统
其实比起什么登基为王的事情,徐凡觉得现在义军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了,完成新占据四郡均田制度,完善四郡基础的掌控,对四郡军事动员制度的建设,建立新的手工业区,为即将扩编的30万大军准备充足的武器装备和器械等,甚至想办法多招募人才,充实占据义军的政体当中。
这每一件事情都极其重要,关乎义军的发展,每件也是极其繁琐花精力,这么多重要的事情不做,为一个称王浪费太多精力不值得。
英布这批武将走之后,徐凡留下周章,陈岗,张良,叶腾等人继续商议后续均田事情。
但周章面色凝重道:“将军秋收还好办,但均田却很难在一时半会儿完成,现在我军夺了四郡之地,缺乏大量的官吏,本就勉强维持了,均田事情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这需要有大量的人手,而偏偏我们人手不足。”
本来只勉强维持两个郡的人才,现在忽然面对6个郡,多了两倍的工作量人手不足是必然的事情了,而均田又是一种极其繁杂的政务,这就导致义军需要更多的人手来完成。
徐凡他们虽然杀秦吏,但不可能真把秦吏全部杀光,只是杀了一些民愤极大领头酷吏,大部分本土的秦吏还是保留职务了,只是均田这么大的任务,没有充足人手很难在短时间完成。
徐凡想了想道:“我们举行科举,不管什么人,只要能读会写,还懂得计算田地的面积,我们就招募他们为田吏,暂时定下每郡招募200名这样的小吏,这些田吏当中均田做的好的,有功劳的就予以提拔。
同时我们在颍川郡,陈郡调拨一些有经验的亭长来这四郡做乡长,县郡曹吏,他们虽然文化差一点,但他们深入乡村,更加了解郡县的情况,不容易被蒙骗,让他们充实到郡县府衙当中。
这样也可以减低一些人才的缺口,同时也算是培养了属于我们义军的人才,能做亭长就能做乡长,能做乡长,再培养一下就可以做县令,这些人都是我们自己人比外来招募的人才更可信,有这些自己人在,我们才可以掌控住地方基层。”
“科举?”这个时代还是第一次出现,不过徐凡说完他们就懂了,这就是招贤令的变种,而且比起朝鲜科举的难度直线下降,一次招募的人才数量成倍提升,能读会写就算是人才,这也算是徐凡重新定义了士了。
周章迟疑道:“只是读书认字会计算面积就招募,这不会让其他人认为我义军无能,即便是招募门客也没有这么低的门槛。”
连诗书都不说了,周章真担心一些刚启蒙的小孩都来考试,要真被考上了,让小孩子当曹吏,这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叶腾倒是眼前一亮,义军如此缺乏人才,对他们来说是好事情,按照这标准,他家族连刚完成启蒙的孺子都能算人才,满足徐凡标准的,他们家能找出上百人。
但想到只是做田吏叶腾眉头紧皱,这这个时代这种小吏被称之为斗吏,他家族的子弟只怕看不上这些位置。
自己家族的子弟,叶腾深有了解,想做大事却又没有才干,又没有义军将领这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决心,琐碎小事他们又不屑于去做,志大才疏说的就是他们。
但义军却在高速发展当中,今天的田吏明天未必不能成为县令,郡守,想到这里叶腾决定,即便是打断藤条也要让所有的家族子弟去考科举。
以他们的学问考上不难,上百斗吏能历练出十个人当县令,那么叶家就算是赚了,要是能出一二郡守,他叶家也就算是全面复兴了。
对于家族子弟成才叶腾很有把握,义军没有秦国那样的天花板,本身的理政人才又不足,在进步空间如此大的官场都闯不出来,那只能说明他们是废物。
张良劝说道:“将军把标准订的如此低,只怕到时候我义军容纳不了这么多士人,招贤而不用,到时候引起士人的不满,对我义军的大业不利埃”
战国四大公子喜欢养士闻名天下,但他们定门客的标准也没有这么低的。他张家以前也招过门客,要真按这标准来,他张家要养上万门客,即便他当家是韩国的丞相,也要被这些世人吃的破家。
这个时代读书人说多真不多,识字率连百分之五都超不过,但说少又真不少,战国末期为什么会出现天下闻名的四大公子,就是因为当时的士人已经非常多,多到战国所有的国家都吸纳不了的程度了。
当时的百姓花了大价钱和资源,供养自己的后代读书,但读了书,识了字,成为了士人却没有官当,再想要种田却吃不了这个辛苦,想要经商操持贱业,却听不得街坊的冷言冷语,高不成低不就受人嘲讽。
这点和后世一样,花了几十万读书,最后却要大家赚3000一个月,这谁能忍,所以当时苏秦张仪之辈频频出现,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挑起一场场诸国大战,那段时间居然是战国时期,战争最频繁的时期,频繁的战争让齐国这样的霸主国家一朝不慎陷入了衰落。
而后战国七雄想找解决这些士人就业的方法,不安抚士人天下稳定不下来。
于是各国和后世一样,不,应该是后世也借鉴了,那就是让官员贵族大量的养门客,给点钱养着他们,不让他们弄出大量的动乱。
所以那个时代战国四大公子动不动就可以养三千门客,这既是因为贵族养门客多威风,也是不养着他们国家都会出现大的动乱。
徐凡却摇头道:“门槛定那么高做什么,你要人家做计吏去丈量土地,难道还想要弄到一些精通诸子百家的人才。即便是有这样的人才,他也不可能去做计吏亭长这样的小官。
科举的时候说清楚,我们义军就是需要一些丈量土地的田吏,谁要是认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干不了这些小事情就不要了,来了,就跟我去丈量土地均田,做的好,我就赏赐你让你升官,做不好我就罢免伱,要是有中饱私囊,我还要砍了你,只要把所有的奖惩设施都说清楚,摆在明面上谁又能说什么。”
徐凡记得看过一个叫马督工的博主,说过科举制度,历代帝王本是想要招募一些能做事情的事务官,结果后世官员扭曲下,成了贵族制度的一种变种。
考上了就成为官老爷,最低也能成为百里侯,举人就相当于西方的骑士勋爵,还没有退出机制,变成了一种没有世袭的贵族制度,官僚甚至还想办法把科举变成隐形世袭的制度,像宋代之后就有大量的科举家族,只要有一人中举,他们就有办法让他们的后代一直中举下去,垄断官位,侵占国家的利益。
而现在徐凡干脆一步到位,我考的就是小吏,你也不要去想什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的好事情,想要当官你就一步步升上去,想要吟诗作对风花雪月,就不要去想当官。
即便后面徐凡真弄出完善科举制度了,但也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只录取两三百人,而是一场录取上千人乃至更多,考上了就当县令,想都不要想,全给我到基层去当亭长,蔷夫,曹吏,官员多了也不怕,末位淘汰,定向反腐,只有你敢做,后世有的是方法和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
周章这么一想也觉得有道理,一年几十石的粮食,能招的只有这这样的人才了。
徐凡道:“以后我们就要打出去了,乡兵防御本土会越来越少,我们只要靠常备军,所以这次我打算一步到位,每户均田100亩土地,达到常备军的要求。”
徐凡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还是受到了后世的影响,觉得100亩土地太多了,这个世界的人耕作不过来,但现在他才明白,这个世界的100亩地的产能,甚至比不上后世五亩田地,五十亩土地只能让他们勉强养家,所以这次他打算一步到位直接均100亩。
徐凡这种也不能说是常备军,反而是一种不用自己准备武器装备的府兵,只是义军的战争太频繁了,士兵常年在军营,也有大量的赏赐和津贴,以至于不是常备军也成为了常备军了。
同时徐凡也享受到了乱世的红利,只要能打出去,就能占据一个或几个富裕的郡,战争的红利远远超过了军费的开支,所以徐凡才能养得起30万大军,但他必须为以后想了,天下一统之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好事了,士兵只有50亩土地就不够养家了。
周章这倒是能理解,想要击败暴秦只怕这30万大军都不够,现在提前做好准备也是有备无患了,反正南郡和南阳郡的土地多,分50亩也是分,分100亩也是分,那还不如分一些可以打出去的常备军,反正打出去只要能占据更多的地盘,这种军事行动就是巨大的收益。
徐凡继续说道:“同时我也打算兵役和土地绑定,有100亩土地就要出一个士兵,有1万亩土地就要出100个士兵,手中的土地越多,要承担的兵役越繁重。”
徐凡早看那些豪强不顺眼了,掌握大量的土地却又不肯为义军出力,争权夺利却是一把好手,这次干脆一步到位,你们手中田地多就多出人打仗。不想打仗,承担责任也好,你们把手中的土地吐出来,均给愿意打仗的人。
周章吃惊... -->>
第141章 ,穿越者的野望和民为法统
其实比起什么登基为王的事情,徐凡觉得现在义军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了,完成新占据四郡均田制度,完善四郡基础的掌控,对四郡军事动员制度的建设,建立新的手工业区,为即将扩编的30万大军准备充足的武器装备和器械等,甚至想办法多招募人才,充实占据义军的政体当中。
这每一件事情都极其重要,关乎义军的发展,每件也是极其繁琐花精力,这么多重要的事情不做,为一个称王浪费太多精力不值得。
英布这批武将走之后,徐凡留下周章,陈岗,张良,叶腾等人继续商议后续均田事情。
但周章面色凝重道:“将军秋收还好办,但均田却很难在一时半会儿完成,现在我军夺了四郡之地,缺乏大量的官吏,本就勉强维持了,均田事情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这需要有大量的人手,而偏偏我们人手不足。”
本来只勉强维持两个郡的人才,现在忽然面对6个郡,多了两倍的工作量人手不足是必然的事情了,而均田又是一种极其繁杂的政务,这就导致义军需要更多的人手来完成。
徐凡他们虽然杀秦吏,但不可能真把秦吏全部杀光,只是杀了一些民愤极大领头酷吏,大部分本土的秦吏还是保留职务了,只是均田这么大的任务,没有充足人手很难在短时间完成。
徐凡想了想道:“我们举行科举,不管什么人,只要能读会写,还懂得计算田地的面积,我们就招募他们为田吏,暂时定下每郡招募200名这样的小吏,这些田吏当中均田做的好的,有功劳的就予以提拔。
同时我们在颍川郡,陈郡调拨一些有经验的亭长来这四郡做乡长,县郡曹吏,他们虽然文化差一点,但他们深入乡村,更加了解郡县的情况,不容易被蒙骗,让他们充实到郡县府衙当中。
这样也可以减低一些人才的缺口,同时也算是培养了属于我们义军的人才,能做亭长就能做乡长,能做乡长,再培养一下就可以做县令,这些人都是我们自己人比外来招募的人才更可信,有这些自己人在,我们才可以掌控住地方基层。”
“科举?”这个时代还是第一次出现,不过徐凡说完他们就懂了,这就是招贤令的变种,而且比起朝鲜科举的难度直线下降,一次招募的人才数量成倍提升,能读会写就算是人才,这也算是徐凡重新定义了士了。
周章迟疑道:“只是读书认字会计算面积就招募,这不会让其他人认为我义军无能,即便是招募门客也没有这么低的门槛。”
连诗书都不说了,周章真担心一些刚启蒙的小孩都来考试,要真被考上了,让小孩子当曹吏,这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叶腾倒是眼前一亮,义军如此缺乏人才,对他们来说是好事情,按照这标准,他家族连刚完成启蒙的孺子都能算人才,满足徐凡标准的,他们家能找出上百人。
但想到只是做田吏叶腾眉头紧皱,这这个时代这种小吏被称之为斗吏,他家族的子弟只怕看不上这些位置。
自己家族的子弟,叶腾深有了解,想做大事却又没有才干,又没有义军将领这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决心,琐碎小事他们又不屑于去做,志大才疏说的就是他们。
但义军却在高速发展当中,今天的田吏明天未必不能成为县令,郡守,想到这里叶腾决定,即便是打断藤条也要让所有的家族子弟去考科举。
以他们的学问考上不难,上百斗吏能历练出十个人当县令,那么叶家就算是赚了,要是能出一二郡守,他叶家也就算是全面复兴了。
对于家族子弟成才叶腾很有把握,义军没有秦国那样的天花板,本身的理政人才又不足,在进步空间如此大的官场都闯不出来,那只能说明他们是废物。
张良劝说道:“将军把标准订的如此低,只怕到时候我义军容纳不了这么多士人,招贤而不用,到时候引起士人的不满,对我义军的大业不利埃”
战国四大公子喜欢养士闻名天下,但他们定门客的标准也没有这么低的。他张家以前也招过门客,要真按这标准来,他张家要养上万门客,即便他当家是韩国的丞相,也要被这些世人吃的破家。
这个时代读书人说多真不多,识字率连百分之五都超不过,但说少又真不少,战国末期为什么会出现天下闻名的四大公子,就是因为当时的士人已经非常多,多到战国所有的国家都吸纳不了的程度了。
当时的百姓花了大价钱和资源,供养自己的后代读书,但读了书,识了字,成为了士人却没有官当,再想要种田却吃不了这个辛苦,想要经商操持贱业,却听不得街坊的冷言冷语,高不成低不就受人嘲讽。
这点和后世一样,花了几十万读书,最后却要大家赚3000一个月,这谁能忍,所以当时苏秦张仪之辈频频出现,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挑起一场场诸国大战,那段时间居然是战国时期,战争最频繁的时期,频繁的战争让齐国这样的霸主国家一朝不慎陷入了衰落。
而后战国七雄想找解决这些士人就业的方法,不安抚士人天下稳定不下来。
于是各国和后世一样,不,应该是后世也借鉴了,那就是让官员贵族大量的养门客,给点钱养着他们,不让他们弄出大量的动乱。
所以那个时代战国四大公子动不动就可以养三千门客,这既是因为贵族养门客多威风,也是不养着他们国家都会出现大的动乱。
徐凡却摇头道:“门槛定那么高做什么,你要人家做计吏去丈量土地,难道还想要弄到一些精通诸子百家的人才。即便是有这样的人才,他也不可能去做计吏亭长这样的小官。
科举的时候说清楚,我们义军就是需要一些丈量土地的田吏,谁要是认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干不了这些小事情就不要了,来了,就跟我去丈量土地均田,做的好,我就赏赐你让你升官,做不好我就罢免伱,要是有中饱私囊,我还要砍了你,只要把所有的奖惩设施都说清楚,摆在明面上谁又能说什么。”
徐凡记得看过一个叫马督工的博主,说过科举制度,历代帝王本是想要招募一些能做事情的事务官,结果后世官员扭曲下,成了贵族制度的一种变种。
考上了就成为官老爷,最低也能成为百里侯,举人就相当于西方的骑士勋爵,还没有退出机制,变成了一种没有世袭的贵族制度,官僚甚至还想办法把科举变成隐形世袭的制度,像宋代之后就有大量的科举家族,只要有一人中举,他们就有办法让他们的后代一直中举下去,垄断官位,侵占国家的利益。
而现在徐凡干脆一步到位,我考的就是小吏,你也不要去想什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的好事情,想要当官你就一步步升上去,想要吟诗作对风花雪月,就不要去想当官。
即便后面徐凡真弄出完善科举制度了,但也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只录取两三百人,而是一场录取上千人乃至更多,考上了就当县令,想都不要想,全给我到基层去当亭长,蔷夫,曹吏,官员多了也不怕,末位淘汰,定向反腐,只有你敢做,后世有的是方法和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
周章这么一想也觉得有道理,一年几十石的粮食,能招的只有这这样的人才了。
徐凡道:“以后我们就要打出去了,乡兵防御本土会越来越少,我们只要靠常备军,所以这次我打算一步到位,每户均田100亩土地,达到常备军的要求。”
徐凡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还是受到了后世的影响,觉得100亩土地太多了,这个世界的人耕作不过来,但现在他才明白,这个世界的100亩地的产能,甚至比不上后世五亩田地,五十亩土地只能让他们勉强养家,所以这次他打算一步到位直接均100亩。
徐凡这种也不能说是常备军,反而是一种不用自己准备武器装备的府兵,只是义军的战争太频繁了,士兵常年在军营,也有大量的赏赐和津贴,以至于不是常备军也成为了常备军了。
同时徐凡也享受到了乱世的红利,只要能打出去,就能占据一个或几个富裕的郡,战争的红利远远超过了军费的开支,所以徐凡才能养得起30万大军,但他必须为以后想了,天下一统之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好事了,士兵只有50亩土地就不够养家了。
周章这倒是能理解,想要击败暴秦只怕这30万大军都不够,现在提前做好准备也是有备无患了,反正南郡和南阳郡的土地多,分50亩也是分,分100亩也是分,那还不如分一些可以打出去的常备军,反正打出去只要能占据更多的地盘,这种军事行动就是巨大的收益。
徐凡继续说道:“同时我也打算兵役和土地绑定,有100亩土地就要出一个士兵,有1万亩土地就要出100个士兵,手中的土地越多,要承担的兵役越繁重。”
徐凡早看那些豪强不顺眼了,掌握大量的土地却又不肯为义军出力,争权夺利却是一把好手,这次干脆一步到位,你们手中田地多就多出人打仗。不想打仗,承担责任也好,你们把手中的土地吐出来,均给愿意打仗的人。
周章吃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