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少年杯酒意气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公子,要不要派人去追?”
扶苏皱眉略作思索,还是决定放弃了,“不必。”
咸阳令陈康一早来报,昨夜城门关闭之前,荆轲单人独骑从北门奔出,逃离了咸阳城。
这样一个精于刺杀的人物孤身出行,以现在的缉拿手段,对方一旦离开了咸阳,就几乎不可能被抓到了。
至于各处的雄关,那都是只能阻碍大军行进的,想依靠关卡缉拿一个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好汉,成功率太低。
看来是自己给他的套索勒得太紧了,扶苏在心中盘算,自己倒是忘了,荆轲可从来不是史书上所言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物。
这个与剑豪盖聂比剑,却因为对方的大吼就逃跑的刺客,对于危险的感知是十分敏锐的。
在明知毫无胜算的情况下逃离,从来不会成为荆轲的心理负担。这与他重义轻生死的性格看似矛盾,实则不然。
荆轲为了完成好友所托,可以不惜命。但是如果豁出性命却无法有所得,他根本就不会去做。
其实原本扶苏可以向始皇请个诏,由自己来全权代理燕国使团之事,这在外交中并非没有先例。
这样荆轲就没有了刺杀始皇的可能,扶苏也不用费心费力地针对秦舞阳。
然而,身为储君,如今又有承国君之位在身的扶苏,实在不想毫无必要地去为始皇挡那可能的夺命一刀。
对于意在破坏连横的燕太子丹和荆轲而言,刺杀始皇与刺杀扶苏的意义是一样的,谁知道荆轲会不会在意识到无法刺杀始皇的情况下,将短剑刺向扶苏?
就算有侍卫在身侧保护,扶苏也根本不想去赌那个万一。
荆轲这个人实在太危险了。
如今他在眼见任务无望的情况下逃离,其实对扶苏而言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只要接下来请始皇亲自接见或者安排什么人去拿国书就行了,此事如此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不知道日后还有没有相见的机会?
最好不要了。
即便在过往读史之时,扶苏没少对敢于以一己之力逆转大势的荆轲报以敬佩,但如果自己就代表了大势……还是算了吧。
请家老替自己将咸阳令送出门外,扶苏将思绪稍微理了理,便唤来婢女为他换衣。
按照之前的安排,今日要去视察兵器作坊。
换上一身适宜骑行的装束,扶苏亲自去马厩为踏云上鞍。
有了踏云之后,如今他是越来越喜欢骑马了。若非必要,扶苏必然拒绝驾车出行。
出门之前,怀瑾前来辞别。
扶苏只与她稍作鼓励,就在怀瑾的感谢之中派了几位骑士护送其南返了,南下成都一路沿着直道即可,再加上怀瑾原本的护卫,安全上危险不大。
增派几位骑士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安全,更多的是表明长公子对怀瑾的支持态度。
此次怀瑾前来求官,得到了扶苏的大力支持。在与蒙毅、樗里偲,以及嬴馥等人的商议之后,扶苏决定将吏员的名额主要用在了功曹、贼曹、法曹这么几个重点位置。
在各郡府之中,都会安插视重要程度而数量不等的吏员。
尤其是重中之重的成都府,更安排了4个“自己人”,以帮助怀瑾站稳脚步。
扶苏目下能为她做的就只有这么多了,剩下的就要看怀瑾自己的手段。
希望她在争权之时能表现得如同这两次会面一般让扶苏印象深刻,能够与两个哥哥分庭抗礼。
兵器作坊。
作为为整个大昭军兵提供兵器的作坊,占地面积极大。
因为兵器作坊离咸阳较远,坐落在泾水边上,人员往来不便,所以除了制作器物的“厂房”以外,兵器作坊还要为数量众多的工匠及其家属提供住所。
每日都会有专门的车队向作坊运输食物、日用等,因此整个作坊几乎是个自成一体的小城市。
士农工商,工人的地位在此时仅比商人高一线,也属于贱籍,按律工匠身份要世代继承。
因此很多工匠甚至一生都未离开过作坊,自成年以后,就会在作坊中劳作,直到老死。
然而相比于在外流浪的工匠,能够成为在“国企”不愁吃喝的工匠,对很多人来说,仍然是梦想中的生活。
作坊门口,自然早有已经得了消息的兵器坊第二把手等待,将扶苏迎了进去。
扶苏并不喜欢采取突袭视察的手段,因为越是身居高位之人,就越要考虑自己行为代表的意义。
经常采取突袭视察不但无法阻止被视察者敷衍了事,反而会导致他们将更多的心思用在揣摩上意,此举属于两败俱伤。
与其上下相忌,不如给下属们一个能够合理表现的缓冲。
至于你问为什么兵器坊的第一把手托大不来?因为这个一把手来头太大。
大昭律令,兵器坊最高负责人是相邦。
李斯大概干不来这种迎来送往的活计。当然,如果来的是始皇帝的话,自然另当别论。
大昭军工作坊的人事系统采用四级负责制度。
作坊最上层的负责人是相邦李斯,相邦的直接下属是工师,也就是现在门口的这位年过四十,据说已经在工师之位呆了二十年之久的蕺。
前文说过,在昭国变法以后,为保证下级官吏的连续性,常会采用父死子继的选任制度... -->>
“公子,要不要派人去追?”
扶苏皱眉略作思索,还是决定放弃了,“不必。”
咸阳令陈康一早来报,昨夜城门关闭之前,荆轲单人独骑从北门奔出,逃离了咸阳城。
这样一个精于刺杀的人物孤身出行,以现在的缉拿手段,对方一旦离开了咸阳,就几乎不可能被抓到了。
至于各处的雄关,那都是只能阻碍大军行进的,想依靠关卡缉拿一个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好汉,成功率太低。
看来是自己给他的套索勒得太紧了,扶苏在心中盘算,自己倒是忘了,荆轲可从来不是史书上所言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物。
这个与剑豪盖聂比剑,却因为对方的大吼就逃跑的刺客,对于危险的感知是十分敏锐的。
在明知毫无胜算的情况下逃离,从来不会成为荆轲的心理负担。这与他重义轻生死的性格看似矛盾,实则不然。
荆轲为了完成好友所托,可以不惜命。但是如果豁出性命却无法有所得,他根本就不会去做。
其实原本扶苏可以向始皇请个诏,由自己来全权代理燕国使团之事,这在外交中并非没有先例。
这样荆轲就没有了刺杀始皇的可能,扶苏也不用费心费力地针对秦舞阳。
然而,身为储君,如今又有承国君之位在身的扶苏,实在不想毫无必要地去为始皇挡那可能的夺命一刀。
对于意在破坏连横的燕太子丹和荆轲而言,刺杀始皇与刺杀扶苏的意义是一样的,谁知道荆轲会不会在意识到无法刺杀始皇的情况下,将短剑刺向扶苏?
就算有侍卫在身侧保护,扶苏也根本不想去赌那个万一。
荆轲这个人实在太危险了。
如今他在眼见任务无望的情况下逃离,其实对扶苏而言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只要接下来请始皇亲自接见或者安排什么人去拿国书就行了,此事如此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不知道日后还有没有相见的机会?
最好不要了。
即便在过往读史之时,扶苏没少对敢于以一己之力逆转大势的荆轲报以敬佩,但如果自己就代表了大势……还是算了吧。
请家老替自己将咸阳令送出门外,扶苏将思绪稍微理了理,便唤来婢女为他换衣。
按照之前的安排,今日要去视察兵器作坊。
换上一身适宜骑行的装束,扶苏亲自去马厩为踏云上鞍。
有了踏云之后,如今他是越来越喜欢骑马了。若非必要,扶苏必然拒绝驾车出行。
出门之前,怀瑾前来辞别。
扶苏只与她稍作鼓励,就在怀瑾的感谢之中派了几位骑士护送其南返了,南下成都一路沿着直道即可,再加上怀瑾原本的护卫,安全上危险不大。
增派几位骑士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安全,更多的是表明长公子对怀瑾的支持态度。
此次怀瑾前来求官,得到了扶苏的大力支持。在与蒙毅、樗里偲,以及嬴馥等人的商议之后,扶苏决定将吏员的名额主要用在了功曹、贼曹、法曹这么几个重点位置。
在各郡府之中,都会安插视重要程度而数量不等的吏员。
尤其是重中之重的成都府,更安排了4个“自己人”,以帮助怀瑾站稳脚步。
扶苏目下能为她做的就只有这么多了,剩下的就要看怀瑾自己的手段。
希望她在争权之时能表现得如同这两次会面一般让扶苏印象深刻,能够与两个哥哥分庭抗礼。
兵器作坊。
作为为整个大昭军兵提供兵器的作坊,占地面积极大。
因为兵器作坊离咸阳较远,坐落在泾水边上,人员往来不便,所以除了制作器物的“厂房”以外,兵器作坊还要为数量众多的工匠及其家属提供住所。
每日都会有专门的车队向作坊运输食物、日用等,因此整个作坊几乎是个自成一体的小城市。
士农工商,工人的地位在此时仅比商人高一线,也属于贱籍,按律工匠身份要世代继承。
因此很多工匠甚至一生都未离开过作坊,自成年以后,就会在作坊中劳作,直到老死。
然而相比于在外流浪的工匠,能够成为在“国企”不愁吃喝的工匠,对很多人来说,仍然是梦想中的生活。
作坊门口,自然早有已经得了消息的兵器坊第二把手等待,将扶苏迎了进去。
扶苏并不喜欢采取突袭视察的手段,因为越是身居高位之人,就越要考虑自己行为代表的意义。
经常采取突袭视察不但无法阻止被视察者敷衍了事,反而会导致他们将更多的心思用在揣摩上意,此举属于两败俱伤。
与其上下相忌,不如给下属们一个能够合理表现的缓冲。
至于你问为什么兵器坊的第一把手托大不来?因为这个一把手来头太大。
大昭律令,兵器坊最高负责人是相邦。
李斯大概干不来这种迎来送往的活计。当然,如果来的是始皇帝的话,自然另当别论。
大昭军工作坊的人事系统采用四级负责制度。
作坊最上层的负责人是相邦李斯,相邦的直接下属是工师,也就是现在门口的这位年过四十,据说已经在工师之位呆了二十年之久的蕺。
前文说过,在昭国变法以后,为保证下级官吏的连续性,常会采用父死子继的选任制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