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重生小地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块地有几分?”一个年长的官员,就捻着有些花白的胡须问道。
“刚刨开的这一块,大概有三分地。”连蔓儿就道。他们已经刨开的是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这整片的地瓜地,大约是有九分地。
“就三分地?”那官员似乎不信,又追问了一句。
“大人,没错的,就三分,只少不多。”连蔓儿就道。
“去丈量一下。”沈六就对身边的几个随从道。
也不知那随从怎地就随身带了尺,真的就进了地瓜地,开始丈量起来。
“回大人,是二分九厘挂零的地,整片地瓜地,是一亩二分。”那随从丈量完了之后,回到地头,叉手向沈六汇报。
立刻,地头上的惊叹声响成了一片。刚才站的略远的那些村民这时也不怕官了,都往前面拥挤了过来,多亏有随从的护卫挡着,要不然肯定就要“冲撞”了前面的官员们。
三分地,就能收三百二十七斤的地瓜,那一亩地的产量,岂不是要超过一千斤?一千斤,这是什么概念。在辽东府,最有经验的庄稼把式,一年辛苦的劳作,一亩地能收上三百斤的高粱、或者糜子,那就是丰收了。一亩地一千斤,相当于三亩多地的产量,这让人怎么能不激动!
“能把这片地都挖开吗?”那年老的官员有些颤巍巍地问道,似乎是亲眼看到刚才那些还不够,还要亲眼看到这一亩多地的整个收成,他才能相信这高产的事实。
地瓜的生长期是一百天到一百二十天的样子,连蔓儿家的地瓜已经长了一百一百一十天了,现在收获,也不算早。而且,她们本也打算就在今天,将全部的地瓜收了,并当场称重。制造一个轰动的效果。
众人亲眼所见,不用她们去说,肯定这地瓜就能推广开来。当然,向他家买地瓜做种的人也会更多。
连守信就又带着人。进了地瓜地里开始刨地瓜,等将所有的地瓜都刨了出来,上称称重,一亩二分地,地瓜的总产量是一千三百六十二斤挂零。
“大人,这地瓜人能吃,地瓜秧子能喂猪。现在空出来的地。还能再种上一茬大豆。”连蔓儿见那年老的官员颇懂农事,对此事的关切溢于言表,这句话就特意对着他说的。
那官员正有些手舞足蹈,听了连蔓儿的话更加兴奋。
“小姑娘,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兴奋过后,这老头终于意识到跟他说话的是个看样子才十来岁的小姑娘,就有些差异地问。
“大人,你别看我年纪小。我也是老庄稼把式了。我这都是跟着我爹学的。”连蔓儿就笑道。
听连蔓儿称自己为老庄稼把式,众人无不莞尔。
“你们这不是第一次种地瓜吗,就算是你爹。怎么就能知道的这么多?”这老头就又问道。
沈六在一旁,只任由他发问,也不阻止。连蔓儿就知道,这老头在沈六跟前,应该是受到信任的。她回话也就没有隐瞒。
“大人,这地瓜是我们家的叫法,这东西,在福州府叫做番薯。因为福州府有人种过,我们求来了,也学着种。所以才知道这些。”说到这,连蔓儿就将地瓜是从王家王幼恒那里得来的话,又说了一遍。
五郎这时也走上前来,恭恭敬敬地托了一份书札给沈六。
“详细情形,已经写在书札中了,请六爷过目。”
沈六就让人将书札接了过去。他打开书札很快地看了一遍,就递给了身边花白胡须的官员。
“李老,你看看。”沈六道。
李大人赶忙将书札接过去,从头到尾细细地看了一遍,连连地点头。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好,太好了。”连说了几个好字,李大人就抬起头来,问五郎,“这书札,是谁写的?”
“大人,这书札就是我哥写的。”连蔓儿就指着五郎,对李大人道,“我哥在镇上的私塾念书,明年就要参加童子试了。”
“是的,是我写的,还请大人指教。”五郎又对着李大人行了一个礼。
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出了一个面对权贵不卑不亢,应付自如的小姑娘,已经不易,又有一个不到弱冠的小书生,还懂得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他们是如何种植地瓜的方法写成书札上呈,这可实在令人惊叹了。
“孺子可教,……后生可畏……”李大人捻须笑道。
“大人,这件事依下官之见,还需速速上报朝廷。……虽说福建已有种植,但我等都没有耳闻,况且,这件事,在本府,还是首例……”李大人就向沈六施礼,进言道。
旁边的几个官员也都跟着附和。
&nbs... -->>
“这块地有几分?”一个年长的官员,就捻着有些花白的胡须问道。
“刚刨开的这一块,大概有三分地。”连蔓儿就道。他们已经刨开的是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这整片的地瓜地,大约是有九分地。
“就三分地?”那官员似乎不信,又追问了一句。
“大人,没错的,就三分,只少不多。”连蔓儿就道。
“去丈量一下。”沈六就对身边的几个随从道。
也不知那随从怎地就随身带了尺,真的就进了地瓜地,开始丈量起来。
“回大人,是二分九厘挂零的地,整片地瓜地,是一亩二分。”那随从丈量完了之后,回到地头,叉手向沈六汇报。
立刻,地头上的惊叹声响成了一片。刚才站的略远的那些村民这时也不怕官了,都往前面拥挤了过来,多亏有随从的护卫挡着,要不然肯定就要“冲撞”了前面的官员们。
三分地,就能收三百二十七斤的地瓜,那一亩地的产量,岂不是要超过一千斤?一千斤,这是什么概念。在辽东府,最有经验的庄稼把式,一年辛苦的劳作,一亩地能收上三百斤的高粱、或者糜子,那就是丰收了。一亩地一千斤,相当于三亩多地的产量,这让人怎么能不激动!
“能把这片地都挖开吗?”那年老的官员有些颤巍巍地问道,似乎是亲眼看到刚才那些还不够,还要亲眼看到这一亩多地的整个收成,他才能相信这高产的事实。
地瓜的生长期是一百天到一百二十天的样子,连蔓儿家的地瓜已经长了一百一百一十天了,现在收获,也不算早。而且,她们本也打算就在今天,将全部的地瓜收了,并当场称重。制造一个轰动的效果。
众人亲眼所见,不用她们去说,肯定这地瓜就能推广开来。当然,向他家买地瓜做种的人也会更多。
连守信就又带着人。进了地瓜地里开始刨地瓜,等将所有的地瓜都刨了出来,上称称重,一亩二分地,地瓜的总产量是一千三百六十二斤挂零。
“大人,这地瓜人能吃,地瓜秧子能喂猪。现在空出来的地。还能再种上一茬大豆。”连蔓儿见那年老的官员颇懂农事,对此事的关切溢于言表,这句话就特意对着他说的。
那官员正有些手舞足蹈,听了连蔓儿的话更加兴奋。
“小姑娘,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兴奋过后,这老头终于意识到跟他说话的是个看样子才十来岁的小姑娘,就有些差异地问。
“大人,你别看我年纪小。我也是老庄稼把式了。我这都是跟着我爹学的。”连蔓儿就笑道。
听连蔓儿称自己为老庄稼把式,众人无不莞尔。
“你们这不是第一次种地瓜吗,就算是你爹。怎么就能知道的这么多?”这老头就又问道。
沈六在一旁,只任由他发问,也不阻止。连蔓儿就知道,这老头在沈六跟前,应该是受到信任的。她回话也就没有隐瞒。
“大人,这地瓜是我们家的叫法,这东西,在福州府叫做番薯。因为福州府有人种过,我们求来了,也学着种。所以才知道这些。”说到这,连蔓儿就将地瓜是从王家王幼恒那里得来的话,又说了一遍。
五郎这时也走上前来,恭恭敬敬地托了一份书札给沈六。
“详细情形,已经写在书札中了,请六爷过目。”
沈六就让人将书札接了过去。他打开书札很快地看了一遍,就递给了身边花白胡须的官员。
“李老,你看看。”沈六道。
李大人赶忙将书札接过去,从头到尾细细地看了一遍,连连地点头。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好,太好了。”连说了几个好字,李大人就抬起头来,问五郎,“这书札,是谁写的?”
“大人,这书札就是我哥写的。”连蔓儿就指着五郎,对李大人道,“我哥在镇上的私塾念书,明年就要参加童子试了。”
“是的,是我写的,还请大人指教。”五郎又对着李大人行了一个礼。
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出了一个面对权贵不卑不亢,应付自如的小姑娘,已经不易,又有一个不到弱冠的小书生,还懂得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他们是如何种植地瓜的方法写成书札上呈,这可实在令人惊叹了。
“孺子可教,……后生可畏……”李大人捻须笑道。
“大人,这件事依下官之见,还需速速上报朝廷。……虽说福建已有种植,但我等都没有耳闻,况且,这件事,在本府,还是首例……”李大人就向沈六施礼,进言道。
旁边的几个官员也都跟着附和。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