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父子交易(3000) (2/2)
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东晋:我的权臣父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孩儿准备留作繁衍,孩儿愿意与父亲平分军马,还请父亲宽许。”
军中战马历来是要被阉割的,这样做可以减少战马雄性激素的分泌,降低其性欲和雄性行为,使其更容易受到训练和控制。
至于四千匹母马、一千匹种马则是桓熙特意向前凉要来。
桓温也知道一顿饱,和顿顿饱的区别,江南的条件,不适合马匹繁育,如果桓熙能在关中大兴马政,将来自己又何愁没有足够的军马驱使。 他点头应允道:
“既然如此,就照你说的办。”
三言两语间,桓熙损失了一万五千匹军马,但这也是他们父子交易的条件,桓熙提醒道:
“父亲,移民之事”
桓温笑道:
“为父准了。”
军马对于桓温来说是稀缺资源,但人口就不是,光是荆州就有不下四十余万户,接近桓熙治下之民的倍数。
况且,肥水不流外人田,说到底,二人也是父子,桓熙在关中面临的人口困境,桓温并非不知道,既然从桓熙手中撬来了一万五千匹军马,自当为他大开方便之门。
然而桓熙却已经不满足于雍州侨民,在江南,人口哪有战马精贵,襄阳郡的雍州侨民,满打满算,也只有一两万户,怎能弥补得了桓熙的损失。
“父亲,孩儿还想在荆州招揽部分流民。”
桓温闻言皱眉道:
“连带雍州侨民,你想带走多少人口?”
桓熙大着胆子伸出五根手指:
“五万户。”
桓温并没有立即拒绝,桓熙见状,赶忙趁热打铁:
“父亲,孩儿带走五万户,并不等同于父亲就损失了这些人口,他们在北方,还是得为我们桓氏缴纳赋税,听从征调。
“我们父子本为一体,荣辱与共,若是关中人丁兴旺,得以复兴,父亲也将因此受益。”
尽管桓熙说得诱人,但实际上,桓温对于雍、梁、秦三州是插不上手的,这一次,若非桓熙有求于自己,只怕也不会轻易让出军马。
二人的势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进行了切割。
纵使是父子,也得明算账,桓温沉吟道:
“三万户,为父许你从荆州带走三万户。”
桓熙大喜,之前开口五万户,不过是漫天要价,桓温怎么可能准许他带走这么多的人口。
毕竟桓温截留赋税,人口少了,军府的收入也会相应锐减。
如今得了三万户,足以使他欣喜,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关中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桓熙唯恐桓温反悔,赶忙拜谢道:
“孩儿多谢父亲1
桓温挪揄他:
“现在可高兴了,方才不过是要了你一些军马,就向我苦着一张脸。”
桓熙嘿笑道:
“孩儿家底薄,哪比得上父亲兵强马壮,自当锱铢必较。”
由于桓温还有公务处置,桓熙并未久作叨扰,他离开军府之前,又去了郗超所在的厢房,书吏们识趣的告退。
郗超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道:
“我还以为世子有了王景略(王猛)辅佐,就将郗某忘在脑后。”
郗超虽然人在江陵,但一直有关注北方的消息,桓熙有多么重视王猛,他也略知一二。
桓熙随意坐下,不拘礼节的摆摆手,说道:
“你我之间,就不用说些这种话了,有谁不知道,你郗景兴才是我桓熙最亲近的心腹。
“王景略虽有大才,但在桓某心中的地位,又怎能与景兴相提并论,我与景兴,不仅是府主与僚佐的关系,更是一直将你视为挚友。
“也就是景兴如今在父亲的幕府任职,若是去了雍州,我对景兴的礼遇,必然更胜王景略。”
在北方时,一口一句先生,来了南方,仗着此间没有外人,倒是直呼起了王景略。
不过,郗超对此大为受用,实际上,他也不是真的要与王猛争宠,这些年,他在征西大将军府可谓是如鱼得水,桓温对他言听计从,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又怎会有闲心为了桓熙与王猛的亲密关系而耿耿于怀。
桓熙与郗超分享着离别后的一些经历,但郗超还是有意无意向桓熙打听起王猛。
他对王猛还是存在着许多的好奇,桓熙也不隐瞒,将王猛是如何殚精竭虑,为自己治理关陇一一告知郗超。
郗超感叹道:
“不想,寒门竟也有如此贤士。”
当然,最让郗超赞不绝口的,还得是王猛激励将士所用的两条流言。
还有一章,跟编辑商量过了,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下周上架。
(本章完)
,孩儿准备留作繁衍,孩儿愿意与父亲平分军马,还请父亲宽许。”
军中战马历来是要被阉割的,这样做可以减少战马雄性激素的分泌,降低其性欲和雄性行为,使其更容易受到训练和控制。
至于四千匹母马、一千匹种马则是桓熙特意向前凉要来。
桓温也知道一顿饱,和顿顿饱的区别,江南的条件,不适合马匹繁育,如果桓熙能在关中大兴马政,将来自己又何愁没有足够的军马驱使。 他点头应允道:
“既然如此,就照你说的办。”
三言两语间,桓熙损失了一万五千匹军马,但这也是他们父子交易的条件,桓熙提醒道:
“父亲,移民之事”
桓温笑道:
“为父准了。”
军马对于桓温来说是稀缺资源,但人口就不是,光是荆州就有不下四十余万户,接近桓熙治下之民的倍数。
况且,肥水不流外人田,说到底,二人也是父子,桓熙在关中面临的人口困境,桓温并非不知道,既然从桓熙手中撬来了一万五千匹军马,自当为他大开方便之门。
然而桓熙却已经不满足于雍州侨民,在江南,人口哪有战马精贵,襄阳郡的雍州侨民,满打满算,也只有一两万户,怎能弥补得了桓熙的损失。
“父亲,孩儿还想在荆州招揽部分流民。”
桓温闻言皱眉道:
“连带雍州侨民,你想带走多少人口?”
桓熙大着胆子伸出五根手指:
“五万户。”
桓温并没有立即拒绝,桓熙见状,赶忙趁热打铁:
“父亲,孩儿带走五万户,并不等同于父亲就损失了这些人口,他们在北方,还是得为我们桓氏缴纳赋税,听从征调。
“我们父子本为一体,荣辱与共,若是关中人丁兴旺,得以复兴,父亲也将因此受益。”
尽管桓熙说得诱人,但实际上,桓温对于雍、梁、秦三州是插不上手的,这一次,若非桓熙有求于自己,只怕也不会轻易让出军马。
二人的势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进行了切割。
纵使是父子,也得明算账,桓温沉吟道:
“三万户,为父许你从荆州带走三万户。”
桓熙大喜,之前开口五万户,不过是漫天要价,桓温怎么可能准许他带走这么多的人口。
毕竟桓温截留赋税,人口少了,军府的收入也会相应锐减。
如今得了三万户,足以使他欣喜,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关中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桓熙唯恐桓温反悔,赶忙拜谢道:
“孩儿多谢父亲1
桓温挪揄他:
“现在可高兴了,方才不过是要了你一些军马,就向我苦着一张脸。”
桓熙嘿笑道:
“孩儿家底薄,哪比得上父亲兵强马壮,自当锱铢必较。”
由于桓温还有公务处置,桓熙并未久作叨扰,他离开军府之前,又去了郗超所在的厢房,书吏们识趣的告退。
郗超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道:
“我还以为世子有了王景略(王猛)辅佐,就将郗某忘在脑后。”
郗超虽然人在江陵,但一直有关注北方的消息,桓熙有多么重视王猛,他也略知一二。
桓熙随意坐下,不拘礼节的摆摆手,说道:
“你我之间,就不用说些这种话了,有谁不知道,你郗景兴才是我桓熙最亲近的心腹。
“王景略虽有大才,但在桓某心中的地位,又怎能与景兴相提并论,我与景兴,不仅是府主与僚佐的关系,更是一直将你视为挚友。
“也就是景兴如今在父亲的幕府任职,若是去了雍州,我对景兴的礼遇,必然更胜王景略。”
在北方时,一口一句先生,来了南方,仗着此间没有外人,倒是直呼起了王景略。
不过,郗超对此大为受用,实际上,他也不是真的要与王猛争宠,这些年,他在征西大将军府可谓是如鱼得水,桓温对他言听计从,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又怎会有闲心为了桓熙与王猛的亲密关系而耿耿于怀。
桓熙与郗超分享着离别后的一些经历,但郗超还是有意无意向桓熙打听起王猛。
他对王猛还是存在着许多的好奇,桓熙也不隐瞒,将王猛是如何殚精竭虑,为自己治理关陇一一告知郗超。
郗超感叹道:
“不想,寒门竟也有如此贤士。”
当然,最让郗超赞不绝口的,还得是王猛激励将士所用的两条流言。
还有一章,跟编辑商量过了,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下周上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