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正说官场秘事大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张释之随汉文帝出行,正当皇帝的车驾人马走到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个人,把皇帝座车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汉文帝大怒,立即派侍从把那个人抓起来,交给廷尉张释之去治罪。

    张释之不敢懈怠,回去后立刻对那个人进行审讯。经过详细的审问后了解到,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一个乡下百姓,今天进城走到中渭桥时,正赶上皇帝车驾出行,下了清道戒严的命令,所以就急急忙忙躲到桥下。他在桥下等了好大一会儿,以为皇上的车驾人马已经过完了,就从桥下走了出来。刚出来就看到皇帝的御车和仪仗队伍正在桥上,吓得慌慌张张地赶紧跑开,没想到会惊吓了御马。

    张释之查明案情后,认为这个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根据法律的规定,判处罚金后就把人放了,并将处理根据和结果禀报给汉文帝。

    汉文帝因为自己座车的御马受了惊吓,龙颜大怒,不太理智,原以为张释之为了替自己出气,一定会将惊马的人从重治罪。没想到张释之不仅没有顺从皇帝的心意,反而只判了罚金就放人了。

    汉文帝火冒三丈地责问张释之:“这个人胆大包天,竟敢惊吓了我的御马。幸亏这匹马脾气柔顺,要是一匹烈马,岂不是要让我受伤害吗?你怎么却只是判他罚金就了事呢?”张释之见皇帝不满意自己对惊马人的依法判决,而是想要超越法律,按他一时的情绪来加重判罪。所以,刚正不阿的张释之不怕冒犯皇帝,严肃地说:“国家的法律是皇帝和老百姓都应该共同遵守的。惊马人的案子,依据现在的法律,只应当判处罚金,可是皇上却想要超出法律加重处罚。若是按皇帝的意见办,以后法律就无法取信于民了。再说,如果当时皇帝下令立即处死惊马人,这案子也就算了。可现在陛下又把这个案子交给廷尉来审理,廷尉的职责就是要掌握量刑轻重,是主持天下公平的执法之人。一旦廷尉断案稍有差错疏忽,全国各地的执法官在量刑时就会忽轻忽重,甚至随意变更。这样一来,老百姓就会手足失措,无所适从了。这点还要请陛下三思。”

    汉文帝听了张释之的这番话后,沉思良久,感到张释之所说的话句句在理,都是从维护国家法律来考虑的忠言,就接受了张释之的意见,并表示说:“廷尉的处置是恰当的。”张释之坚持依法量刑,避免了轻罪重判的错误。

    惊马人的案件处理后不久,西汉朝廷又发生了一起重大案件。有人胆大妄为,偷窃了汉高祖庙中神座前的玉环。汉文帝对窃贼敢于盗祖庙大为恼怒。全国上下一致行动,很快盗贼就被抓到了。汉文帝下令把盗庙贼交给廷尉严加惩治。张释之依据西汉法律中规定的偷窃宗庙的珍宝、服饰、器物的条款,判处盗贼斩首示众的“弃市”刑罚。

    张释之把这个判决上奏汉文帝后,汉文帝勃然大怒,责问张释之:“这个贼无法无天,为非作歹,竟敢盗窃皇家祖庙中的玉环器物。我所以把此案交给廷尉去处治,就是要你严加惩处,判以灭族重刑。可是你却像办平时其他案子一样,只是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上报判处的意见。你这样处置他,怎么能够维护先帝高祖的尊严呢?再说也违背了我尊奉祖先,恭敬、孝顺的心意。”

    张释之看到汉文帝大发脾气,于是也脱帽叩头谢罪,口里却依然据理力争地辩驳说:“根据法律规定将窃贼判处‘弃市’就是最重的了。到底是判斩首弃市罪还是判灭族罪,应该按照罪行情节的轻重来定。现在要是对盗窃了宗庙中的玉环器物的贼就判以灭族罪的话,那么有朝一日,再有个胆大妄为的亡命之徒,若公然去挖掘祖庙,到那时陛下又将用什么刑罚来加以惩治呢?”

    开明的汉文帝听后沉思不语,下朝后与太后商量,并接受了张释之的正确意见。

    由于张释之执法严明。依法办事并敢于坚持正确主张,不以个人好恶来论罪,对皇上也不阿谀曲从,所以在他任廷尉期间避免了许多冤案,得到了当时百姓的称颂。历史上有记载说:“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当然,张释之不阿谀权贵,依法办事,必然会招来许多封建贵族的忌恨。汉文帝死后,汉景帝即位,张释之知道有人会借机报复,故装病准备辞官。这时,有一个道家老者叫王生的人来到张释之办公的衙门,当着众多的公卿大人,对张释之说:“你替我把袜子脱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对张释之说:“你给我把袜子穿上。”张释之当着众人,跪下来为王生老人穿好了袜子。过后,许多人责备王生老人为什么要在衙门当着众人这样侮辱廷尉张释之?太过分了!

    王生意味深长地说:“我又老又贫贱,自己这一生都没有对廷尉张释之做过什么好事,也不知怎么样来报答他。张廷尉是如今全国有名的德高望重的大臣,所以我故意耍弄他,让他为我脱袜穿袜,是想借此提高他的声望。”

    张释之没有责怪王生的无礼,反而恭恭敬敬的按照老人的要求去做,使当时在场的公卿大臣更加敬重张释之的为人。王生老人为了提高张释之在君臣中的声望,甘愿冒犯戏弄大臣之罪的危险。这说明张释之受到了当时广大臣民的敬慕。

    三、正直卓识之相——狄仁杰

    狄仁杰是武则天时代的名相,他自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九月至长寿元年(公元692年)正月,第一次出任宰相,后又在神功元年(公元697年)闰十月至久祝元年(公元700年)九月,第二次出任宰相。狄仁杰辅佐武则天矫正时弊,安全民生,举贤任能,严肃法纪,安抚边远,匡复唐室,真可谓功盖一时,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狄仁杰很受时人尊重,人们称“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狄仁杰上调升任掌握刑狱的大理丞。狄仁杰处理案件,公正果断,效率极高,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处理了一万七千人的案子,公平合法,没有一人上诉伸冤。

    秉公执法是狄仁杰办案的特点。有一年,左咸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了太宗昭陵上的柏树,狄仁杰判两人免官,上奏高宗。高宗非要定两人死罪不可。狄仁杰认为罪不当死,他对高宗说到:“皇上,自古以来顶撞皇帝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我并不以为然。今天依照大唐法律,权善才、范怀义两人并没有犯死罪,陛下却下旨将二人处死。法令如此反复无常,以后还怎么治理国家呢?”——“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

    这件事使唐高宗看到,狄仁杰是个有胆有识的人,不久便擢升他为侍御史,监察郡县。在侍御史任上,狄仁杰不顾个人安危,不畏显贵权势,单枪匹马地向那些恃宠用事、违法乱纪的官员展开斗争。左司郎中王本立,依仗皇帝的恩宠,在朝廷目无王法、横行无忌,朝中大臣没有一个人敢碰他。狄仁杰利用手中的监察权力,向高宗上奏弹劾王本立的罪行,但高宗却下旨赦免了他。狄仁杰再次上奏,对高宗说:“国家虽乏英才,但也不缺乏像王本立这样的人,陛下为什么要宽大他而违反国家的法律呢?”高宗见狄仁杰说得有理,只得依了狄仁杰,定了王本立的罪。满朝文武十分佩服狄仁杰的胆量和勇气,对他肃然起敬。

    武则天是一个善于重用人才的女皇,狄仁杰具有的杰出的政治才干在武则天时期得到了发挥。(未完待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