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正说官场秘事大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曾国藩在道光朝倚靠穆彰阿而发迹,在咸丰朝则倚重肃顺而得势,到了同治朝,又很快与恭亲王奕䜣打得火热,从而历时三朝不衰并能呼风唤雨。值得注意的是,穆彰阿与肃顺两人在朝权的更替后都不得善终,就连恭亲王奕䜣也是几经挫折,而曾国藩却是官照升、荫照封。宦海浮沉似乎与他无缘。尤为叹奇的是,掌政的后继者即使与前任有不共戴天之仇,曾国藩仍是岿然不动,这就很值得研究。肃顺与穆彰阿是这样,恭亲王与肃顺又是这样,都是“仇人接班”,曾国藩与穆彰阿和肃顺这一对“仇敌”的关系都不一般,这就不能不说是曾国藩权术的高明了。
满族贵族中最初主张重用湘军集团的文庆,虽在咸丰六年病死,但后继有人,而且权势更大。咸丰后期,皇族出身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及其异母弟肃顺为首的集团已经形成,并且愈来愈得到咸丰皇帝的信任,拥有越来越大的权力。三人“盘结,同干大政,而军机处之权渐移,军机大臣拱手听命,伴食而已。”肃顺尤为突出,遇事敢作敢为,对权力的争夺尤为执着。肃顺一方面排斥打击秉政的满汉大臣,使大学士翁心存、大学士军机大臣彭蕴章、协办大学士周祖培等不安于位;甚至怂恿咸丰帝处死曾为大学士的耆英、大学士军机大臣柏俊。清廷对朝廷大臣一向较为优礼,平时以罪论死者极少。可肃顺为了在朝廷中树立自己威严的形象,丝毫也不顾这一点,竟然在两三年内,两次力主处死大臣。另一面,肃顺又与军机大臣杜翰、兵部尚书陈孚恩、两广总督黄宗汉等人结为死党。同时,又广泛招纳有名望的官吏和名士,“颇搜罗人才,资以延誉树党,先及留京公车,次京曹,次外吏。”当肃顺查访到江西道员李桓为干吏,有能名,即令人示意李桓向他递“门生柬缄”,“即可晋秩两司”。
肃顺这样打击大臣和政敌,大肆结纳党羽,显然是为他长期把持朝政铺平道路。后来,肃顺与那拉氏、奕䜣争夺最高权力,就是这一图谋的体现。试想有如此野心的人,对当时军队,特别是战斗力最强的湘军,怎能漠不关心?
不过,军队是国家机器的支柱,大臣与带兵将帅密切往来,最易招致皇帝的猜忌和政敌的攻击,甚至引来不测之大祸。肃顺自然不敢贸然行事。肃顺对湘军集团的笼络远比上述种种活动更为微妙,更为精心,而曾国藩心里明白得很,自然也会因避嫌而巧妙为之。
事实上,肃顺与湘军集团的确有着非常微妙的联系。在其招纳的众多人员中,不少人与湘军集团有密切关系,甚至就是湘军集团的骨干成员。如尹耕耘不仅为曾国藩任礼部侍郎时之属员,而且很受曾国藩所器重。同时,尹耕耘也为肃顺之属吏,肃顺对他也是“礼敬有加”。其他如郭嵩焘、王闿运、龙臬臣、李寿榕等人均与曾国藩和胡林翼同为长沙府人,且有交往,郭嵩焘更是与曾国藩为“金石至交”,而肃顺与他们也关系密切。郭嵩焘不仅为肃顺所赏识,而且与肃党陈孚恩交往甚密,陈孚恩向咸丰帝推荐郭嵩焘“堪充谋士之选”,被“即日召见,在南书房行走”。龙臬臣为肃顺的家庭教师。肃顺对王闿运更是“激赏之”,要与之结为“异姓兄弟”。这样破格相待,使王闿运终生感激不尽。以至于数十年后,王闿运至北京还专门去看望肃顺的儿子,并加以资助。李寿榕虽然后来与肃顺关系破裂,但李寿榕为户部下吏时,却“见赏于本部尚书肃顺,部事辄咨之”。此外,还有一些人,虽与曾、胡等人没有过多的交往,但却与王闿运、郭嵩焘等人关系密切,又为肃顺所赏识,如高心夔等人。
肃顺笼络这些名士,除了培植为自己将来的亲信外,还可与他们共议政事。他们实际上起到了肃府幕僚的作用。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其时夷患初兴,朝议... -->>
曾国藩在道光朝倚靠穆彰阿而发迹,在咸丰朝则倚重肃顺而得势,到了同治朝,又很快与恭亲王奕䜣打得火热,从而历时三朝不衰并能呼风唤雨。值得注意的是,穆彰阿与肃顺两人在朝权的更替后都不得善终,就连恭亲王奕䜣也是几经挫折,而曾国藩却是官照升、荫照封。宦海浮沉似乎与他无缘。尤为叹奇的是,掌政的后继者即使与前任有不共戴天之仇,曾国藩仍是岿然不动,这就很值得研究。肃顺与穆彰阿是这样,恭亲王与肃顺又是这样,都是“仇人接班”,曾国藩与穆彰阿和肃顺这一对“仇敌”的关系都不一般,这就不能不说是曾国藩权术的高明了。
满族贵族中最初主张重用湘军集团的文庆,虽在咸丰六年病死,但后继有人,而且权势更大。咸丰后期,皇族出身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及其异母弟肃顺为首的集团已经形成,并且愈来愈得到咸丰皇帝的信任,拥有越来越大的权力。三人“盘结,同干大政,而军机处之权渐移,军机大臣拱手听命,伴食而已。”肃顺尤为突出,遇事敢作敢为,对权力的争夺尤为执着。肃顺一方面排斥打击秉政的满汉大臣,使大学士翁心存、大学士军机大臣彭蕴章、协办大学士周祖培等不安于位;甚至怂恿咸丰帝处死曾为大学士的耆英、大学士军机大臣柏俊。清廷对朝廷大臣一向较为优礼,平时以罪论死者极少。可肃顺为了在朝廷中树立自己威严的形象,丝毫也不顾这一点,竟然在两三年内,两次力主处死大臣。另一面,肃顺又与军机大臣杜翰、兵部尚书陈孚恩、两广总督黄宗汉等人结为死党。同时,又广泛招纳有名望的官吏和名士,“颇搜罗人才,资以延誉树党,先及留京公车,次京曹,次外吏。”当肃顺查访到江西道员李桓为干吏,有能名,即令人示意李桓向他递“门生柬缄”,“即可晋秩两司”。
肃顺这样打击大臣和政敌,大肆结纳党羽,显然是为他长期把持朝政铺平道路。后来,肃顺与那拉氏、奕䜣争夺最高权力,就是这一图谋的体现。试想有如此野心的人,对当时军队,特别是战斗力最强的湘军,怎能漠不关心?
不过,军队是国家机器的支柱,大臣与带兵将帅密切往来,最易招致皇帝的猜忌和政敌的攻击,甚至引来不测之大祸。肃顺自然不敢贸然行事。肃顺对湘军集团的笼络远比上述种种活动更为微妙,更为精心,而曾国藩心里明白得很,自然也会因避嫌而巧妙为之。
事实上,肃顺与湘军集团的确有着非常微妙的联系。在其招纳的众多人员中,不少人与湘军集团有密切关系,甚至就是湘军集团的骨干成员。如尹耕耘不仅为曾国藩任礼部侍郎时之属员,而且很受曾国藩所器重。同时,尹耕耘也为肃顺之属吏,肃顺对他也是“礼敬有加”。其他如郭嵩焘、王闿运、龙臬臣、李寿榕等人均与曾国藩和胡林翼同为长沙府人,且有交往,郭嵩焘更是与曾国藩为“金石至交”,而肃顺与他们也关系密切。郭嵩焘不仅为肃顺所赏识,而且与肃党陈孚恩交往甚密,陈孚恩向咸丰帝推荐郭嵩焘“堪充谋士之选”,被“即日召见,在南书房行走”。龙臬臣为肃顺的家庭教师。肃顺对王闿运更是“激赏之”,要与之结为“异姓兄弟”。这样破格相待,使王闿运终生感激不尽。以至于数十年后,王闿运至北京还专门去看望肃顺的儿子,并加以资助。李寿榕虽然后来与肃顺关系破裂,但李寿榕为户部下吏时,却“见赏于本部尚书肃顺,部事辄咨之”。此外,还有一些人,虽与曾、胡等人没有过多的交往,但却与王闿运、郭嵩焘等人关系密切,又为肃顺所赏识,如高心夔等人。
肃顺笼络这些名士,除了培植为自己将来的亲信外,还可与他们共议政事。他们实际上起到了肃府幕僚的作用。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其时夷患初兴,朝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