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1255再铸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说起来,人类的军事史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个体防御力的提升带来的却是军队团体战术攻击性的加强,而攻击力的提升却反而让军事防御能力更强了。
盔甲,这种保护人类不受伤害的护具,被人类穿上之后,反而造就了冲锋陷阵无往不利的精锐甲士和具装甲骑,在战场上往往能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
火枪,这种能击破盔甲的高杀伤性武器的发明和改进所带来的并不是攻击方的所向披靡,而是使得战术更倾向于防御。发展到极致,就是一战时无尽的阵地战与堑壕战,防御方凭借高射速的机枪,可以轻易击退成千上万名士兵的冲锋,而攻击方手中的步枪就算同样致命,也难以奈何躲在工事后面的敌人。双方僵持在长长的防线两侧几无寸进,直到另一种具备超强防御力的兵器——坦克出现,才改变了这一点。
而火炮这种有着战争之王美誉的武器也同样如此。它的出现让旧时代的城墙不堪一击,世间似乎再无牢不可破的防御,固守一城不可行了。然而事实的发展刚好相反,当火炮被架上城墙,工程师们根据火炮的特点对城墙做出修改,原先高大的城墙变得低矮而厚重,原先四四方方的形状变成了无死角的星形,就诞生了当时几乎无法正面攻克的强大堡垒——棱堡。
与正方形的传统城墙不同,棱堡采用了星形的多边形结构,这意味着敌军无论攻击城墙的那哪一部分,都会受到多个方向的打击。而棱堡狭窄的接敌面积又意味着,无论敌军有多少,每次都只能派一部分人过来送死,这样的行为无疑是非常打击士气的。同时,棱堡低矮厚重的城墙使得它很难被远程武器摧毁,更别说后来还发展出外斜坡、多层棱堡这样的更为复杂的防御体系,几乎令任何一个攻击者都为之绝望。
当然,绝对牢不可破的堡垒是不存在的。17世纪著名的军事大师兼棱堡建造专家,法国的沃邦元帅,就发明了多种攻陷棱堡的方法,果然解铃还须系铃人啊。
不过,这年代连棱堡都没有,自然就不会有攻打棱堡的大师了。而东海人,就在试图建造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棱堡。
当初夏有书提出筑基计划的时候,选择在“移风店镇”修建一处重要的要塞,用于控制山河防线。这个集镇的名字实际上是夏有书取的,当地此时只有散落的村庄,并没有聚集成市镇,只不过当初夏有书翻着地图选择修建棱堡地点的时候,选中了这里,又见后世地图上最近的行政区是移风店镇,就把这个名字安到这里了。
但是后世的地图毕竟跟现在的实际情况有些出入。安全部和建设部组成的联合小组实地考察后,并没有看中当初夏有书选中的地点,而是在大沽河西岸沿着一处名叫“落药河”的支流向西北方上溯了一段,选中了落药河西岸附近的一处小土坡。
这里有多处优点。第一,土坡地势相对高一点,这样就可以相应降低城墙高度,省一些建材和宝贵的工时,后期排水也更容易。第二,这里离大沽河距离适宜,能尽可能扩大控制范围,远了会失去对大沽河的控制,但是过于近又没有意义,相当于浪费了棱堡的防御效果。第三,这里通过落药河联系到大沽河,物资运输很方便。第四,这里离胶水县城旧址更近,便于与胶水县的要塞相互支援。第五,这里仍然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胶州地界,在这里大兴土木,不容易刺激到归属于李璮势力的莱州官府。
建设部首先在这个土坡上打了口井,确保饮水供给无碍后,才确定在这里建设山河防线的第一个棱堡。由于靠近落药河,陆平将其命名为“落药要塞”。
说实话,当初陆平接到这个项目,是相当兴奋,掏出了珍藏多年的棱堡设计图,准备大展拳脚好好干一场。不过当他拿到夏有书递过来的示意草图之后,顿时就萎了,这和他印象中的棱堡不太一样啊。
“老夏……你这设计没问题?我看这不像什么要塞,倒像是客家围屋啊。”当时他颤抖着这么问道。
夏有书给的示意图,并没有采用经典的六角棱堡设计,而是用了普通的四角形,边长只有五十米,四个像箭头一样的角向外伸出,草图上还画了几道辅助线,示意这四个棱角是如何消除射击死角的。
不过,它的城墙并不是城墙,而是完全空心的。
外墙两层砖,内墙一层砖,两墙相距三米,中间并没有用夯土填充,而是空了出来,显然是准备留作居住区或者仓库的,怪不得陆平说这是客家围屋呢。
听了陆平的质疑,夏有书嘿嘿一笑,说道:“陆平,你可不能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啊。”
陆平有些莫名奇妙:“什么意思?”
夏有书从陆平自己的设计图里抽出一张,指着它说:“防御设施设计要考虑时代背景。历史上的棱堡设计那么厚,是为了抵御火炮轰击,但我们的敌人又没有火炮,就算有投石机之类的,在我方火炮的打击下也进不了射程,那我们干嘛要把工时浪费在夯土上?”
听到这里,陆平有些反应过来了,拿起草图看了看,说道:“哦,也是啊。那这么说,我们的棱堡,与其说是堡垒,不如说是个释放火力的平台,不过就这三米的高度够吗?”
“确实不太够……”夏有书皱了皱眉头,“不过我是考虑到工期问题。盖高点固然好,但要是工期太长就麻烦了,所以先盖一层三米的凑合用吧。再在地基上下点功夫,外圈挖出一米的壕沟,把地基垫高一米,这样总的落差就有五米了,加上本身小土坡地势就高些,勉强也够用了。等挺过这一阵,再看情况加盖一层,就固若金汤了。对了,我不是专业做建筑的,这就是个示意图,你看这结构没问题吗?”
“没什么毛病,说实话这技术含量还不如我们那时候的农村自建房呢,别说加盖一层了,两层也没问题。唔,这么一算,光这城墙,居住面积就接近五百平米了,你们准备驻扎多少人进去?”
“常驻两个连吧,加上辅助人员,也就二百出头,即使加上人均两吨的物资,也绰绰有余了。不... -->>
说起来,人类的军事史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个体防御力的提升带来的却是军队团体战术攻击性的加强,而攻击力的提升却反而让军事防御能力更强了。
盔甲,这种保护人类不受伤害的护具,被人类穿上之后,反而造就了冲锋陷阵无往不利的精锐甲士和具装甲骑,在战场上往往能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
火枪,这种能击破盔甲的高杀伤性武器的发明和改进所带来的并不是攻击方的所向披靡,而是使得战术更倾向于防御。发展到极致,就是一战时无尽的阵地战与堑壕战,防御方凭借高射速的机枪,可以轻易击退成千上万名士兵的冲锋,而攻击方手中的步枪就算同样致命,也难以奈何躲在工事后面的敌人。双方僵持在长长的防线两侧几无寸进,直到另一种具备超强防御力的兵器——坦克出现,才改变了这一点。
而火炮这种有着战争之王美誉的武器也同样如此。它的出现让旧时代的城墙不堪一击,世间似乎再无牢不可破的防御,固守一城不可行了。然而事实的发展刚好相反,当火炮被架上城墙,工程师们根据火炮的特点对城墙做出修改,原先高大的城墙变得低矮而厚重,原先四四方方的形状变成了无死角的星形,就诞生了当时几乎无法正面攻克的强大堡垒——棱堡。
与正方形的传统城墙不同,棱堡采用了星形的多边形结构,这意味着敌军无论攻击城墙的那哪一部分,都会受到多个方向的打击。而棱堡狭窄的接敌面积又意味着,无论敌军有多少,每次都只能派一部分人过来送死,这样的行为无疑是非常打击士气的。同时,棱堡低矮厚重的城墙使得它很难被远程武器摧毁,更别说后来还发展出外斜坡、多层棱堡这样的更为复杂的防御体系,几乎令任何一个攻击者都为之绝望。
当然,绝对牢不可破的堡垒是不存在的。17世纪著名的军事大师兼棱堡建造专家,法国的沃邦元帅,就发明了多种攻陷棱堡的方法,果然解铃还须系铃人啊。
不过,这年代连棱堡都没有,自然就不会有攻打棱堡的大师了。而东海人,就在试图建造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棱堡。
当初夏有书提出筑基计划的时候,选择在“移风店镇”修建一处重要的要塞,用于控制山河防线。这个集镇的名字实际上是夏有书取的,当地此时只有散落的村庄,并没有聚集成市镇,只不过当初夏有书翻着地图选择修建棱堡地点的时候,选中了这里,又见后世地图上最近的行政区是移风店镇,就把这个名字安到这里了。
但是后世的地图毕竟跟现在的实际情况有些出入。安全部和建设部组成的联合小组实地考察后,并没有看中当初夏有书选中的地点,而是在大沽河西岸沿着一处名叫“落药河”的支流向西北方上溯了一段,选中了落药河西岸附近的一处小土坡。
这里有多处优点。第一,土坡地势相对高一点,这样就可以相应降低城墙高度,省一些建材和宝贵的工时,后期排水也更容易。第二,这里离大沽河距离适宜,能尽可能扩大控制范围,远了会失去对大沽河的控制,但是过于近又没有意义,相当于浪费了棱堡的防御效果。第三,这里通过落药河联系到大沽河,物资运输很方便。第四,这里离胶水县城旧址更近,便于与胶水县的要塞相互支援。第五,这里仍然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胶州地界,在这里大兴土木,不容易刺激到归属于李璮势力的莱州官府。
建设部首先在这个土坡上打了口井,确保饮水供给无碍后,才确定在这里建设山河防线的第一个棱堡。由于靠近落药河,陆平将其命名为“落药要塞”。
说实话,当初陆平接到这个项目,是相当兴奋,掏出了珍藏多年的棱堡设计图,准备大展拳脚好好干一场。不过当他拿到夏有书递过来的示意草图之后,顿时就萎了,这和他印象中的棱堡不太一样啊。
“老夏……你这设计没问题?我看这不像什么要塞,倒像是客家围屋啊。”当时他颤抖着这么问道。
夏有书给的示意图,并没有采用经典的六角棱堡设计,而是用了普通的四角形,边长只有五十米,四个像箭头一样的角向外伸出,草图上还画了几道辅助线,示意这四个棱角是如何消除射击死角的。
不过,它的城墙并不是城墙,而是完全空心的。
外墙两层砖,内墙一层砖,两墙相距三米,中间并没有用夯土填充,而是空了出来,显然是准备留作居住区或者仓库的,怪不得陆平说这是客家围屋呢。
听了陆平的质疑,夏有书嘿嘿一笑,说道:“陆平,你可不能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啊。”
陆平有些莫名奇妙:“什么意思?”
夏有书从陆平自己的设计图里抽出一张,指着它说:“防御设施设计要考虑时代背景。历史上的棱堡设计那么厚,是为了抵御火炮轰击,但我们的敌人又没有火炮,就算有投石机之类的,在我方火炮的打击下也进不了射程,那我们干嘛要把工时浪费在夯土上?”
听到这里,陆平有些反应过来了,拿起草图看了看,说道:“哦,也是啊。那这么说,我们的棱堡,与其说是堡垒,不如说是个释放火力的平台,不过就这三米的高度够吗?”
“确实不太够……”夏有书皱了皱眉头,“不过我是考虑到工期问题。盖高点固然好,但要是工期太长就麻烦了,所以先盖一层三米的凑合用吧。再在地基上下点功夫,外圈挖出一米的壕沟,把地基垫高一米,这样总的落差就有五米了,加上本身小土坡地势就高些,勉强也够用了。等挺过这一阵,再看情况加盖一层,就固若金汤了。对了,我不是专业做建筑的,这就是个示意图,你看这结构没问题吗?”
“没什么毛病,说实话这技术含量还不如我们那时候的农村自建房呢,别说加盖一层了,两层也没问题。唔,这么一算,光这城墙,居住面积就接近五百平米了,你们准备驻扎多少人进去?”
“常驻两个连吧,加上辅助人员,也就二百出头,即使加上人均两吨的物资,也绰绰有余了。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