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回到明朝当太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南方一片血雨腥风的时候,朝堂上同样满城风雨。
原因很简单:就在年初“荧惑守心”发生不久,京城内外,突然流言纷纷,甚至小儿传唱着歌谣。
歌谣的主角,是汪舜华和于谦。
汪舜华和于谦的故事,其实很多年前就开始流传,只是时间不同,其中的褒贬也就不同。
从最初的美人仰慕英雄,到明君贤后与忠臣的风云际会,再到贤后忠臣的君臣相得。
打住,汪舜华不是君。
不是君,行君权,但她毕竟不是男人;却赏识于谦,这里头就有故事了。
如果说建极初年于谦进安国公,塑像旌忠祠,让天下人感受到太后的求贤如渴;那么,建极三年以后,风向开始改变。
一种声音开始蔓延,太后如此胡作非为,为什么安国公不阻止?
——太后免了安国公故乡杭州的处罚,可惜咱们这里没有这样的重臣啊。
——呵呵,如今能够劝说太后的,也只有安国公了吧?
尤其“荧惑守心”事件发生后,风向急转。
——天象示警,太后要遭天谴!
——太后宁愿上天降罪自己,也不肯让安国公替罪?
——太后宁愿自己死,也不愿于谦死?
也就是在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感激涕零的时候,市井坊间传诵着另外一个小道消息:太后为什么如此看重于谦?
——未出阁时就仰慕于谦的才气;
——身为皇后时,于谦一举封侯,并且空降为内阁首辅;
——身为太后时,于谦进世袭公爵,独揽朝政;甚至上天降罪,太后宁可违背天意,也不肯归罪于谦。
哈哈,真的是朝里有人好做官呐!
——一个是寡妇,一个是鳏夫。
——一个三十来岁风韵犹存,一个花甲之年宝刀未老。
——很好。
不仅是童谣,已经有小黄文开始传抄。
——多么荡气回肠的爱情。美人仰慕英雄,可惜无缘相守,于是在皇帝面前百般替他周旋,直到皇帝死后大权独揽,终于可以比翼双飞鸾凤和鸣。
——多么惊天动地的壮烈。最难消受美人恩,为了这么个美人,曾经铁石心肠的英雄也愁肠百转,黯然销魂,甘心驱使。
当然没有直接说汪太后。皇帝的年号、太后首辅的名字都换了,但那些事情摆在那里、那些话摆在那里,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写的是谁!
百姓茶余饭后开始议论:这书里说的是真的吗?
——怎么可能?太后那么贤德,安国公也是朝廷重臣,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
——怎么不可能?再贤德她也是女人,先帝都去世七八年了,干柴烈火的,可不一点就着?
——安国公成天在宫里晃悠,可不近水楼台吗?
——当年先帝把太后皇帝托付给安国公,可他怎么都没想到,安国公白天伺候完了晚上接着伺候,都伺候到龙床上了。
——嗨,要不说知人知面不知心!
锦衣卫是朱骥在管,他不好意思说话;但东厂提督张永把这件事捅到了太后面前。
就算他不说,言官已经开始上书了。
汪太后不畏惧天象,那么她会恐惧流言吗?
听说外头现在已经沸反盈天,汪舜华静静地翻书,又把奏表翻了翻,这才说:“我知道了,把这封奏疏交给安国公。”
再过几个月宗室就要进京了,必须把这件事情压下去,否则到时候更难收拾!
第二天早朝,于谦面色凝重,出班恳求辞职。
汪舜华看他一脸倦怠,知道他昨夜一宿没睡。
也难怪,由来这些事是最说不清楚的!
编造这些故事民谣的,其心可诛!
汪舜华心里恶狠狠地骂,面子上仍然一团和气:“这是怎么了?好好地为什么辞职?”
于谦不知道汪舜华心里怎么想,但这件事他实在说不出口。
他不说,自然有人说,言官们等这一刻已经太久。
马上言官贾宇就跳出来:“太后,如今市井坊间,谣言纷纷,请太后为了朝廷脸面和您的声誉,放于谦归田。”
接着出来几个人,都是这个说法。
汪舜华很是无辜:“什么声誉?出了什么事我怎么不知道?”
???!!!
合着昨天的奏疏您没看啊!
贾宇等人在肚子里暗骂了一通,只得说:“如今坊间传唱着一曲童谣:‘一凤并一龙,相将入汉宫’。”
后面的,汪舜华已经听不进去了:“小儿唱歌有什么新奇,我小时候还唱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呢。”
这样就想蒙混过关?做梦!
言官许构就说:“臣前日得了一本小说,太后一看便知;听说如今民间纷纷传抄。”
&nb... -->>
在南方一片血雨腥风的时候,朝堂上同样满城风雨。
原因很简单:就在年初“荧惑守心”发生不久,京城内外,突然流言纷纷,甚至小儿传唱着歌谣。
歌谣的主角,是汪舜华和于谦。
汪舜华和于谦的故事,其实很多年前就开始流传,只是时间不同,其中的褒贬也就不同。
从最初的美人仰慕英雄,到明君贤后与忠臣的风云际会,再到贤后忠臣的君臣相得。
打住,汪舜华不是君。
不是君,行君权,但她毕竟不是男人;却赏识于谦,这里头就有故事了。
如果说建极初年于谦进安国公,塑像旌忠祠,让天下人感受到太后的求贤如渴;那么,建极三年以后,风向开始改变。
一种声音开始蔓延,太后如此胡作非为,为什么安国公不阻止?
——太后免了安国公故乡杭州的处罚,可惜咱们这里没有这样的重臣啊。
——呵呵,如今能够劝说太后的,也只有安国公了吧?
尤其“荧惑守心”事件发生后,风向急转。
——天象示警,太后要遭天谴!
——太后宁愿上天降罪自己,也不肯让安国公替罪?
——太后宁愿自己死,也不愿于谦死?
也就是在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感激涕零的时候,市井坊间传诵着另外一个小道消息:太后为什么如此看重于谦?
——未出阁时就仰慕于谦的才气;
——身为皇后时,于谦一举封侯,并且空降为内阁首辅;
——身为太后时,于谦进世袭公爵,独揽朝政;甚至上天降罪,太后宁可违背天意,也不肯归罪于谦。
哈哈,真的是朝里有人好做官呐!
——一个是寡妇,一个是鳏夫。
——一个三十来岁风韵犹存,一个花甲之年宝刀未老。
——很好。
不仅是童谣,已经有小黄文开始传抄。
——多么荡气回肠的爱情。美人仰慕英雄,可惜无缘相守,于是在皇帝面前百般替他周旋,直到皇帝死后大权独揽,终于可以比翼双飞鸾凤和鸣。
——多么惊天动地的壮烈。最难消受美人恩,为了这么个美人,曾经铁石心肠的英雄也愁肠百转,黯然销魂,甘心驱使。
当然没有直接说汪太后。皇帝的年号、太后首辅的名字都换了,但那些事情摆在那里、那些话摆在那里,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写的是谁!
百姓茶余饭后开始议论:这书里说的是真的吗?
——怎么可能?太后那么贤德,安国公也是朝廷重臣,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
——怎么不可能?再贤德她也是女人,先帝都去世七八年了,干柴烈火的,可不一点就着?
——安国公成天在宫里晃悠,可不近水楼台吗?
——当年先帝把太后皇帝托付给安国公,可他怎么都没想到,安国公白天伺候完了晚上接着伺候,都伺候到龙床上了。
——嗨,要不说知人知面不知心!
锦衣卫是朱骥在管,他不好意思说话;但东厂提督张永把这件事捅到了太后面前。
就算他不说,言官已经开始上书了。
汪太后不畏惧天象,那么她会恐惧流言吗?
听说外头现在已经沸反盈天,汪舜华静静地翻书,又把奏表翻了翻,这才说:“我知道了,把这封奏疏交给安国公。”
再过几个月宗室就要进京了,必须把这件事情压下去,否则到时候更难收拾!
第二天早朝,于谦面色凝重,出班恳求辞职。
汪舜华看他一脸倦怠,知道他昨夜一宿没睡。
也难怪,由来这些事是最说不清楚的!
编造这些故事民谣的,其心可诛!
汪舜华心里恶狠狠地骂,面子上仍然一团和气:“这是怎么了?好好地为什么辞职?”
于谦不知道汪舜华心里怎么想,但这件事他实在说不出口。
他不说,自然有人说,言官们等这一刻已经太久。
马上言官贾宇就跳出来:“太后,如今市井坊间,谣言纷纷,请太后为了朝廷脸面和您的声誉,放于谦归田。”
接着出来几个人,都是这个说法。
汪舜华很是无辜:“什么声誉?出了什么事我怎么不知道?”
???!!!
合着昨天的奏疏您没看啊!
贾宇等人在肚子里暗骂了一通,只得说:“如今坊间传唱着一曲童谣:‘一凤并一龙,相将入汉宫’。”
后面的,汪舜华已经听不进去了:“小儿唱歌有什么新奇,我小时候还唱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呢。”
这样就想蒙混过关?做梦!
言官许构就说:“臣前日得了一本小说,太后一看便知;听说如今民间纷纷传抄。”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