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断臂方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元宵节刚过,贺公主便被母亲带来的一个意外消息震惊了:父皇已经和朝中大臣议定把自己聘与大司马尉迟迥的儿子尉迟佑公子为妻!贺公主似挨了一闷棍,呆在那里半晌说不出话来。俄顷,她突然长跪在母亲面前失声痛哭起来!因满腹心事无法明说,竟是越哭越痛,任凭母亲怎么问怎么哄,始终说不出一个字来。
李娘娘甚是诧异:女儿长这么大,除了陛下要她去突厥和亲那次,还从未见她在自己面前如此痛哭过!就是那次突厥逼亲之时,公主还敢拼死反抗,也能说出为何不肯嫁突厥太子的缘故。这次为何只是痛哭如此,却说不出缘故来?娘娘一边拉她起身,一边劝慰道:“女儿快起来!女儿如此伤心所为何故?这次父皇不是把你远嫁他国,而是三代王公、驸马世家的尉迟府上。女儿自小与佑公子也曾相识,元宵节那天又见过他,无论学识相貌还是骑射武功样样过人。这样的人物,女儿还看不上吗?”因见公主仍旧悲咽不已,李娘娘更是惊愕不解了:“女儿,为了你,父皇又格外晋他为三品武职。将来效力朝廷,自然还有机会晋升。依娘看来,这门亲事并无什么不妥之处,我儿何故竟致烦痛如此?”末了,在李妃的细心盘问下,公主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了自己的心事。不料娘娘闻听大惊失色:“天哪!这如何了得?你你竟忘了你是大周公主了吗?尉迟公子哪一点不比那个奶娘的儿子强啊?你竟敢”“凭他是神仙圣人,女儿此生非周家不嫁!”“我儿莫非糊涂了不成?漫说你是堂堂的大周国公主了,就算一般皇族子女的婚嫁,也必得听命朝廷的。就算没有尉迟家,你父皇也自会把你嫁给别的家世显赫、数代王公之家的子弟。哪里会允许你嫁一介寒门子弟、宫中仆妇的儿子啊?!”娘娘又气又急地流泪劝说公主。
“母亲,翰成哥虽出身平民,却是文功武卫过人之人。不仅谙知兵法、勇威过人,还建下大功,并曾救了我哥的性命!母亲,像翰成哥这样文韬武略过人、志向远大的人,终究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女儿恳求母妃和皇兄成全。”公主哭道。
“女儿休得胡言乱语!此事谁也帮不了你,只怕还会被你连累。上次你拒婚不嫁,那是因为你父皇也舍不得你远嫁大漠酷寒的塞北。这次你不嫁三代王公的尉迟家,却去做一个仆妇的儿媳妇,漫说母亲只是一个没有家族靠山、自身难保的嫔妃了,就算母亲是他国公主、大周皇后,就算是当今你皇祖奶奶,又能成全你吗?”李妃心烦起来。
“母亲是经过大坎坷过来的人,当知人生富贵荣华、贫贱生死统不过瞬息烟云。他随哥哥平西已立有大功,并两次救助哥哥,医治士兵,若父皇能按功论赏、赐爵加官,他便可与女儿比肩,有何不妥?再说,奶娘不是已为宫中五品掌衣女官了吗?周将军不是也为四品扬威将军了吗?情知女儿并不看重荣华享乐,难道连孩儿这唯一的心愿竟也不肯成全吗?”公主恳求道。
“女儿,你真是痴心妄想。就算他能凭武功做了大将军、上大将军甚至开府大将军,又如何能与尉迟家、窦炽家、李柱国、隋国公那些世代王公之家相比?他们这些王公勋爵树大根深,功高权重,各大王公家族之间又有着盘根错节的姻亲联结。平时,就连你父皇也对他们礼让三分的啊!”“母亲,女儿不管什么王公世家、柱国将军,女儿就想和那农妇的儿子去过百姓的日子。如果母妃皇兄和父皇都不肯答应女儿,纵然这世上千百条生路都堵上了,总还有一条死路,只怕谁也拦不住的!”娘娘的脸色青白起来,咬着牙说:“我儿,这次你就是真的死了,你父皇也不会答应你嫁那奶娘之子的!今天是娘知道你这份心事。若是他人得知,只怕那周家儿子连今天晚上都活不过去了!”公主听了母亲的话,又惊又痛:“母亲!女儿即使不能和他同生,也要和他同死”公主丢下这一句话,头也不回地跑出了紫云殿。
李妃见女儿竟这般死心,又气又痛又怜。因怕公主出什么事,急忙令两位心腹悄悄跟着,有什么异常举动赶快来报。
议定尉迟公子与贺公主的婚事后,武帝令孝伯与宁蜀公商议嫁娶之事。
孰知,那尉迟公子连着两番上奏,感激圣眷隆恩。然自己未曾为国家朝廷效犬马之力,不愿受领朝廷格外恩赐,奏请圣准自己建立武勋后正大光明地得以晋封。并奏请以三年为限,恩准他离京西戍蜀秦边地,沙场建功后再迎娶公主。武帝心下赞叹尉迟公子的志气,禁不住他两番三次的上奏,便来到后宫与李妃商议此事。
李妃见尉迟公子奏请缓娶公主,便感到事情还有转机,不觉松了一口气:“陛下,公主年龄尚小,加上突厥逼亲时撞伤,尚未平复,曾在臣妾面前透露眼下最恨婚嫁二字,臣妾暗里还在担心呢。眼下尉迟公子执意如此,公主若能留在宫里疗养两年身心,倒正合了臣妾的私心了。”武帝闻言,当下便敕准了尉迟公子的奏请。只因挂念姑母大长公主乃年迈之人,子孙又多不在京城,便同时诏令尉迟迥、尉迟运父子二人还京,总理京师宿卫之职。
大长公主见聘定公主之后,佑儿仍旧执意还要离京,又见陛下特诏长子尉迟迥和孙子运儿还京,虽心下不乐,却也没有阻拦的理由了。
上元过后,武帝率部南巡,诏敕太子留守京师实习署理朝政。
太子在京中每日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的懈怠,而且每日早晚总要先过紫云殿来问候母妃一番。
因为公主的缘故,李妃又询问了一番有关周家儿子的情形。太子把周将军从比武夺魁到跟随自己出征,从以少林药方为大军治病到以奇谋胜敌,细细地对母妃说了一番。
又感叹道:“父皇对周将军这人也很赞赏的,曾对儿臣说可惜他出身寒门。若为公侯子弟,必可成为朝廷国家的栋梁。”李妃暗自思量,若果然这样的话,女儿倒也算是识人。又想,眼下若是太子在位,此事便有几分指望。周将军不仅人生得英武俊逸,又文韬武略过人,还是太子擢拔起来的亲信。最要紧的是,作为女人她知道女人最看重的就是两情相悦。虽说周将军的母亲是奶娘身份,但毕竟还是不同于一般宫人的,一册诏书倒也可以晋封为夫人的。
可是眼下却是根本行不通的!二十多年的夫妻,李妃太清楚陛下的性情和为人了,他无论如何也决不会允许女儿下嫁一个平民的儿子。一如掖宫后位虚设十几年,他也不会册封自己为后一样。除非周将军果然是一位旷世奇才,恐怕也得等到他屡建战功、名震朝野之后,才有可能得到陛下的重视。
然而,自古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真正能身经百战且功勋赫赫,最终能完好生还者又有几人?即令周将军果有神佛佑护,最终建下百战奇功而不死不残,也不知是何年何月的事了。而公主眼下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又有什么理由一直拖延下去呢?虽说尉迟公子自己提出三年内不谈婚娶,短短的三年又能出什么奇迹?李妃只有再三地嘱托太子:“皇儿,这十多年来,周将军的母亲对我算得上忠心耿耿第一人。没有她,只怕你妹妹几次都没命了。如今她儿子阵前又救了你的性命,几次立下大功,也当格外提携的。再则,皇儿若能晋升几位自己的心腹将帅,想来也更靠得住一些。”“母亲说得有理。儿臣旧日重文轻武,吐谷浑一战才吃了大亏,儿臣今后要在武功上建树一番。父皇这次出巡前说过,欲再次举兵平定叛服无常的吐谷浑,为来年一举灭齐清除后患。儿臣曾向父皇请缨,求父皇准许儿臣能再次率兵西发。”“你父皇答应了吗?”“父皇有些担心,此番是孤军作战,父皇担心皇儿万一有什么闪失。不过父皇倒是询问了皇儿有何破敌之策。皇儿答说:与突厥之战中,皇儿用心研磨,发觉对付他们这些西北善骑的游牧部落,一是尽可能不用战车,少用步兵,加强骑射;二是兵不厌诈,声东击西,诱敌入我彀中,再辅之以奇兵、飞兵方可制胜,且忌远征久战。”一段日子以来,一直为公主之事烦恼忧患的李妃,见太子的谈吐举止和文治武功果然比往日进益了,心下不觉欣慰,微笑道:“你父皇的意思呢?”“父皇南巡之前说,他回京后和朝臣们再商议一下。母亲,战前武将的升迁向有殊例。周将军西进征讨若再建奇功,皇儿再格外奏请父皇,便有望晋他为上品之职了。”李妃微微点头。如此,事情虽很渺茫,毕竟也有些希望了。
自陛下准了尉迟公子奏请,李妃以为原有三年的日子可以从容打算时,倒也松了口气。谁知,公主身边的宫人突然跑来禀说:平素恁地活泼快活的公主,不知何故,近些日子突然吃斋念佛起来,而且竟连绮罗也不穿、粉黛也不施了。娘娘的心不觉抽紧了——公主这般变化,只怕迟早会引起陛下的注意。
果不其然!武帝南巡回朝后,因一直忙着朝廷之事,后宫儿女的事一向也并不大留心。直到前两天他在紫云殿的小花园遇到公主,见公主只穿了件素色布袍,满头青丝也只拿一根竹木发簪绾着,以为女儿是回应了自己新近提出要后宫和臣民节俭一切用度,为来年全面伐齐积蓄一切财力的诏敕,因而在李妃面前刻意夸了一番李妃教导有方,公主知道体恤父皇母妃,懂得顾及国家朝廷。
李妃有些心惊了。怕女儿之事或可瞒得眼前一时,但陛下一旦知道真相后,不知怎样暴怒,更不知会酿下怎样的大祸。此事,李妃对一向信任的独孤氏也不敢露出半点口风。
思度良久,觉得还是找奶娘秀月询问一番。
... -->>
元宵节刚过,贺公主便被母亲带来的一个意外消息震惊了:父皇已经和朝中大臣议定把自己聘与大司马尉迟迥的儿子尉迟佑公子为妻!贺公主似挨了一闷棍,呆在那里半晌说不出话来。俄顷,她突然长跪在母亲面前失声痛哭起来!因满腹心事无法明说,竟是越哭越痛,任凭母亲怎么问怎么哄,始终说不出一个字来。
李娘娘甚是诧异:女儿长这么大,除了陛下要她去突厥和亲那次,还从未见她在自己面前如此痛哭过!就是那次突厥逼亲之时,公主还敢拼死反抗,也能说出为何不肯嫁突厥太子的缘故。这次为何只是痛哭如此,却说不出缘故来?娘娘一边拉她起身,一边劝慰道:“女儿快起来!女儿如此伤心所为何故?这次父皇不是把你远嫁他国,而是三代王公、驸马世家的尉迟府上。女儿自小与佑公子也曾相识,元宵节那天又见过他,无论学识相貌还是骑射武功样样过人。这样的人物,女儿还看不上吗?”因见公主仍旧悲咽不已,李娘娘更是惊愕不解了:“女儿,为了你,父皇又格外晋他为三品武职。将来效力朝廷,自然还有机会晋升。依娘看来,这门亲事并无什么不妥之处,我儿何故竟致烦痛如此?”末了,在李妃的细心盘问下,公主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了自己的心事。不料娘娘闻听大惊失色:“天哪!这如何了得?你你竟忘了你是大周公主了吗?尉迟公子哪一点不比那个奶娘的儿子强啊?你竟敢”“凭他是神仙圣人,女儿此生非周家不嫁!”“我儿莫非糊涂了不成?漫说你是堂堂的大周国公主了,就算一般皇族子女的婚嫁,也必得听命朝廷的。就算没有尉迟家,你父皇也自会把你嫁给别的家世显赫、数代王公之家的子弟。哪里会允许你嫁一介寒门子弟、宫中仆妇的儿子啊?!”娘娘又气又急地流泪劝说公主。
“母亲,翰成哥虽出身平民,却是文功武卫过人之人。不仅谙知兵法、勇威过人,还建下大功,并曾救了我哥的性命!母亲,像翰成哥这样文韬武略过人、志向远大的人,终究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女儿恳求母妃和皇兄成全。”公主哭道。
“女儿休得胡言乱语!此事谁也帮不了你,只怕还会被你连累。上次你拒婚不嫁,那是因为你父皇也舍不得你远嫁大漠酷寒的塞北。这次你不嫁三代王公的尉迟家,却去做一个仆妇的儿媳妇,漫说母亲只是一个没有家族靠山、自身难保的嫔妃了,就算母亲是他国公主、大周皇后,就算是当今你皇祖奶奶,又能成全你吗?”李妃心烦起来。
“母亲是经过大坎坷过来的人,当知人生富贵荣华、贫贱生死统不过瞬息烟云。他随哥哥平西已立有大功,并两次救助哥哥,医治士兵,若父皇能按功论赏、赐爵加官,他便可与女儿比肩,有何不妥?再说,奶娘不是已为宫中五品掌衣女官了吗?周将军不是也为四品扬威将军了吗?情知女儿并不看重荣华享乐,难道连孩儿这唯一的心愿竟也不肯成全吗?”公主恳求道。
“女儿,你真是痴心妄想。就算他能凭武功做了大将军、上大将军甚至开府大将军,又如何能与尉迟家、窦炽家、李柱国、隋国公那些世代王公之家相比?他们这些王公勋爵树大根深,功高权重,各大王公家族之间又有着盘根错节的姻亲联结。平时,就连你父皇也对他们礼让三分的啊!”“母亲,女儿不管什么王公世家、柱国将军,女儿就想和那农妇的儿子去过百姓的日子。如果母妃皇兄和父皇都不肯答应女儿,纵然这世上千百条生路都堵上了,总还有一条死路,只怕谁也拦不住的!”娘娘的脸色青白起来,咬着牙说:“我儿,这次你就是真的死了,你父皇也不会答应你嫁那奶娘之子的!今天是娘知道你这份心事。若是他人得知,只怕那周家儿子连今天晚上都活不过去了!”公主听了母亲的话,又惊又痛:“母亲!女儿即使不能和他同生,也要和他同死”公主丢下这一句话,头也不回地跑出了紫云殿。
李妃见女儿竟这般死心,又气又痛又怜。因怕公主出什么事,急忙令两位心腹悄悄跟着,有什么异常举动赶快来报。
议定尉迟公子与贺公主的婚事后,武帝令孝伯与宁蜀公商议嫁娶之事。
孰知,那尉迟公子连着两番上奏,感激圣眷隆恩。然自己未曾为国家朝廷效犬马之力,不愿受领朝廷格外恩赐,奏请圣准自己建立武勋后正大光明地得以晋封。并奏请以三年为限,恩准他离京西戍蜀秦边地,沙场建功后再迎娶公主。武帝心下赞叹尉迟公子的志气,禁不住他两番三次的上奏,便来到后宫与李妃商议此事。
李妃见尉迟公子奏请缓娶公主,便感到事情还有转机,不觉松了一口气:“陛下,公主年龄尚小,加上突厥逼亲时撞伤,尚未平复,曾在臣妾面前透露眼下最恨婚嫁二字,臣妾暗里还在担心呢。眼下尉迟公子执意如此,公主若能留在宫里疗养两年身心,倒正合了臣妾的私心了。”武帝闻言,当下便敕准了尉迟公子的奏请。只因挂念姑母大长公主乃年迈之人,子孙又多不在京城,便同时诏令尉迟迥、尉迟运父子二人还京,总理京师宿卫之职。
大长公主见聘定公主之后,佑儿仍旧执意还要离京,又见陛下特诏长子尉迟迥和孙子运儿还京,虽心下不乐,却也没有阻拦的理由了。
上元过后,武帝率部南巡,诏敕太子留守京师实习署理朝政。
太子在京中每日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的懈怠,而且每日早晚总要先过紫云殿来问候母妃一番。
因为公主的缘故,李妃又询问了一番有关周家儿子的情形。太子把周将军从比武夺魁到跟随自己出征,从以少林药方为大军治病到以奇谋胜敌,细细地对母妃说了一番。
又感叹道:“父皇对周将军这人也很赞赏的,曾对儿臣说可惜他出身寒门。若为公侯子弟,必可成为朝廷国家的栋梁。”李妃暗自思量,若果然这样的话,女儿倒也算是识人。又想,眼下若是太子在位,此事便有几分指望。周将军不仅人生得英武俊逸,又文韬武略过人,还是太子擢拔起来的亲信。最要紧的是,作为女人她知道女人最看重的就是两情相悦。虽说周将军的母亲是奶娘身份,但毕竟还是不同于一般宫人的,一册诏书倒也可以晋封为夫人的。
可是眼下却是根本行不通的!二十多年的夫妻,李妃太清楚陛下的性情和为人了,他无论如何也决不会允许女儿下嫁一个平民的儿子。一如掖宫后位虚设十几年,他也不会册封自己为后一样。除非周将军果然是一位旷世奇才,恐怕也得等到他屡建战功、名震朝野之后,才有可能得到陛下的重视。
然而,自古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真正能身经百战且功勋赫赫,最终能完好生还者又有几人?即令周将军果有神佛佑护,最终建下百战奇功而不死不残,也不知是何年何月的事了。而公主眼下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又有什么理由一直拖延下去呢?虽说尉迟公子自己提出三年内不谈婚娶,短短的三年又能出什么奇迹?李妃只有再三地嘱托太子:“皇儿,这十多年来,周将军的母亲对我算得上忠心耿耿第一人。没有她,只怕你妹妹几次都没命了。如今她儿子阵前又救了你的性命,几次立下大功,也当格外提携的。再则,皇儿若能晋升几位自己的心腹将帅,想来也更靠得住一些。”“母亲说得有理。儿臣旧日重文轻武,吐谷浑一战才吃了大亏,儿臣今后要在武功上建树一番。父皇这次出巡前说过,欲再次举兵平定叛服无常的吐谷浑,为来年一举灭齐清除后患。儿臣曾向父皇请缨,求父皇准许儿臣能再次率兵西发。”“你父皇答应了吗?”“父皇有些担心,此番是孤军作战,父皇担心皇儿万一有什么闪失。不过父皇倒是询问了皇儿有何破敌之策。皇儿答说:与突厥之战中,皇儿用心研磨,发觉对付他们这些西北善骑的游牧部落,一是尽可能不用战车,少用步兵,加强骑射;二是兵不厌诈,声东击西,诱敌入我彀中,再辅之以奇兵、飞兵方可制胜,且忌远征久战。”一段日子以来,一直为公主之事烦恼忧患的李妃,见太子的谈吐举止和文治武功果然比往日进益了,心下不觉欣慰,微笑道:“你父皇的意思呢?”“父皇南巡之前说,他回京后和朝臣们再商议一下。母亲,战前武将的升迁向有殊例。周将军西进征讨若再建奇功,皇儿再格外奏请父皇,便有望晋他为上品之职了。”李妃微微点头。如此,事情虽很渺茫,毕竟也有些希望了。
自陛下准了尉迟公子奏请,李妃以为原有三年的日子可以从容打算时,倒也松了口气。谁知,公主身边的宫人突然跑来禀说:平素恁地活泼快活的公主,不知何故,近些日子突然吃斋念佛起来,而且竟连绮罗也不穿、粉黛也不施了。娘娘的心不觉抽紧了——公主这般变化,只怕迟早会引起陛下的注意。
果不其然!武帝南巡回朝后,因一直忙着朝廷之事,后宫儿女的事一向也并不大留心。直到前两天他在紫云殿的小花园遇到公主,见公主只穿了件素色布袍,满头青丝也只拿一根竹木发簪绾着,以为女儿是回应了自己新近提出要后宫和臣民节俭一切用度,为来年全面伐齐积蓄一切财力的诏敕,因而在李妃面前刻意夸了一番李妃教导有方,公主知道体恤父皇母妃,懂得顾及国家朝廷。
李妃有些心惊了。怕女儿之事或可瞒得眼前一时,但陛下一旦知道真相后,不知怎样暴怒,更不知会酿下怎样的大祸。此事,李妃对一向信任的独孤氏也不敢露出半点口风。
思度良久,觉得还是找奶娘秀月询问一番。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