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带着华夏藏书去修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排在四座考场外的学子将身份牌与书箱交给官吏检查。

    围观人群中,箫文宣目送儿子进入书院考场,他脸上浮现胜券在握的笑容。

    不多时便轮到箫舒。

    “箫舒不仅不交学费还在学堂偷学,他这样的人可以进入书院考场考试吗?”

    人群中冷不丁地传来一道声音,紧接着便有十多个市井无赖跟着起哄。

    “是啊,他这听墙角的行为和小偷差不多,他这种人也可以参与书院考试吗?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参与书院考试?”

    “要不大人你给我兄弟几个一次机会,说不定我兄弟几人也能通过书院考试成为书院学子为我灵庸城争光。”

    ……

    箫舒心神一沉,这些话语显然是有人故意所为,而这定然是箫石父亲箫文宣所为!

    一旦他听学堂墙角学习的行为被定性为偷盗,给他冠上下三滥的盗窃名头,他就再没有进书院考场的可能。

    若他不能进书院考场,恐怕他的下场真就如箫石所说,哪怕是对他颇为照拂的劳夫子也无法救他!

    不行!书院考试是他唯一活路!他必须要进入书院考试成为书院学子!

    但此时不是那个言论自由人人平等的时代,他要想自救,只能想办法将原箫舒偷听学堂墙角一事合理化才行。

    为首官吏看眼人群中的劳夫子,道:“书院受命于圣院为天下读书人开圣路,学堂学子是读书人,但读书人却不只限于学堂学子。

    昔者匡衡刻苦勤学奈何家徒四壁没有银钱购买烛火,不得不凿壁偷光自学。

    箫舒于学堂墙角听夫子教学虽有不妥之处,但他此举与凿壁偷光之举无二,皆是有求学之心但又受限银钱不得已而为之。

    箫舒你非学堂学子,我作为书院考官便代书院考你两个问题以示考验,若你能回答上来,你就有进去考试的资格。”

    见这官吏言向自己替自己解围,箫舒连忙拜谢道:“多谢大人,大人请问。”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何处。”

    “出自《孟子?告子?下》。”

    官吏声传考场内外,考场内依照先后顺序坐好的众多学子听到官吏这一问或轻笑或摇头冷哼,这句他们常挂在嘴边自勉,哪怕箫舒这穷小子没接触过《孟子》一书,听墙角也能将这话记下来。

    “何谓‘倚兰操’。”

    倚兰操?考场内众多学子尽皆愣住。

    兰指兰花,兰花意指君子高洁,倚兰操莫不是指琴谱?一众学子尽皆凝神思索。

    一个剑眉星目气度不凡的学子眼神一亮,他细细回想发觉‘倚兰操’三字有点熟悉,他曾听夫子说过,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

    见这学子这般神色,一旁的人好奇问道:“东方兄,你莫非知道这‘倚兰操’出处?”

    东方星阳和善摇头道:“以前听夫子提过,一时间记不起来。”

    箫舒心神一动,这问的有点刁钻啊,《倚兰操》少现于儒家着作,他只在《琴操》一书中见过出处,也曾听指点他的劳夫子无意中提到过。

    《倚兰操》是儒圣历聘诸侯不得,自卫至鲁过隐谷中,见杂草丛生芗兰独茂,结合自身境遇心生感慨而作。

    但他此时又不能将这事详细描述出来,毕竟这不符合箫舒这个没钱交学费只能听墙角捡地摊货的穷小子身份,只能往简单了说。

    “儒圣过隐谷见芗兰独茂,有感所作。”

    见箫舒不过三五息时间就答出来,官吏眼中闪过一抹意外,他不动声色地看眼人群中那个劳夫子,道:“不错,进去吧。”

    “多谢大人。”箫舒拜道,他背上检查完的书箱走进考场。

    部分学子脸色一冷,对箫舒的不屑厌恶更甚,不过是运气好从地摊捡来的残章断句中恰好记有倚兰操的由来,真以为能和他们平起平坐了?

    个别学子看眼正襟危坐的箫石,箫石感受到这些学子往来的目光,只觉这些目光中充满嘲讽讥笑,笑他富甲一方的家族居然连箫舒这么个捡破烂的小角色都制不住。

    他阴沉着脸盯着箫舒,将这一切都算在箫舒身上,恨不得将箫舒大卸八块。

    箫舒回他一笑。

    他这个让箫石父子感到耻辱的同姓穷小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进入书院考场,箫石父子定然恼羞成怒想弄死他箫舒是板上钉钉的事,并且箫舒记得之前箫石所说,过了书院考试之日便是劳夫子也保不住他箫舒,箫舒猜测箫石父子可能已经通过某种方式内定了书院学子名额。

    而他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干扰箫石情绪,尽可能干扰箫石情绪阻挠箫石成为书院学子。

    箫舒走到众多学子后方的考桌坐下,取出书箱内的笔墨砚等物品静待考试开始。

    半刻钟后,箫舒等所有学子脑中同时浮现一道厚重威严声音:“开始!”

    话音刚落,所有学子左右前后瞬间变的灰蒙一片,好似进入一个独立房间。

    所有人桌上同时出现数张宣纸。

    箫舒拿起考题一看,考题分为三部分,一是考验学子对儒家经义的理解,二则是‘说文解字’,检验学子对‘字’的掌握以及理解,最后一张宣纸则是让学子以‘春’为题写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诗。

    原箫舒因为没钱进入学堂以及购买书籍,所以对蹲墙角听来的知识以及地摊上买来的残破书籍极为珍惜,每一字都牢记在心,已经为箫舒打好基础,再加上箫舒自己对儒学的掌握以及这两天来结合两界儒学书籍的恶补,不到一个时辰便将考题尽数答完,只留下最后那张宣纸:以‘春’为题书写文章或者作诗词。

    以春为题的诗?

    箫舒凝神思索,脑中逐渐浮现十多首写春的古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