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中国人史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本世纪是一个黑暗世纪,全国混战。
所有战区都向河朔四镇看齐,最初只有少数成功,后来全都达到目的。那些无名而有实的独立王国,相互间不断并吞,不断扩张。中央政府控制区域,像烈阳下的冰块,最后只剩下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宦官的势力跟藩镇同时成长,终于出现中国第二次宦官时代,唐政府奄奄一息。
一藩镇割据的恶化
藩镇(战区)的世袭局面,原来只有四镇。自上世纪(八)唐王朝第十二任皇帝李适失去控制之后,其他节度使(司令官)都努力培植自己私人势力,希望也能割据一方。
李适的孙儿李纯于本世纪(九)八五年即位,他决心完成祖父尝试失败的重振中央权威的政策。八六年,西川战区(四川成都)节度使刘辟,要求兼任东川战区(梓州四川三台)及山南西道战区(兴元陕西汉中)节度使,李纯不答应,刘辟即行进攻梓州,强行接收。同年,夏绥战区(夏州陕西靖边北)节度使韩全义退休,次年(八六),他的外甥杨惠琳打算接任节度使,李纯也不答应,杨惠琳即行发兵拒绝中央派遣的新任节度使。明年(八七),李纯征调镇海战区(润州江苏镇江)节度使李钅奇入朝,李钅奇不接受命令。
李纯用铁腕对付三个叛徒,由效忠中央的军队分别讨伐。结果刘辟被擒,送到长安处决。杨惠琳被部下所杀。李钅奇兵败,被部下活捉,投降中央。刘辟是安史兵变后五十年中第一个因反抗中央而伏诛的节度使,使全国耳目一新。八一四年,彰义战区(蔡州河南汝南)节度使吴少阳病死,他的儿子吴元济继位,中央拒绝承认,下令讨伐。经过三年的战斗,最后把吴元济活捉,送到长安处决,这是第二个因反抗中央而伏诛的节度使。一连串整肃纲纪的胜利,使河朔四镇大为震惊,他们立即取消世袭,缴回行政财赋大权。四镇之一的平卢战区(郓州山东东平)节度使李师道,更献出三个州给中央。但他马上又懊悔失去的土地太多,临时变卦,中央政府再对他讨伐,李师道被部下杀死。
到现在为止,中央政府权威达到高峰,正常的政治秩序再告恢复。然而这不过只是回光反照,就在摧毁平卢战区,完成全国再统一的明年(八二),李纯被宦官刺死,他的儿子李恒继位。李恒是一个花花大少,他父亲多少年辛苦征战所得到的成果,几乎是霎时间就全部丧失。河朔地区中的卢龙(北京)、成德(河北正定)、魏博(河北大名)三镇,发现中央政府恢复腐败时,就首先恢复实质上的独立王国,其他藩镇也陆续恢复割据或半割据原状。
战区拒抗中央政府,司令官拒抗最高统帅。司令官因失去统御的合法力量,自己也有被部下拒抗的危险。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各藩镇内部不断发生叛变,将领们会突然间向节度使攻击拥立另一位将领当节度使,而对旧主驱逐或杀戮。节度使为了预防内部叛变,乃采取彻底的愚民政策,在他所管辖的战区之内,人民婚丧宴会,跟平日的拜神拜庙,都被禁止。亲友之间,不准有太多往来。知识分子都怀有大一统思想,对割据形态有不利影响,所以更成为迫害对象,学校一律封闭。又限制对外交通,切断商旅。这样作的目的是,使战区孤立,战区内每一个人也孤立,孤立即不能集结力量。于是社会经济和教育文化,全部破坏。尤其是河朔四镇!简直成为一片蛮荒,社会上没有人读书,人民也不识字,商业凋零,生产停顿,残破的程度,比大分裂时代五胡十九国时代,还要严重。
然而,历史定律是,纯高压并不能制止叛变。藩镇内部的拒抗事件——主要的是兵变,不断发生,遂使混战的范围更加扩大。
二中国第二次宦官时代
促使唐王朝崩溃的,除了藩镇外,还有宦官。
自从第二世纪第一次宦官时代之后,六百年间,宦官的影响,只是个别现象。到了上世纪(八),才有突破性的发展。
唐王朝第一位有名的宦官高力士,他是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贴身侍从,因为太接近权力魔杖,虽然高力士并不喜爱政治,但权势仍震慑朝野。连皇太子李亨都唤他“二哥”公主驸马都尊称他“老太爷”但真正揭起宦官时代帝幕的,还是安史兵变。安史兵变后,皇帝对将领们充满猜忌,而只信任宦官。于是发明一种此后几乎遗害一千年的监军制度,派遣宦官出任监军。不但战区设有监军,就是比战区小两三级的军事单位,也都设有监军。武装部队中遂形成两个系统,一是传统的军事系统,一是可以直达皇帝御座的宦官系统。监军的任务,表面上是帮助解决困难,事实上是在防止叛变。
所以监军是一个权威的职位,一纸密告,就可以使统帅人头落地。中央第一位讨伐安禄山的统帅高仙芝(但罗斯战役大将)和副统帅封常清,就因为不能满足监军宦官边令诚的勒索,边令诚密告他们谋反,他们遂被双双处斩。二人死于上世纪(八)七五五年,即黄金时代结束,安禄山兵变之年。不过最妙的是,当安禄山攻陷潼关,向长安挺进时,边令诚带着皇宫钥匙,却第一个投降。
宦官既有如此可怕的力量,在军中自然呈现特殊面貌。他把健壮骁勇的战士全部选拔出来作为自己的卫队,而把挑剩下的老弱残兵拨给统帅。交战的时候,稍有胜利,宦官立即派人飞马向长安报告,功全在己。一旦失利,罪过天经地义地全罩到统帅头上。皇帝们又都跟第五世纪南宋帝国的皇帝刘义隆一样,喜欢遥控指挥。深宫中发出命令下达给宦官,宦官再传达给统帅。每一次战役,宦官就像过江之鲫般地在道上奔驰,看起来煞有介事。
——懂军事的人绝不遥控指挥,遥控指挥的人一定不懂军事,或对军事一知半解。所以一个政府一旦出现遥控指挥,便是一种灾难。
监军宦官并不能如所预期地防止统帅叛变,而只会诬陷统帅叛变,或把统帅逼得叛变。昭义战区(潞州山西长治)监军宦官刘承偕经常凌辱节度使刘悟,甚至计划绑架他。最后刘悟把刘承偕逮捕,开始打算脱离中央。同华战区(同州陕西大荔)节度使周智光则索性把监军宦官张志斌杀掉,声明说:“仆固怀恩本来不反,被你们逼反。我本来也不反,今天为你而反。”
——仆固怀恩,扑灭安史兵变的大将之一。一门之中,为国战死的四十六人,女儿也为了国家和亲政策,远嫁到回匕汗国。但他得罪了宦官骆奉仙,骆奉仙密告他谋反。仆固怀恩发觉之后,不愿作高仙芝第二,只好叛变。
宦官被派到军中坐镇,称“监军”宦官被派出传递皇帝命令,称“中使”、“敕使”这一种宦官马蹄所到之处,亦即灾祸所到之处。宰相元稹在当小官时,住在驿站旅舍,后他而至的敕使宦官仇士良立即把他逐出,并用马鞭抽击他的脸。第十四任皇帝李纯接到报告,赫然震怒——不是震怒宦官,而是震怒元稹,把元镇贬窜到江陵(湖北江陵)。雩阝县(陕西户县)县长崔发得罪了在街头逞凶的宦官,第十六任皇帝李湛下令逮捕崔发,蜂拥而至的宦官群就在监狱中把崔发殴打。当河朔四镇于上世纪(八)中叶归附中央时,四镇之一的成德战区(恒州河北正定)节度使李宝臣征讨有功,李豫特派敕使宦官马承倩前往慰劳。马承倩临返长安前夕,李宝臣亲自到旅舍致谢,并送礼物绸缎一百匹。河朔贫苦,这已是超级重礼了,但马承倩却嫌太少,把它抛掷到道旁,大骂而去;李宝臣惭惧难当,他的部下提醒他说:“我们效命疆场,正用得着我们的时候,还是如此。一旦天下太平,还能活下去吗?”于是李宝臣决心脱离中央。
世界上没有人能阻止宦官的暴行,因为皇帝顽强地支持他。像第十一任皇帝李豫,每当敕使宦官回来复命时,他一定查问收到的礼物多少,如果收到的礼物太少,他就愤怒,不是认为看不起宦官,而是看不起他这个皇帝。于是宦官的暴行,不但公开,而且合法。凡不能使宦官满足的对象,随时都会发现忽然陷于“谋反”的巨案。虽然大臣们不断向皇帝建议加以拘束,都遭拒绝。李豫的曾孙李纯根本就不承认宦官诬陷过大臣,他说:“宦官怎么敢诬陷大臣?”强调说:“即令有什么谗言,当皇帝的也不会听。”又得意洋洋地宣称:“宦官不过是一个家奴,为了方便,差使他们奔走而已。如果违法乱纪,除掉他们就跟拔掉一根毫毛一样。”
宦官是皇帝的家奴,一点不错,但对别人来说,却是恶魔。而且,一旦这些家奴掌握军权,家奴便不再是家奴了。最早掌握军—权的宦官是李辅国,第十任皇帝李亨派他担任参谋总长(天下兵马大元帅府行军司马),不经过他批准,没有人能见到皇帝。接着是另一位宦官鱼朝思,李亨派他当“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没有大元帅名义的大元帅,统率十个战区的节度使,在邺郡(河南安阳)讨伐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结果大败。
上世纪(八)八十年代,经原战区(甘肃径川)兵变,第十二任皇帝李适对将领们疑心更重,于是把禁军(左神策军、右神策军)交给宦官率领,两军司令官(中尉)也由宦官担任。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措施,从此禁军掌握在宦官手中,形势为之一变。第二次宦官时代与第一次宦官时代,在此分野。第一次宦官时代宦官的权力来自皇帝。第二次宦官时代宦官的权力,前期来自皇帝,后期来自他们所统率的禁军。
宦官掌握军权之初,对皇帝还存有敬畏,所以李纯还可以大言不惭地形容他们是家奴和毫毛。但时间累积下来,宦官在禁军中布置成功,培植下不可动摇的威望之后,就发生变化。李纯夸口后不久的本世纪(九)八二年,即被宦官陈弘志谋杀,没有人知道使用什么凶器。接着,为了继位人选,宦官内部发生火拼。右禁军司令官梁守谦、左禁军司令官吐突承璀跟吐突承璀打算拥立的亲王李恽,一齐杀掉,改立太子李恒。这是一个开端,继任皇帝不由前任皇帝决定,而由宦官决定。前任皇帝即令生前决定,他死了之后也要经过宦官集团重新审查。
于是李纯所称的家奴时代和毫毛时代,成为过去。皇帝被杀被立,都身不由已,连自己都不能保护自己,这种现象越到以后越甚。我们试把唐王朝中期以后各皇帝的遭遇,列一简表,便可了解。
三朋党——两个政客集团的斗争
在藩镇和宦官夹缝中,唐王朝中央政府又出现朋党斗争,使唐王朝的命脉,不绝如缕。
本世纪(九)二十年代后,中央政府高级官员,分裂为两个政客集团,一称“李党”一称“牛党”李党重要人物有李德裕、李绅、郑罩;牛党重要人物有李逢吉、牛僧孺、李宗阂。注意他们的成分:李党多是世家士大夫,出生高贵的门第。牛党是寒门上大夫,出身平民。
远在八八年,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当宰相时,政府举办一项特种考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进士出身,担任县级政府中等官职的牛僧孺和李宗阂,在考试时,对政府有深刻的批评。李吉甫老羞成怒,认为这是攻击他自己。结果主考官以下,全部官员都予以贬窜,牛、李二人在李吉甫当权期间,也一直不能升迁。这件事本应该到此为止,可是李德裕却认为老爹遭受的侮辱太大,对牛、李的惩处太轻,决心继续予以打击。十三年后的八二一年,科举考试发生丑闻。李宗阂(牛党)、李绅(李党)都向主考官有所请托,可是发榜之后,李宗阂的请托如愿以偿,而李绅的请托落空。李德裕抓住这个机会,联合李绅向皇帝揭发,主考官和李宗闵全被贬谪。李德裕这种为父报仇的作法,促使政府高级官员分为两大阵营,互不相容。八二二年,李逢吉(牛党)当宰相,把李德裕(李党)逐出长安。八二三年,第十五任皇帝李恒在文武百官中,发现只有牛僧孺(牛党)没有受过贿赂,亲自选拔他当宰相。李德裕(李党)误会是李逢吉(牛党)引荐,把二人更恨入骨髓。八二五年正月,牛僧孺(牛党)对新登极的第十六任皇帝李湛的荒淫,感到失望,自动辞职。李逢吉(牛党)也被迫辞职,出任地方官员。八二九年,宰相裴度极力推荐李德裕(李党)的才能,李德裕入朝就任宰相。而李宗阂(牛党)借着宦官的力量,也被任命为宰相。两党巨头,短兵相接。但李宗阂(牛党)因有宦官的支持,显然占有上风,只几个月工夫,就把李德裕和他的党羽,排挤到中央政府之外。任命李德裕当义成战区(河南滑县)节度使,稍后再出任西川战区(四川成都)节度使;召回牛僧孺(牛党)再任宰相。
李德裕任西川节度使时,吐蕃王国维州(四川理县)主将,举城归降,这个失陷已久,百战不克的险要,物回原主,李德裕兴奋之余,立即拟具乘势收复失土的反攻计划。可是李宗闵、牛僧孺为了打击李德裕,宣称:“中国跟吐蕃和解,唯‘信’与‘诚’而已,得到一个维州,算不了什么。而失去信和诚,就不能立国。”命李德裕退出维州,交回降将。吐蕃王国就在边境上把降将和他们的家属以及随从约千余人,全部用酷刑处死,用以镇压内部的叛变和嘲弄中国官员的颟顸。交回降将的决定,引起公愤。八三二年,牛僧孺被迫辞职,李德裕被征入朝。
李德裕入朝后,有一个很好的机会,能使两个政客集团和解。身为牛党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杜棕向李宗闵(牛党)建议:由李宗闵推荐李德裕担任科举考试的主考官(知贡举),李宗闵不同意。杜保退而求其次的又建议:由李宗闵推荐李德裕担任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在当时称“大门官”(百官朝贺时由御史大夫率领,地位跟宰相相等),李宗闵勉强同意。杜棕就去通知李德裕,李德裕感激的流下眼泪。可是李宗闵没有这种伟大的胸襟和见识,他第二天就变了卦。李德裕认为受到戏弄,恚恨更深。和解机会,一去不返。
明年(八三三),第十七任皇帝李昂任命李德裕当宰相,李德裕跟新任御史大夫郑罩,联合反击。李宗闵失败,被贬出长安。但宦官们不喜欢李德裕孤高不买账的态度。八三四年,皇帝又把李宗闵召回长安担任宰相,而把李德裕贬谪。八三五年,李宗闵为厂营救他的同党,触怒皇帝,再次被贬出长安。李德裕屡次失败之后,了解到宦官的重要,开始效法牛党,也跟宦官勾结。于是,八四年,在宦官的牵引下,他再度被召回长安,出任宰相。恰巧昭义战区(潞州山西长治)节度使刘从谏病逝,他的儿子刘稹打算效法河朔四镇,由自己袭位。李德裕坚持讨伐,刘稹兵败被杀。李德裕遂宣称牛僧孺、李宗闵曾写过信给刘稹,这些信件虽然无法提出,但那是因为刘稹看了后即行焚毁的缘故。尤其精彩的是,一个被俘的叛军官员,愿出面证实确有此事。洛阳副市长(河南少尹)也报告说:当刘稹失败的消息传到洛阳时,牛僧孺曾有过一声叹息(当时牛僧孺被贬到洛阳办公)。
这是李德裕最毒辣的一着,企图借“诬以谋反”手段,屠杀他的对手。幸而牛党有宦官的帮助,牛僧孺只被贬窜到边远地区。而李德裕的日子也不多了。八四六年,第十九任新皇帝李忱即位,他在当亲王时就厌恶李德裕,于是也把李德裕贬谪。
两个政客集团的重要人物,到此全部从中央政府清除,而且不久都先后死于贬所。朋党斗争从八二一年到八四六年,为时二十六年。从上面所叙述的斗争形态的简单轮廓,可看出二十六年间中央政府人潮汹涌的混乱现象,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一次“轰然而至”和“轰然而去”的浪潮。李党当权,李党党羽全部调回,牛党党羽则被逐走。牛党当权时亦然。他们像虫蛆一样,没有政治理想,只有私人恩怨,看不到远景,只看到眼前一寸的现实利益。个别检查,如李德裕的能力,牛僧孺的道德,都使人尊敬。可是,只要一涉及党派,便立刻失去理性。
牛李两个政客集团的斗争,基本动力是私人恩怨。造成私人恩怨的原因,由于统治阶层内哄。统治阶层中,自觉受尽委屈的世家出身的官员,集结在李德裕、郑覃的旗帜之下,对平民出身的官员排斥。而平民出身的官员也集结在牛僧孺、李宗闵的旗帜之下反攻。
门第世家的好景,随着大分裂时代的结束而黯然。科举考试制度使一些他们所轻视的平民,渗透到统治阶层,威胁他们的出路。旧的既得利益集团对硬挤进来分一杯羹的新兴分子,感到莫大地恐惧与厌恶。于是努力挣扎,异口同声地指责进士出身的官员“轻薄”、“浮滑”用以打击新兴的平民力量。为了根本断绝平民参政的机会,李德裕曾主张停止考试。他向第十八任皇帝李炎提出理由说:“政府官员,必须任用世家子弟,因为他们从小就熟习官场生活。对政府典章制度,比较熟习。用不着特别训练,就具有官员们所必需的礼节和风度。而平民出身的官员,即令有十分才干,却对这些丝毫不懂。”幸而李炎还没有荒谬到跟李德裕一样程度,考试制度才算保持下来。
——注意的是,李德裕虽然恨透了考试制度,并故意炫耀他不是进士出身,但他内心却强烈羡慕。只有牛党智囊杜棕洞察到这个酸葡萄的秘密,所以建议由李德裕担任主考官,企图使世家和寒门在李德裕身上融合为一。可惜李宗闵没有这种智慧。
朋党斗争历时二十六年,这是门第世家残余势力最后一次反扑。当下世纪(十)进入小分裂时代时,残酷而持久的混战,全以军功衡量人才,土地的荒芜又促使大家族崩溃。门第世家才从中国历史上消失。
四东南地区的兵变
藩镇的灾难只限北方,吐蕃的灾难只限西方,宦官朋党的灾难只限于中央政府。如果从徐州(江苏徐州)向:丁陵(湖北江陵)划一条线,就可发现面积占全国一半的东南地区一在本世纪(九)初期,始终保持安定。中央政府所在地的关中地区(陕西省中部),因灌溉系统被吐蕃兵团所破坏,已不能自给自足,一向仰赖东南的粮运。东南的安定,是中央政府存在的保障。
可是,东南地区不可能长期地跟混乱隔离,犹如一个血癌患者,他的一半身体... -->>
本世纪是一个黑暗世纪,全国混战。
所有战区都向河朔四镇看齐,最初只有少数成功,后来全都达到目的。那些无名而有实的独立王国,相互间不断并吞,不断扩张。中央政府控制区域,像烈阳下的冰块,最后只剩下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宦官的势力跟藩镇同时成长,终于出现中国第二次宦官时代,唐政府奄奄一息。
一藩镇割据的恶化
藩镇(战区)的世袭局面,原来只有四镇。自上世纪(八)唐王朝第十二任皇帝李适失去控制之后,其他节度使(司令官)都努力培植自己私人势力,希望也能割据一方。
李适的孙儿李纯于本世纪(九)八五年即位,他决心完成祖父尝试失败的重振中央权威的政策。八六年,西川战区(四川成都)节度使刘辟,要求兼任东川战区(梓州四川三台)及山南西道战区(兴元陕西汉中)节度使,李纯不答应,刘辟即行进攻梓州,强行接收。同年,夏绥战区(夏州陕西靖边北)节度使韩全义退休,次年(八六),他的外甥杨惠琳打算接任节度使,李纯也不答应,杨惠琳即行发兵拒绝中央派遣的新任节度使。明年(八七),李纯征调镇海战区(润州江苏镇江)节度使李钅奇入朝,李钅奇不接受命令。
李纯用铁腕对付三个叛徒,由效忠中央的军队分别讨伐。结果刘辟被擒,送到长安处决。杨惠琳被部下所杀。李钅奇兵败,被部下活捉,投降中央。刘辟是安史兵变后五十年中第一个因反抗中央而伏诛的节度使,使全国耳目一新。八一四年,彰义战区(蔡州河南汝南)节度使吴少阳病死,他的儿子吴元济继位,中央拒绝承认,下令讨伐。经过三年的战斗,最后把吴元济活捉,送到长安处决,这是第二个因反抗中央而伏诛的节度使。一连串整肃纲纪的胜利,使河朔四镇大为震惊,他们立即取消世袭,缴回行政财赋大权。四镇之一的平卢战区(郓州山东东平)节度使李师道,更献出三个州给中央。但他马上又懊悔失去的土地太多,临时变卦,中央政府再对他讨伐,李师道被部下杀死。
到现在为止,中央政府权威达到高峰,正常的政治秩序再告恢复。然而这不过只是回光反照,就在摧毁平卢战区,完成全国再统一的明年(八二),李纯被宦官刺死,他的儿子李恒继位。李恒是一个花花大少,他父亲多少年辛苦征战所得到的成果,几乎是霎时间就全部丧失。河朔地区中的卢龙(北京)、成德(河北正定)、魏博(河北大名)三镇,发现中央政府恢复腐败时,就首先恢复实质上的独立王国,其他藩镇也陆续恢复割据或半割据原状。
战区拒抗中央政府,司令官拒抗最高统帅。司令官因失去统御的合法力量,自己也有被部下拒抗的危险。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各藩镇内部不断发生叛变,将领们会突然间向节度使攻击拥立另一位将领当节度使,而对旧主驱逐或杀戮。节度使为了预防内部叛变,乃采取彻底的愚民政策,在他所管辖的战区之内,人民婚丧宴会,跟平日的拜神拜庙,都被禁止。亲友之间,不准有太多往来。知识分子都怀有大一统思想,对割据形态有不利影响,所以更成为迫害对象,学校一律封闭。又限制对外交通,切断商旅。这样作的目的是,使战区孤立,战区内每一个人也孤立,孤立即不能集结力量。于是社会经济和教育文化,全部破坏。尤其是河朔四镇!简直成为一片蛮荒,社会上没有人读书,人民也不识字,商业凋零,生产停顿,残破的程度,比大分裂时代五胡十九国时代,还要严重。
然而,历史定律是,纯高压并不能制止叛变。藩镇内部的拒抗事件——主要的是兵变,不断发生,遂使混战的范围更加扩大。
二中国第二次宦官时代
促使唐王朝崩溃的,除了藩镇外,还有宦官。
自从第二世纪第一次宦官时代之后,六百年间,宦官的影响,只是个别现象。到了上世纪(八),才有突破性的发展。
唐王朝第一位有名的宦官高力士,他是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贴身侍从,因为太接近权力魔杖,虽然高力士并不喜爱政治,但权势仍震慑朝野。连皇太子李亨都唤他“二哥”公主驸马都尊称他“老太爷”但真正揭起宦官时代帝幕的,还是安史兵变。安史兵变后,皇帝对将领们充满猜忌,而只信任宦官。于是发明一种此后几乎遗害一千年的监军制度,派遣宦官出任监军。不但战区设有监军,就是比战区小两三级的军事单位,也都设有监军。武装部队中遂形成两个系统,一是传统的军事系统,一是可以直达皇帝御座的宦官系统。监军的任务,表面上是帮助解决困难,事实上是在防止叛变。
所以监军是一个权威的职位,一纸密告,就可以使统帅人头落地。中央第一位讨伐安禄山的统帅高仙芝(但罗斯战役大将)和副统帅封常清,就因为不能满足监军宦官边令诚的勒索,边令诚密告他们谋反,他们遂被双双处斩。二人死于上世纪(八)七五五年,即黄金时代结束,安禄山兵变之年。不过最妙的是,当安禄山攻陷潼关,向长安挺进时,边令诚带着皇宫钥匙,却第一个投降。
宦官既有如此可怕的力量,在军中自然呈现特殊面貌。他把健壮骁勇的战士全部选拔出来作为自己的卫队,而把挑剩下的老弱残兵拨给统帅。交战的时候,稍有胜利,宦官立即派人飞马向长安报告,功全在己。一旦失利,罪过天经地义地全罩到统帅头上。皇帝们又都跟第五世纪南宋帝国的皇帝刘义隆一样,喜欢遥控指挥。深宫中发出命令下达给宦官,宦官再传达给统帅。每一次战役,宦官就像过江之鲫般地在道上奔驰,看起来煞有介事。
——懂军事的人绝不遥控指挥,遥控指挥的人一定不懂军事,或对军事一知半解。所以一个政府一旦出现遥控指挥,便是一种灾难。
监军宦官并不能如所预期地防止统帅叛变,而只会诬陷统帅叛变,或把统帅逼得叛变。昭义战区(潞州山西长治)监军宦官刘承偕经常凌辱节度使刘悟,甚至计划绑架他。最后刘悟把刘承偕逮捕,开始打算脱离中央。同华战区(同州陕西大荔)节度使周智光则索性把监军宦官张志斌杀掉,声明说:“仆固怀恩本来不反,被你们逼反。我本来也不反,今天为你而反。”
——仆固怀恩,扑灭安史兵变的大将之一。一门之中,为国战死的四十六人,女儿也为了国家和亲政策,远嫁到回匕汗国。但他得罪了宦官骆奉仙,骆奉仙密告他谋反。仆固怀恩发觉之后,不愿作高仙芝第二,只好叛变。
宦官被派到军中坐镇,称“监军”宦官被派出传递皇帝命令,称“中使”、“敕使”这一种宦官马蹄所到之处,亦即灾祸所到之处。宰相元稹在当小官时,住在驿站旅舍,后他而至的敕使宦官仇士良立即把他逐出,并用马鞭抽击他的脸。第十四任皇帝李纯接到报告,赫然震怒——不是震怒宦官,而是震怒元稹,把元镇贬窜到江陵(湖北江陵)。雩阝县(陕西户县)县长崔发得罪了在街头逞凶的宦官,第十六任皇帝李湛下令逮捕崔发,蜂拥而至的宦官群就在监狱中把崔发殴打。当河朔四镇于上世纪(八)中叶归附中央时,四镇之一的成德战区(恒州河北正定)节度使李宝臣征讨有功,李豫特派敕使宦官马承倩前往慰劳。马承倩临返长安前夕,李宝臣亲自到旅舍致谢,并送礼物绸缎一百匹。河朔贫苦,这已是超级重礼了,但马承倩却嫌太少,把它抛掷到道旁,大骂而去;李宝臣惭惧难当,他的部下提醒他说:“我们效命疆场,正用得着我们的时候,还是如此。一旦天下太平,还能活下去吗?”于是李宝臣决心脱离中央。
世界上没有人能阻止宦官的暴行,因为皇帝顽强地支持他。像第十一任皇帝李豫,每当敕使宦官回来复命时,他一定查问收到的礼物多少,如果收到的礼物太少,他就愤怒,不是认为看不起宦官,而是看不起他这个皇帝。于是宦官的暴行,不但公开,而且合法。凡不能使宦官满足的对象,随时都会发现忽然陷于“谋反”的巨案。虽然大臣们不断向皇帝建议加以拘束,都遭拒绝。李豫的曾孙李纯根本就不承认宦官诬陷过大臣,他说:“宦官怎么敢诬陷大臣?”强调说:“即令有什么谗言,当皇帝的也不会听。”又得意洋洋地宣称:“宦官不过是一个家奴,为了方便,差使他们奔走而已。如果违法乱纪,除掉他们就跟拔掉一根毫毛一样。”
宦官是皇帝的家奴,一点不错,但对别人来说,却是恶魔。而且,一旦这些家奴掌握军权,家奴便不再是家奴了。最早掌握军—权的宦官是李辅国,第十任皇帝李亨派他担任参谋总长(天下兵马大元帅府行军司马),不经过他批准,没有人能见到皇帝。接着是另一位宦官鱼朝思,李亨派他当“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没有大元帅名义的大元帅,统率十个战区的节度使,在邺郡(河南安阳)讨伐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结果大败。
上世纪(八)八十年代,经原战区(甘肃径川)兵变,第十二任皇帝李适对将领们疑心更重,于是把禁军(左神策军、右神策军)交给宦官率领,两军司令官(中尉)也由宦官担任。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措施,从此禁军掌握在宦官手中,形势为之一变。第二次宦官时代与第一次宦官时代,在此分野。第一次宦官时代宦官的权力来自皇帝。第二次宦官时代宦官的权力,前期来自皇帝,后期来自他们所统率的禁军。
宦官掌握军权之初,对皇帝还存有敬畏,所以李纯还可以大言不惭地形容他们是家奴和毫毛。但时间累积下来,宦官在禁军中布置成功,培植下不可动摇的威望之后,就发生变化。李纯夸口后不久的本世纪(九)八二年,即被宦官陈弘志谋杀,没有人知道使用什么凶器。接着,为了继位人选,宦官内部发生火拼。右禁军司令官梁守谦、左禁军司令官吐突承璀跟吐突承璀打算拥立的亲王李恽,一齐杀掉,改立太子李恒。这是一个开端,继任皇帝不由前任皇帝决定,而由宦官决定。前任皇帝即令生前决定,他死了之后也要经过宦官集团重新审查。
于是李纯所称的家奴时代和毫毛时代,成为过去。皇帝被杀被立,都身不由已,连自己都不能保护自己,这种现象越到以后越甚。我们试把唐王朝中期以后各皇帝的遭遇,列一简表,便可了解。
三朋党——两个政客集团的斗争
在藩镇和宦官夹缝中,唐王朝中央政府又出现朋党斗争,使唐王朝的命脉,不绝如缕。
本世纪(九)二十年代后,中央政府高级官员,分裂为两个政客集团,一称“李党”一称“牛党”李党重要人物有李德裕、李绅、郑罩;牛党重要人物有李逢吉、牛僧孺、李宗阂。注意他们的成分:李党多是世家士大夫,出生高贵的门第。牛党是寒门上大夫,出身平民。
远在八八年,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当宰相时,政府举办一项特种考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进士出身,担任县级政府中等官职的牛僧孺和李宗阂,在考试时,对政府有深刻的批评。李吉甫老羞成怒,认为这是攻击他自己。结果主考官以下,全部官员都予以贬窜,牛、李二人在李吉甫当权期间,也一直不能升迁。这件事本应该到此为止,可是李德裕却认为老爹遭受的侮辱太大,对牛、李的惩处太轻,决心继续予以打击。十三年后的八二一年,科举考试发生丑闻。李宗阂(牛党)、李绅(李党)都向主考官有所请托,可是发榜之后,李宗阂的请托如愿以偿,而李绅的请托落空。李德裕抓住这个机会,联合李绅向皇帝揭发,主考官和李宗闵全被贬谪。李德裕这种为父报仇的作法,促使政府高级官员分为两大阵营,互不相容。八二二年,李逢吉(牛党)当宰相,把李德裕(李党)逐出长安。八二三年,第十五任皇帝李恒在文武百官中,发现只有牛僧孺(牛党)没有受过贿赂,亲自选拔他当宰相。李德裕(李党)误会是李逢吉(牛党)引荐,把二人更恨入骨髓。八二五年正月,牛僧孺(牛党)对新登极的第十六任皇帝李湛的荒淫,感到失望,自动辞职。李逢吉(牛党)也被迫辞职,出任地方官员。八二九年,宰相裴度极力推荐李德裕(李党)的才能,李德裕入朝就任宰相。而李宗阂(牛党)借着宦官的力量,也被任命为宰相。两党巨头,短兵相接。但李宗阂(牛党)因有宦官的支持,显然占有上风,只几个月工夫,就把李德裕和他的党羽,排挤到中央政府之外。任命李德裕当义成战区(河南滑县)节度使,稍后再出任西川战区(四川成都)节度使;召回牛僧孺(牛党)再任宰相。
李德裕任西川节度使时,吐蕃王国维州(四川理县)主将,举城归降,这个失陷已久,百战不克的险要,物回原主,李德裕兴奋之余,立即拟具乘势收复失土的反攻计划。可是李宗闵、牛僧孺为了打击李德裕,宣称:“中国跟吐蕃和解,唯‘信’与‘诚’而已,得到一个维州,算不了什么。而失去信和诚,就不能立国。”命李德裕退出维州,交回降将。吐蕃王国就在边境上把降将和他们的家属以及随从约千余人,全部用酷刑处死,用以镇压内部的叛变和嘲弄中国官员的颟顸。交回降将的决定,引起公愤。八三二年,牛僧孺被迫辞职,李德裕被征入朝。
李德裕入朝后,有一个很好的机会,能使两个政客集团和解。身为牛党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杜棕向李宗闵(牛党)建议:由李宗闵推荐李德裕担任科举考试的主考官(知贡举),李宗闵不同意。杜保退而求其次的又建议:由李宗闵推荐李德裕担任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在当时称“大门官”(百官朝贺时由御史大夫率领,地位跟宰相相等),李宗闵勉强同意。杜棕就去通知李德裕,李德裕感激的流下眼泪。可是李宗闵没有这种伟大的胸襟和见识,他第二天就变了卦。李德裕认为受到戏弄,恚恨更深。和解机会,一去不返。
明年(八三三),第十七任皇帝李昂任命李德裕当宰相,李德裕跟新任御史大夫郑罩,联合反击。李宗闵失败,被贬出长安。但宦官们不喜欢李德裕孤高不买账的态度。八三四年,皇帝又把李宗闵召回长安担任宰相,而把李德裕贬谪。八三五年,李宗闵为厂营救他的同党,触怒皇帝,再次被贬出长安。李德裕屡次失败之后,了解到宦官的重要,开始效法牛党,也跟宦官勾结。于是,八四年,在宦官的牵引下,他再度被召回长安,出任宰相。恰巧昭义战区(潞州山西长治)节度使刘从谏病逝,他的儿子刘稹打算效法河朔四镇,由自己袭位。李德裕坚持讨伐,刘稹兵败被杀。李德裕遂宣称牛僧孺、李宗闵曾写过信给刘稹,这些信件虽然无法提出,但那是因为刘稹看了后即行焚毁的缘故。尤其精彩的是,一个被俘的叛军官员,愿出面证实确有此事。洛阳副市长(河南少尹)也报告说:当刘稹失败的消息传到洛阳时,牛僧孺曾有过一声叹息(当时牛僧孺被贬到洛阳办公)。
这是李德裕最毒辣的一着,企图借“诬以谋反”手段,屠杀他的对手。幸而牛党有宦官的帮助,牛僧孺只被贬窜到边远地区。而李德裕的日子也不多了。八四六年,第十九任新皇帝李忱即位,他在当亲王时就厌恶李德裕,于是也把李德裕贬谪。
两个政客集团的重要人物,到此全部从中央政府清除,而且不久都先后死于贬所。朋党斗争从八二一年到八四六年,为时二十六年。从上面所叙述的斗争形态的简单轮廓,可看出二十六年间中央政府人潮汹涌的混乱现象,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一次“轰然而至”和“轰然而去”的浪潮。李党当权,李党党羽全部调回,牛党党羽则被逐走。牛党当权时亦然。他们像虫蛆一样,没有政治理想,只有私人恩怨,看不到远景,只看到眼前一寸的现实利益。个别检查,如李德裕的能力,牛僧孺的道德,都使人尊敬。可是,只要一涉及党派,便立刻失去理性。
牛李两个政客集团的斗争,基本动力是私人恩怨。造成私人恩怨的原因,由于统治阶层内哄。统治阶层中,自觉受尽委屈的世家出身的官员,集结在李德裕、郑覃的旗帜之下,对平民出身的官员排斥。而平民出身的官员也集结在牛僧孺、李宗闵的旗帜之下反攻。
门第世家的好景,随着大分裂时代的结束而黯然。科举考试制度使一些他们所轻视的平民,渗透到统治阶层,威胁他们的出路。旧的既得利益集团对硬挤进来分一杯羹的新兴分子,感到莫大地恐惧与厌恶。于是努力挣扎,异口同声地指责进士出身的官员“轻薄”、“浮滑”用以打击新兴的平民力量。为了根本断绝平民参政的机会,李德裕曾主张停止考试。他向第十八任皇帝李炎提出理由说:“政府官员,必须任用世家子弟,因为他们从小就熟习官场生活。对政府典章制度,比较熟习。用不着特别训练,就具有官员们所必需的礼节和风度。而平民出身的官员,即令有十分才干,却对这些丝毫不懂。”幸而李炎还没有荒谬到跟李德裕一样程度,考试制度才算保持下来。
——注意的是,李德裕虽然恨透了考试制度,并故意炫耀他不是进士出身,但他内心却强烈羡慕。只有牛党智囊杜棕洞察到这个酸葡萄的秘密,所以建议由李德裕担任主考官,企图使世家和寒门在李德裕身上融合为一。可惜李宗闵没有这种智慧。
朋党斗争历时二十六年,这是门第世家残余势力最后一次反扑。当下世纪(十)进入小分裂时代时,残酷而持久的混战,全以军功衡量人才,土地的荒芜又促使大家族崩溃。门第世家才从中国历史上消失。
四东南地区的兵变
藩镇的灾难只限北方,吐蕃的灾难只限西方,宦官朋党的灾难只限于中央政府。如果从徐州(江苏徐州)向:丁陵(湖北江陵)划一条线,就可发现面积占全国一半的东南地区一在本世纪(九)初期,始终保持安定。中央政府所在地的关中地区(陕西省中部),因灌溉系统被吐蕃兵团所破坏,已不能自给自足,一向仰赖东南的粮运。东南的安定,是中央政府存在的保障。
可是,东南地区不可能长期地跟混乱隔离,犹如一个血癌患者,他的一半身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