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中国文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个至亲变成了唐王朝的至仇?
军人们都作鸟兽散了,而李白还在。更要命的是,在李璘幕府中他最著名,尽管他未必做过什么。
于是,大半个中国都知道,李白上了“贼船”
按照中国人的一个不良心理习惯,越是有名的人出了事,越是能激发巨大的社会兴奋。不久,大家都认为李白该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所有的慷慨陈词者,以前全是“李白迷”
李白只能狼狈出逃。逃到江西彭泽时被捕,押解到了九江的监狱。妻子赶到监狱,一见就抱头痛哭。李白觉得,自己最对不起的是妻子。
唐肃宗下诏判李白流放夜郎(在今天的贵州)。公元七五七年寒冬,李白与妻子在浔阳江边泣别。一年多以后,唐肃宗因关中大旱而发布赦令,李白也在被赦的范围中。
听到赦令时,李白正行经至夔州一带,他欣喜莫名,立即转身搭船,东下江陵。他在船头上吟出了一首不知多少中国人都会随口背诵的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快,快,快!赶快逃出连自己也完全没有弄明白的政治泥淖,去追赶失落已久的诗情。追赶诗情也就是追赶自我,那个曾经被九州所熟悉、被妻子抱住不放的自我,那个自以为找到了却反而失落了的自我。
这次回头追赶,有朝霞相送,有江流作证,有猿声鼓励,有万山让路,因此,负载得越来越沉重的生命之船又重新变成了轻舟。
只不过,习习江风感受到了,这位站在船头上的男子已经白发斑斑。这年他已经五十八岁,他能追赶到的生命只有四年了。
在这之前,很多朋友都在思念他,而焦虑最深的是两位老朋友。
第一位当然是杜甫。他听说朝廷在议论李白案件时出现过“世人皆欲杀”的舆论,后来又没有得到有关李白的音信,便写了一首五律。诗的标题非常直白,叫做不见,自注“近无李白消息”全诗如下: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第二位是高适。当初唐肃宗李亨下令向不听话的弟弟李璘用兵,其中一位接令的军官就是高适。那时正在李璘营帐中的李白,很快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高适?”十年前在大泽湿地打猎时的马蹄声,又在耳边响起。
高适当然更早知道,自己要去征伐的对象中,有一个竟然是李白。他已经在马背上苦恼了三天,担心什么时候在兵士们捆绑上来的一大群俘虏里发现那张熟悉的脸,那该怎么处理
六
那么,杜甫自己又怎么样了呢?
安史之乱前夕,杜甫刚刚得到一个小小的官职,任务是看守兵甲器械、管理门禁钥匙。
让一个大诗人管兵器和门禁,实在是太委屈了,但我总觉得这件事有象征意义。上天似乎要让当时中国最敏感的神经系统来直接体验一下,赫赫唐王朝的兵器,如何对付不了动乱,巍巍长安城的门禁,如何阻挡不了叛军。
毕竟,公元八世纪中叶的长安太重要了,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是这样。当时全世界的顶级繁华要走向衰落,无人能够阻挡,却总要找到具有足够资格的见证者。
最好的见证者当然是诗人。唐朝大,长安大,因此这个诗人也必须大。仿佛有冥冥中的安排,让杜甫领到了那几串铜钥匙。
身在首都,又拿着那几串铜钥匙,当然要比千里之外的李白清醒得多。杜甫注视着天低云垂、冷风扑面的气象,知道会有大事发生。
叛军攻陷长安后,杜甫很快就知道了李亨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唐玄宗的时代已经变成了唐肃宗的时代,作为大唐官员,他当然要去报到。因此,他逃出长安城,把家人安置在鄜州羌村,自己则投入漫漫荒原,远走灵武。
但是,叛军的马队追上了杜甫和其他出逃者,将一众押回长安。杜甫被当做俘虏囚禁起来。这种囚禁毕竟与监狱不同,叛军也没有太多的力量严密看守,杜甫在八个月后趁着夏天来到,草木茂盛,找了一个机会在草木的掩蔽下逃出了金光门。这个时候他已听说,唐肃宗离开灵武到了凤翔。凤翔在长安西边,属于今天的陕西境内,比甘肃的灵武近得多了。杜甫就这样很快找到了流亡中的朝廷,见到了唐肃宗。唐肃宗只比杜甫大一岁,见到眼前这位大诗人脚穿麻鞋,两袖露肘,衣衫褴褛,有点感动,便留他在身边任谏官,叫“左拾遗”
对此,杜甫很兴奋,就像李白在李璘幕府中的兴奋一样。
但是,不到一个月,杜甫就出事了,时间是公元七五七年旧历五月。请注意,这也正是李白面临巨大危机的时候。
两位大诗人,同时在唐玄宗的两位公子手下遇到危机,只是性质不同罢了。杜甫遇到的麻烦要比李白小一点,但同样,都是因为诗人不懂政事。
杜甫的事,与当时唐肃宗身边的一个显赫人物——房琯有关。
房琯本是唐玄宗最重要的近臣之一,安史之乱发生时跟从唐玄宗从长安逃到四川,是他建议任命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来主持平叛并收复黄河流域的。后来李亨在灵武即位后,又是由他把唐玄宗的传国玉玺送到灵武,因此,李亨很感念他,对他十分器重。叛军攻陷长安后,他自告奋勇选将督师反攻长安,却大败而归,让唐肃宗丢尽了脸面。此人平日喜欢高谈虚论,因此就有贺兰进明等人趁机挑拨,说房琯只忠于唐玄宗,对唐肃宗有二心。这触到了唐肃宗心中的疑穴,便贬斥了房琯。
朝中又有人试图追查房琯的亲信,构陷了一个所谓“房党”杜甫是认识房琯的,而所谓“房党”中更有一位曾与李白、杜甫、高适一起打猎的贾至。大家还记得,那时他在单县担任小小的县尉,才二十六岁,现在也快到四十岁了。那天大泽湿地间的青春马蹄,既牵连着今天东南方向李白和高适的对峙,又牵连着今天西北方向杜甫和贾至的委屈,当时奔驰呼啸着的四个诗人,哪里会预料到这种结果!
杜甫的麻烦来自他的善良,与司马迁当年遇到的麻烦一样,为突然被贬斥的人讲话。他上疏营救房琯,说房琯“少自树立,晚为醇儒,有大臣体”希望皇上能“弃细录大”唐肃宗正在气头上,听到这种教训式的话语,立即拉下脸来,要治罪杜甫“交三司推问”
这种涉及最高权力的事,一旦成了反面角色,总是凶多吉少。幸好杜甫平日给人的印象不错,新任的宰相张镐和御史大夫韦陟站出来替他说情,说“甫言虽狂,不失谏臣体”意思是,谏臣就是提意见的嘛,虽然口出狂言,也放过他吧。唐肃宗一听也对,就叫杜甫离开职位,回家探亲,后来又几经曲折将其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贾至被贬为汝州刺史,而房琯本人,则被贬为邠州刺史。
华州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华县。杜甫去时,只见到处鸟死鱼涸,满目蒿莱,觉得自己这么一个被贬的草芥小官面对眼前的景象完全束手无策。既然如此,就不应该虚占其位,杜甫便弃官远走,带着家属到甘肃找熟人,结果饥寒交迫,又只得离开。他后来的经历,可以用他自己的诗句来概括:“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公元七七年冬天,杜甫病死在洞庭湖的船中,终年五十八岁。
杜甫一生几乎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安史之乱之后的中国大地被他看了个够。他与李白很不一样:李白常常意气扬扬地佩剑求仙,一路有人接济,而杜甫则只能为了妻小温饱屈辱奔波,有的时候甚至像难民一样不知夜宿何处。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他创造了一种稀世的伟大。
那就是,他为苍生大地投注了极大的关爱和同情。再小的村落,再穷的家庭,再苦的场面,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静静观看,细细倾听,长长叹息,默默流泪。他无钱无力,很难给予具体帮助,能给的帮助就是这些眼泪和随之而来的笔墨。
一种被关注的苦难就已经不是最彻底的苦难,一种被描写的苦难更加不再是无望的泥潭。中国从来没有一个文人,像杜甫那样用那么多诗句告诉全社会苦难存在的方位和形态,以及苦难承受者的无辜和无奈。因此,杜甫成了中国文化史上最完整的“同情语法”的创建者。后来中国文人在面对民间疾苦时所产生的心理程序,至少有一半与他有关。
人是可塑的。一种特殊的语法能改变人们的思维,一种特殊的程序能塑造人们的人格。中国文化因为有过了杜甫,增添了不少善的成分。
在我看来,这是一件真正的大事。
与这件大事相关的另一件大事是,杜甫的善,全部经由美来实现。这是很难做到的,但他做到了。在他笔下,再苦的事、再苦的景、再苦的人、再苦的心,都有美的成分。他尽力把它们挖掘出来,使美成为苦的背景,或者使苦成为美的映衬,甚至干脆把美和苦融为一体,难分难解。
试举一个最小的例子。他逃奔被擒而成了叛军的俘虏,中秋之夜在长安的俘虏营里写了一首思家诗。他在诗中想象:孩子太小不懂事,因此在这中秋之夜,只有妻子一人在抬头看月,思念自己。妻子此刻是什么模样呢?他写道:“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这寥寥几字,把嗅觉、视觉、触觉等感觉都调动起来了。为什么妻子的鬓发湿了?因为夜雾很重,她站在外面看月的时间长了,不能不湿;既然站了那么久,那么,她裸露在月光下的洁白手臂,也应该有些凉意了吧?
这样的鬓发之湿和手臂之寒,既是妻子的感觉,又包含着丈夫似幻似真的手感,实在是真切至极。当然,这种笔墨也只能极有分寸地回荡在灾难时期天各一方的夫妻之间,如果不是这样的关系、这样的时期,就会觉得有点腻味了。
我花这么多笔墨分析两句诗,是想具体说明,杜甫是如何用美来制伏苦难的。顺便也让读者领悟,他与李白又是多么不同。换了李白,绝不会那么细腻、那么静定、那么含蓄。
但是,这种风格远不是杜甫的全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白帝城门水云外,低身直下八千尺”;“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这样的诗句,连李白也要惊叹其间的浩大气魄了。
杜甫的世界,是什么都可以进入、哪儿都可以抵达的。你看,不管在哪里“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就是他的无限空间。
正因为这样,他的诗歌天地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不仅在内容上是这样,而且在形式、技法、风格上也是这样。杜甫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既承接着他之前的一切,又开启着他之后的一切。
人世对他,那么冷酷,那么吝啬,那么荒凉;而他对人世却完全相反,竟是那么热情、那么慷慨、那么丰美。这就是杜甫。
十几年前,日本nhk电视台曾经花好几天时间直播我和一群日本汉学家在长江的江轮上讨论李白与杜甫。几位汉学家对于应该更喜欢李白还是更喜欢杜甫的问题各有执持,天天都发生有趣的争论。他们问我的意见,我说,我会以终生不渝的热情一直关注着李白天使般的矫健身影,但是如果想在哪一个地方坐下来长时间地娓娓谈心,然后商量怎么去救助一些不幸的人,那么,一定找杜甫,没错。
七
这篇文章本来是只想谈谈李白、杜甫的,而且也已经写得不短。但是,在说到这两个人在安史之乱中的奇怪遭遇时,决定还要顺带说几句另一位诗人,因为他在安史之乱中的遭遇也是够奇怪的。三种奇怪合在一起,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一个重大的共同命题。
这个诗人,就是王维。在唐代诗人的等级排名上,把他与李白、杜甫放在一起也正合适。当然白居易也有资格与王维争第三名,我也曾对此反复犹豫过,因此在一次讲课时曾对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艺术系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王维第三,白居易第四。尤其是女学生,特别喜欢王维。
王维与李白,生卒年几乎一样。好像王维比李白大几个月,李白比王维又晚走一年。但在人生一开始,王维比李白得意多了。王维才二十岁就凭着琵琶演奏、诗歌才华和英俊外表而引起皇族赞赏,并获得推荐而登第为官,而李白,直到三十岁还在终南山的客舍里等待皇族接见而未能如愿。
当李白终于失望于仕途而四处漫游的时候,走上了仕途的王维却受到了仕途的左右。当信任他的宰相张九龄被李林甫取代的时候,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再加上丧母丧妻,王维从心中挥走了最后一丝豪情,进入了半仕半隐的清静生态。在这期间,他写了大量传世好诗。
在朝廷同僚们眼中,这是一个下朝后匆匆回家的背影。在长安乐师们心中,这是一个源源不断输出顶级歌词的秘库。在后代文人的笔下,这是一个把诗歌、音乐、绘画全都融化在手中并把它们一起推上高天的奇才。
安史之乱时王维本想跟着唐玄宗一起逃到成都去,但是没跟上,被叛军俘虏了。安禄山知道王维是大才子,要他在自己手下做官。一向温文尔雅的王维不知如何反抗,便服了泻药称病,又假装自己的喉咙也出了问题,发不出声音了。安禄山不管,把他迎置于洛阳的普施寺中,并授予他“给事中”的官职,与他原先在唐王朝中的官职一样。算起来,这也是要职了,负责“驳正政令违失”相当于行政稽查官。王维逃过,又被抓回,强迫任职。
但是,这无论如何是一个大问题了。后来唐肃宗反攻长安得胜,所有在安禄山手下任伪职的官员,都成了被全国朝野共同声讨的叛臣孽臣,必判重罪,可怜的王维也在其列。
按照当时的标准,王维的“罪责”确实要比李白、杜甫严重得多。李白只是在讨伐安禄山的队伍中跟错了人;杜甫连人也没跟错,只是为一位打了败仗的官员说了话;而王维,硬是要算作安禄山一边的人了。如果说,连李白这样的事情都到了“世人皆欲杀”的地步,那么,该怎么处置王维?一想都要让人冒冷汗了。
但是,王维得救了。
救他的,是他自己。
原来,就在王维任伪职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个事件。那天安禄山在凝碧宫举行庆功宴,强迫梨园弟子伴奏。梨园弟子个个都在流泪,奏不成曲,乐工雷海青更是当场扔下琵琶,向着西方号啕痛哭。安禄山立即下令,用残酷的方法处死雷海青。王维听说此事,立即写了一首诗,题为闻逆贼凝碧池作乐。“逆贼”二字,把他心中的悲愤都凝结了。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这首诗,因为是出自王维之手,很快就悄悄地传开了,而且还传出城墙,一直传到唐肃宗耳朵里。唐肃宗从这首诗知道长安城对自己的期盼,因此在破城之后,下令从轻发落王维。再加上王维的弟弟王缙是唐肃宗身边的有功之将,要求削降自己的官职来减轻哥哥的罪。结果,王维只是被贬了一下,后来很快又官复原职,再后来升至尚书右丞。
能够传出这么一首诗,能够站出来这么一个弟弟,毕竟不是必然。因此,我们还是要为王维喊一声:好险!
李白、杜甫、王维,三位巨匠,三个好险。由此足可说明,一切伟大的文化现象在实际生存状态上,都是从最狭窄的独木桥上颤颤巍巍走过来的,都是从最脆弱的攀崖藤上抖抖索索爬过来的。稍有不慎,便粉身碎骨,烟消云散。
三个人的危机还说明,如果想把不属于文化范畴的罪名强加在文化天才身上,实在是易如反掌。而且,他们确实也天天给别人提供着这方面的把柄。他们的名声又使他们的这些弱点被无限地放大,使他们无法逃遁。
他们的命运像软面团一样被老老少少的手掌随意搓捏,他们的傻事像肥皂泡一样被各种各样的“事后诸葛亮”不断吹大。在中国,没有人会问,这些捏软面团和吹肥皂泡的人,自己当初在干什么,又从何处获得了折磨李白、杜甫、王维的资格和权力。
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手和嘴可以在这些人身上做尽一切,却不能把这些人的文化创造贬低一分一毫。不必很久“世人皆欲杀”的“世人”就都慢慢地集体转向了。他们终于宣称:他们的手,并没有捏过软面团,而是在雕塑大师;他们的嘴,并没有吹过肥皂泡,而是在亲吻伟人。
能够这样也就罢了,不管他们做过什么,历史留给他们的唯一身份不是别的,只是李白、杜甫、王维的同时代人。他们的后代将以此为傲,很久很久。
既然写到了王维,我实在忍不住,要请读者朋友们再一起品味一下大家都背得出的他的诗句。他的诗不必分析,因为太平易了,谁都能看懂;又太深邃了,谁都难于找到评论言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
还有这一首——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一个“惊”字,把深夜静山全部激活了。在我看来,这是作为音乐家的王维用一声突然的琵琶高弦,在挑逗作为画家的王维所布置好的月下山水,最后交付给作为诗人的王维,用最省俭的笔墨勾画出来。
王维像陶渊明一样,使世间一切华丽、嘈杂的文字无地自容。他们像明月一样安静,不想惊动谁,却实实在在地惊动了方圆一大片,这真可谓“月出惊山鸟”了。
与陶渊明的安静相比,王维的安静更有一点贵族气息、更有一点精致设计。他的高明,在于贵族得比平民还平民、设计得比自然还自然。
八
与李白、杜甫、王维相比,在安史之乱中也有一些艺术家表现了另一番单纯,那就是义无反顾、激烈反抗,如磬碎帛裂,让天地为之一震。我前面提到的乐工雷海青,以及首先领兵反抗叛军以致全家做出可怕牺牲的大书法家颜真卿,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不仅把政治抗争放在第一位,而且立即采取最响亮的行动,一下子把朝廷的政治人物、军事人物比下去了,把民间的江湖大侠、血性汉子比下去了,当然,也把李白、杜甫、王维比下去了。这一点,连李白、杜甫、王维也诚恳承认,否则王维就不会快速写出那首闻逆贼凝碧池作乐的诗了。
对多数诗人而言,任何英雄壮举都能激动他们,但他们自己却不是英雄。他们心中有英雄之气,但要让英雄之气变成英雄之行,他们还少了一点条件、多了一点障碍。他们的精彩,在另外一些领域。
在那些领域,虽然无法直接抗击安史之乱这样的具体灾难,却能淬砺中华文明的千古光泽,让它的子民永远不愿离去,就像我在本文开头所说的那样。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十七年后,一个未来的诗人诞生,那就是白居易。烽烟已散,浊浪已平,这个没有经历过那场灾难的孩子,将以自己的目光来写这场灾难,而且写得比谁都好,那就是长恨歌。
那场灾难曾经疏而不漏地“俘虏”了几位前辈大诗人,而白居易却以诗“俘虏”那场灾难,几经调理,以一种个体化、人性化的情感逻辑,让它也完整地进入了审美领域。
与白居易同岁的刘禹锡,同样成了咏史的高手。他的乌衣巷、石头城、西塞山怀古、蜀先主庙,为所有的后世中国文人开拓了感悟历史的情怀。李白、杜甫、王维真要羡慕他们了,羡慕他们能够那么潇洒地来观赏历史,就像他们当年观赏山水一样。
再过三十年,又一个未来的诗人诞生。他不仅不太愿意观赏山水,连历史也不想观赏了,而只愿意观赏自己的内心。他,就是晚唐诗人李商隐。
唐代,就这样浓缩地概括了诗歌的必然走向。一步也不停滞,一步也不重复,一路繁花,一路云霓。
一群男子,一路辛苦,成了一个民族迈向美的天域的里程碑。他们,都是中国文脉的高贵主宰。
这个至亲变成了唐王朝的至仇?
军人们都作鸟兽散了,而李白还在。更要命的是,在李璘幕府中他最著名,尽管他未必做过什么。
于是,大半个中国都知道,李白上了“贼船”
按照中国人的一个不良心理习惯,越是有名的人出了事,越是能激发巨大的社会兴奋。不久,大家都认为李白该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所有的慷慨陈词者,以前全是“李白迷”
李白只能狼狈出逃。逃到江西彭泽时被捕,押解到了九江的监狱。妻子赶到监狱,一见就抱头痛哭。李白觉得,自己最对不起的是妻子。
唐肃宗下诏判李白流放夜郎(在今天的贵州)。公元七五七年寒冬,李白与妻子在浔阳江边泣别。一年多以后,唐肃宗因关中大旱而发布赦令,李白也在被赦的范围中。
听到赦令时,李白正行经至夔州一带,他欣喜莫名,立即转身搭船,东下江陵。他在船头上吟出了一首不知多少中国人都会随口背诵的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快,快,快!赶快逃出连自己也完全没有弄明白的政治泥淖,去追赶失落已久的诗情。追赶诗情也就是追赶自我,那个曾经被九州所熟悉、被妻子抱住不放的自我,那个自以为找到了却反而失落了的自我。
这次回头追赶,有朝霞相送,有江流作证,有猿声鼓励,有万山让路,因此,负载得越来越沉重的生命之船又重新变成了轻舟。
只不过,习习江风感受到了,这位站在船头上的男子已经白发斑斑。这年他已经五十八岁,他能追赶到的生命只有四年了。
在这之前,很多朋友都在思念他,而焦虑最深的是两位老朋友。
第一位当然是杜甫。他听说朝廷在议论李白案件时出现过“世人皆欲杀”的舆论,后来又没有得到有关李白的音信,便写了一首五律。诗的标题非常直白,叫做不见,自注“近无李白消息”全诗如下: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第二位是高适。当初唐肃宗李亨下令向不听话的弟弟李璘用兵,其中一位接令的军官就是高适。那时正在李璘营帐中的李白,很快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高适?”十年前在大泽湿地打猎时的马蹄声,又在耳边响起。
高适当然更早知道,自己要去征伐的对象中,有一个竟然是李白。他已经在马背上苦恼了三天,担心什么时候在兵士们捆绑上来的一大群俘虏里发现那张熟悉的脸,那该怎么处理
六
那么,杜甫自己又怎么样了呢?
安史之乱前夕,杜甫刚刚得到一个小小的官职,任务是看守兵甲器械、管理门禁钥匙。
让一个大诗人管兵器和门禁,实在是太委屈了,但我总觉得这件事有象征意义。上天似乎要让当时中国最敏感的神经系统来直接体验一下,赫赫唐王朝的兵器,如何对付不了动乱,巍巍长安城的门禁,如何阻挡不了叛军。
毕竟,公元八世纪中叶的长安太重要了,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是这样。当时全世界的顶级繁华要走向衰落,无人能够阻挡,却总要找到具有足够资格的见证者。
最好的见证者当然是诗人。唐朝大,长安大,因此这个诗人也必须大。仿佛有冥冥中的安排,让杜甫领到了那几串铜钥匙。
身在首都,又拿着那几串铜钥匙,当然要比千里之外的李白清醒得多。杜甫注视着天低云垂、冷风扑面的气象,知道会有大事发生。
叛军攻陷长安后,杜甫很快就知道了李亨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唐玄宗的时代已经变成了唐肃宗的时代,作为大唐官员,他当然要去报到。因此,他逃出长安城,把家人安置在鄜州羌村,自己则投入漫漫荒原,远走灵武。
但是,叛军的马队追上了杜甫和其他出逃者,将一众押回长安。杜甫被当做俘虏囚禁起来。这种囚禁毕竟与监狱不同,叛军也没有太多的力量严密看守,杜甫在八个月后趁着夏天来到,草木茂盛,找了一个机会在草木的掩蔽下逃出了金光门。这个时候他已听说,唐肃宗离开灵武到了凤翔。凤翔在长安西边,属于今天的陕西境内,比甘肃的灵武近得多了。杜甫就这样很快找到了流亡中的朝廷,见到了唐肃宗。唐肃宗只比杜甫大一岁,见到眼前这位大诗人脚穿麻鞋,两袖露肘,衣衫褴褛,有点感动,便留他在身边任谏官,叫“左拾遗”
对此,杜甫很兴奋,就像李白在李璘幕府中的兴奋一样。
但是,不到一个月,杜甫就出事了,时间是公元七五七年旧历五月。请注意,这也正是李白面临巨大危机的时候。
两位大诗人,同时在唐玄宗的两位公子手下遇到危机,只是性质不同罢了。杜甫遇到的麻烦要比李白小一点,但同样,都是因为诗人不懂政事。
杜甫的事,与当时唐肃宗身边的一个显赫人物——房琯有关。
房琯本是唐玄宗最重要的近臣之一,安史之乱发生时跟从唐玄宗从长安逃到四川,是他建议任命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来主持平叛并收复黄河流域的。后来李亨在灵武即位后,又是由他把唐玄宗的传国玉玺送到灵武,因此,李亨很感念他,对他十分器重。叛军攻陷长安后,他自告奋勇选将督师反攻长安,却大败而归,让唐肃宗丢尽了脸面。此人平日喜欢高谈虚论,因此就有贺兰进明等人趁机挑拨,说房琯只忠于唐玄宗,对唐肃宗有二心。这触到了唐肃宗心中的疑穴,便贬斥了房琯。
朝中又有人试图追查房琯的亲信,构陷了一个所谓“房党”杜甫是认识房琯的,而所谓“房党”中更有一位曾与李白、杜甫、高适一起打猎的贾至。大家还记得,那时他在单县担任小小的县尉,才二十六岁,现在也快到四十岁了。那天大泽湿地间的青春马蹄,既牵连着今天东南方向李白和高适的对峙,又牵连着今天西北方向杜甫和贾至的委屈,当时奔驰呼啸着的四个诗人,哪里会预料到这种结果!
杜甫的麻烦来自他的善良,与司马迁当年遇到的麻烦一样,为突然被贬斥的人讲话。他上疏营救房琯,说房琯“少自树立,晚为醇儒,有大臣体”希望皇上能“弃细录大”唐肃宗正在气头上,听到这种教训式的话语,立即拉下脸来,要治罪杜甫“交三司推问”
这种涉及最高权力的事,一旦成了反面角色,总是凶多吉少。幸好杜甫平日给人的印象不错,新任的宰相张镐和御史大夫韦陟站出来替他说情,说“甫言虽狂,不失谏臣体”意思是,谏臣就是提意见的嘛,虽然口出狂言,也放过他吧。唐肃宗一听也对,就叫杜甫离开职位,回家探亲,后来又几经曲折将其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贾至被贬为汝州刺史,而房琯本人,则被贬为邠州刺史。
华州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华县。杜甫去时,只见到处鸟死鱼涸,满目蒿莱,觉得自己这么一个被贬的草芥小官面对眼前的景象完全束手无策。既然如此,就不应该虚占其位,杜甫便弃官远走,带着家属到甘肃找熟人,结果饥寒交迫,又只得离开。他后来的经历,可以用他自己的诗句来概括:“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公元七七年冬天,杜甫病死在洞庭湖的船中,终年五十八岁。
杜甫一生几乎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安史之乱之后的中国大地被他看了个够。他与李白很不一样:李白常常意气扬扬地佩剑求仙,一路有人接济,而杜甫则只能为了妻小温饱屈辱奔波,有的时候甚至像难民一样不知夜宿何处。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他创造了一种稀世的伟大。
那就是,他为苍生大地投注了极大的关爱和同情。再小的村落,再穷的家庭,再苦的场面,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静静观看,细细倾听,长长叹息,默默流泪。他无钱无力,很难给予具体帮助,能给的帮助就是这些眼泪和随之而来的笔墨。
一种被关注的苦难就已经不是最彻底的苦难,一种被描写的苦难更加不再是无望的泥潭。中国从来没有一个文人,像杜甫那样用那么多诗句告诉全社会苦难存在的方位和形态,以及苦难承受者的无辜和无奈。因此,杜甫成了中国文化史上最完整的“同情语法”的创建者。后来中国文人在面对民间疾苦时所产生的心理程序,至少有一半与他有关。
人是可塑的。一种特殊的语法能改变人们的思维,一种特殊的程序能塑造人们的人格。中国文化因为有过了杜甫,增添了不少善的成分。
在我看来,这是一件真正的大事。
与这件大事相关的另一件大事是,杜甫的善,全部经由美来实现。这是很难做到的,但他做到了。在他笔下,再苦的事、再苦的景、再苦的人、再苦的心,都有美的成分。他尽力把它们挖掘出来,使美成为苦的背景,或者使苦成为美的映衬,甚至干脆把美和苦融为一体,难分难解。
试举一个最小的例子。他逃奔被擒而成了叛军的俘虏,中秋之夜在长安的俘虏营里写了一首思家诗。他在诗中想象:孩子太小不懂事,因此在这中秋之夜,只有妻子一人在抬头看月,思念自己。妻子此刻是什么模样呢?他写道:“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这寥寥几字,把嗅觉、视觉、触觉等感觉都调动起来了。为什么妻子的鬓发湿了?因为夜雾很重,她站在外面看月的时间长了,不能不湿;既然站了那么久,那么,她裸露在月光下的洁白手臂,也应该有些凉意了吧?
这样的鬓发之湿和手臂之寒,既是妻子的感觉,又包含着丈夫似幻似真的手感,实在是真切至极。当然,这种笔墨也只能极有分寸地回荡在灾难时期天各一方的夫妻之间,如果不是这样的关系、这样的时期,就会觉得有点腻味了。
我花这么多笔墨分析两句诗,是想具体说明,杜甫是如何用美来制伏苦难的。顺便也让读者领悟,他与李白又是多么不同。换了李白,绝不会那么细腻、那么静定、那么含蓄。
但是,这种风格远不是杜甫的全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白帝城门水云外,低身直下八千尺”;“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这样的诗句,连李白也要惊叹其间的浩大气魄了。
杜甫的世界,是什么都可以进入、哪儿都可以抵达的。你看,不管在哪里“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就是他的无限空间。
正因为这样,他的诗歌天地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不仅在内容上是这样,而且在形式、技法、风格上也是这样。杜甫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既承接着他之前的一切,又开启着他之后的一切。
人世对他,那么冷酷,那么吝啬,那么荒凉;而他对人世却完全相反,竟是那么热情、那么慷慨、那么丰美。这就是杜甫。
十几年前,日本nhk电视台曾经花好几天时间直播我和一群日本汉学家在长江的江轮上讨论李白与杜甫。几位汉学家对于应该更喜欢李白还是更喜欢杜甫的问题各有执持,天天都发生有趣的争论。他们问我的意见,我说,我会以终生不渝的热情一直关注着李白天使般的矫健身影,但是如果想在哪一个地方坐下来长时间地娓娓谈心,然后商量怎么去救助一些不幸的人,那么,一定找杜甫,没错。
七
这篇文章本来是只想谈谈李白、杜甫的,而且也已经写得不短。但是,在说到这两个人在安史之乱中的奇怪遭遇时,决定还要顺带说几句另一位诗人,因为他在安史之乱中的遭遇也是够奇怪的。三种奇怪合在一起,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一个重大的共同命题。
这个诗人,就是王维。在唐代诗人的等级排名上,把他与李白、杜甫放在一起也正合适。当然白居易也有资格与王维争第三名,我也曾对此反复犹豫过,因此在一次讲课时曾对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艺术系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王维第三,白居易第四。尤其是女学生,特别喜欢王维。
王维与李白,生卒年几乎一样。好像王维比李白大几个月,李白比王维又晚走一年。但在人生一开始,王维比李白得意多了。王维才二十岁就凭着琵琶演奏、诗歌才华和英俊外表而引起皇族赞赏,并获得推荐而登第为官,而李白,直到三十岁还在终南山的客舍里等待皇族接见而未能如愿。
当李白终于失望于仕途而四处漫游的时候,走上了仕途的王维却受到了仕途的左右。当信任他的宰相张九龄被李林甫取代的时候,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再加上丧母丧妻,王维从心中挥走了最后一丝豪情,进入了半仕半隐的清静生态。在这期间,他写了大量传世好诗。
在朝廷同僚们眼中,这是一个下朝后匆匆回家的背影。在长安乐师们心中,这是一个源源不断输出顶级歌词的秘库。在后代文人的笔下,这是一个把诗歌、音乐、绘画全都融化在手中并把它们一起推上高天的奇才。
安史之乱时王维本想跟着唐玄宗一起逃到成都去,但是没跟上,被叛军俘虏了。安禄山知道王维是大才子,要他在自己手下做官。一向温文尔雅的王维不知如何反抗,便服了泻药称病,又假装自己的喉咙也出了问题,发不出声音了。安禄山不管,把他迎置于洛阳的普施寺中,并授予他“给事中”的官职,与他原先在唐王朝中的官职一样。算起来,这也是要职了,负责“驳正政令违失”相当于行政稽查官。王维逃过,又被抓回,强迫任职。
但是,这无论如何是一个大问题了。后来唐肃宗反攻长安得胜,所有在安禄山手下任伪职的官员,都成了被全国朝野共同声讨的叛臣孽臣,必判重罪,可怜的王维也在其列。
按照当时的标准,王维的“罪责”确实要比李白、杜甫严重得多。李白只是在讨伐安禄山的队伍中跟错了人;杜甫连人也没跟错,只是为一位打了败仗的官员说了话;而王维,硬是要算作安禄山一边的人了。如果说,连李白这样的事情都到了“世人皆欲杀”的地步,那么,该怎么处置王维?一想都要让人冒冷汗了。
但是,王维得救了。
救他的,是他自己。
原来,就在王维任伪职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个事件。那天安禄山在凝碧宫举行庆功宴,强迫梨园弟子伴奏。梨园弟子个个都在流泪,奏不成曲,乐工雷海青更是当场扔下琵琶,向着西方号啕痛哭。安禄山立即下令,用残酷的方法处死雷海青。王维听说此事,立即写了一首诗,题为闻逆贼凝碧池作乐。“逆贼”二字,把他心中的悲愤都凝结了。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这首诗,因为是出自王维之手,很快就悄悄地传开了,而且还传出城墙,一直传到唐肃宗耳朵里。唐肃宗从这首诗知道长安城对自己的期盼,因此在破城之后,下令从轻发落王维。再加上王维的弟弟王缙是唐肃宗身边的有功之将,要求削降自己的官职来减轻哥哥的罪。结果,王维只是被贬了一下,后来很快又官复原职,再后来升至尚书右丞。
能够传出这么一首诗,能够站出来这么一个弟弟,毕竟不是必然。因此,我们还是要为王维喊一声:好险!
李白、杜甫、王维,三位巨匠,三个好险。由此足可说明,一切伟大的文化现象在实际生存状态上,都是从最狭窄的独木桥上颤颤巍巍走过来的,都是从最脆弱的攀崖藤上抖抖索索爬过来的。稍有不慎,便粉身碎骨,烟消云散。
三个人的危机还说明,如果想把不属于文化范畴的罪名强加在文化天才身上,实在是易如反掌。而且,他们确实也天天给别人提供着这方面的把柄。他们的名声又使他们的这些弱点被无限地放大,使他们无法逃遁。
他们的命运像软面团一样被老老少少的手掌随意搓捏,他们的傻事像肥皂泡一样被各种各样的“事后诸葛亮”不断吹大。在中国,没有人会问,这些捏软面团和吹肥皂泡的人,自己当初在干什么,又从何处获得了折磨李白、杜甫、王维的资格和权力。
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手和嘴可以在这些人身上做尽一切,却不能把这些人的文化创造贬低一分一毫。不必很久“世人皆欲杀”的“世人”就都慢慢地集体转向了。他们终于宣称:他们的手,并没有捏过软面团,而是在雕塑大师;他们的嘴,并没有吹过肥皂泡,而是在亲吻伟人。
能够这样也就罢了,不管他们做过什么,历史留给他们的唯一身份不是别的,只是李白、杜甫、王维的同时代人。他们的后代将以此为傲,很久很久。
既然写到了王维,我实在忍不住,要请读者朋友们再一起品味一下大家都背得出的他的诗句。他的诗不必分析,因为太平易了,谁都能看懂;又太深邃了,谁都难于找到评论言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
还有这一首——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一个“惊”字,把深夜静山全部激活了。在我看来,这是作为音乐家的王维用一声突然的琵琶高弦,在挑逗作为画家的王维所布置好的月下山水,最后交付给作为诗人的王维,用最省俭的笔墨勾画出来。
王维像陶渊明一样,使世间一切华丽、嘈杂的文字无地自容。他们像明月一样安静,不想惊动谁,却实实在在地惊动了方圆一大片,这真可谓“月出惊山鸟”了。
与陶渊明的安静相比,王维的安静更有一点贵族气息、更有一点精致设计。他的高明,在于贵族得比平民还平民、设计得比自然还自然。
八
与李白、杜甫、王维相比,在安史之乱中也有一些艺术家表现了另一番单纯,那就是义无反顾、激烈反抗,如磬碎帛裂,让天地为之一震。我前面提到的乐工雷海青,以及首先领兵反抗叛军以致全家做出可怕牺牲的大书法家颜真卿,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不仅把政治抗争放在第一位,而且立即采取最响亮的行动,一下子把朝廷的政治人物、军事人物比下去了,把民间的江湖大侠、血性汉子比下去了,当然,也把李白、杜甫、王维比下去了。这一点,连李白、杜甫、王维也诚恳承认,否则王维就不会快速写出那首闻逆贼凝碧池作乐的诗了。
对多数诗人而言,任何英雄壮举都能激动他们,但他们自己却不是英雄。他们心中有英雄之气,但要让英雄之气变成英雄之行,他们还少了一点条件、多了一点障碍。他们的精彩,在另外一些领域。
在那些领域,虽然无法直接抗击安史之乱这样的具体灾难,却能淬砺中华文明的千古光泽,让它的子民永远不愿离去,就像我在本文开头所说的那样。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十七年后,一个未来的诗人诞生,那就是白居易。烽烟已散,浊浪已平,这个没有经历过那场灾难的孩子,将以自己的目光来写这场灾难,而且写得比谁都好,那就是长恨歌。
那场灾难曾经疏而不漏地“俘虏”了几位前辈大诗人,而白居易却以诗“俘虏”那场灾难,几经调理,以一种个体化、人性化的情感逻辑,让它也完整地进入了审美领域。
与白居易同岁的刘禹锡,同样成了咏史的高手。他的乌衣巷、石头城、西塞山怀古、蜀先主庙,为所有的后世中国文人开拓了感悟历史的情怀。李白、杜甫、王维真要羡慕他们了,羡慕他们能够那么潇洒地来观赏历史,就像他们当年观赏山水一样。
再过三十年,又一个未来的诗人诞生。他不仅不太愿意观赏山水,连历史也不想观赏了,而只愿意观赏自己的内心。他,就是晚唐诗人李商隐。
唐代,就这样浓缩地概括了诗歌的必然走向。一步也不停滞,一步也不重复,一路繁花,一路云霓。
一群男子,一路辛苦,成了一个民族迈向美的天域的里程碑。他们,都是中国文脉的高贵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