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笛声何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形之于审美方式的坚实的精神支柱在哪里呢?可以锻铸戏剧冲突的强悍的理性意志在哪里呢?在这样的年月,王实甫会显得太优雅,汤显祖会显得太天真,李玉会显得太忠诚,他们的戏还会被演出、被改编,但像他们这样的人已不会出现在这样的时代。
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上,没有站起一位伟大的剧作家。众所周知,中国戏剧文学的重新自觉,产生在新的历史时期被开创之后,产生在欧洲话剧被引进之后。那是后话了。
但是,在清代地方戏的广阔领域里,毕竟还有不少优秀剧目在闪光。没有登高一呼的个体,却有松散分布的群体;没有强大而完整的精神支柱,却可以在历史遗产和生活传闻的库存中寻求宣泄和共鸣。无数不知名的民间戏剧家,选选、改改、编编,也大致传达出了这一时代的精神格调,尤其是乡村里巷间普通百姓的精神格调。
在清代地方戏曲的群体中,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和生活形态获得了明显的体现。王宝钏、秦香莲等艺术形象长期地、反复地出现在各类地方戏曲之中,就是因为她们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感到亲切的道德原则的形象化维系住了广大人民群众。红鬃烈马表现了相府小姐王宝钏竟然愿意与乞丐结亲,而一旦结亲之后又甘于寒苦,守贞如玉,绝不嫌贫爱富,独居破瓦寒窑十八年。这种操守和观念,就其基本方面论,无疑是体现了平民百姓的一种道德理想。封建统治者当然有时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性也会宣扬“从一而终”的教条,但他们不会愿意把这种宣扬推到如此出格的地步,即不会愿意面对自己等级中的千金小姐下嫁乞丐这样一种艺术设计。在王宝钏的丈夫薛平贵的形象中,当然也包含着一些“发迹变泰”之类的庸俗思想,但这也是当时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中难于避免的东西。明公断表现了秦香莲和陈世美的故事,以死刑惩处了获得高官之后忘恩负义的恶丈夫。我们记得,这类题材,这样的处置,在宋元南戏中早已出现,高明在琵琶记中从一个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出发作了重新处置,但事情一回到民间戏剧家手中,他们又要恢复南戏所体现的民间道德色彩,毫不客气地来鞭笞和处置负心汉了。琵琶记既可受到人民欢迎,又会受到封建统治者赞许,而明公断以及内容同样的赛琵琶之类则完全在倾吐平民百姓的冤气了。长期守居乡间、对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有深切了解的焦循,就说赛琵琶比琵琶记更好。
用强硬的方式,甚至不惜呼唤鬼神的力量惩处忘恩负义之人,是地方戏曲艺人在实现自己的道德原则时所惯用的结局。清风亭写一对打草鞋的贫苦夫妇救养了一个弃儿,而这个弃儿长大后竟把这对救命恩人视若乞丐,老夫妻双双撞死,负心儿郎遭雷殛。这出戏之所以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悲剧力量,首先不在于它以几个人的死亡祭奠了孝道,而是在于对于那对打草鞋的贫苦夫妇内心痛苦的深切体验和由衷同情。这个明确地显示了民间艺术家们立足的基点。贫苦夫妇在愤怒、后悔、诅咒中一头撞死,就已经无异于鸣响了民间道德的震耳惊雷。
从民间道德出发,正常的爱情在地方戏曲中占有着毋庸置疑的合理地位。不用那么多遮掩,也不用那么多自找的曲折,要爱,就坦率地爱,质直地爱,甚至迅捷地爱,不管是人是鬼,不管是妖是怪。为了实现和卫护这种爱情,可以千里奔波,上山下海,可以拼死相争,以身相殉。雷峰塔以及以后演变的白蛇传,便是体现这种爱情方式的突出代表。白娘子作为一种“妖邪”和“异端”敢于爱,也敢于斗,为了爱情,她可以不顾生命危险到仙山盗草,赴金山鏖战。她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但她已战斗得够充分,够漂亮,因此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同情。相比之下,那个法海是多么的违逆常情啊。白娘子的战斗,包含着多方面的意义:作为一个妻子,她的战斗把中国人民追求正常爱情的连续努力推到了一个新阶段,她所摆出的战场比崔莺莺、杜丽娘宽阔得多了,险峻得多了;作为一个异端的“妖邪”她的战斗意味着广大人民对已处末世的封建正统秩序正进行着一种主动挑战的势态。人们宁肯祈祝“妖邪”成功,也不愿那个道貌岸然的执法者的得意。这种审美心理的产生,不正预示着一个群众性的反叛时代的来临么?
人民群众中对封建统治秩序的反叛心理和对社会现状的思变心理,还明显地体现在地方戏曲中常常搬演的“水浒”剧目和一些反映动乱时代蛮强英雄的剧目中。这些剧目的内容,都是人们早就熟悉的,但地方戏曲艺人却又根据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进行选择和改编,受到观众的欢迎。虽是古人古事,但合在一起,也可辨析出时代的脉搏。“水浒”剧目如神州擂、祝家庄、蔡家庄、扈家庄等有声有色地重现了农民英雄反对封建团练武装的一系列战斗,在反抗的明确性和直接性上,明显地胜于明人传奇中的“水浒”剧目。以打渔杀家的响亮名字脍炙人口的“水浒”剧目庆顶珠,更是以感人至深的艺术方式表现了反抗的必要性和决绝性,因此也就更浓烈地传摹了人民的心意和时代的气氛。水浒英雄肖恩已到了苍老的暮年,本想平静地与女儿一起打渔为生,但却一直受到土豪的反复欺凌,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他求告官府,官府与土豪站在一起,反把他毒打一顿,肖恩伤痕累累、气愤难平,驾舟去杀了土豪一家,然后自刎,女儿则流落在江湖之中。这确实是一个从思想到艺术都很杰出的剧目,它把观众带入到一个特殊的情境之中,并且在他们的心头燃起复仇的火苗。试想,轰轰烈烈的梁山事业已经失败,现在肖恩身边有弱女牵累,自己年岁也已老迈,他哪里还想作什么反抗呢?但是,周际黑暗如故,眼前土豪如虎,他又怎么能不重新奋起反抗,下决心干脆在反抗中走完一生呢!他这个万不得已的选择,非常不想让自己的爱女知道,江边别女一场戏,曾引得无数观众心酸。但是,也正是父女间这番绵绵情意,反衬出了肖恩的决绝选择的充分合理性,也反衬出了他在青壮年时代所作的人生选择的充分合理性。打渔杀家的艺术容量竟是如此之大:它就以一个苍老的渔夫和一个娇憨的女儿,以一幅暮江舟行图,以几句哽哽咽咽的叮咛,渲染出了反抗封建专制的英雄们的悲壮美。显然,这种悲壮美,属于荒江茅舍,属于民间,属于无数草泽英雄。
除了明显带有反抗色彩的“水浒”剧目外,民间地方戏曲中还有大量的“封神”戏、“三国”戏、“隋唐”戏、“杨家将”戏、“呼家将”戏、“大明英烈”戏。这些剧目良莠互见,情况十分复杂,但有一个大致的归向,那就是:复现动乱的时代,张扬雄健的精神,歌颂正直的英雄。那里有奸佞和忠勇的比照,有波诡云谲的战斗,有精妙绝伦的谋略,合在一起,可以组合成一种横跨千年的阳刚之美,与中国大多数普通百姓的精神面貌相呼应。封建社会已到末世,但中华民族却还要昂然踏出前进的步伐;前进的方向当然还不得而知,但这种金戈铁马、令人振奋的剧目却也透露出了可以乐观的基调。这种历史题材的剧目,在内容上大多关及朝廷、牵连君臣,但作为民间地方戏,又与以往“披袍秉笏”、“忠臣烈士”、“逐臣孤子”之类的宫廷戏有所区别,一般说来,它们往往体现了下层人民对于朝廷、对于历史的一种揣想、理解和看法,少一点礼仪规范,少一点道学气息,多一点鲜明性格,多一点传奇色彩。这一切,作为地方戏的一种传统,延泽后世。
总的说来,对封建上层人士和上层生活,民间戏曲也会经常作出正面表现,但大多不包含对封建国家机器进行肯定的性质;民间戏曲在表现朝廷和各级官僚机构的时候,若是侧重于它们作为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面,那么,多数是不抱好感的,是主张要对它们作出反抗和斗争的。至少,这种倾向越到后来就越加明朗。清代地方戏中也有一些清官剧目,然而,四进士中宋士杰这一典型形象的问世,则显然是递送出了一点与清官相对峙的意向。这个戏写四个同科进士结盟相约,立誓不做贪官,要做清官,然而仅仅一个案件,就暴露出他们之中只有一个人可称得上清官,其余三个都在不同程度上食了言。但是,全剧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并非四进士中的任何一个,而是退职刑房书吏宋士杰。真正见义勇为、与贪官们艰苦周旋、把一个冤案翻过来的,是这个已不是封建国家机器的组成成员、却完全了解国家机器秘密的民间讼师。他的这个身份设置得既巧妙又深刻。四进士中那个惟一的清官当然也是剧作歌颂的对象,但由不知名的民间戏剧家写来,宋士杰的形象无论如何都要超过这个清官,他的作用比清官大,他的性格比清官鲜明,他的脾气比清官亲切。他在老练中夹带着幽默,强硬中透露着自傲,爽朗中埋藏着计谋。他与人民非常贴近,又对国家机器非常熟悉。人民群众若要想在与封建国家机器的周旋中索取一点正义和公平,一定要搭一座桥梁,宋士杰就充当了这座桥梁。但是,从基本归属而言,他还是平民百姓中的一员。这个可爱的老头,在剧中的名义地位不高,实际地位却无与匹敌,在观众眼里,他比任何一个还在位的官僚都值得信托。这种特殊的人物关系图谱,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典型形象,不妨说是体现了人民想与封建国家机器进行软性较量的意向。把希望全都托付给清官,人民有点不放心,他们想找这么一个人,他不是在衙门里面对着人民的悬求捻须裁夺,而是代表着人民去闯一闯衙门,这个人就是宋士杰,他也只有到了十九世纪,纔会被请到中国的戏剧舞台上来。
清代地方戏除了表现上述“重大题材”外,还把敏感的触角伸到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形态之中,表现出人民群众日常的喜怒哀乐。讽刺和嘲笑的武器,更是地方戏所乐于采用的。借靴、张古董借妻等貌似荒诞、其实深刻的民间讽刺剧,代表了地方戏中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喜剧美的流脉。无赖儿张三为了赴宴,向土财主刘二借靴,一个只想占便宜,一个吝啬成性只想推托,纠缠了半天,结果张三靴借到了,宴会也散了,就这样,刘二还是一刻也不能放心,靴子当夜被追了回去;不务正业的张古董把妻子借给结拜兄弟去骗取钱财,结果弄假成真,他去告状,碰上了一个糊涂官,竟正式把妻子判给了结拜兄弟。这样的戏,夸张而又轻松地鞭笞了社会生活中的劣迹恶习。艰难困苦的中国人民,常常面对着这种剧目的演出启颜畅笑,在笑声中进行精神的自我洗涤和自我加固。
关于地方戏剧目,可以说的话是非常多的,本书限于篇幅,只能浅尝辄止。在封建文化统治很严的那个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地方戏出自比较自由放达的民间文化领域,因此处处可以看到一种活泼之态、生动之致,广阔的土地、万众的心灵扶助着它们,它们也就不能不在整体上流荡着一种蓬勃的生命力。自由放达当然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后果,地方戏中淫冶色情、庸俗荒唐的剧目也为数不少。这并不奇怪,所谓民间,本是一个容纳着各种人物、各种兴趣、各种心理状态的空间,怎能要求以一个模式来规范这一切呢?但是,历史是公正的,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观众的心理过滤而保留到今天的剧目,大多是无愧于我们民族的尊严的,或者说,人们通过这些保留剧目是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的。
与地方戏的健康风貌形成明显对照的,是清代宫廷的“大戏”演出。清代中叶之后,最高统治集团都喜欢看戏。宫中原有太监组成的内廷戏班,不能满足统治者们的声色之好,于是他们就四出物色,把民间的杰出戏剧家调集进宫。宫内演出,排场极大,虽然清代长期处于内懮外患之中,国库不充,但演戏的钱他们却很舍得花。处于鸦片战争时期的道光王朝算是作过大力裁减了,内廷戏班还保留了四百人的编制。至于剧场之考究、服装道具之精致、演出场面之豪华,更是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一位在热河行宫看过一次“大戏”演出的学者赵翼这样记述道:
戏台阔九筵,凡三层。所扮妖魅,有自上而下者,自下突出者,甚至两厢楼亦化作人居,而跨驼舞马,则庭中亦满马。有时神鬼毕集,面具千百,无一相肖者。神仙将出,先有道童十二三岁者作队出场,继有十五六岁十七八岁者,每队各数十人,长短一律,无分寸参差。举此则其它可知也。又按六十甲子,扮寿星六十人,后增至一百二十人。又有八仙来庆贺,携带道童不计其数。至唐玄奘僧雷音寺取经之日,如来上殿,迦叶罗汉,辟支声闻,高下分九层,列坐几千人,而台仍绰有余地。
把布景和演员如此迭床架屋地大肆堆积,既奢靡又幼稚,是对艺术的一种作践。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欧洲古罗马时代的戏剧演出和中世纪的某些宗教戏剧,以豪华和拥塞为特征的舞台,从来不可能挺立起真正的艺术生命。在古罗马之前的古希腊,以及在中世纪之后的英国伊莉萨白时代,戏剧面对普通民众,演出场所的布置总是简而又简的,然而却培植起了至今还使全人类骄傲的戏剧精品。清代宫廷演出把民间艺术家置之于这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境域之中,表面上看是抬举了民间艺术,实则是毁损了它们的真正生命。
宫廷演出的剧目,更是与地方戏的内容大相径庭。劝善金科、升平宝筏、鼎峙春秋、忠义璇图是所谓“内廷四大本戏”还有一些统称之为法官雅奏、九九大庆的“月合承应戏”是配合各种时令进行庆贺性演出的简单短剧。这些戏,大多虚张太平声势,点缀圣朝恩德,伪造天命天意,宣扬道学迷信。它们之中,也有历史故事的编排,但大多着眼于艰辛立国、堂皇一统、竭忠事君,与地方戏曲中的同题材作品正相异趣。总的说来,清代宫廷演出系统地反映了封建末世的统治者恶俗的审美趣味,再精致,再靡费,也完全不能代表中国人民当时已经达到的戏剧审美水平。当慈禧太后和她的高级臣僚们得意洋洋地坐在宫廷戏台前,自以为享受到了稀世佳品的时候,哪里会想到后代戏剧文化史家对他们的嘲笑:你们只配享受这些东西!
当然,从客观意义上说,清代宫廷演出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副作用”例如,宫廷对各种优秀的民间戏剧家的召集,促成了有意义的艺术交流;较高的待遇,较多的琢磨时间,也是对戏剧表演水平的提高有促进作用的。更重要的是,优秀戏剧家还会把在内宫融会琢磨成的某些表演技巧带到宫外,影响京师及周围地区,使民间艺术获得一定程度的提擢;至于宫廷演出中的那些死气沉沉的酸腐之气、甜腻之味,一到民间就会被排除掉,因为普通观众的审美趣味纔是在民间艺术领域中真正发号施舍的皇帝。
所以,尽管民间的戏曲演出比之于宫廷演出寒酸得多,但为宫廷演出输送真正艺术养料的是民间演出,对宫廷剧目进行评验和选择,看看有没有一点稍稍可以的东西能够留下来的,也是民间演出。自晚清至近代,中国戏剧文化的主角,就是流行民间的地方戏曲。中国古代戏剧文化史,在地方戏曲的洪流中结束。光辉的传奇时代所创造的传奇剧目,已大多化作折子戏,与各种地方戏剧目混为一体了。因此,传奇时代,也就悄悄地消失在地方戏的汪洋大海中。
形之于审美方式的坚实的精神支柱在哪里呢?可以锻铸戏剧冲突的强悍的理性意志在哪里呢?在这样的年月,王实甫会显得太优雅,汤显祖会显得太天真,李玉会显得太忠诚,他们的戏还会被演出、被改编,但像他们这样的人已不会出现在这样的时代。
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上,没有站起一位伟大的剧作家。众所周知,中国戏剧文学的重新自觉,产生在新的历史时期被开创之后,产生在欧洲话剧被引进之后。那是后话了。
但是,在清代地方戏的广阔领域里,毕竟还有不少优秀剧目在闪光。没有登高一呼的个体,却有松散分布的群体;没有强大而完整的精神支柱,却可以在历史遗产和生活传闻的库存中寻求宣泄和共鸣。无数不知名的民间戏剧家,选选、改改、编编,也大致传达出了这一时代的精神格调,尤其是乡村里巷间普通百姓的精神格调。
在清代地方戏曲的群体中,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和生活形态获得了明显的体现。王宝钏、秦香莲等艺术形象长期地、反复地出现在各类地方戏曲之中,就是因为她们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感到亲切的道德原则的形象化维系住了广大人民群众。红鬃烈马表现了相府小姐王宝钏竟然愿意与乞丐结亲,而一旦结亲之后又甘于寒苦,守贞如玉,绝不嫌贫爱富,独居破瓦寒窑十八年。这种操守和观念,就其基本方面论,无疑是体现了平民百姓的一种道德理想。封建统治者当然有时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性也会宣扬“从一而终”的教条,但他们不会愿意把这种宣扬推到如此出格的地步,即不会愿意面对自己等级中的千金小姐下嫁乞丐这样一种艺术设计。在王宝钏的丈夫薛平贵的形象中,当然也包含着一些“发迹变泰”之类的庸俗思想,但这也是当时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中难于避免的东西。明公断表现了秦香莲和陈世美的故事,以死刑惩处了获得高官之后忘恩负义的恶丈夫。我们记得,这类题材,这样的处置,在宋元南戏中早已出现,高明在琵琶记中从一个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出发作了重新处置,但事情一回到民间戏剧家手中,他们又要恢复南戏所体现的民间道德色彩,毫不客气地来鞭笞和处置负心汉了。琵琶记既可受到人民欢迎,又会受到封建统治者赞许,而明公断以及内容同样的赛琵琶之类则完全在倾吐平民百姓的冤气了。长期守居乡间、对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有深切了解的焦循,就说赛琵琶比琵琶记更好。
用强硬的方式,甚至不惜呼唤鬼神的力量惩处忘恩负义之人,是地方戏曲艺人在实现自己的道德原则时所惯用的结局。清风亭写一对打草鞋的贫苦夫妇救养了一个弃儿,而这个弃儿长大后竟把这对救命恩人视若乞丐,老夫妻双双撞死,负心儿郎遭雷殛。这出戏之所以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悲剧力量,首先不在于它以几个人的死亡祭奠了孝道,而是在于对于那对打草鞋的贫苦夫妇内心痛苦的深切体验和由衷同情。这个明确地显示了民间艺术家们立足的基点。贫苦夫妇在愤怒、后悔、诅咒中一头撞死,就已经无异于鸣响了民间道德的震耳惊雷。
从民间道德出发,正常的爱情在地方戏曲中占有着毋庸置疑的合理地位。不用那么多遮掩,也不用那么多自找的曲折,要爱,就坦率地爱,质直地爱,甚至迅捷地爱,不管是人是鬼,不管是妖是怪。为了实现和卫护这种爱情,可以千里奔波,上山下海,可以拼死相争,以身相殉。雷峰塔以及以后演变的白蛇传,便是体现这种爱情方式的突出代表。白娘子作为一种“妖邪”和“异端”敢于爱,也敢于斗,为了爱情,她可以不顾生命危险到仙山盗草,赴金山鏖战。她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但她已战斗得够充分,够漂亮,因此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同情。相比之下,那个法海是多么的违逆常情啊。白娘子的战斗,包含着多方面的意义:作为一个妻子,她的战斗把中国人民追求正常爱情的连续努力推到了一个新阶段,她所摆出的战场比崔莺莺、杜丽娘宽阔得多了,险峻得多了;作为一个异端的“妖邪”她的战斗意味着广大人民对已处末世的封建正统秩序正进行着一种主动挑战的势态。人们宁肯祈祝“妖邪”成功,也不愿那个道貌岸然的执法者的得意。这种审美心理的产生,不正预示着一个群众性的反叛时代的来临么?
人民群众中对封建统治秩序的反叛心理和对社会现状的思变心理,还明显地体现在地方戏曲中常常搬演的“水浒”剧目和一些反映动乱时代蛮强英雄的剧目中。这些剧目的内容,都是人们早就熟悉的,但地方戏曲艺人却又根据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进行选择和改编,受到观众的欢迎。虽是古人古事,但合在一起,也可辨析出时代的脉搏。“水浒”剧目如神州擂、祝家庄、蔡家庄、扈家庄等有声有色地重现了农民英雄反对封建团练武装的一系列战斗,在反抗的明确性和直接性上,明显地胜于明人传奇中的“水浒”剧目。以打渔杀家的响亮名字脍炙人口的“水浒”剧目庆顶珠,更是以感人至深的艺术方式表现了反抗的必要性和决绝性,因此也就更浓烈地传摹了人民的心意和时代的气氛。水浒英雄肖恩已到了苍老的暮年,本想平静地与女儿一起打渔为生,但却一直受到土豪的反复欺凌,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他求告官府,官府与土豪站在一起,反把他毒打一顿,肖恩伤痕累累、气愤难平,驾舟去杀了土豪一家,然后自刎,女儿则流落在江湖之中。这确实是一个从思想到艺术都很杰出的剧目,它把观众带入到一个特殊的情境之中,并且在他们的心头燃起复仇的火苗。试想,轰轰烈烈的梁山事业已经失败,现在肖恩身边有弱女牵累,自己年岁也已老迈,他哪里还想作什么反抗呢?但是,周际黑暗如故,眼前土豪如虎,他又怎么能不重新奋起反抗,下决心干脆在反抗中走完一生呢!他这个万不得已的选择,非常不想让自己的爱女知道,江边别女一场戏,曾引得无数观众心酸。但是,也正是父女间这番绵绵情意,反衬出了肖恩的决绝选择的充分合理性,也反衬出了他在青壮年时代所作的人生选择的充分合理性。打渔杀家的艺术容量竟是如此之大:它就以一个苍老的渔夫和一个娇憨的女儿,以一幅暮江舟行图,以几句哽哽咽咽的叮咛,渲染出了反抗封建专制的英雄们的悲壮美。显然,这种悲壮美,属于荒江茅舍,属于民间,属于无数草泽英雄。
除了明显带有反抗色彩的“水浒”剧目外,民间地方戏曲中还有大量的“封神”戏、“三国”戏、“隋唐”戏、“杨家将”戏、“呼家将”戏、“大明英烈”戏。这些剧目良莠互见,情况十分复杂,但有一个大致的归向,那就是:复现动乱的时代,张扬雄健的精神,歌颂正直的英雄。那里有奸佞和忠勇的比照,有波诡云谲的战斗,有精妙绝伦的谋略,合在一起,可以组合成一种横跨千年的阳刚之美,与中国大多数普通百姓的精神面貌相呼应。封建社会已到末世,但中华民族却还要昂然踏出前进的步伐;前进的方向当然还不得而知,但这种金戈铁马、令人振奋的剧目却也透露出了可以乐观的基调。这种历史题材的剧目,在内容上大多关及朝廷、牵连君臣,但作为民间地方戏,又与以往“披袍秉笏”、“忠臣烈士”、“逐臣孤子”之类的宫廷戏有所区别,一般说来,它们往往体现了下层人民对于朝廷、对于历史的一种揣想、理解和看法,少一点礼仪规范,少一点道学气息,多一点鲜明性格,多一点传奇色彩。这一切,作为地方戏的一种传统,延泽后世。
总的说来,对封建上层人士和上层生活,民间戏曲也会经常作出正面表现,但大多不包含对封建国家机器进行肯定的性质;民间戏曲在表现朝廷和各级官僚机构的时候,若是侧重于它们作为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面,那么,多数是不抱好感的,是主张要对它们作出反抗和斗争的。至少,这种倾向越到后来就越加明朗。清代地方戏中也有一些清官剧目,然而,四进士中宋士杰这一典型形象的问世,则显然是递送出了一点与清官相对峙的意向。这个戏写四个同科进士结盟相约,立誓不做贪官,要做清官,然而仅仅一个案件,就暴露出他们之中只有一个人可称得上清官,其余三个都在不同程度上食了言。但是,全剧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并非四进士中的任何一个,而是退职刑房书吏宋士杰。真正见义勇为、与贪官们艰苦周旋、把一个冤案翻过来的,是这个已不是封建国家机器的组成成员、却完全了解国家机器秘密的民间讼师。他的这个身份设置得既巧妙又深刻。四进士中那个惟一的清官当然也是剧作歌颂的对象,但由不知名的民间戏剧家写来,宋士杰的形象无论如何都要超过这个清官,他的作用比清官大,他的性格比清官鲜明,他的脾气比清官亲切。他在老练中夹带着幽默,强硬中透露着自傲,爽朗中埋藏着计谋。他与人民非常贴近,又对国家机器非常熟悉。人民群众若要想在与封建国家机器的周旋中索取一点正义和公平,一定要搭一座桥梁,宋士杰就充当了这座桥梁。但是,从基本归属而言,他还是平民百姓中的一员。这个可爱的老头,在剧中的名义地位不高,实际地位却无与匹敌,在观众眼里,他比任何一个还在位的官僚都值得信托。这种特殊的人物关系图谱,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典型形象,不妨说是体现了人民想与封建国家机器进行软性较量的意向。把希望全都托付给清官,人民有点不放心,他们想找这么一个人,他不是在衙门里面对着人民的悬求捻须裁夺,而是代表着人民去闯一闯衙门,这个人就是宋士杰,他也只有到了十九世纪,纔会被请到中国的戏剧舞台上来。
清代地方戏除了表现上述“重大题材”外,还把敏感的触角伸到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形态之中,表现出人民群众日常的喜怒哀乐。讽刺和嘲笑的武器,更是地方戏所乐于采用的。借靴、张古董借妻等貌似荒诞、其实深刻的民间讽刺剧,代表了地方戏中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喜剧美的流脉。无赖儿张三为了赴宴,向土财主刘二借靴,一个只想占便宜,一个吝啬成性只想推托,纠缠了半天,结果张三靴借到了,宴会也散了,就这样,刘二还是一刻也不能放心,靴子当夜被追了回去;不务正业的张古董把妻子借给结拜兄弟去骗取钱财,结果弄假成真,他去告状,碰上了一个糊涂官,竟正式把妻子判给了结拜兄弟。这样的戏,夸张而又轻松地鞭笞了社会生活中的劣迹恶习。艰难困苦的中国人民,常常面对着这种剧目的演出启颜畅笑,在笑声中进行精神的自我洗涤和自我加固。
关于地方戏剧目,可以说的话是非常多的,本书限于篇幅,只能浅尝辄止。在封建文化统治很严的那个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地方戏出自比较自由放达的民间文化领域,因此处处可以看到一种活泼之态、生动之致,广阔的土地、万众的心灵扶助着它们,它们也就不能不在整体上流荡着一种蓬勃的生命力。自由放达当然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后果,地方戏中淫冶色情、庸俗荒唐的剧目也为数不少。这并不奇怪,所谓民间,本是一个容纳着各种人物、各种兴趣、各种心理状态的空间,怎能要求以一个模式来规范这一切呢?但是,历史是公正的,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观众的心理过滤而保留到今天的剧目,大多是无愧于我们民族的尊严的,或者说,人们通过这些保留剧目是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的。
与地方戏的健康风貌形成明显对照的,是清代宫廷的“大戏”演出。清代中叶之后,最高统治集团都喜欢看戏。宫中原有太监组成的内廷戏班,不能满足统治者们的声色之好,于是他们就四出物色,把民间的杰出戏剧家调集进宫。宫内演出,排场极大,虽然清代长期处于内懮外患之中,国库不充,但演戏的钱他们却很舍得花。处于鸦片战争时期的道光王朝算是作过大力裁减了,内廷戏班还保留了四百人的编制。至于剧场之考究、服装道具之精致、演出场面之豪华,更是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一位在热河行宫看过一次“大戏”演出的学者赵翼这样记述道:
戏台阔九筵,凡三层。所扮妖魅,有自上而下者,自下突出者,甚至两厢楼亦化作人居,而跨驼舞马,则庭中亦满马。有时神鬼毕集,面具千百,无一相肖者。神仙将出,先有道童十二三岁者作队出场,继有十五六岁十七八岁者,每队各数十人,长短一律,无分寸参差。举此则其它可知也。又按六十甲子,扮寿星六十人,后增至一百二十人。又有八仙来庆贺,携带道童不计其数。至唐玄奘僧雷音寺取经之日,如来上殿,迦叶罗汉,辟支声闻,高下分九层,列坐几千人,而台仍绰有余地。
把布景和演员如此迭床架屋地大肆堆积,既奢靡又幼稚,是对艺术的一种作践。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欧洲古罗马时代的戏剧演出和中世纪的某些宗教戏剧,以豪华和拥塞为特征的舞台,从来不可能挺立起真正的艺术生命。在古罗马之前的古希腊,以及在中世纪之后的英国伊莉萨白时代,戏剧面对普通民众,演出场所的布置总是简而又简的,然而却培植起了至今还使全人类骄傲的戏剧精品。清代宫廷演出把民间艺术家置之于这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境域之中,表面上看是抬举了民间艺术,实则是毁损了它们的真正生命。
宫廷演出的剧目,更是与地方戏的内容大相径庭。劝善金科、升平宝筏、鼎峙春秋、忠义璇图是所谓“内廷四大本戏”还有一些统称之为法官雅奏、九九大庆的“月合承应戏”是配合各种时令进行庆贺性演出的简单短剧。这些戏,大多虚张太平声势,点缀圣朝恩德,伪造天命天意,宣扬道学迷信。它们之中,也有历史故事的编排,但大多着眼于艰辛立国、堂皇一统、竭忠事君,与地方戏曲中的同题材作品正相异趣。总的说来,清代宫廷演出系统地反映了封建末世的统治者恶俗的审美趣味,再精致,再靡费,也完全不能代表中国人民当时已经达到的戏剧审美水平。当慈禧太后和她的高级臣僚们得意洋洋地坐在宫廷戏台前,自以为享受到了稀世佳品的时候,哪里会想到后代戏剧文化史家对他们的嘲笑:你们只配享受这些东西!
当然,从客观意义上说,清代宫廷演出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副作用”例如,宫廷对各种优秀的民间戏剧家的召集,促成了有意义的艺术交流;较高的待遇,较多的琢磨时间,也是对戏剧表演水平的提高有促进作用的。更重要的是,优秀戏剧家还会把在内宫融会琢磨成的某些表演技巧带到宫外,影响京师及周围地区,使民间艺术获得一定程度的提擢;至于宫廷演出中的那些死气沉沉的酸腐之气、甜腻之味,一到民间就会被排除掉,因为普通观众的审美趣味纔是在民间艺术领域中真正发号施舍的皇帝。
所以,尽管民间的戏曲演出比之于宫廷演出寒酸得多,但为宫廷演出输送真正艺术养料的是民间演出,对宫廷剧目进行评验和选择,看看有没有一点稍稍可以的东西能够留下来的,也是民间演出。自晚清至近代,中国戏剧文化的主角,就是流行民间的地方戏曲。中国古代戏剧文化史,在地方戏曲的洪流中结束。光辉的传奇时代所创造的传奇剧目,已大多化作折子戏,与各种地方戏剧目混为一体了。因此,传奇时代,也就悄悄地消失在地方戏的汪洋大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