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妙,实在是妙。通过重新划定门第。汉人门阀掌握着国家基层组织和经济命脉。而鲜卑高层掌握着北魏的高层政治权力和军队。如果能将将汉人门阀和鲜卑高门绑定在一起,获得了他们的支持,改革自然也就能顺利的推行了。”拓拔濬点头思索道。
“不过这样一来,昔日的北方六镇依靠军功劳上升的道路可不就直接堵死了么?往后只能甘为人下,他们心中的怨恨可想而知。长此以往,那些六镇的底层士卒恐怕迟早要起兵造反,从而酿成更大的祸患。而门阀制度推行下去,长此以往也必然会像那昔日的晋国一般,国家官吏腐朽无能,将领也不知兵事,整个国家气死沉沉了。”拓拔濬有些无奈的说道。
“可是我大魏已经等不起了。”乙浑摇头道。
“正是像陛下您先前所说,倘若国家不赶紧平息汉人百姓的怨恨,消灭民族矛盾。国家往后的叛乱只会越来越多。倘若不解决眼下的矛盾,国家恐怕眼下就要分崩离析了。”
“是了。”拓拔濬点了点头。
“除此之外,臣还请陛下效仿汉人大儒,尊崇孔子。下令修筑孔庙,善待孔子,以收天下汉人之心。”乙浑继续建议道。
“好,好,都依你。”拓拔濬喟然叹道,他知道眼下的情况也只能如此。
“朕现在提拔你为礼部尚书,兼任尚书令,全权负责门第划分的事情。并且要在实行前就把这件事情提前通知到各州郡,以吸引人心,确保改革的实行。到今年年底之前,朕要看到五等门第的详细名单。到了明年朝廷就要以此为标准选拔官吏。”
“臣必不负陛下厚望。”乙浑听到自己的政见被拓拔濬接受,立马拱手说道。
拓拔濬看了乙浑一眼,独自负手走出了行宫,望着月空长叹一声,为了发展国力,消弭国内矛盾,禁止说鲜卑语,修改汉姓,设立门阀,他好像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鲜卑族的叛徒。但是他没有选择,因为对于一个帝王而言,国家远远要比民族重要的多。
且说刘寒这边结束了会谈之后,回到长安城停留了一日,吩咐了一番交接俘虏的事务后重新启程。
由于这次前往长安城再次打破了他先前预定的行动路线,刘寒不得不重新规划好自己前进的路线,思索再三后,刘寒下定决心。带着一行人跟着刘秀之一起,经梁州去往益州看一看。
在经过梁州这些地方时道路倒还是舒坦的,刘寒除了欣赏欣赏风景,视察了一下周边新政的推行情况外,还抽出时间接见了一下刚刚上任的梁州刺史李怀。
这里可能就有人问了,李怀不是秦州刺史么?没办法,当时人家起义的时候在秦州,所以刘寒就遥封了他个秦州刺史。但是起义虽然成功,但最后由于魏军兵马齐聚,秦州还是没有保住。两军隔着渭水对峙。然后刘寒干脆就将刘宋境内的秦州、梁州和新收复的土地合并,统一成了一个新的梁州,而李怀也就顺理成章的变成了梁州刺史。
当然这些都是行政区划上的改制,算不得什么大事。刘寒这次叫李怀过来,一方面是想要做出姿态,表示自己这位皇帝没有把投靠过来的起义军当成外人。另一方面也是想要提醒一下他,让他好好遵照朝廷的政令实行新政,因为说到底对于这个北方小士族出身的起义军领袖刘寒还是有些不放心的,特别是他手下还有数万义军在手。
不过当刘寒亲眼见到了李怀,并看到了他执政的成果后,他才发现自己的担心几乎全部都是多余的。李怀确实不懂政治不假,可是还有张牧这位别驾啊。人家可是本地的大儒,对于政治这一套还是挺懂的。而且本身他们都是秦州人,和本地的地方士族几乎没有什么政治和利益上的牵连,再加上李怀当了这么久的起义军领袖,身上也沾染了一些“匪气”,所以执行起均田制起来甚至要比其他州郡的寒门官员还要狠。
对于那种守着田地不愿意交上来,不配合朝廷的大族。李怀和张牧可是毫不留情,让自己曾经的那些义军小弟们直接跑到人家家里面去拿人,那些大族遇到他们简直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义军士卒直接七手八脚的给人家丢到监狱里来一通大记忆恢复数,人立马就老实了。
本来说梁州这边离建康城十万八千里新政推行应该会慢很多才对,结果在他们的一通操作之下,竟然提前完成了所有的土地分配任务。而且对于义军士卒的处理上张牧也体现出了相当高的政治智慧。在义军士卒中挑选出身体强壮,能征善战之被进入当地的折冲府成为府兵,纳入朝廷编制。至于其余人,反正之前也已经将家属撤回来,此时大多已经安顿下来。张牧则直接发给钱粮,让他们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
“李卿深明大义,朕之前还有些担心你来着,倒是朕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刘寒视察完在田地里安居乐业的百姓和正在折冲府集中训练的士卒感慨道。
“当年若不是朱刺史和陛下出兵,恐怕臣已经身首异处了。臣受陛下厚恩,岂能不效死已报!”李怀拱手说道,此时的他经历了一大堆事,加上朱修之外革职前又提点了他一阵。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官吏了。
“不仅要对朕效忠,还要对这梁州的百姓效忠啊。此战军需粮草大多都是此地和益州百姓提供、转运。咱们若不善待他们,如同朕之前处置的那些袁朗、谢材之辈一般。以一人之心而夺千万人之心,又和那些鲜卑人又有什么区别?”刘寒点头说道。
听到刘寒这么说,李怀心中暗暗吃惊。“陛下仁德感天。臣佩服不已。往后必定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心,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
“妙,实在是妙。通过重新划定门第。汉人门阀掌握着国家基层组织和经济命脉。而鲜卑高层掌握着北魏的高层政治权力和军队。如果能将将汉人门阀和鲜卑高门绑定在一起,获得了他们的支持,改革自然也就能顺利的推行了。”拓拔濬点头思索道。
“不过这样一来,昔日的北方六镇依靠军功劳上升的道路可不就直接堵死了么?往后只能甘为人下,他们心中的怨恨可想而知。长此以往,那些六镇的底层士卒恐怕迟早要起兵造反,从而酿成更大的祸患。而门阀制度推行下去,长此以往也必然会像那昔日的晋国一般,国家官吏腐朽无能,将领也不知兵事,整个国家气死沉沉了。”拓拔濬有些无奈的说道。
“可是我大魏已经等不起了。”乙浑摇头道。
“正是像陛下您先前所说,倘若国家不赶紧平息汉人百姓的怨恨,消灭民族矛盾。国家往后的叛乱只会越来越多。倘若不解决眼下的矛盾,国家恐怕眼下就要分崩离析了。”
“是了。”拓拔濬点了点头。
“除此之外,臣还请陛下效仿汉人大儒,尊崇孔子。下令修筑孔庙,善待孔子,以收天下汉人之心。”乙浑继续建议道。
“好,好,都依你。”拓拔濬喟然叹道,他知道眼下的情况也只能如此。
“朕现在提拔你为礼部尚书,兼任尚书令,全权负责门第划分的事情。并且要在实行前就把这件事情提前通知到各州郡,以吸引人心,确保改革的实行。到今年年底之前,朕要看到五等门第的详细名单。到了明年朝廷就要以此为标准选拔官吏。”
“臣必不负陛下厚望。”乙浑听到自己的政见被拓拔濬接受,立马拱手说道。
拓拔濬看了乙浑一眼,独自负手走出了行宫,望着月空长叹一声,为了发展国力,消弭国内矛盾,禁止说鲜卑语,修改汉姓,设立门阀,他好像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鲜卑族的叛徒。但是他没有选择,因为对于一个帝王而言,国家远远要比民族重要的多。
且说刘寒这边结束了会谈之后,回到长安城停留了一日,吩咐了一番交接俘虏的事务后重新启程。
由于这次前往长安城再次打破了他先前预定的行动路线,刘寒不得不重新规划好自己前进的路线,思索再三后,刘寒下定决心。带着一行人跟着刘秀之一起,经梁州去往益州看一看。
在经过梁州这些地方时道路倒还是舒坦的,刘寒除了欣赏欣赏风景,视察了一下周边新政的推行情况外,还抽出时间接见了一下刚刚上任的梁州刺史李怀。
这里可能就有人问了,李怀不是秦州刺史么?没办法,当时人家起义的时候在秦州,所以刘寒就遥封了他个秦州刺史。但是起义虽然成功,但最后由于魏军兵马齐聚,秦州还是没有保住。两军隔着渭水对峙。然后刘寒干脆就将刘宋境内的秦州、梁州和新收复的土地合并,统一成了一个新的梁州,而李怀也就顺理成章的变成了梁州刺史。
当然这些都是行政区划上的改制,算不得什么大事。刘寒这次叫李怀过来,一方面是想要做出姿态,表示自己这位皇帝没有把投靠过来的起义军当成外人。另一方面也是想要提醒一下他,让他好好遵照朝廷的政令实行新政,因为说到底对于这个北方小士族出身的起义军领袖刘寒还是有些不放心的,特别是他手下还有数万义军在手。
不过当刘寒亲眼见到了李怀,并看到了他执政的成果后,他才发现自己的担心几乎全部都是多余的。李怀确实不懂政治不假,可是还有张牧这位别驾啊。人家可是本地的大儒,对于政治这一套还是挺懂的。而且本身他们都是秦州人,和本地的地方士族几乎没有什么政治和利益上的牵连,再加上李怀当了这么久的起义军领袖,身上也沾染了一些“匪气”,所以执行起均田制起来甚至要比其他州郡的寒门官员还要狠。
对于那种守着田地不愿意交上来,不配合朝廷的大族。李怀和张牧可是毫不留情,让自己曾经的那些义军小弟们直接跑到人家家里面去拿人,那些大族遇到他们简直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义军士卒直接七手八脚的给人家丢到监狱里来一通大记忆恢复数,人立马就老实了。
本来说梁州这边离建康城十万八千里新政推行应该会慢很多才对,结果在他们的一通操作之下,竟然提前完成了所有的土地分配任务。而且对于义军士卒的处理上张牧也体现出了相当高的政治智慧。在义军士卒中挑选出身体强壮,能征善战之被进入当地的折冲府成为府兵,纳入朝廷编制。至于其余人,反正之前也已经将家属撤回来,此时大多已经安顿下来。张牧则直接发给钱粮,让他们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
“李卿深明大义,朕之前还有些担心你来着,倒是朕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刘寒视察完在田地里安居乐业的百姓和正在折冲府集中训练的士卒感慨道。
“当年若不是朱刺史和陛下出兵,恐怕臣已经身首异处了。臣受陛下厚恩,岂能不效死已报!”李怀拱手说道,此时的他经历了一大堆事,加上朱修之外革职前又提点了他一阵。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官吏了。
“不仅要对朕效忠,还要对这梁州的百姓效忠啊。此战军需粮草大多都是此地和益州百姓提供、转运。咱们若不善待他们,如同朕之前处置的那些袁朗、谢材之辈一般。以一人之心而夺千万人之心,又和那些鲜卑人又有什么区别?”刘寒点头说道。
听到刘寒这么说,李怀心中暗暗吃惊。“陛下仁德感天。臣佩服不已。往后必定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心,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