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平淡为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纳入到大宋的版图之中,重新让西域都护府、安南都护府出现在大宋的地图之上。
可是,改革却并不顺利,更为让赵祯失望的是,改革的阻碍,并不来自于国外,而来自于国内的精英阶层们,当赵祯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可以想象得到,这对于一位励精图治想要恢复汉唐边疆的皇帝来说,是有多么的难受,而这种难道也反过来激发了赵祯的逆反心理,让他对于那些保守派的大臣们可以说是在中枢中“赶尽杀绝“只剩下了裴裕一个人硕果仅存,这些,都是来源于赵祯心理的极端变化所造成的。
若是徐清不出现,按照历史记载,再过半年,保守派的抵抗就会愈发顽强,最后赵祯就会迫于保守派的强大势力,不得不废除新政,然后将范仲淹等庆历大臣赶出朝堂,这就是最后历史书里所记载的庆历新政的结局。
而就在这个时候,徐清出现了,他改变了新政,也改变了历史,到现在,保守派尽管依旧在反抗,可是他们反抗的力量已经开始逐渐衰退了,尤其是当赵祯将银行股份的两成分给所有的宗亲之后,范仲淹等人针对宗亲的政治改革便顺风顺水的进行了,这些宗亲无疑是改革的巨大阻力,而徐清的出现则让他们变成了改革的拥趸,这个时候,若是谁敢说要废除银行制度,反对声浪最大的必然不会是徐清,而是这些宗亲们,可以说徐清确实是一位伟大的人,起码在赵祯的眼中,他确实如此,所以敬这杯酒,他也没什么太大的负担。
只不过徐清却是负担重重,自己有多少本事,徐清再清楚不过了,能做到现在这一步,与其说他的能力出众,还不如说他穿越到了一个好时代,这是一个中国士大夫文化最为昌盛的时代,这是一个士大夫可以公然顶撞皇帝的时代,这是一个路边人都会吟诗两首,风花雪月的年代,也正是因为在这样的年代里,自己才有可以施展一生所学的空间,若要换成是明清两代,徐清几乎可以肯定,凭借他的政治头脑,能够活下来就不容易了,哪里会像现在这样,当着全国的财相,主持着改革呢?
所以他惶恐的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很是郑重的说道:“陛下此言,真是谬赞了,与陛下的心胸相比,臣之才能,实在不足以称道,今日陛下向我敬酒,我便也以杯中酒敬与陛下,以表臣对陛下愿让臣一展胸中报负之宽宏大量。“
说完,徐清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赵祯听完之后哈哈一笑,也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将酒杯倾覆,两人对视一眼,便把酒杯重新放回到了的桌子上,一旁的奴婢立刻上来将两人的酒杯重新倒满,其余几个奴婢则走上来放在一旁的小碗,开始从各个菜碟中拿一些食物放在了盘子上,等处理干净之后,再由一位太监在旁边试毒,等全部品尝过一遍之后,赵祯等人才动起筷子,开始吃起了饭。
当然,跟皇帝吃饭不可能只是吃饭而已,皇帝的时间可是十分宝贵的,所以才吃了一筷子的菜,赵祯便开口说话了,话语很是直接,他想让徐清当他今年刚六岁的皇长子,雍王赵昕的太子少师。
“让我来当皇长子的老师?陛下,这不妥吧。”听到赵祯的这个要求,徐清的心里很是有些为难,新政自施行以来,别说是皇长子了,就算是自己的儿子,徐清都已经是很少管教了,大部分时间都是交由徐王氏来看管他们,而他几乎每天都在汴京城里如同一只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不停的奔波在各个衙门之中,为了新政的准确无误而劳心劳力,现在让他来当皇长子的老师,他可真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动力。
更何况自己这年纪,当三司使已经是被不少人记恨了,这要是当了太子少师,那可是正二品的官衔,与参知政事等同,而在名望上,甚至要比参知政事还要高上一筹,毕竟参知政事只是副宰相,而太子少师则是太子的老师,并且是其中最大的那一个,赵祯让自己来担任这个职位,只要皇长子能够平安长大,那么等到他继位之后,自己必然会成为真正的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样的地位,可不是随便哪一个参知政事能够当上的。
凭借他的年纪,绝对会被其他人给骂死,所以徐清几乎是本能的拒绝了,他现在的麻烦本来就够多了,要是在沾染上太子的麻烦,那他可真是分身乏术要少活好几年了,而就在他说出这番话以后,他这才突然想到,历史上的宋仁宗虽然有三个儿子,可好像没有一个能够活到成年的啊。
等到宋仁宗死了以后,继位的宋英宗则是宗亲的后代,并不是宋仁宗的儿子,想到这一点,徐清不由更加坚定了自己不当少师的想法,而此时,一旁的赵祯,态度同样坚决,他看着徐清说道:“这没有什么不妥的,朕的儿子,理应由天底下最杰出的英才来教育,而爱卿,正是朕眼中的国士,由爱卿来教导他,正是朕之所望。”
听到赵祯的这番话,徐清有些为难的低下了头,他的时间很宝贵,所以他并不想将这么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一个快要死掉的孩子身上,这实在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所以他真的是不太想接受,可皇帝都那么诚恳了,一时之间徐清倒也真的没有什么太好的理由来拒绝他,毕竟他也不可能直接对皇帝说,我告诉你,你儿子再过几年就要死掉的,我现在教他完全是浪费时间,所以你就不要来烦我了,徐清可以保证,如果他敢那么说的话,那么一定会死的很惨很惨。
而就在这一个空隙之间,赵祯便立即开口把这事儿给定了下来,他说道:“既然爱卿不说话,那朕便替爱卿做主了,来人,去把雍王和曦儿找来。“
看着匆匆离开的太监们,徐清欲哭无泪。
(本章完)
纳入到大宋的版图之中,重新让西域都护府、安南都护府出现在大宋的地图之上。
可是,改革却并不顺利,更为让赵祯失望的是,改革的阻碍,并不来自于国外,而来自于国内的精英阶层们,当赵祯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可以想象得到,这对于一位励精图治想要恢复汉唐边疆的皇帝来说,是有多么的难受,而这种难道也反过来激发了赵祯的逆反心理,让他对于那些保守派的大臣们可以说是在中枢中“赶尽杀绝“只剩下了裴裕一个人硕果仅存,这些,都是来源于赵祯心理的极端变化所造成的。
若是徐清不出现,按照历史记载,再过半年,保守派的抵抗就会愈发顽强,最后赵祯就会迫于保守派的强大势力,不得不废除新政,然后将范仲淹等庆历大臣赶出朝堂,这就是最后历史书里所记载的庆历新政的结局。
而就在这个时候,徐清出现了,他改变了新政,也改变了历史,到现在,保守派尽管依旧在反抗,可是他们反抗的力量已经开始逐渐衰退了,尤其是当赵祯将银行股份的两成分给所有的宗亲之后,范仲淹等人针对宗亲的政治改革便顺风顺水的进行了,这些宗亲无疑是改革的巨大阻力,而徐清的出现则让他们变成了改革的拥趸,这个时候,若是谁敢说要废除银行制度,反对声浪最大的必然不会是徐清,而是这些宗亲们,可以说徐清确实是一位伟大的人,起码在赵祯的眼中,他确实如此,所以敬这杯酒,他也没什么太大的负担。
只不过徐清却是负担重重,自己有多少本事,徐清再清楚不过了,能做到现在这一步,与其说他的能力出众,还不如说他穿越到了一个好时代,这是一个中国士大夫文化最为昌盛的时代,这是一个士大夫可以公然顶撞皇帝的时代,这是一个路边人都会吟诗两首,风花雪月的年代,也正是因为在这样的年代里,自己才有可以施展一生所学的空间,若要换成是明清两代,徐清几乎可以肯定,凭借他的政治头脑,能够活下来就不容易了,哪里会像现在这样,当着全国的财相,主持着改革呢?
所以他惶恐的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很是郑重的说道:“陛下此言,真是谬赞了,与陛下的心胸相比,臣之才能,实在不足以称道,今日陛下向我敬酒,我便也以杯中酒敬与陛下,以表臣对陛下愿让臣一展胸中报负之宽宏大量。“
说完,徐清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赵祯听完之后哈哈一笑,也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将酒杯倾覆,两人对视一眼,便把酒杯重新放回到了的桌子上,一旁的奴婢立刻上来将两人的酒杯重新倒满,其余几个奴婢则走上来放在一旁的小碗,开始从各个菜碟中拿一些食物放在了盘子上,等处理干净之后,再由一位太监在旁边试毒,等全部品尝过一遍之后,赵祯等人才动起筷子,开始吃起了饭。
当然,跟皇帝吃饭不可能只是吃饭而已,皇帝的时间可是十分宝贵的,所以才吃了一筷子的菜,赵祯便开口说话了,话语很是直接,他想让徐清当他今年刚六岁的皇长子,雍王赵昕的太子少师。
“让我来当皇长子的老师?陛下,这不妥吧。”听到赵祯的这个要求,徐清的心里很是有些为难,新政自施行以来,别说是皇长子了,就算是自己的儿子,徐清都已经是很少管教了,大部分时间都是交由徐王氏来看管他们,而他几乎每天都在汴京城里如同一只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不停的奔波在各个衙门之中,为了新政的准确无误而劳心劳力,现在让他来当皇长子的老师,他可真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动力。
更何况自己这年纪,当三司使已经是被不少人记恨了,这要是当了太子少师,那可是正二品的官衔,与参知政事等同,而在名望上,甚至要比参知政事还要高上一筹,毕竟参知政事只是副宰相,而太子少师则是太子的老师,并且是其中最大的那一个,赵祯让自己来担任这个职位,只要皇长子能够平安长大,那么等到他继位之后,自己必然会成为真正的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样的地位,可不是随便哪一个参知政事能够当上的。
凭借他的年纪,绝对会被其他人给骂死,所以徐清几乎是本能的拒绝了,他现在的麻烦本来就够多了,要是在沾染上太子的麻烦,那他可真是分身乏术要少活好几年了,而就在他说出这番话以后,他这才突然想到,历史上的宋仁宗虽然有三个儿子,可好像没有一个能够活到成年的啊。
等到宋仁宗死了以后,继位的宋英宗则是宗亲的后代,并不是宋仁宗的儿子,想到这一点,徐清不由更加坚定了自己不当少师的想法,而此时,一旁的赵祯,态度同样坚决,他看着徐清说道:“这没有什么不妥的,朕的儿子,理应由天底下最杰出的英才来教育,而爱卿,正是朕眼中的国士,由爱卿来教导他,正是朕之所望。”
听到赵祯的这番话,徐清有些为难的低下了头,他的时间很宝贵,所以他并不想将这么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一个快要死掉的孩子身上,这实在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所以他真的是不太想接受,可皇帝都那么诚恳了,一时之间徐清倒也真的没有什么太好的理由来拒绝他,毕竟他也不可能直接对皇帝说,我告诉你,你儿子再过几年就要死掉的,我现在教他完全是浪费时间,所以你就不要来烦我了,徐清可以保证,如果他敢那么说的话,那么一定会死的很惨很惨。
而就在这一个空隙之间,赵祯便立即开口把这事儿给定了下来,他说道:“既然爱卿不说话,那朕便替爱卿做主了,来人,去把雍王和曦儿找来。“
看着匆匆离开的太监们,徐清欲哭无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