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平淡为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陛下,可曾听过大禹治水之旧事?“见皇帝竟然自称为我,徐清赶忙从椅子上爬了下来跪在了地上,对于皇帝,他虽然可以以平常心来对待,可是周围的太监侍女,还有天下兆民可是拿他当天子,当神明来看待的,当数千万,甚至上亿的人把一个人当做是天选之子的时候,那么他就是神明,就是可以主宰人世间的万事万物,这是唯心主义的理论,徐清对此并不认同,可他还想或者回到自己老婆身边,所以他只能遵循一切既定的规则。
见徐清跪在了地上,赵祯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竟然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口误,作为皇帝这可不是一件应该发生的事情,不过看到徐清跪下停止了自己的讲话,赵祯也不想难为他,因为他实在是很好奇,眼前这个年轻人到底还有什么东西会从他的口中讲出来,他赶紧对徐清说道:“爱卿快请起,禹皇旧事,朕自然听过,先生可有以教我。“
“臣不敢教陛下,只是古书上说,当时九州水灾,天下万民饱受天灾之苦,鲧作为当时天下的水官,奉尧的命令治水九年,可却无功而返,而禹吸取自己父亲治水的失败经验之后,该堵为疏,最后用十三的时间,彻底将水患给治好,最后也因为治理水灾的功勋被百姓推举为天下共主。
陛下,两位圣贤同是治水,也皆耗费漫长的时间,可得到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此时的陛下便可以把自己比作当时的鲧和禹,将天下万民看作是那泛滥的黄河水,陛下是打算施用雷霆手段来治理水患,而是像大禹那样,对洪水进行疏导,慢慢来治理呢?“徐清从地上站了起来,拱手说道。
徐清的这番话讲的赵祯整个人都热了起来,大禹作为中国古代的部落酋长,或者是说部落联盟的共主,其地位是完全可以排在前十名的,尧舜禹汤这四位千百年来,被孔子门徒所标榜,徐清拿自己来比大禹,这对于想要证明自己的赵祯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爽的事情。
不过赵祯的头脑还是十分清醒的,治水虽难可只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便终究能克敌制胜,毕竟水灾再惨都有过去的时候,可**一开,却是贻害百代啊,作为皇帝,作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领袖,天下万民之父,他做的决定就绝对不能任性而为,所以他想了想,便说道:“徐卿,朕不敢自比禹皇,但若真如你所说,禹皇治水,尚且需要十三年的时间,朕治理这天下万民,改变这社稷的礼仪制度,朕恐天下汹汹,祸及百代,五年时间,是否可期矣?“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com 换源App】
赵祯的这几句话让徐清不由得又高看了这皇帝几分,他对于中国的历史不怎么了解,可是还算是有个大致的印象,在他的印象中,中国的皇帝大致上分为那么几类,一种是好大喜功,对于开疆拓土有着莫名执着的皇帝,他们很喜欢通过征服其他的国家、民族来将自己的名声带到更为遥远的地方,这种皇帝往往最让现代中国人喜爱,徐清也不免俗,对于这类皇帝是最喜欢的。
至于第二类皇帝则是不干正事的皇帝,他们往往在其他方面的成就要远远超过在对于国家的贡献上,他们有可能是艺术家,有可能是画家,甚至有可能是雕刻家,这样的皇帝往往是中国人比较感兴趣的,可并不喜欢,至于第三类则和第二类很相似,只不过要更加坏一点,就是当皇帝就是为了糟蹋这天下的,这类皇帝往往是中国人最讨厌的。
而除了这三类以外,还有一类皇帝,则是非常的稀少,甚至用一只手掌都能数的过来,这一类皇帝他们将国家民族的未来放在自己一姓尊荣之上,最后所做下的决定是影响中国直到现在和未来,这类皇帝,对于徐清来说是最为喜欢的。
因为在他看来,或者说是后世史书看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个王朝可以持续千年以上,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这是中国这片土地上一直在循环着的事情,可是对于古人来说,即便看得到这一点,可当他处于皇帝这个位置时,便就真的很难释然了。
试问,天底下哪有皇帝会心甘情愿放弃自己的权位将之拱手让位于异姓呢?遍查史书,几乎无有例外,在这样的世界里,一个人能够超脱出这个社会就有的框架,将国家民族放于自家姓氏之上,这真的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而在徐清的眼里,眼前这位皇帝就有点这个意思了。
要知道改革这个事情,在中国历代以来为的都是国家强盛,而不是百姓强盛,至于后来百姓强盛了,也只是因为国家强盛带动了百姓强盛而已,看看商鞅曾经写过的文章就能知道,限制百姓的自由、封杀天下的舆论,最后株连制度的诞生,每一项的最终目的,是把整个国家变为巨大的军营,对于百姓来说,是完全不予理睬的。
再看后世的王安石变法也几乎是如此,在这次变法中,除了对于国家政治体制的改变之外,最涉及民生的便是保马法和青苗法,前者让百姓代替官府来照养战马,后者则是由官府贷款给农户让他们可以获得苗种,粗看一眼便能知道,前者就是在损害农民的利益来减少军队的开支,而后者虽然乍一看好像是为老百姓好,可等到实施之后,根据史书记载反对声最大的便是农民。
为何,就是因为王安石的变法所为的根本就不是富国强民,而是富国强军,其之所以会吸引宋神宗听从他的建议,进行改革,也不是因为可以让百姓变得富裕,而是民不加赋国用饶,当时的百姓所承担的赋税非常的沉重,若是再加税便会让天下沸腾,这才是宋神宗愿意让王安石主持改革的原因。
这两次变法,可以说是自古以来在中华大地上最为重要的两次改革,所为的都不是老百姓,而是为了皇帝自己,可赵祯却不同,当徐清提出五年时间便可以改革成功的时候,赵祯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感到兴奋,或是质疑徐清,会不会因为改革速度太快引起天下更大的纷争,进而威胁到他自己,而是担忧会不会遗祸百代,就这一点,便堪称明君了。
面对这样一个皇帝,徐清的态度也变了,用词便也不同,这一次他没有继续推诿或者是采取讲故事的模式,而是直截了当的说了“足矣”这两个字,然后便双眼盯着赵祯,平视着他,一个皇帝。
赵祯看着徐清的眼睛,心里面闪过种种念头,自从见到徐清以后,对于一名臣子的概念便慢慢在赵祯的脑... -->>
“陛下,可曾听过大禹治水之旧事?“见皇帝竟然自称为我,徐清赶忙从椅子上爬了下来跪在了地上,对于皇帝,他虽然可以以平常心来对待,可是周围的太监侍女,还有天下兆民可是拿他当天子,当神明来看待的,当数千万,甚至上亿的人把一个人当做是天选之子的时候,那么他就是神明,就是可以主宰人世间的万事万物,这是唯心主义的理论,徐清对此并不认同,可他还想或者回到自己老婆身边,所以他只能遵循一切既定的规则。
见徐清跪在了地上,赵祯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竟然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口误,作为皇帝这可不是一件应该发生的事情,不过看到徐清跪下停止了自己的讲话,赵祯也不想难为他,因为他实在是很好奇,眼前这个年轻人到底还有什么东西会从他的口中讲出来,他赶紧对徐清说道:“爱卿快请起,禹皇旧事,朕自然听过,先生可有以教我。“
“臣不敢教陛下,只是古书上说,当时九州水灾,天下万民饱受天灾之苦,鲧作为当时天下的水官,奉尧的命令治水九年,可却无功而返,而禹吸取自己父亲治水的失败经验之后,该堵为疏,最后用十三的时间,彻底将水患给治好,最后也因为治理水灾的功勋被百姓推举为天下共主。
陛下,两位圣贤同是治水,也皆耗费漫长的时间,可得到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此时的陛下便可以把自己比作当时的鲧和禹,将天下万民看作是那泛滥的黄河水,陛下是打算施用雷霆手段来治理水患,而是像大禹那样,对洪水进行疏导,慢慢来治理呢?“徐清从地上站了起来,拱手说道。
徐清的这番话讲的赵祯整个人都热了起来,大禹作为中国古代的部落酋长,或者是说部落联盟的共主,其地位是完全可以排在前十名的,尧舜禹汤这四位千百年来,被孔子门徒所标榜,徐清拿自己来比大禹,这对于想要证明自己的赵祯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爽的事情。
不过赵祯的头脑还是十分清醒的,治水虽难可只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便终究能克敌制胜,毕竟水灾再惨都有过去的时候,可**一开,却是贻害百代啊,作为皇帝,作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领袖,天下万民之父,他做的决定就绝对不能任性而为,所以他想了想,便说道:“徐卿,朕不敢自比禹皇,但若真如你所说,禹皇治水,尚且需要十三年的时间,朕治理这天下万民,改变这社稷的礼仪制度,朕恐天下汹汹,祸及百代,五年时间,是否可期矣?“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com 换源App】
赵祯的这几句话让徐清不由得又高看了这皇帝几分,他对于中国的历史不怎么了解,可是还算是有个大致的印象,在他的印象中,中国的皇帝大致上分为那么几类,一种是好大喜功,对于开疆拓土有着莫名执着的皇帝,他们很喜欢通过征服其他的国家、民族来将自己的名声带到更为遥远的地方,这种皇帝往往最让现代中国人喜爱,徐清也不免俗,对于这类皇帝是最喜欢的。
至于第二类皇帝则是不干正事的皇帝,他们往往在其他方面的成就要远远超过在对于国家的贡献上,他们有可能是艺术家,有可能是画家,甚至有可能是雕刻家,这样的皇帝往往是中国人比较感兴趣的,可并不喜欢,至于第三类则和第二类很相似,只不过要更加坏一点,就是当皇帝就是为了糟蹋这天下的,这类皇帝往往是中国人最讨厌的。
而除了这三类以外,还有一类皇帝,则是非常的稀少,甚至用一只手掌都能数的过来,这一类皇帝他们将国家民族的未来放在自己一姓尊荣之上,最后所做下的决定是影响中国直到现在和未来,这类皇帝,对于徐清来说是最为喜欢的。
因为在他看来,或者说是后世史书看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个王朝可以持续千年以上,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这是中国这片土地上一直在循环着的事情,可是对于古人来说,即便看得到这一点,可当他处于皇帝这个位置时,便就真的很难释然了。
试问,天底下哪有皇帝会心甘情愿放弃自己的权位将之拱手让位于异姓呢?遍查史书,几乎无有例外,在这样的世界里,一个人能够超脱出这个社会就有的框架,将国家民族放于自家姓氏之上,这真的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而在徐清的眼里,眼前这位皇帝就有点这个意思了。
要知道改革这个事情,在中国历代以来为的都是国家强盛,而不是百姓强盛,至于后来百姓强盛了,也只是因为国家强盛带动了百姓强盛而已,看看商鞅曾经写过的文章就能知道,限制百姓的自由、封杀天下的舆论,最后株连制度的诞生,每一项的最终目的,是把整个国家变为巨大的军营,对于百姓来说,是完全不予理睬的。
再看后世的王安石变法也几乎是如此,在这次变法中,除了对于国家政治体制的改变之外,最涉及民生的便是保马法和青苗法,前者让百姓代替官府来照养战马,后者则是由官府贷款给农户让他们可以获得苗种,粗看一眼便能知道,前者就是在损害农民的利益来减少军队的开支,而后者虽然乍一看好像是为老百姓好,可等到实施之后,根据史书记载反对声最大的便是农民。
为何,就是因为王安石的变法所为的根本就不是富国强民,而是富国强军,其之所以会吸引宋神宗听从他的建议,进行改革,也不是因为可以让百姓变得富裕,而是民不加赋国用饶,当时的百姓所承担的赋税非常的沉重,若是再加税便会让天下沸腾,这才是宋神宗愿意让王安石主持改革的原因。
这两次变法,可以说是自古以来在中华大地上最为重要的两次改革,所为的都不是老百姓,而是为了皇帝自己,可赵祯却不同,当徐清提出五年时间便可以改革成功的时候,赵祯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感到兴奋,或是质疑徐清,会不会因为改革速度太快引起天下更大的纷争,进而威胁到他自己,而是担忧会不会遗祸百代,就这一点,便堪称明君了。
面对这样一个皇帝,徐清的态度也变了,用词便也不同,这一次他没有继续推诿或者是采取讲故事的模式,而是直截了当的说了“足矣”这两个字,然后便双眼盯着赵祯,平视着他,一个皇帝。
赵祯看着徐清的眼睛,心里面闪过种种念头,自从见到徐清以后,对于一名臣子的概念便慢慢在赵祯的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