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全家穿:扛着键盘去逃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大昭国,卖棉花不论斤,而是论轧。
一轧大概能做一条三斤重的棉被。
而且这些棉花多是棉桃直接压成的,并没有摘掉棉桃上沾着的棉花籽。
也没有经过仔细的加工和弹制,所以很容易结块,富贵人家并不中意此物,他们还是更偏爱多穿几层真丝或棉绸。
所以往年在沈清远他们之前的老家青州县棉花并卖不上什么很高的价格,多数是三四十文一斤。
掌柜娘子从后堂把剩下的一大麻袋棉花拖过来,“喏,剩下的都在这了。本来我们都是统一卖60文的,这些你若是都要就50文一斤出给你。”
这些棉花远不够沈清远一家想要购买的数量,他还想给老娘那边添几件棉衣和棉被。
龙卷风沙尘暴过后,家里的被子少了好几条。
于是夏芸娘对掌柜的开口:
“这些我们都要了,您还能在帮我们找些来么?这点儿不太够。”
这些一人再来一条棉裤,再给小孩子们做身棉衣也就没了。
完全不够做被子的。
没想到这一家子需要这么多棉花,之前还强调了今日必须要出城。
掌柜娘子恍然大悟道:“你们莫不是从南面逃难过来的?”
“难民”两个字老板娘没说出口,要是难民都能出手这么阔绰,她也想去当难民了好么。
“是啊,掌柜的,所以我们需要的棉花挺多的,您看看能不能再帮忙找点。”
“这棉花我这是真没有了,要不你们在去问问别家?”
布庄掌柜不好意思的道。
夏芸娘温和的笑笑:
“没有多的那就算了。只不过...
一事不烦二主,掌柜的您知不知道哪里有木炭可以买?”
这话一出倒是有些难住掌柜娘子了。
她不是不知道哪里有卖木炭的,只是这东西现在城内也稀缺,她也不知道那边会不会供给这些路过的难民。
似是看出了掌柜的为难,沈清远适时开口:
“也就是劳烦您给指个路,那头卖不卖全凭我们自己去说,要是您这不方便,也绝不会透漏出是您指点我们过去的。”
这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掌柜娘子也豁达一笑:
“本也不是什么为难的事,再说我与您几位乍一见面就觉得格外投缘,您又在我这买了这么多东西。
您等我一会儿,我去叫个伙计过来看店,我陪您几位走这一趟。”
沈清远一家买来的东西就都先留在了布庄,等着一会儿去买辆手推车再回来带走。
跟随着布庄老板娘七拐八拐的向着后街的一条巷子走去。
一路上几人闲聊才知道,原来这卖木炭的人家不是别人,正是这女掌柜婆家的大伯哥。
“我家虽然与大哥家相处的不错,可这人情归人情,生意归生意,具体的怎么卖什么价还得你们亲自去谈。
我只能说他看在我的面子上,多少会卖与你们一些。”
夏芸娘客气的笑道:
“这就已经很感激了,要不是遇上您,我们这进了城还是两眼一摸黑呢,哪能找得到卖木炭的门。”
这话倒也不是夏芸娘夸大其词。
这个朝代木炭还受官府管制,是朝廷监管部门制作,然后赏赐给大臣和贡生。
薪水薪水,这里面的薪指的就是木炭了。
据沈清远所知,朝廷的九品官每年冬季和春季也才每月能领十斤木炭和三十斤岁米(大米)。
百姓间会流通的木炭都是私下里自己开了小窑烧制的。
因为承担一定风险,所以都是暗地里买卖。... -->>
在大昭国,卖棉花不论斤,而是论轧。
一轧大概能做一条三斤重的棉被。
而且这些棉花多是棉桃直接压成的,并没有摘掉棉桃上沾着的棉花籽。
也没有经过仔细的加工和弹制,所以很容易结块,富贵人家并不中意此物,他们还是更偏爱多穿几层真丝或棉绸。
所以往年在沈清远他们之前的老家青州县棉花并卖不上什么很高的价格,多数是三四十文一斤。
掌柜娘子从后堂把剩下的一大麻袋棉花拖过来,“喏,剩下的都在这了。本来我们都是统一卖60文的,这些你若是都要就50文一斤出给你。”
这些棉花远不够沈清远一家想要购买的数量,他还想给老娘那边添几件棉衣和棉被。
龙卷风沙尘暴过后,家里的被子少了好几条。
于是夏芸娘对掌柜的开口:
“这些我们都要了,您还能在帮我们找些来么?这点儿不太够。”
这些一人再来一条棉裤,再给小孩子们做身棉衣也就没了。
完全不够做被子的。
没想到这一家子需要这么多棉花,之前还强调了今日必须要出城。
掌柜娘子恍然大悟道:“你们莫不是从南面逃难过来的?”
“难民”两个字老板娘没说出口,要是难民都能出手这么阔绰,她也想去当难民了好么。
“是啊,掌柜的,所以我们需要的棉花挺多的,您看看能不能再帮忙找点。”
“这棉花我这是真没有了,要不你们在去问问别家?”
布庄掌柜不好意思的道。
夏芸娘温和的笑笑:
“没有多的那就算了。只不过...
一事不烦二主,掌柜的您知不知道哪里有木炭可以买?”
这话一出倒是有些难住掌柜娘子了。
她不是不知道哪里有卖木炭的,只是这东西现在城内也稀缺,她也不知道那边会不会供给这些路过的难民。
似是看出了掌柜的为难,沈清远适时开口:
“也就是劳烦您给指个路,那头卖不卖全凭我们自己去说,要是您这不方便,也绝不会透漏出是您指点我们过去的。”
这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掌柜娘子也豁达一笑:
“本也不是什么为难的事,再说我与您几位乍一见面就觉得格外投缘,您又在我这买了这么多东西。
您等我一会儿,我去叫个伙计过来看店,我陪您几位走这一趟。”
沈清远一家买来的东西就都先留在了布庄,等着一会儿去买辆手推车再回来带走。
跟随着布庄老板娘七拐八拐的向着后街的一条巷子走去。
一路上几人闲聊才知道,原来这卖木炭的人家不是别人,正是这女掌柜婆家的大伯哥。
“我家虽然与大哥家相处的不错,可这人情归人情,生意归生意,具体的怎么卖什么价还得你们亲自去谈。
我只能说他看在我的面子上,多少会卖与你们一些。”
夏芸娘客气的笑道:
“这就已经很感激了,要不是遇上您,我们这进了城还是两眼一摸黑呢,哪能找得到卖木炭的门。”
这话倒也不是夏芸娘夸大其词。
这个朝代木炭还受官府管制,是朝廷监管部门制作,然后赏赐给大臣和贡生。
薪水薪水,这里面的薪指的就是木炭了。
据沈清远所知,朝廷的九品官每年冬季和春季也才每月能领十斤木炭和三十斤岁米(大米)。
百姓间会流通的木炭都是私下里自己开了小窑烧制的。
因为承担一定风险,所以都是暗地里买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