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这么多年来,伪秦依靠犀利的火器和源源不断的人口优势,确实处于战略进攻态势,不仅在漠北和漠西地区,压制了蒙古各部的反抗,而且还在西域,步步为营,不断修筑城寨堡垒,一点一点地推进至准噶尔部的核心地带,让曾经拥有强大机动性的草原势力束手无策,节节败退。
十几二十年前,满洲部也曾派兵跟随准噶尔汗国一起袭掠过漠北和漠西蒙古诸部,甚至有时还深入漠南地区,抄掠财物和丁口,与秦军展开不断厮杀鏖战。
但打了几年,满洲部就感觉吃不消了。因为,秦军骑兵是越打越多,控制的蒙古部落数量也是逐年增加。
其实,秦军的骑兵,有很大部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而是一种骑马步兵,嗯,准确地说,应该是骑马的火枪兵。
这些火枪兵仅仅受过短暂的骑马训练,也就是只拥有在马上骑行的本领,至于马上骑射、马上格斗,甚至马上的冲锋,他们一概统统不会。
但就是这种骑马火枪兵,却让满洲骑兵和准噶尔骑兵吃足了苦头。人家在遇敌后,根本不做骑兵对战,而是直接跳下马来,以真正的骑兵为两翼掩护,用所乘战马为拒,不断施以火枪射击。他们有时还会携带一种重量仅三四百公斤的轻型火炮,在敌方骑兵冲来之时,进行火力覆盖和拦阻。
面对秦军绝对的火力压制,草原帝国引以为傲的骑兵优势不再,在排枪连续不断地射击下,骑兵前赴后继的冲锋,仿佛成为一场彻头彻尾的自杀行为,随着声声枪炮声响起,属于骑兵的时代已经落幕了。
要知道,不论是满洲骑兵,还是准噶尔骑兵,都是从小开始练习骑马射箭,还要勤练刀枪,精习诸般武艺,好不容长到十五六岁,可以上阵杀敌了。
可是,面对秦军那些仅训练了一年不到甚至只有几个月的骑马火枪兵,轻轻扣动扳机,射出一颗小小的弹丸,便能轻松地杀死一名久经训练的骑兵。这种情形,让所有的骑兵都生出一种绝望而不甘的心理。
以秦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充裕的物资供应,他们的士兵仿佛无穷无尽。即使一次战斗损失了数千,乃至上万人,但只要有足够的火器,匆匆训练数月,便又能拉出一支人数规模更大的军队。
面对这种情势,别说我们地贫人瘠的满洲无法应对,就是拥有独立火器制造能力的准噶尔汗国,也不敢与秦军这般拼消耗。
因而,在前往漠西和漠北打草谷的满洲八旗,在遇到秦军时,都会暂避其锋芒,轻易不与他们交战。打不打得赢姑且不论,人员和军械物资的消耗,就不是日渐困顿的八旗军队所能承受的。
以至于到了现在,八旗部队就逐渐沦为这种境地:对秦军望风而逃者是为上勇,闻风而逃者是为中勇,误听而逃者是为下勇。
非不能战,实不敢战矣!
此前,也不是没有人劝谏过康熙帝和现在的大汗胤禔,既然我满洲势弱,可向大秦“请降归附”,以藩属的名义臣服中原王朝,以求获得“猥琐发育”的机会,就如同当年太祖(努尔哈赤)蛰伏辽东那般,隐忍经年,最终征服女真各部,创立我大清基业。
然而,此前康熙帝因失国而“羞愤难忍”,对这个建议一概不予理会,并斥为“里通伪秦,颠覆朝纲”,都会不分青红皂白地予以重惩和贬斥。
后来,胤禔继位后,又有人试探性地提出,与其归附准噶尔这等蛮夷之国,不如投顺秦国,以之为援。若能从秦国那里获得源源不断的物资和人员补充,我满洲即使短期之内不能复起振作,但也能在科布多更好地站稳脚跟不是。
胤禔自14岁起,便随康熙帝转战漠南和漠北,曾参与过同准噶尔人之间的鄂罗多诺尔会战,更是亲身经历了我大清败落至满洲的衰变过程,自然也感受到时移世易的无奈,故而,在他心里丝毫没有先皇康熙那般心理包袱。
在这实力为尊的草原地区,投附强者,引为臂援,没什么丢人的。再说了,咱们都沦落至这般田地了,还需要什么面子。
胤禔在继位未多久,便连续派了几波使者,前往绥远(今呼和浩特)和北京,甚至大秦的都城南京,请求纳贡为藩,表示归附。
起初,大秦并不怎么相信满洲的投附,再加上此前入主中原时所造的深重杀孽和各种破坏,理所当然地被大秦皇帝和内阁一口回绝。
后来,满洲接连数次遣使来投,并进贡了不少珍贵皮毛和地方特产,以表归附的诚心。
可能是觉得满洲所据的科布多北部地区位于准噶尔的侧后方,对大秦攻略准噶尔汗国有所臂助,可以利用一把,大秦君臣便有条件地应允满洲为其藩属。
秦国除了让满洲遣送有继承权的贝勒来南京为质外,还要求满洲调动八旗主力从北方侧击准噶尔汗国阿尔泰和斋桑泊地区,截断准噶尔对漠西和漠北蒙古诸部的联系。
遣贝勒为质,胤禔倒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大不了随便扔一个兄弟或者儿子过去。可是秦国让满洲调集八旗主力攻打准噶尔,那可要就有些难为他们了。
大秦此举,分明是驱狼吞虎之策,同时也让他们就此绝了与准噶尔汗国之间的再度联合的可能性。而更让满洲上下担忧的是,大秦驱使他们攻打准噶尔,万一只是要利用和消耗他们的实力,以为后续彻底吞灭满洲,从而一报当年祸乱中原之仇,那可就坐蜡了。
因而,满洲上下便对此予以推诿拖延,声称实力不济,兵甲不利,委实无力向准噶尔发起进攻。
你们大秦能不能先给我们一些援助,火炮呀,火枪呀,还有粮食、铁器、被服、茶叶、蔗糖等之类的战争物资总得要施舍点吧,穷得都揭不开锅了,如何展开对准噶尔的军事进攻。
但是,大秦朝堂对满洲始终抱以警惕的态度,前明崩亡,当为前车之鉴,伱们这些清虏余孽蛰伏科布多要行勾践之举,卧薪尝胆,莫不是欺我大秦无智?
在这种双方都无法取得互信的情势下,满洲向大秦投附归顺之事自然就不了了之,继续保持着敌对状态。不过,大秦的重点打击对象一直都是准噶尔,一时间腾不出手来收拾满洲,倒也让其继续苟延残喘至今。
原本以为,以准噶尔广阔的领土纵深和拥有的数万精骑,怎么着也能跟大秦比划个几十年,说不定最后谁也奈何不了谁,一直保持武装对峙。如此,他们满洲就有充足的时间,休养生息,慢慢积聚实力,以待复起。
可经过多方消息证实,准噶尔汗国确实被大秦给打爆了,在王廷内乱之际,被秦军雪夜偷袭,不仅损失数千精锐骑兵,数万帐部众,还把王城所在伊犁也给丢了,狼狈逃至伊塞克草原。
那我们满洲将何去何从?
“要不然,我们去寻渤海国,看能否引为臂援?”镶蓝旗都统鄂尔泰轻声说道:“毕竟,我们皆为满洲同族,多少还是有些香火之情。”
(本章完)
bsp; 这么多年来,伪秦依靠犀利的火器和源源不断的人口优势,确实处于战略进攻态势,不仅在漠北和漠西地区,压制了蒙古各部的反抗,而且还在西域,步步为营,不断修筑城寨堡垒,一点一点地推进至准噶尔部的核心地带,让曾经拥有强大机动性的草原势力束手无策,节节败退。
十几二十年前,满洲部也曾派兵跟随准噶尔汗国一起袭掠过漠北和漠西蒙古诸部,甚至有时还深入漠南地区,抄掠财物和丁口,与秦军展开不断厮杀鏖战。
但打了几年,满洲部就感觉吃不消了。因为,秦军骑兵是越打越多,控制的蒙古部落数量也是逐年增加。
其实,秦军的骑兵,有很大部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而是一种骑马步兵,嗯,准确地说,应该是骑马的火枪兵。
这些火枪兵仅仅受过短暂的骑马训练,也就是只拥有在马上骑行的本领,至于马上骑射、马上格斗,甚至马上的冲锋,他们一概统统不会。
但就是这种骑马火枪兵,却让满洲骑兵和准噶尔骑兵吃足了苦头。人家在遇敌后,根本不做骑兵对战,而是直接跳下马来,以真正的骑兵为两翼掩护,用所乘战马为拒,不断施以火枪射击。他们有时还会携带一种重量仅三四百公斤的轻型火炮,在敌方骑兵冲来之时,进行火力覆盖和拦阻。
面对秦军绝对的火力压制,草原帝国引以为傲的骑兵优势不再,在排枪连续不断地射击下,骑兵前赴后继的冲锋,仿佛成为一场彻头彻尾的自杀行为,随着声声枪炮声响起,属于骑兵的时代已经落幕了。
要知道,不论是满洲骑兵,还是准噶尔骑兵,都是从小开始练习骑马射箭,还要勤练刀枪,精习诸般武艺,好不容长到十五六岁,可以上阵杀敌了。
可是,面对秦军那些仅训练了一年不到甚至只有几个月的骑马火枪兵,轻轻扣动扳机,射出一颗小小的弹丸,便能轻松地杀死一名久经训练的骑兵。这种情形,让所有的骑兵都生出一种绝望而不甘的心理。
以秦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充裕的物资供应,他们的士兵仿佛无穷无尽。即使一次战斗损失了数千,乃至上万人,但只要有足够的火器,匆匆训练数月,便又能拉出一支人数规模更大的军队。
面对这种情势,别说我们地贫人瘠的满洲无法应对,就是拥有独立火器制造能力的准噶尔汗国,也不敢与秦军这般拼消耗。
因而,在前往漠西和漠北打草谷的满洲八旗,在遇到秦军时,都会暂避其锋芒,轻易不与他们交战。打不打得赢姑且不论,人员和军械物资的消耗,就不是日渐困顿的八旗军队所能承受的。
以至于到了现在,八旗部队就逐渐沦为这种境地:对秦军望风而逃者是为上勇,闻风而逃者是为中勇,误听而逃者是为下勇。
非不能战,实不敢战矣!
此前,也不是没有人劝谏过康熙帝和现在的大汗胤禔,既然我满洲势弱,可向大秦“请降归附”,以藩属的名义臣服中原王朝,以求获得“猥琐发育”的机会,就如同当年太祖(努尔哈赤)蛰伏辽东那般,隐忍经年,最终征服女真各部,创立我大清基业。
然而,此前康熙帝因失国而“羞愤难忍”,对这个建议一概不予理会,并斥为“里通伪秦,颠覆朝纲”,都会不分青红皂白地予以重惩和贬斥。
后来,胤禔继位后,又有人试探性地提出,与其归附准噶尔这等蛮夷之国,不如投顺秦国,以之为援。若能从秦国那里获得源源不断的物资和人员补充,我满洲即使短期之内不能复起振作,但也能在科布多更好地站稳脚跟不是。
胤禔自14岁起,便随康熙帝转战漠南和漠北,曾参与过同准噶尔人之间的鄂罗多诺尔会战,更是亲身经历了我大清败落至满洲的衰变过程,自然也感受到时移世易的无奈,故而,在他心里丝毫没有先皇康熙那般心理包袱。
在这实力为尊的草原地区,投附强者,引为臂援,没什么丢人的。再说了,咱们都沦落至这般田地了,还需要什么面子。
胤禔在继位未多久,便连续派了几波使者,前往绥远(今呼和浩特)和北京,甚至大秦的都城南京,请求纳贡为藩,表示归附。
起初,大秦并不怎么相信满洲的投附,再加上此前入主中原时所造的深重杀孽和各种破坏,理所当然地被大秦皇帝和内阁一口回绝。
后来,满洲接连数次遣使来投,并进贡了不少珍贵皮毛和地方特产,以表归附的诚心。
可能是觉得满洲所据的科布多北部地区位于准噶尔的侧后方,对大秦攻略准噶尔汗国有所臂助,可以利用一把,大秦君臣便有条件地应允满洲为其藩属。
秦国除了让满洲遣送有继承权的贝勒来南京为质外,还要求满洲调动八旗主力从北方侧击准噶尔汗国阿尔泰和斋桑泊地区,截断准噶尔对漠西和漠北蒙古诸部的联系。
遣贝勒为质,胤禔倒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大不了随便扔一个兄弟或者儿子过去。可是秦国让满洲调集八旗主力攻打准噶尔,那可要就有些难为他们了。
大秦此举,分明是驱狼吞虎之策,同时也让他们就此绝了与准噶尔汗国之间的再度联合的可能性。而更让满洲上下担忧的是,大秦驱使他们攻打准噶尔,万一只是要利用和消耗他们的实力,以为后续彻底吞灭满洲,从而一报当年祸乱中原之仇,那可就坐蜡了。
因而,满洲上下便对此予以推诿拖延,声称实力不济,兵甲不利,委实无力向准噶尔发起进攻。
你们大秦能不能先给我们一些援助,火炮呀,火枪呀,还有粮食、铁器、被服、茶叶、蔗糖等之类的战争物资总得要施舍点吧,穷得都揭不开锅了,如何展开对准噶尔的军事进攻。
但是,大秦朝堂对满洲始终抱以警惕的态度,前明崩亡,当为前车之鉴,伱们这些清虏余孽蛰伏科布多要行勾践之举,卧薪尝胆,莫不是欺我大秦无智?
在这种双方都无法取得互信的情势下,满洲向大秦投附归顺之事自然就不了了之,继续保持着敌对状态。不过,大秦的重点打击对象一直都是准噶尔,一时间腾不出手来收拾满洲,倒也让其继续苟延残喘至今。
原本以为,以准噶尔广阔的领土纵深和拥有的数万精骑,怎么着也能跟大秦比划个几十年,说不定最后谁也奈何不了谁,一直保持武装对峙。如此,他们满洲就有充足的时间,休养生息,慢慢积聚实力,以待复起。
可经过多方消息证实,准噶尔汗国确实被大秦给打爆了,在王廷内乱之际,被秦军雪夜偷袭,不仅损失数千精锐骑兵,数万帐部众,还把王城所在伊犁也给丢了,狼狈逃至伊塞克草原。
那我们满洲将何去何从?
“要不然,我们去寻渤海国,看能否引为臂援?”镶蓝旗都统鄂尔泰轻声说道:“毕竟,我们皆为满洲同族,多少还是有些香火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