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西汉后半截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乱我家者,必太子也

    宣帝去世,皇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

    刘奭继位以后,有两个女人升了级。一个是霍光先生的外孙女上官女士,升级成成年老皇历―――太皇太后了。

    另一个是汉宣帝的皇后王氏,升为皇太后。估计看官该排在下的不是了,怎么这个女人连提都没有提过?!您先息怒,这位王皇后的事情的确是没有提过,现在补上,几句话就完事。

    首先得说明一点,这位皇太后,我们不能按照惯例称她为王太后,而得称她为邛成太后(她爹被封为邛成侯)。

    原因是因为另外有一个姓王的女人后来也成为了皇后,而且区区在下以为这后一个王皇后其风头基本上此后两千年的王姓女人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这个女人就是邛成太后的儿媳妇王政君。这个女人后面的戏份实在不是一般的重要,所以不用提醒大家记住她。

    还是回来说我们的邛成太后。

    元康二年(前64年)的时侯,霍成君已经被废两年多了。宣帝觉着总没有皇后也不是个事,就开始琢磨着立个皇后。

    当时有好几个候选人:馆陶公主的母亲华婕妤及淮阳王刘钦(宣帝次子)的母亲张婕妤、楚孝王刘嚣(宣帝三字)的母亲卫婕妤都受到汉宣帝的宠爱。

    其中,汉宣帝最宠爱也最想立的是淮阳王刘钦的母亲张婕妤。但是由于霍成君企图毒死太子的教训实在是太刻骨铭心了,所以立皇后的事情迟迟不决。

    最后宣帝想出了一招:挑选了一个后宫中没有儿子而且以谨慎老实著称的女人作皇后,就是我们的邛成太后。

    名义上邛成太后是皇后,可是宣帝对他一点也不待见。邛成太后很少能够见到宣帝,其实她就是一挂着皇后名号的太子保姆。

    邛成太后的父亲王奉光祖上在汉初大小也是个有功之臣,可是到王奉光这里早已经家道中落。也是王奉光命中该有场富贵,当宣帝还在民间斗鸡走狗的时侯,就与王奉光相识。

    王奉光有个女儿,颇有几分姿色。但是命不好,据说五次订婚而五次未婚夫都在成婚前病死,有谣传说她“命中尅夫”,所以后来一直都嫁不出去。

    宣帝继位以后,不知道是出于帮助老相识解决其女儿的老大难问题,还是想考验一下自己的命够不够硬,竟然将王奉光的女儿招入宫中。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区区在下都要批评一下宣帝---堂堂一国之君,怎么能随便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简称玩命)呢?!

    不过结果还好,不知是因为我们的真龙天子刘询命硬,还是王奉光的女儿命中就该嫁皇帝,总之刘询宠幸了她之后是平安无事。

    虽然据传能尅夫的这个王姑娘并不怎么受宣帝宠爱,但是宣帝念在其父是老相识的份上,还是封她为婕妤。

    王婕妤虽然并不怎么受宠,但是正如前所述这是个谨慎老实的女人。她对于自己能够在宫中有一席之地已经很满足,所以虽然自己无儿无女又不受宠,却毫无怨言。

    宣帝也正是看中了她这一点,才将她立为挂名皇后抚养皇太子刘奭。被封为皇后以后,她还是很本分,一心只是照顾太子,并不和后宫的那些宠妃们勾心斗角。

    这个世界上,能如此知足的女人实在不多;而能够在皇宫这样的环境中仍然保持如此知足常乐的心态,只能说这个老实到有点笨的女人是大智若愚吧。

    在邛成皇后的精心照顾下,我们的刘奭太子茁壮地成长着。刘询对这个儿子的教育也是十分上心,先后派丙吉、疏广、黄霸以及萧望之等人担任太子太傅。师资阵容可谓强大。

    五凤元年(前57年)的时侯,年届十八的刘奭行了成人冠礼(女子成人礼为笄礼)。

    看起来一切都很好,老皇帝身体健康,储君太子已经长大成人,将来最高权力应该能够平稳过渡。

    就像21世纪的时候一个姓金特别喜欢用太阳起名的那个家庭做到的那样。

    可是,对于大汉王朝来说,还有一个问题:宣帝不喜欢太子。

    由于皇太子刘奭性格比较柔弱,喜欢儒家经术(其实看看师资名单也能猜出个大概)。

    太子刘奭对汉宣帝任用的官员大多为精通律法的人颇有点微词;加之宣帝又接连处死了盖饶宽、杨恽、韩延寿等人,很有意见。

    于是太子刘奭就趁一次和汉宣帝共同进餐的时候,很不正式地向他爹进言说:“陛下过于依赖刑法,应该多重用儒生。”

    虽说宣帝表面上看来对儒家学说颇为重视,并在甘露三年(前51年)的时候在在石渠阁召开了盛大的儒家经学会议,讲论“五经”同异问题,并确定了一些儒家经典的官方承认版本。极大地推进了儒家思想在汉朝的传播的广度和力度,也真正确立了儒家思想为各种学说之尊的地位。

    然而儒家的东西到底该怎么用,那些儒生们到底有几斤几两重,宣帝自己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这些人平时讲讲课,进进言也还凑活着用;至于真正干实事的时侯,一边凉快去吧。

    因此听到太子在如此场合以如此方式的如此进言,汉宣帝大为光火:“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如何能像周朝那样,只用所谓的‘礼义教化’呢!况且那些俗儒们个个不识时务,是古非今,有名无实,不知所守,怎能委以重任!”

    宣帝说得明白:我要的是霸道,尊儒?没错,面子上是这样的;不过,骨子里是阴法阳儒。

    宣帝于是叹息道:“乱我家者太子也!”

    也是,有句话说宁可生儿如狼,不愿生儿如羊。估计果决刚毅的汉宣帝自己也纳闷怎么生了这么温柔一儿子。俗话说将熊熊一窝,皇帝要是比较窝囊,对帝国来说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诸位看官要说了,这有什么难的,换个太子不就完了嘛!

    宣帝还真不是没有动过这个心思。宣帝次子淮阳王刘钦特别喜欢研究律法,人也机灵,很有才干。他娘张婕妤也特别受汉宣帝宠爱。因此,汉宣帝逐渐疏远太子而转向淮阳王刘钦,曾几次当着别人面称赞刘钦说:“真我子也!”

    所以,宣帝曾经很有意要立刘钦为太子。而刘奭之所以最后能安稳地坐住太子的位置,和他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是因为另外两个人:他娘恭哀皇后许平君和他儿子未来的汉元帝刘骜。

    由于刘奭是许平君在宣帝微贱之时出生的,许家对刘询的恩德不可谓不深。加之许平君当上皇后不久后就被霍显害死,所以刘询实在不忍心废黜她的儿子。

    另一个原因就是刘奭的儿子刘骜。刘骜出生在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刘询特别喜欢这个孙子,整天带在身边。所以说这个皇孙刘骜,也给刘奭加了不少分。

    因为这位刘骜同志后面有专门一章写,所以这里先不提他,先提提他娘王政君。

    王政君是魏郡元城人(今河北正定),也是出生在官宦世家。

    他的爷爷王贺(字翁孺)在武帝年间任绣衣御史。

    这个官位得介绍一下,绣衣御史,本名应该叫绣衣直指,是武帝年间设置的一个官职。起因是由于武帝末年民变比较多,很多地方官吏不怎么镇得住,汉武帝就弄出这么一个官职,相当于中央特派员,来督促地方官员剿匪。类似于中央剿匪委员会委员。

    这个官可威风,持斧仗节,兴兵镇压民变,对于刺史郡守以下督捕不力者可以先斩后奏。由于这个绣衣直指都由御史担任,因此也就被称为了绣衣御史。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