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秦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恬的潜台词是要让蒙氏家族覆灭。
赵高对蒙氏家族的仇恨,来源于他和蒙毅的过节。他担任中车府令的时候,曾经犯过罪,而审判长就是蒙毅。
史书没有对赵高的罪行做记录,他是个真正的太监,不可能*后宫。估计是经常偷窃宫中的御用物品,拿出去倒卖,被抓住后,扭送给蒙毅处理。
蒙毅能得到始皇帝的信任,就是因为正直不阿,廉明奉公,他拒绝了赵高的金钱买通,依法处理,判决赵高死刑。
赵高如果死了多好,世界就清净了。也是他命不该绝,始皇帝怜惜他的才华,法外开恩,赦免他的死罪,继续留任在身边。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始皇帝再次暴露自己识人不明的缺点,秦朝现在的结果是他咎由自取,怪不到别人头上。
死里逃生之后,赵高并没有对始皇帝感恩戴德。他从此深信自己受上天的庇佑,是秦朝的终结者。他做事愈发谦恭和谨慎,夹起尾巴做人,伸出舌头当狗,不久便官复原职,甚至成为胡亥的老师,得到祸乱秦朝的资本。
始皇帝难得一见的仁慈,害苦了蒙毅。赵高大难不死,却念念不忘蒙毅对他的“恩赐”,在他仇恨的记事本上,又增添了蒙氏家族的名字。借助胡亥篡位的时机对蒙家动手,只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是不是真如赵高所言,不杀死蒙恬,胡亥就坐不稳皇位?这又是赵高的一个阴谋。
对于赵高来说,秦朝当然越乱越好。杀死蒙恬,无疑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蒙恬在秦朝地位超凡,声名显赫,他的死必会震惊秦朝政坛。到时候朝野上下人人自危,百官惶恐度日,还有什么比看到这种场面更能让赵高兴奋的?
如果蒙恬不愿无端受死,赵高会更开心。手握重兵的蒙恬,想保护自己的性命,会不会拥兵自重,跟朝廷作对?赵高对无限可能的未来,抱有万分的期待。
赵高犹如疯狗,见谁咬谁的作风,带给胡亥和李斯的是震撼和畏惧。人们对魔鬼的害怕似乎是与生俱来,而赵高就是他俩心中的魔鬼。
面对穷凶极恶之徒,缺少足够的正义感做支撑,没人敢与之抗衡。胡亥和李斯屈服了,向一个太监。这是历史性的时刻,太监辉煌的高峰,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赵高还远远没有达到他的顶点。
送给扶苏的诏书,已经敲定内容。扶苏曾经上书批评始皇帝,是为子不孝,为臣不忠,剥夺他继承皇位的资格,赐宝剑以自裁。大将军蒙恬,驻守边关十多年,耗费秦国钱财无数,却没有开阔半寸疆土,赐死以谢天下。
收到这份死诏的时候,扶苏和蒙恬的态度截然不同。
闻知父亲去世的消息,扶苏泪流满面,痛不欲生。从始皇帝临终册立扶苏,到扶苏现在伤心欲绝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正是这份感情,将对扶苏的生死起到关键的作用。
扶苏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他勤勉修身,获得百姓的认可,甚至不惜和始皇帝作对,目的是想告诉天下人,他是继承秦朝皇位的最佳人选。
始皇帝也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所以才把扶苏派往边关摔打摔打。父子两个没有明说,其实心中都有默契。扶苏如果不明白交给他三十万重兵代表什么意义,他干脆死掉算了。
我们真的很郁闷,扶苏好像确实不明白。他看完诏书后,抽出宝剑,就要抹脖子。还好身旁的蒙恬习武多年,反应敏捷,一把将他拦住。
蒙恬接过诏书一看,倒吸一口冷气。不仅扶苏被赐死,连他也有份,原因还是对秦朝无功这种荒谬的理由,他顿时疑心四起,发表出自己的看法。
蒙恬觉得诏书实在有蹊跷,连他和扶苏都该死,秦朝就不该有活人了。他建议扶苏稍安勿躁,想死也要把事情搞清楚,应该调查研究之后再做结论。
扶苏根本听不进蒙恬的话,他满脑子都是伤心和失落,他是那么坚信会继承秦国皇位,在得到相反的结果后,心情瞬间跌到谷底,对生活,对未来都丧失了信心。他同时又沉浸在丧父的哀痛中,情绪彻底失控。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能不亡。扶苏抱着他根深蒂固的儒家理念,拔剑自刎,追随始皇帝的脚步,到地下去尽他的孝心。
扶苏放弃的不仅是自己的生命,他同时放弃了改写历史的机会。他辜负了始皇帝对他的栽培,这颗唯一能够挽救秦国的棋子,完全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苦了秦国的百姓,被始皇帝压迫的还不够,马上就要向太监低头。(未完待续)
恬的潜台词是要让蒙氏家族覆灭。
赵高对蒙氏家族的仇恨,来源于他和蒙毅的过节。他担任中车府令的时候,曾经犯过罪,而审判长就是蒙毅。
史书没有对赵高的罪行做记录,他是个真正的太监,不可能*后宫。估计是经常偷窃宫中的御用物品,拿出去倒卖,被抓住后,扭送给蒙毅处理。
蒙毅能得到始皇帝的信任,就是因为正直不阿,廉明奉公,他拒绝了赵高的金钱买通,依法处理,判决赵高死刑。
赵高如果死了多好,世界就清净了。也是他命不该绝,始皇帝怜惜他的才华,法外开恩,赦免他的死罪,继续留任在身边。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始皇帝再次暴露自己识人不明的缺点,秦朝现在的结果是他咎由自取,怪不到别人头上。
死里逃生之后,赵高并没有对始皇帝感恩戴德。他从此深信自己受上天的庇佑,是秦朝的终结者。他做事愈发谦恭和谨慎,夹起尾巴做人,伸出舌头当狗,不久便官复原职,甚至成为胡亥的老师,得到祸乱秦朝的资本。
始皇帝难得一见的仁慈,害苦了蒙毅。赵高大难不死,却念念不忘蒙毅对他的“恩赐”,在他仇恨的记事本上,又增添了蒙氏家族的名字。借助胡亥篡位的时机对蒙家动手,只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是不是真如赵高所言,不杀死蒙恬,胡亥就坐不稳皇位?这又是赵高的一个阴谋。
对于赵高来说,秦朝当然越乱越好。杀死蒙恬,无疑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蒙恬在秦朝地位超凡,声名显赫,他的死必会震惊秦朝政坛。到时候朝野上下人人自危,百官惶恐度日,还有什么比看到这种场面更能让赵高兴奋的?
如果蒙恬不愿无端受死,赵高会更开心。手握重兵的蒙恬,想保护自己的性命,会不会拥兵自重,跟朝廷作对?赵高对无限可能的未来,抱有万分的期待。
赵高犹如疯狗,见谁咬谁的作风,带给胡亥和李斯的是震撼和畏惧。人们对魔鬼的害怕似乎是与生俱来,而赵高就是他俩心中的魔鬼。
面对穷凶极恶之徒,缺少足够的正义感做支撑,没人敢与之抗衡。胡亥和李斯屈服了,向一个太监。这是历史性的时刻,太监辉煌的高峰,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赵高还远远没有达到他的顶点。
送给扶苏的诏书,已经敲定内容。扶苏曾经上书批评始皇帝,是为子不孝,为臣不忠,剥夺他继承皇位的资格,赐宝剑以自裁。大将军蒙恬,驻守边关十多年,耗费秦国钱财无数,却没有开阔半寸疆土,赐死以谢天下。
收到这份死诏的时候,扶苏和蒙恬的态度截然不同。
闻知父亲去世的消息,扶苏泪流满面,痛不欲生。从始皇帝临终册立扶苏,到扶苏现在伤心欲绝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正是这份感情,将对扶苏的生死起到关键的作用。
扶苏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他勤勉修身,获得百姓的认可,甚至不惜和始皇帝作对,目的是想告诉天下人,他是继承秦朝皇位的最佳人选。
始皇帝也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所以才把扶苏派往边关摔打摔打。父子两个没有明说,其实心中都有默契。扶苏如果不明白交给他三十万重兵代表什么意义,他干脆死掉算了。
我们真的很郁闷,扶苏好像确实不明白。他看完诏书后,抽出宝剑,就要抹脖子。还好身旁的蒙恬习武多年,反应敏捷,一把将他拦住。
蒙恬接过诏书一看,倒吸一口冷气。不仅扶苏被赐死,连他也有份,原因还是对秦朝无功这种荒谬的理由,他顿时疑心四起,发表出自己的看法。
蒙恬觉得诏书实在有蹊跷,连他和扶苏都该死,秦朝就不该有活人了。他建议扶苏稍安勿躁,想死也要把事情搞清楚,应该调查研究之后再做结论。
扶苏根本听不进蒙恬的话,他满脑子都是伤心和失落,他是那么坚信会继承秦国皇位,在得到相反的结果后,心情瞬间跌到谷底,对生活,对未来都丧失了信心。他同时又沉浸在丧父的哀痛中,情绪彻底失控。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能不亡。扶苏抱着他根深蒂固的儒家理念,拔剑自刎,追随始皇帝的脚步,到地下去尽他的孝心。
扶苏放弃的不仅是自己的生命,他同时放弃了改写历史的机会。他辜负了始皇帝对他的栽培,这颗唯一能够挽救秦国的棋子,完全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苦了秦国的百姓,被始皇帝压迫的还不够,马上就要向太监低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