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崇祯十三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世子礼遇老人王嘉,使台下那些忐忑不安的人暂时稳住了心神。
郑安民终于有了安静的环境,可以把朱平槿布置给他的宣讲任务完成。讲完之后,郑安民也学着朱平槿的模样,态度谦逊地询问台下的人有什么不明白的,他可以请尹将军和四川机器局的常务副局长杨能现场解答。
不出预料,尹家麟负责的军事部分遭到了冷遇。询问最多的问题集中在两块,一个是四川机器局的招工条件和薪水;二个还是那五亩土地。
既然机器局如此火爆,台下前排就坐的杨能自然先上台。
左护卫世袭千户兼四川机器局的常务副局长杨能一上台,立即成为全场焦点。他要同时接听五个问题,并回答其中三个问题。现场乱哄哄的,提问声此起彼伏。他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急得连脑门上都生出了汗水。
“杨副总!”世子不满的声音从他身后传出,“具体的东西你可在以后写个招工简章,张贴出来。现在你先把四川机器局的发展蓝图给卫里将士讲一讲!”
啥叫蓝图,杨能不明白。但他作为生意人,立即就明白了世子的用意。杨能压压双手,让卫里的老少爷们安静下来,然后开始开始讲述四川机器局这段时间的成绩和将来的远景。
……
四川机器局的主要投资人不是蜀王府,而是汇通钱庄。正式开业时间与汇通钱庄同日,但筹建时间则早于汇通钱庄。
身为四川机器局的股东、局长兼总工程师,喻汝桢的工作重心放在新产品研发上,很少参与具体的经营管理,经营重担全部压在了杨能这位职业经理人的头上。
四川机器局成立之日,杨能将他的小客栈改成了四川机器局办公楼,挂了个牌子便开始营业。他代表四川机器局与蜀王府签订协议,购买了一套打谷机和离心风车的设计。又与火器局签订长期合同,解决了轴承的供应。
为了尽快实现盈利最大化,杨能按照朱平槿的建议,在第一套打谷机和离心风机试制成功之后立即冻结了设计,然后以标准件订货模式向成都各家木匠作坊招标。机器局则在成都北门外找了个大院子进行规模化组装。
杨能并不发愁销量,反倒发愁产量。
刘之勃随世子到崇义庄调研后,向抚台和藩司盛赞这套机器的神通。按台大人都说好,抚台大人与藩司参政大人自然也说好。于是抚按二台与四川藩司非常罕见地联合发文,向四川各府州县正式推荐打谷机和离心风机。不多久,订单就像雪片一样向四川机器局飞来,有意销售的商家更是挤破了头。
王庄首批订货便超过六百台,加上各地订货超过一千台。按照现有产能,这些订单足够四川机器局干上一整年。如果再有新产品推出,那么机器局的小摊子根本就承受不了。所以杨能现在一心想做的,就是招人,尤其是木匠和铁匠,然后找个大些的场地,建个大些的组装厂房,迅速扩大产量。
企业急剧扩张,最大的障碍是缺钱。但四川机器局最不缺的便是钱。
四川机器局原始资本金仅有汇通钱庄五万两银子,但其资本结构设定可以支撑它迅速扩张。
四川机器局的股本结构是开放式的,不设上限。一期股本募集结束,又可接着进行第二期募集。也就是说,只要机器局有资金需求,想入股的人都可以来投钱。很快,几家郡王府进来了,然后嗅觉灵敏的文武官员们也进来了。只是这回领头的不是四川最高军政长官巡抚廖大亨,而是一向清介如水的按台刘大人。刘大人为了支持四川百姓的民生,一咬牙拿出了整整十两银子的股本!
可惜刘大人搞投资实在是外行。他不知道投资可以匿名,于是派了他非常信任的守门官老肖头亲自前来,老肖头受刘大人重托,不敢丝毫闪失,在股东名册上留下了刘大人的真实姓名以及联系地址:刘之勃和四川按台衙门。
按台大人不在乎自己声名,杨能何必为其保密?复兴报财经专刊立即就此刊发专题文章。文章带有典型的标题党风格:他投资收益十倍,却是四川第一廉官!
专题引发了社会热议,在官员群体中更是引起轰动。官员、士绅、商家,及普通市民蜂拥而至,扑向那道敞开的金色之门。
机器局收钱的场面之热烈,不亚于汇通钱庄开业。机器局为了应付如此之多的投资者,从汇通钱庄借了账房,从蜀王府借了太监,从青联会借了书生,成立了投资部门,专门负责收钱。街面流传言之凿凿:投资机器局,十倍是起步,百倍不稀奇!
股本结构的开放并不意味着控制权的开放,但这些热情的投资者根本不可能看见在官府备案的机器局章程:原始股东汇通钱庄,不仅固定享受机器局百分之十的纯利,而且拥有机器局股东会和董事会百分之五十一的投票权。新来的股东,只能按照股本比例对剩下的九成利润分红,每半年一次,根本资格没有对机器局指手画脚。
……
回到安置政策宣讲现场。
“护商队不要的我都要!”
杨能红润的脸泛着激奋的亮光,叉着腰对台下的人们大声吼道:
“女人要!老人也要!只要能干活的人都要!本官不敢说有多少要多少,但年底前招千人没问题!木匠铁匠有手艺的本官最... -->>
世子礼遇老人王嘉,使台下那些忐忑不安的人暂时稳住了心神。
郑安民终于有了安静的环境,可以把朱平槿布置给他的宣讲任务完成。讲完之后,郑安民也学着朱平槿的模样,态度谦逊地询问台下的人有什么不明白的,他可以请尹将军和四川机器局的常务副局长杨能现场解答。
不出预料,尹家麟负责的军事部分遭到了冷遇。询问最多的问题集中在两块,一个是四川机器局的招工条件和薪水;二个还是那五亩土地。
既然机器局如此火爆,台下前排就坐的杨能自然先上台。
左护卫世袭千户兼四川机器局的常务副局长杨能一上台,立即成为全场焦点。他要同时接听五个问题,并回答其中三个问题。现场乱哄哄的,提问声此起彼伏。他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急得连脑门上都生出了汗水。
“杨副总!”世子不满的声音从他身后传出,“具体的东西你可在以后写个招工简章,张贴出来。现在你先把四川机器局的发展蓝图给卫里将士讲一讲!”
啥叫蓝图,杨能不明白。但他作为生意人,立即就明白了世子的用意。杨能压压双手,让卫里的老少爷们安静下来,然后开始开始讲述四川机器局这段时间的成绩和将来的远景。
……
四川机器局的主要投资人不是蜀王府,而是汇通钱庄。正式开业时间与汇通钱庄同日,但筹建时间则早于汇通钱庄。
身为四川机器局的股东、局长兼总工程师,喻汝桢的工作重心放在新产品研发上,很少参与具体的经营管理,经营重担全部压在了杨能这位职业经理人的头上。
四川机器局成立之日,杨能将他的小客栈改成了四川机器局办公楼,挂了个牌子便开始营业。他代表四川机器局与蜀王府签订协议,购买了一套打谷机和离心风车的设计。又与火器局签订长期合同,解决了轴承的供应。
为了尽快实现盈利最大化,杨能按照朱平槿的建议,在第一套打谷机和离心风机试制成功之后立即冻结了设计,然后以标准件订货模式向成都各家木匠作坊招标。机器局则在成都北门外找了个大院子进行规模化组装。
杨能并不发愁销量,反倒发愁产量。
刘之勃随世子到崇义庄调研后,向抚台和藩司盛赞这套机器的神通。按台大人都说好,抚台大人与藩司参政大人自然也说好。于是抚按二台与四川藩司非常罕见地联合发文,向四川各府州县正式推荐打谷机和离心风机。不多久,订单就像雪片一样向四川机器局飞来,有意销售的商家更是挤破了头。
王庄首批订货便超过六百台,加上各地订货超过一千台。按照现有产能,这些订单足够四川机器局干上一整年。如果再有新产品推出,那么机器局的小摊子根本就承受不了。所以杨能现在一心想做的,就是招人,尤其是木匠和铁匠,然后找个大些的场地,建个大些的组装厂房,迅速扩大产量。
企业急剧扩张,最大的障碍是缺钱。但四川机器局最不缺的便是钱。
四川机器局原始资本金仅有汇通钱庄五万两银子,但其资本结构设定可以支撑它迅速扩张。
四川机器局的股本结构是开放式的,不设上限。一期股本募集结束,又可接着进行第二期募集。也就是说,只要机器局有资金需求,想入股的人都可以来投钱。很快,几家郡王府进来了,然后嗅觉灵敏的文武官员们也进来了。只是这回领头的不是四川最高军政长官巡抚廖大亨,而是一向清介如水的按台刘大人。刘大人为了支持四川百姓的民生,一咬牙拿出了整整十两银子的股本!
可惜刘大人搞投资实在是外行。他不知道投资可以匿名,于是派了他非常信任的守门官老肖头亲自前来,老肖头受刘大人重托,不敢丝毫闪失,在股东名册上留下了刘大人的真实姓名以及联系地址:刘之勃和四川按台衙门。
按台大人不在乎自己声名,杨能何必为其保密?复兴报财经专刊立即就此刊发专题文章。文章带有典型的标题党风格:他投资收益十倍,却是四川第一廉官!
专题引发了社会热议,在官员群体中更是引起轰动。官员、士绅、商家,及普通市民蜂拥而至,扑向那道敞开的金色之门。
机器局收钱的场面之热烈,不亚于汇通钱庄开业。机器局为了应付如此之多的投资者,从汇通钱庄借了账房,从蜀王府借了太监,从青联会借了书生,成立了投资部门,专门负责收钱。街面流传言之凿凿:投资机器局,十倍是起步,百倍不稀奇!
股本结构的开放并不意味着控制权的开放,但这些热情的投资者根本不可能看见在官府备案的机器局章程:原始股东汇通钱庄,不仅固定享受机器局百分之十的纯利,而且拥有机器局股东会和董事会百分之五十一的投票权。新来的股东,只能按照股本比例对剩下的九成利润分红,每半年一次,根本资格没有对机器局指手画脚。
……
回到安置政策宣讲现场。
“护商队不要的我都要!”
杨能红润的脸泛着激奋的亮光,叉着腰对台下的人们大声吼道:
“女人要!老人也要!只要能干活的人都要!本官不敢说有多少要多少,但年底前招千人没问题!木匠铁匠有手艺的本官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