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崇祯十三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此时。
当火把杵下那一刹那,家丁队长迅速侧趴在马脖上。轰隆声中,密如飞蝗的铁子迎头打来。大股红白黑三色的罡风暴烈地扑进这只小小的骑兵队,在人马的躯体上留下无数孔洞和血眼。可怜那些马儿哪里见识过此等可怕的场面?它们或者前腿一跪,将背上的人抛了出去;或者扬蹄直立,把背上的人掀了下来;或者原地打转,无论缰绳左拉右扯,就是长嘶着不肯前行。
那家丁队长位置靠后,前面密集的人马像一面肉体盾牌,为他挡住了铁子,所以他非常侥幸地毫发无伤。火炮翻下坡去,应该说主子交办的任务他已经圆满完成了。可没有一具首级,他如何证明自己的战功?他的眼睛在炮口尘烟中寻找下手的目标。那名点炮的红甲兵被火炮掀翻在地,明显受了伤,没法爬起来。
这是一个好目标!那家丁队长当即选定了目标。他抛下惨叫的同伴,驱马向那名红甲兵冲来。马匹轻盈地跨过地上的炮位,手中的钢刀距离首级仅有咫尺之遥,可惜这颗首级他永远拿不到了。
火铳班的任务,不仅是杀伤冲击正面的敌人,而且要掩护虎蹲炮。
不到十步距离的齐射,人马叠加七尺高的巨大目标,让粗陋火铳的命中率立即提升了一个数量级。至少有三发铅子直接命中这名家丁队长,其中两发正中胸膛。柔软的铅子撞击铠甲的铁叶后,立即变形为一个铅饼附着在甲叶上。铅子的停止效应瞬间将全部能量传递到敌人身上,仿佛一柄重锤擂击在胸膛。人体的骨骼哪里能承受如此巨大的冲击力?它们立即折断,胸膛瞬间凹陷下去,挤破内脏和血管。
噗通!家丁队长往后一翻,跌下马来,眼睛鼓了鼓,嘴里涌出一口血来,死了。
这就是用生命追寻富贵的的代价。
噗通!那匹杂马摔在草地上,然后挣扎着在烟尘中滑向火铳兵的射击线,在隔着两三步的地方最终停了下来。
它大大的眼睛眨了眨,挤出一滴亮晶晶的泪水。直到生命的终结,它也没有弄清战争这种人类游戏的残酷真相。
……
家丁队长死了,最后三名没有落马的骑兵连忙拨转马头。他们完全丧失了胜利的希望,只想尽快逃出这人间地狱。
可惜他们跑不掉了。从急速前冲到急速后撤,中间总要个刹车掉头的动作。
一声号炮在小山丘顶的空中炸响,数名红甲骑兵在一名银甲将领的率领下,闪电般掠过山头,然后顺坡而下,迎着那三名敌骑扑来。其中一名虬须红甲的汉子双手持一柄刃长达五尺的仿倭御林军大刀(注一),在掠过一名潘氏家丁的同时,仿倭御林军大刀正好从半空中划了根弧线下来。
唰!一颗人头从颈部分离,跌落马下,咕噜噜向山下滚去,被一蓬半人高的蒿草接住。马背上的无头尸身愣了会儿,然后无奈地摔下马来。
哈哈哈!马背上的冯如虎欣喜若狂。他挥舞着大刀高声狂叫:“祖宗显灵!老子终于开荤了!”
“降是不降!”贺仇寇手握宽刃厚背大刀指着最后两名家丁。火铳班的士兵也挺着带刺刀的火铳逼过来。
“我们降了!”两名家丁咕隆滚下马匹,脑袋朝下,屁股朝上,双膝双手着地。
姚二娃骑着他的骡子赶上来,手里捏了一把借来的短刀。他对两名乞降的家丁道:“要想活命,跑近了去喊:‘只诛首恶潘一鸿,胁从者投降不问!’”
或许姚二娃的着装不够威风,那两名家丁犹豫地望着贺仇寇。银光闪闪的鳞甲罩满全身,贺仇寇的打扮明显就是一员大将。
“照办!”贺仇寇点点头,“我军已经占领了垭口,你们想逃只有死路一条!”
“我们不想逃!”两个家丁连忙表态,“我们要跟随天军打潘一鸿那狗贼!”
……
没等到反水家丁的喊话,潘一鸿就扔下部队孤身单骑跑了。他很清楚,前军伤亡惨重,已经斗志全无,不堪再战;而后军这帮烂兵除了挡道,几乎没有什么作用。要靠他们翻盘,那比登天还难。
可潘一鸿同先前一样迅速做出了正确决策,但他依然未能逃脱死亡的命运。在土地垭口,一具无头尸体被剥了衣甲,倒挂在山崖边一颗大树上。树下光秃秃的崖壁上留着一行漂亮的黑色大字:
“叛将潘一鸿毙命于此!”
那是姚玉麟口中“读书不成”的姚二娃的亲笔手书。
注一:《中国刀剑》一书根据收藏实物考证:腰刀、短刀、仿倭御林军大刀、戚刀,均为明中晚期广泛装备的兵器。
腰刀。早期多为雁翎刀形,刃长一般在75厘米左右(不带刀鞘),全长78厘米以上;明中晚期腰刀形制逐渐由雁翎刀形向柳叶刀形转变。柳叶刀形的特点是:整体弯曲;刀刃更窄、刀尖更锐;刀身不等宽,根宽尖窄;除平造刀身外,还有起脊造型。此类腰刀既轻巧灵活,又可大力劈斩。步战多与藤牌配合,亦可用于马战。明晚期,部分刀柄已由下弯改为与刀身同一弧度。
短刀。刃长在59-60厘米左右,全长73厘米左右。缎纹清晰,夹刃明显,刃体弧度较大,入手感灵巧,是与马上长兵搭配使用的随身佩刀。
仿倭御林军大刀。御林军大刀有日造和仿倭两类。双手刀,史载最长可达200厘米,实物为165厘米,接近于倭刀风格,但刀身平整无脊。
戚刀。《练兵实记》中有戚刀图,这便是“戚刀”这一称呼的来源。但据反复考证,所谓“戚刀”与明军制式腰刀(中晚期)间几无差别,应该为戚家军所用刀之总称。
此时。
当火把杵下那一刹那,家丁队长迅速侧趴在马脖上。轰隆声中,密如飞蝗的铁子迎头打来。大股红白黑三色的罡风暴烈地扑进这只小小的骑兵队,在人马的躯体上留下无数孔洞和血眼。可怜那些马儿哪里见识过此等可怕的场面?它们或者前腿一跪,将背上的人抛了出去;或者扬蹄直立,把背上的人掀了下来;或者原地打转,无论缰绳左拉右扯,就是长嘶着不肯前行。
那家丁队长位置靠后,前面密集的人马像一面肉体盾牌,为他挡住了铁子,所以他非常侥幸地毫发无伤。火炮翻下坡去,应该说主子交办的任务他已经圆满完成了。可没有一具首级,他如何证明自己的战功?他的眼睛在炮口尘烟中寻找下手的目标。那名点炮的红甲兵被火炮掀翻在地,明显受了伤,没法爬起来。
这是一个好目标!那家丁队长当即选定了目标。他抛下惨叫的同伴,驱马向那名红甲兵冲来。马匹轻盈地跨过地上的炮位,手中的钢刀距离首级仅有咫尺之遥,可惜这颗首级他永远拿不到了。
火铳班的任务,不仅是杀伤冲击正面的敌人,而且要掩护虎蹲炮。
不到十步距离的齐射,人马叠加七尺高的巨大目标,让粗陋火铳的命中率立即提升了一个数量级。至少有三发铅子直接命中这名家丁队长,其中两发正中胸膛。柔软的铅子撞击铠甲的铁叶后,立即变形为一个铅饼附着在甲叶上。铅子的停止效应瞬间将全部能量传递到敌人身上,仿佛一柄重锤擂击在胸膛。人体的骨骼哪里能承受如此巨大的冲击力?它们立即折断,胸膛瞬间凹陷下去,挤破内脏和血管。
噗通!家丁队长往后一翻,跌下马来,眼睛鼓了鼓,嘴里涌出一口血来,死了。
这就是用生命追寻富贵的的代价。
噗通!那匹杂马摔在草地上,然后挣扎着在烟尘中滑向火铳兵的射击线,在隔着两三步的地方最终停了下来。
它大大的眼睛眨了眨,挤出一滴亮晶晶的泪水。直到生命的终结,它也没有弄清战争这种人类游戏的残酷真相。
……
家丁队长死了,最后三名没有落马的骑兵连忙拨转马头。他们完全丧失了胜利的希望,只想尽快逃出这人间地狱。
可惜他们跑不掉了。从急速前冲到急速后撤,中间总要个刹车掉头的动作。
一声号炮在小山丘顶的空中炸响,数名红甲骑兵在一名银甲将领的率领下,闪电般掠过山头,然后顺坡而下,迎着那三名敌骑扑来。其中一名虬须红甲的汉子双手持一柄刃长达五尺的仿倭御林军大刀(注一),在掠过一名潘氏家丁的同时,仿倭御林军大刀正好从半空中划了根弧线下来。
唰!一颗人头从颈部分离,跌落马下,咕噜噜向山下滚去,被一蓬半人高的蒿草接住。马背上的无头尸身愣了会儿,然后无奈地摔下马来。
哈哈哈!马背上的冯如虎欣喜若狂。他挥舞着大刀高声狂叫:“祖宗显灵!老子终于开荤了!”
“降是不降!”贺仇寇手握宽刃厚背大刀指着最后两名家丁。火铳班的士兵也挺着带刺刀的火铳逼过来。
“我们降了!”两名家丁咕隆滚下马匹,脑袋朝下,屁股朝上,双膝双手着地。
姚二娃骑着他的骡子赶上来,手里捏了一把借来的短刀。他对两名乞降的家丁道:“要想活命,跑近了去喊:‘只诛首恶潘一鸿,胁从者投降不问!’”
或许姚二娃的着装不够威风,那两名家丁犹豫地望着贺仇寇。银光闪闪的鳞甲罩满全身,贺仇寇的打扮明显就是一员大将。
“照办!”贺仇寇点点头,“我军已经占领了垭口,你们想逃只有死路一条!”
“我们不想逃!”两个家丁连忙表态,“我们要跟随天军打潘一鸿那狗贼!”
……
没等到反水家丁的喊话,潘一鸿就扔下部队孤身单骑跑了。他很清楚,前军伤亡惨重,已经斗志全无,不堪再战;而后军这帮烂兵除了挡道,几乎没有什么作用。要靠他们翻盘,那比登天还难。
可潘一鸿同先前一样迅速做出了正确决策,但他依然未能逃脱死亡的命运。在土地垭口,一具无头尸体被剥了衣甲,倒挂在山崖边一颗大树上。树下光秃秃的崖壁上留着一行漂亮的黑色大字:
“叛将潘一鸿毙命于此!”
那是姚玉麟口中“读书不成”的姚二娃的亲笔手书。
注一:《中国刀剑》一书根据收藏实物考证:腰刀、短刀、仿倭御林军大刀、戚刀,均为明中晚期广泛装备的兵器。
腰刀。早期多为雁翎刀形,刃长一般在75厘米左右(不带刀鞘),全长78厘米以上;明中晚期腰刀形制逐渐由雁翎刀形向柳叶刀形转变。柳叶刀形的特点是:整体弯曲;刀刃更窄、刀尖更锐;刀身不等宽,根宽尖窄;除平造刀身外,还有起脊造型。此类腰刀既轻巧灵活,又可大力劈斩。步战多与藤牌配合,亦可用于马战。明晚期,部分刀柄已由下弯改为与刀身同一弧度。
短刀。刃长在59-60厘米左右,全长73厘米左右。缎纹清晰,夹刃明显,刃体弧度较大,入手感灵巧,是与马上长兵搭配使用的随身佩刀。
仿倭御林军大刀。御林军大刀有日造和仿倭两类。双手刀,史载最长可达200厘米,实物为165厘米,接近于倭刀风格,但刀身平整无脊。
戚刀。《练兵实记》中有戚刀图,这便是“戚刀”这一称呼的来源。但据反复考证,所谓“戚刀”与明军制式腰刀(中晚期)间几无差别,应该为戚家军所用刀之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