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军火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既然北方银行可以发行等同于硬通货的货币,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超额发放的,陈安自然马上就运用起来。
从民国二年陈安夺取甘肃开始,通过五年铁路建设,布政司衙门前后获取了大约五千多万银元的财政收入。也就是说,甘肃等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大约是二亿五千万银元,而这些新增加的财富绝大部分是存入北方银行的。
北方银行每年还经手军火交易款项至少一亿五千万银元,其中一半也是存入银行,然后当做军费列支的。
高达三亿二千多万元的存款余额,足够北方银行放出二亿六千多万的贷款,实际上也就是新增了这么多的货币发行量。这还是不计算重复存贷款规模的情况下。
北方银行卷第三次改版,现在应该叫做北方币了,或者按照民间的通俗称呼叫做龙元。陈安拍板使用长城等风景名胜作为背景,正式发行北方币,有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五种面额,其中的一元仍旧使用最初的天池景色背景。
后来民国的广东政权初步统一关内后,迫于财政危机和金融秩序混乱,也开始货币改革,停止银元流通,发行当时同等于银元价值的法币。而法币的造型和面额,就是参照了北方币,只不过增加了五百元的面额,以及发行银行名称不同罢了。
至于在此之后,广东政权开始滥发法币后,法币上的背景就干脆改为了孙大炮的头像,大概是寓意从此之后通货膨胀就一炮千里之意吧。
而龙元的发行规模则一开始就受到了限制。
不仅是因为北方军政府手中的黄金库存并不是很充足,银元价值又一再贬值,更是因为陈安在签署发行货币法令的同时,明确注明了军政府向银行贷款规模始终不得超过十倍当年财政收入。
根据民国六年的财政收入水平,北方军政府最多可以获得一亿六千万龙元贷款,加上已经筹集到的一亿五千万龙元债卷融资,民国七年的财务危机终于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甘疆蒙藏实在太穷了,以至于北方军政府民国六年的财政收入不过一千六百多万龙元。
而宣统三年,也就是辛亥革命的时候,满清朝廷全国预计财政收入是二亿九千六百万两,预计支出需要三亿一百万两。折算起来,当初全国岁入就高达四亿一千四百多万龙元。
陈安、彭英甲等人奋斗五年后,布政司的收入也不过是当初腐朽满清王朝的零头而已。
相比于以前,却又是好得很多了。
北方军政府所属的甘疆蒙藏地区,陈安为了加强管理,按照传统习俗,划分成了甘肃、青海、南疆、北疆、漠南、漠北、唐努乌梁海、前藏、后藏等九个小省区。但是,大量关内移民涌入后,仍旧按照关内的传统叫法,叫做四省九区。
地名都是人叫多了才有名气的。很快,这个更简单易懂的叫法流行起来,甚至连北方日报、军政府内部都开始使用这种称呼。
最后,无所谓的陈安妥协了,直接将九个小省区改成了特别行政区,但是却没有恢复大行省的设置。
甘疆蒙藏四地正式成为北方军政府的官方文字,虽然并没有这些行省机构。只是另一个地区,也就是夹在这其中的西套蒙古就非常难受了。
西套蒙古地区,虽然归属于中央政府直辖,但是东被甘肃的宁夏府挡住,南是甘肃兰州地区,西是新疆,北是蒙古,简直就被北方军政府围住了。
当年,陈安有意的将外蒙古残军赶进了西套蒙古一带,以后又经常用清剿外蒙军残部的名义,多次进入西套蒙古地区。
西套蒙古一带的蒙古王公真是欲哭无泪呀。现在哪还有什么外蒙军残部呀,即使有也是被陈安打怕了的蒙古人呀,外蒙古都在军政府的辖区内了,何必这么赶尽杀绝呢。
几次打击之后,西套蒙古一带都已经非常老实了,甚至不少明眼人向北方军政府提议划归甘肃管辖。但是从来都是先下手为强的陈安,这回却始终没有做出正面回应。
民国六年末,北方军突袭伊尔库茨克,从甘肃运送军火到蒙古就成了一件后勤大事。北方军召集大批民工,从已通火车的宁夏府出发,横穿西套蒙古,紧急修筑了一条连接漠南的后勤补给线路。
为了这条后勤线路的修筑和输送安全,北方军政府正式和西套蒙古签订了一个借路协议,规定线路左右三十千米之内暂归北方军负责管辖。西套蒙古那些被召集起来的王公贵族,没有人敢提出异议,马上签字同意了。
结果这份忘记了填写有效期的协议生效后,西套蒙古就硬生生被北方军政府控制了一条六十千米宽的长长区域,和关内其他地区的联络彻底切断。
不过也无所谓,西套蒙古已经打定主意要投靠北方军政府了。
几年之后,等到北方军和苏俄的战事结束,也终究没有人提出这份借路协议是否需要终止的问题,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西套蒙古,以及北方军政府,都心照不宣地将这块飞地划给了北方军政府。
西套蒙古最后成了北方军政府的第十个特别行政区。
当然也是有后遗症的。民国中央政府在地图上,自然是包括北方军政府的,也不知是疏忽还无意,西套蒙古地区竟然被直接划给了甘肃省治下。
既然北方银行可以发行等同于硬通货的货币,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超额发放的,陈安自然马上就运用起来。
从民国二年陈安夺取甘肃开始,通过五年铁路建设,布政司衙门前后获取了大约五千多万银元的财政收入。也就是说,甘肃等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大约是二亿五千万银元,而这些新增加的财富绝大部分是存入北方银行的。
北方银行每年还经手军火交易款项至少一亿五千万银元,其中一半也是存入银行,然后当做军费列支的。
高达三亿二千多万元的存款余额,足够北方银行放出二亿六千多万的贷款,实际上也就是新增了这么多的货币发行量。这还是不计算重复存贷款规模的情况下。
北方银行卷第三次改版,现在应该叫做北方币了,或者按照民间的通俗称呼叫做龙元。陈安拍板使用长城等风景名胜作为背景,正式发行北方币,有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五种面额,其中的一元仍旧使用最初的天池景色背景。
后来民国的广东政权初步统一关内后,迫于财政危机和金融秩序混乱,也开始货币改革,停止银元流通,发行当时同等于银元价值的法币。而法币的造型和面额,就是参照了北方币,只不过增加了五百元的面额,以及发行银行名称不同罢了。
至于在此之后,广东政权开始滥发法币后,法币上的背景就干脆改为了孙大炮的头像,大概是寓意从此之后通货膨胀就一炮千里之意吧。
而龙元的发行规模则一开始就受到了限制。
不仅是因为北方军政府手中的黄金库存并不是很充足,银元价值又一再贬值,更是因为陈安在签署发行货币法令的同时,明确注明了军政府向银行贷款规模始终不得超过十倍当年财政收入。
根据民国六年的财政收入水平,北方军政府最多可以获得一亿六千万龙元贷款,加上已经筹集到的一亿五千万龙元债卷融资,民国七年的财务危机终于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甘疆蒙藏实在太穷了,以至于北方军政府民国六年的财政收入不过一千六百多万龙元。
而宣统三年,也就是辛亥革命的时候,满清朝廷全国预计财政收入是二亿九千六百万两,预计支出需要三亿一百万两。折算起来,当初全国岁入就高达四亿一千四百多万龙元。
陈安、彭英甲等人奋斗五年后,布政司的收入也不过是当初腐朽满清王朝的零头而已。
相比于以前,却又是好得很多了。
北方军政府所属的甘疆蒙藏地区,陈安为了加强管理,按照传统习俗,划分成了甘肃、青海、南疆、北疆、漠南、漠北、唐努乌梁海、前藏、后藏等九个小省区。但是,大量关内移民涌入后,仍旧按照关内的传统叫法,叫做四省九区。
地名都是人叫多了才有名气的。很快,这个更简单易懂的叫法流行起来,甚至连北方日报、军政府内部都开始使用这种称呼。
最后,无所谓的陈安妥协了,直接将九个小省区改成了特别行政区,但是却没有恢复大行省的设置。
甘疆蒙藏四地正式成为北方军政府的官方文字,虽然并没有这些行省机构。只是另一个地区,也就是夹在这其中的西套蒙古就非常难受了。
西套蒙古地区,虽然归属于中央政府直辖,但是东被甘肃的宁夏府挡住,南是甘肃兰州地区,西是新疆,北是蒙古,简直就被北方军政府围住了。
当年,陈安有意的将外蒙古残军赶进了西套蒙古一带,以后又经常用清剿外蒙军残部的名义,多次进入西套蒙古地区。
西套蒙古一带的蒙古王公真是欲哭无泪呀。现在哪还有什么外蒙军残部呀,即使有也是被陈安打怕了的蒙古人呀,外蒙古都在军政府的辖区内了,何必这么赶尽杀绝呢。
几次打击之后,西套蒙古一带都已经非常老实了,甚至不少明眼人向北方军政府提议划归甘肃管辖。但是从来都是先下手为强的陈安,这回却始终没有做出正面回应。
民国六年末,北方军突袭伊尔库茨克,从甘肃运送军火到蒙古就成了一件后勤大事。北方军召集大批民工,从已通火车的宁夏府出发,横穿西套蒙古,紧急修筑了一条连接漠南的后勤补给线路。
为了这条后勤线路的修筑和输送安全,北方军政府正式和西套蒙古签订了一个借路协议,规定线路左右三十千米之内暂归北方军负责管辖。西套蒙古那些被召集起来的王公贵族,没有人敢提出异议,马上签字同意了。
结果这份忘记了填写有效期的协议生效后,西套蒙古就硬生生被北方军政府控制了一条六十千米宽的长长区域,和关内其他地区的联络彻底切断。
不过也无所谓,西套蒙古已经打定主意要投靠北方军政府了。
几年之后,等到北方军和苏俄的战事结束,也终究没有人提出这份借路协议是否需要终止的问题,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西套蒙古,以及北方军政府,都心照不宣地将这块飞地划给了北方军政府。
西套蒙古最后成了北方军政府的第十个特别行政区。
当然也是有后遗症的。民国中央政府在地图上,自然是包括北方军政府的,也不知是疏忽还无意,西套蒙古地区竟然被直接划给了甘肃省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