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77txt.net,智能工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 虽然在孙、胡二人的欺压之下,陈炯明屈服了。但也没过多久,就在1913年6月间,袁世凯便免去胡汉民都督职,并任命陈炯明继任。但陈炯明却也没有因此而倒向袁世凯,依旧是于7月间宣布讨袁,结果陈炯明为桂军龙济光所逐,亡命新加坡,并赴欧洲游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陈炯明是真的有着自己坚持的革命党人,不是墙头草之辈。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组“中华革命党”,并就总理职,规定党员宣誓效忠,还要在誓词上打上指模。陈炯明认为“打指模”不恰当,而孙坚持下来,陈炯明遂拒绝参加。这就是孙陈日后分裂的原因之二。
1916年袁世凯改称“洪宪”,陈炯明才从新加坡回来,经由香港潜回东江,在惠州举义讨袁,与桂军龙济光战,袁死后战事结束。10月,龙军退出广州后,陈炯明请广东省长朱庆兰接管,以安抚广州复杂局面。
1917年,已经年近40的陈炯明与孙中山、程壁光等乘兵舰抵广州。9月,孙中山组织军政府,出任大元帅,宣布护法。当时桂系军人岑春煊、陆荣廷的军队仍然占据广东。陈炯明力主先须握有兵权,再图发展,特向孙中山进言。这时,适值省长朱庆兰与督军陈炳焜不合,朱庆兰审时度势,为了埋下一报复伏线,并报答陈炯明的情谊,特拨警卫20营给陈炯明,命他为“省长公署亲军司令”,但粤督陈炳焜出面阻止。不久陈炳焜去职,继任粤督莫荣新仍以警卫20营交陈炯明接管,但附带条件不得在广东驻防。
至此,陈炯明终于再一次拥有了自己的部队,而孙大炮也于12月命他为“援闽粤军总司令”,邓铿为参谋长。
1918年陈氏在广州东郊举行援闽誓师大会。1月15日孙大元帅饯粤军于军政府,致词略云:“军政府成立数月,毫无进展,经陈司令竭力经营,始得有此军队,即以此军队实行护法,再造共和,实所厚望”云云。总司令陈炯明自任中路,许崇智、邓铿分任左右指挥,向福建进发。2月陈氏抵汕头,进入福建后,取得漳州为据点。
但就在同年的5月,孙大炮便被桂系逐出广东,赴上海居住。
而现在,陈炯明已经是一个42岁的中年猥琐大叔了。他正在漳州为准备打回广东积蓄力量,在漳州一带积极训练士兵,改良市政,开辟公路,整顿教育,发展文化,派遣留学生,创办报刊等,呈现一派新气象。
当然,因为陈炯明还没有和孙大炮彻底撕破脸,所以就算两位大人物之间有着不少的龌龊和不愉快,至少在革命党的内部资料上,对于陈炯明也依旧是褒奖居多。特别是关于他在漳州一带的新政改革卓有成效,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其实钟泱也总算是看出来了,陈炯明和孙大炮之间并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私人恩怨,他们俩的矛盾完全是因为政见不和所导致的。
孙大炮与陈炯明出身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所以对革命构思也就不一样。孙大炮以华侨身份,往来美日各国,或上海租界,主张“北伐统一”以武力解决问题。陈炯明起自乡里,由晚清“咨议员”的地位,投身“黄花岗”起义,特殊时期武斗,力行实践,而当军政重任。对对桑梓疾苦,认为首要的是把广东建设好,然后才有实力谈论其他。所以他对于只知高谈阔论的孙大炮难于心悦诚服,这就是以后他们两人分裂最主要的原因。
相比于把牛皮吹破都毫不知收敛的孙大炮,钟泱更欣赏肯脚踏实地的陈炯明。某种程度上,陈炯明的做法才是最合适的。立足自己的根据地,发展壮大之后才去考虑其他,这是一种稳扎稳打的政治理念。但是孙大炮志大才疏,不愿意做这种见效不快的事情。而是想学那书生意气,一剑荡平南北西东的豪迈。
殊不知,孙大炮就是因为自身根基不稳,没有忠实的私人武装力量,才会屡屡被人抢去了革命成果,到头来功亏一篑。后来如果不是终得大悟,组建黄埔一系,北伐甚至也永远只能只是一个幻想。
虽然很欣赏陈炯明,钟泱却不敢把这种人拉入伙。自己当过老大的人,很难再去给别人当小弟了。这和私人品格无关,无安全是因为野心一旦开启,想收回来可就难了。钟泱从来没觉得可以控制住那种大人物,顶天了也就能吓唬吓唬现在的陈泽他们这类没怎么见识过大场面的小人物罢了。
得知了陈炯明就在漳州,在看看这些日子来广州城里的局势,就知道莫荣新那老家伙已经坐不住了。广东果然还是得广东人自己来管,桂系军阀手穿着鞋子踩过界,总不会长久的。
拿定主意要帮陈炯明光复广东的钟泱,已经决定了要送些军火和钱粮给对方了,这种程度的示好,相比在很大程度上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吧,真是个不错的政治加分啊。
p; 虽然在孙、胡二人的欺压之下,陈炯明屈服了。但也没过多久,就在1913年6月间,袁世凯便免去胡汉民都督职,并任命陈炯明继任。但陈炯明却也没有因此而倒向袁世凯,依旧是于7月间宣布讨袁,结果陈炯明为桂军龙济光所逐,亡命新加坡,并赴欧洲游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陈炯明是真的有着自己坚持的革命党人,不是墙头草之辈。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组“中华革命党”,并就总理职,规定党员宣誓效忠,还要在誓词上打上指模。陈炯明认为“打指模”不恰当,而孙坚持下来,陈炯明遂拒绝参加。这就是孙陈日后分裂的原因之二。
1916年袁世凯改称“洪宪”,陈炯明才从新加坡回来,经由香港潜回东江,在惠州举义讨袁,与桂军龙济光战,袁死后战事结束。10月,龙军退出广州后,陈炯明请广东省长朱庆兰接管,以安抚广州复杂局面。
1917年,已经年近40的陈炯明与孙中山、程壁光等乘兵舰抵广州。9月,孙中山组织军政府,出任大元帅,宣布护法。当时桂系军人岑春煊、陆荣廷的军队仍然占据广东。陈炯明力主先须握有兵权,再图发展,特向孙中山进言。这时,适值省长朱庆兰与督军陈炳焜不合,朱庆兰审时度势,为了埋下一报复伏线,并报答陈炯明的情谊,特拨警卫20营给陈炯明,命他为“省长公署亲军司令”,但粤督陈炳焜出面阻止。不久陈炳焜去职,继任粤督莫荣新仍以警卫20营交陈炯明接管,但附带条件不得在广东驻防。
至此,陈炯明终于再一次拥有了自己的部队,而孙大炮也于12月命他为“援闽粤军总司令”,邓铿为参谋长。
1918年陈氏在广州东郊举行援闽誓师大会。1月15日孙大元帅饯粤军于军政府,致词略云:“军政府成立数月,毫无进展,经陈司令竭力经营,始得有此军队,即以此军队实行护法,再造共和,实所厚望”云云。总司令陈炯明自任中路,许崇智、邓铿分任左右指挥,向福建进发。2月陈氏抵汕头,进入福建后,取得漳州为据点。
但就在同年的5月,孙大炮便被桂系逐出广东,赴上海居住。
而现在,陈炯明已经是一个42岁的中年猥琐大叔了。他正在漳州为准备打回广东积蓄力量,在漳州一带积极训练士兵,改良市政,开辟公路,整顿教育,发展文化,派遣留学生,创办报刊等,呈现一派新气象。
当然,因为陈炯明还没有和孙大炮彻底撕破脸,所以就算两位大人物之间有着不少的龌龊和不愉快,至少在革命党的内部资料上,对于陈炯明也依旧是褒奖居多。特别是关于他在漳州一带的新政改革卓有成效,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其实钟泱也总算是看出来了,陈炯明和孙大炮之间并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私人恩怨,他们俩的矛盾完全是因为政见不和所导致的。
孙大炮与陈炯明出身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所以对革命构思也就不一样。孙大炮以华侨身份,往来美日各国,或上海租界,主张“北伐统一”以武力解决问题。陈炯明起自乡里,由晚清“咨议员”的地位,投身“黄花岗”起义,特殊时期武斗,力行实践,而当军政重任。对对桑梓疾苦,认为首要的是把广东建设好,然后才有实力谈论其他。所以他对于只知高谈阔论的孙大炮难于心悦诚服,这就是以后他们两人分裂最主要的原因。
相比于把牛皮吹破都毫不知收敛的孙大炮,钟泱更欣赏肯脚踏实地的陈炯明。某种程度上,陈炯明的做法才是最合适的。立足自己的根据地,发展壮大之后才去考虑其他,这是一种稳扎稳打的政治理念。但是孙大炮志大才疏,不愿意做这种见效不快的事情。而是想学那书生意气,一剑荡平南北西东的豪迈。
殊不知,孙大炮就是因为自身根基不稳,没有忠实的私人武装力量,才会屡屡被人抢去了革命成果,到头来功亏一篑。后来如果不是终得大悟,组建黄埔一系,北伐甚至也永远只能只是一个幻想。
虽然很欣赏陈炯明,钟泱却不敢把这种人拉入伙。自己当过老大的人,很难再去给别人当小弟了。这和私人品格无关,无安全是因为野心一旦开启,想收回来可就难了。钟泱从来没觉得可以控制住那种大人物,顶天了也就能吓唬吓唬现在的陈泽他们这类没怎么见识过大场面的小人物罢了。
得知了陈炯明就在漳州,在看看这些日子来广州城里的局势,就知道莫荣新那老家伙已经坐不住了。广东果然还是得广东人自己来管,桂系军阀手穿着鞋子踩过界,总不会长久的。
拿定主意要帮陈炯明光复广东的钟泱,已经决定了要送些军火和钱粮给对方了,这种程度的示好,相比在很大程度上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吧,真是个不错的政治加分啊。